文 | 每日经济新闻 桓公胜
近日,食品添加剂龙头金禾实业(002597.SZ)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34亿元,同比增长35.29%。
面对复杂的市场挑战,金禾实业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和降本增效,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加强成本控制等措施有效提升运营质效,展现出一定的经营韧性。同时,公司多个重大项目在报告期内落地推进,湿电子化学品、新能源材料等新兴业务逐步破局,为长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降本增效,食品添加剂毛利率显著回暖
据半年报,金禾实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微降主要受食品添加剂板块短期需求波动及基础化工产品价格调整影响,但归母净利润能实现35.29%以上的高增长,核心原因在于成本端的精细化管控与费用端的优化。
成本方面,金禾实业上半年营业成本为18.27亿元,同比下降9.38%,降幅远超营收降幅。这一成果源于产业链垂直整合优势,公司依托“基础化工+精细化工”产业协同,已形成以煤炭、硫磺、生物质等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关键原料自给、能源梯级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大幅降低综合生产成本。
以食品添加剂板块为例,金禾实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75亿元,同比下降12.12%,但营业成本为6.44亿元,同比下降33.94%,使毛利率增至45.20%,同比大增18.10个百分点,同时也得益于三氯蔗糖等食品添加剂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上涨。
费用方面,金禾实业上半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1887万元、8821万元、-2923万元,分别下降15.36%、20.45%、62.21%。其中,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下降,直接推动盈利水平提升,因存款利息收入增加使财务费用下降,进一步增厚了利润。
基础化工板块则发挥“压舱石”作用,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5亿元,同比增长11.31%。尽管受下游行业阶段性波动影响,该板块毛利率有所下降,但以定远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基地进一步强化了产业链协同效应,实现氯碱、双氧水、硫酸等基础化工产品与食品添加剂、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的无缝衔接。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金禾实业多个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为长期增长打开新空间。在泛半导体材料领域,定远二期产业园的年产8万吨电子级双氧水项目已顺利完成试车并正式投入试生产,年产7.1万吨湿电子化学品项目已完成备案手续,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审批工作。
金禾实业正在以电子级双氧水为切入点,横向延伸布局电子级氢氧化钠/钾、硫酸、氨水及配方功能型产品等多种湿电子化学品,形成完整的高纯化学品矩阵,同时金禾合成材料研究院研发的显示领域核心材料性能优于国际对标产品,正推进中试验证,标志着公司向高附加值领域拓展迈出坚实步伐。
在新能源材料领域,金禾实业完成了年产1万吨新一代锂盐双氟磺酰亚胺锂的关键前驱体生产装置的建设,多款自主研发的新型电解液添加剂已完成吨级放大工艺验证,目前正配合下游头部客户进行中试测试与优化,为后续产业化做好充分准备。
在传统业务升级方面,年产20万吨合成氨粉煤气化替代项目稳步推进,项目建成后将年产液氨10.18万吨、氢气6.64万kNm³、一氧化碳1.6万kNm³及碳酸氢铵20万吨的生产能力,为DMF装置、硝酸装置、双氧水装置等提供核心原料支撑,进一步强化“资源—产品—高附加值应用”的产业链协同。
锚定研发高投入,聚焦甜味剂、香料等核心品类
公开资料显示,金禾实业所处的食品添加剂与精细化工行业,正面临“消费升级”与“高端制造”双重驱动的发展机遇。
数据显示,中国食品饮料行业上半年实现约5%—6%增长,调味品市场亦前景向好,预计2025年营收达497.6亿美元,全球食品添加剂市场2025年规模预计达144.89亿美元,并以3.54%的CAGR增长至2030年的172.42亿美元。
全球健康消费趋势推动甜味剂需求结构性增长,据《全球甜味剂 市场趋势与展望报告(2024-2029)》,天然甜味剂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15%;人工合成甜味剂虽增速放缓,但高纯度、高稳定性产品仍占据高端市场,三氯蔗糖、安赛蜜在饮料、烘焙领域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金禾实业凭借深厚技术积累与产业链整合能力,在食品添加剂及化工多个细分领域确立领先优势。食品添加剂方面,主导产品如三氯蔗糖、安赛蜜、甲、乙基麦芽酚的产能与全球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化工领域依托氨醇联产基础,形成20余类产品集群,在华东地区具备显著产销优势。
从行业竞争格局看,食品添加剂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中小产能因环保、成本压力逐步退出,金禾实业凭借“技术+规模+成本”优势,持续抢占市场份额;湿电子化学品、新能源材料等新兴领域,公司虽为后来者,但依托化工产业链的原料与工艺协同,有望实现“后发先至”。
据半年报,金禾实业上半年研发投入1.19亿元,同比增长8.46%,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为技术突破与新兴业务拓展提供保障。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公司重点聚焦甜味剂、香料等核心业务的菌株改造、工艺优化及规模化生产稳定性技术。
上半年,高效甜菊糖苷合成菌株研发取得突破,酶改制甜菊糖苷项目实现1200吨/年产能落地,成本较传统工艺显著降低。在萜类香料项目中,圆柚酮、瓦伦西亚橘烯已实现产业化并成功推向市场,形成了稳定的规模化供应能力, 高纯度风味获得多家国际香精香料公司认可,并成功获取订单。
而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纤维素乙醇千吨级中试项目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目标,实现工艺流程贯通并稳定产出合格产品,掌握了完整的工艺参数。同时,金禾实业万吨级产业化生产线的设计工作已同步启动,为未来规模化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吸引了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前来洽谈绿色能源材料合作。
金禾实业方面表示,公司将继续深化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研发,加速新项目产业化与市场开拓,通过重点项目的持续推进和落地,进一步巩固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的领先地位,拓展新能源材料和泛半导体材料等新兴领域,优化运营效率,严守安全环保底线,以优异的经营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的信任与支持。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