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达80%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达80%

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社部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将提升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提升到80%左右,为此,国家将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

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7.4%,但普惠性资源仍不足

意见指出,学前教育“国十条”下发以来,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管理制度以及办学质量等都有所提升,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50.9%提高到77.4%,“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但是,意见也指出,目前学前教育仍将面临资源不足和普惠不够的双重压力:

普惠资源不足。公办园少、民办园贵的问题在许多地区还比较突出,幼儿园运行保障和教师队伍等体制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二胎政策带来需求增长。随着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对学前教育资源总量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国家规划1亿左右人口进城落户,届时城市资源需求将进一步加大。

坚持普惠,毛入园率力争达85%

基于以上情况,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将围绕以下三个原则实行:注重科学规划,包括优化幼儿园布局、重点扶持贫困地区等;坚持公益普惠,包括提高公办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能力、积极引导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等;强化机制建设,包括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等。

基于这些指导原则,《意见》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设定了三大目标:

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

建立成本分担和教师队伍建设两个机制;

建立评估监管体系,规范办园行为,消除“小学化”倾向。

针对这些目标,《意见》提出了三个重点任务:扩大普惠性资源、完善体制机制、提升保育教育质量。

支持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兴办普惠性民办园

在扩大普惠性资源方面,《意见》要求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公办民办两手抓。

1、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包括改扩建和新建园区。国家将逐年安排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在农村,每个乡镇办好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大村独立建园或办分园,小村联合办园;在城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办成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

2、支持机关企事业、城镇街道集体办园。国家提倡在理顺体制关系的前提下,通过政府接收、与当地优质公办园合并、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向社会提供普惠性幼儿园服务。

3、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国家将继续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建立生均拨款制度和动态收费机制

尽管在一期、二期行动计划中,各地按照学前教育“国十条”的要求把学前教育纳入财政预算,扭转了长期以来学前教育投入不足的状况,但是由于学前教育基础薄弱,欠账较多,幼儿园保运转、保工资、保发展的问题仍存在很多困难。

为此,三期行动计划将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其中核心举措是建立生均拨款制度。

1、建立幼儿园生均拨款制度。政府将推动各地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拨款标准和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解决幼儿园日常运转和教师基本待遇保障问题。该政策将进一步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且一定程度上降低费用滥用的可能性。

2、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第三期计划将优先资助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

3、建立幼儿园收费动态调整机制。在第三期学前教育计划中,政府将按照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原则,对公办幼儿园的保教费收费标准进行动态调整,合理分担学前教育成本。

补充师资,保障教师待遇,健全培训机制

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待遇低、专业素质不高一直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发展。《意见》对此也提出了相应的行动计划。

1、完善教师补充机制。鼓励地方通过采取核定编制、购买服务、区县统一招考等多种方式解决公办园教师编制不足、农村幼儿园教师短缺问题。

2、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鼓励通过生均拨款、专项补助等方式解决非在编教师待遇,同时将幼儿园教职工全员纳入社保体系。

3、健全教师培训机制。《意见》称,计划将推进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加强教研指导,并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同时,国家还将完善职称评聘标准。

将研制《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

机制运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监管手段。为此,三期行动计划还将采取以下监管措施:

1、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教育部要研制《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引导各地完善分类定级质量评估体系;

2、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落实县级政府监管责任,加强幼儿园准入、安全、费用等各方面的规范管理;

3、健全教研指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力量,落实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

4、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学前教育信息管理平台,推进幼儿学籍管理、幼儿园动态监管和学前教育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5、积极开展公益性0—3岁早期教育指导。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教育资源,面向家长和社区开展公益性宣传指导,提高家长科学育儿能力。

据统计,近十年来,全国幼儿园数量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15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2.37万所,较2014年增加1.38万所;2016年在园幼儿达到4413.9万人,较上年同比增长3.5%,其中民办幼儿园在读人数为2437.66万人(数据来自育投汇教育产业研究院编纂的《2017中国幼儿园行业研究报告》,如需购买请添加微信号:yutouhui000,欢迎垂询)。本次《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出台,相信将对整个幼儿园办学体制以及学前教育体系带来更深层次的积极影响,机制运作、经费保障以及教育质量上都将迎来焕然一新的改变。育投汇未来将持续为各位关注最新的早幼教领域政策消息。

本文作者:Mason

对培训机构板块有着谜一般的情怀,可以用谜一般的执念去深入分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达80%

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社部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将提升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提升到80%左右,为此,国家将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

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7.4%,但普惠性资源仍不足

意见指出,学前教育“国十条”下发以来,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管理制度以及办学质量等都有所提升,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50.9%提高到77.4%,“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但是,意见也指出,目前学前教育仍将面临资源不足和普惠不够的双重压力:

普惠资源不足。公办园少、民办园贵的问题在许多地区还比较突出,幼儿园运行保障和教师队伍等体制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二胎政策带来需求增长。随着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对学前教育资源总量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国家规划1亿左右人口进城落户,届时城市资源需求将进一步加大。

坚持普惠,毛入园率力争达85%

基于以上情况,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将围绕以下三个原则实行:注重科学规划,包括优化幼儿园布局、重点扶持贫困地区等;坚持公益普惠,包括提高公办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能力、积极引导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等;强化机制建设,包括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等。

基于这些指导原则,《意见》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设定了三大目标:

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

建立成本分担和教师队伍建设两个机制;

建立评估监管体系,规范办园行为,消除“小学化”倾向。

针对这些目标,《意见》提出了三个重点任务:扩大普惠性资源、完善体制机制、提升保育教育质量。

支持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兴办普惠性民办园

在扩大普惠性资源方面,《意见》要求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公办民办两手抓。

1、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包括改扩建和新建园区。国家将逐年安排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在农村,每个乡镇办好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大村独立建园或办分园,小村联合办园;在城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办成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

2、支持机关企事业、城镇街道集体办园。国家提倡在理顺体制关系的前提下,通过政府接收、与当地优质公办园合并、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向社会提供普惠性幼儿园服务。

3、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国家将继续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建立生均拨款制度和动态收费机制

尽管在一期、二期行动计划中,各地按照学前教育“国十条”的要求把学前教育纳入财政预算,扭转了长期以来学前教育投入不足的状况,但是由于学前教育基础薄弱,欠账较多,幼儿园保运转、保工资、保发展的问题仍存在很多困难。

为此,三期行动计划将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其中核心举措是建立生均拨款制度。

1、建立幼儿园生均拨款制度。政府将推动各地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拨款标准和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解决幼儿园日常运转和教师基本待遇保障问题。该政策将进一步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且一定程度上降低费用滥用的可能性。

2、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第三期计划将优先资助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

3、建立幼儿园收费动态调整机制。在第三期学前教育计划中,政府将按照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原则,对公办幼儿园的保教费收费标准进行动态调整,合理分担学前教育成本。

补充师资,保障教师待遇,健全培训机制

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待遇低、专业素质不高一直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发展。《意见》对此也提出了相应的行动计划。

1、完善教师补充机制。鼓励地方通过采取核定编制、购买服务、区县统一招考等多种方式解决公办园教师编制不足、农村幼儿园教师短缺问题。

2、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鼓励通过生均拨款、专项补助等方式解决非在编教师待遇,同时将幼儿园教职工全员纳入社保体系。

3、健全教师培训机制。《意见》称,计划将推进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加强教研指导,并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同时,国家还将完善职称评聘标准。

将研制《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

机制运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监管手段。为此,三期行动计划还将采取以下监管措施:

1、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教育部要研制《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引导各地完善分类定级质量评估体系;

2、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落实县级政府监管责任,加强幼儿园准入、安全、费用等各方面的规范管理;

3、健全教研指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力量,落实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

4、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学前教育信息管理平台,推进幼儿学籍管理、幼儿园动态监管和学前教育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5、积极开展公益性0—3岁早期教育指导。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教育资源,面向家长和社区开展公益性宣传指导,提高家长科学育儿能力。

据统计,近十年来,全国幼儿园数量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15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2.37万所,较2014年增加1.38万所;2016年在园幼儿达到4413.9万人,较上年同比增长3.5%,其中民办幼儿园在读人数为2437.66万人(数据来自育投汇教育产业研究院编纂的《2017中国幼儿园行业研究报告》,如需购买请添加微信号:yutouhui000,欢迎垂询)。本次《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出台,相信将对整个幼儿园办学体制以及学前教育体系带来更深层次的积极影响,机制运作、经费保障以及教育质量上都将迎来焕然一新的改变。育投汇未来将持续为各位关注最新的早幼教领域政策消息。

本文作者:Mason

对培训机构板块有着谜一般的情怀,可以用谜一般的执念去深入分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