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书乐
辛芷蕾“封后”了。
一直被曝光的香奈儿,又挤进了曝光灯下。
6日,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落幕。39岁的中国女演员辛芷蕾凭借《日掛中天》中的表演获最佳女演员奖。
她成为继巩俐后第二位获得威尼斯“影后”的中国内地女演员,也是首位在欧洲三大电影节获此奖项的中国“80后”演员。
从“被嘲笑的梦想”到主演《长江图》入围2016年柏林电影节,再到成为威尼斯“影后”,辛芷蕾一步步圆了自己的梦。
“感恩所有”——辛芷蕾7日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如此写道。
据悉,辛芷蕾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原本是学服装设计的,因为经常去电视台勤工俭学而被甄子丹团队选中。
不过,签约后隔了好几年才开始拍电影,也曾纠结过要不要妥协一下去拍自己不喜欢的角色。
相较于不少同龄“85花”年少成名,今年39岁的辛芷蕾算得上是“大器晚成”。
从镶边配角到影坛明星,她一路走来用了十多年,且从不掩饰自己“想红”的野心。
不久前,她与一众女星登上时尚杂志《VOGUE》封面,站在靠边位置的她,在读者寄语中分享人生经验:“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此番封后,不仅令中国电影界振奋,也引发意大利各大媒体关注。
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称,辛芷蕾在影片中完美演绎了各种复杂情绪交织的角色形象,表现出强烈的戏剧性。
国际知名奢侈品牌香奈儿官方更是连续发布多条海报庆祝,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在不少辛芷蕾的粉丝和影迷看来,香奈儿无疑是“押对宝”了,在连续多年与辛芷蕾的合作中,香奈儿获得了巨大的流量和曝光。
辛芷蕾富于辨识度的面孔和时尚表现力令她成为不少品牌的宠儿。
目前她已手握香奈儿、万宝龙、罗杰·维维亚(Roger Vivier)等多个时尚资源。
而正如王家卫曾说,“属于辛芷蕾的未来才刚起步,现在只是她最好时间的开始”。
不过,“押对宝”的香奈儿,却在蹭到高光的同时,颇为显得有些落寞。
据媒体报道,香奈儿今年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裁员力度,中国总部计划裁员比例接近20%。
财报显示,香奈儿2024年总营收下降5.3%至187亿美元,净利润下降28.2%至34亿美元。
而今年以来,香奈儿陆续陷入“柜姐与顾客冲突事件”“蜜粉定价不合理事件”等风波。
其公开的手袋制作内容则令其“奢侈感”和“手工价值”大打折扣,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
就在前几天,香奈儿更是闹出“同质不同价”的舆情风波。
媒体报道,香奈儿有两款轻盈蜜粉。其中,普通款30克的售价为600元,随行装6克的售价同样为600元。
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吐槽称,“6克居然和30克一个价格!600块买个小样?”
9月4日,香奈儿的客服回应称,这两款产品属于同款产品(即粉质相同),“轻盈蜜粉(随行装)是精致小巧随行的设计,自带化妆镜,且内附精致粉扑,方便日常携带上妆。普通款没有镜子。”
针对香奈儿的回复,一些网友质疑此为营销手段,让消费者觉得30克更划算。
还有网友调侃道,1克20元,6克120元,便携款多出的镜子加粉扑值480元。
怎么看香奈儿这一曾经的国际大牌如今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情况?
为何曾经的香奈儿光环如今却不再受到消费者追捧?
对此,新浪财经罗宁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日掛中天》的辛芷蕾,不会让香奈儿重新如日中天。
蹭流量,也就蹭一下,香奈儿的难点不在于曝光度不够,而是被曝光的太够。
国际大牌奢侈品在中国市场非常尴尬,其影响力还在,但却容易被看作是消费者勉强“装阔”。
在整体经济环境大势下,中产以上阶层都在做“水土保持”,减少非必要消费。
年轻群体更热衷于国潮的个性化,而不乐意用奢侈品表把自己打扮成金装青年。
各种消费心态的变化,都让国际大牌奢侈品整体在中国越来越暗淡。
而对于香奈儿而言,过去高高在上的各种奢侈打法,已经在中国水土不服。
尽管押对了辛芷蕾如日中天的影响力,但也只能慢慢在中国越来越尴尬。
辛芷蕾封后,本来就没有香奈儿什么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