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教育专家谈“学而思”:应尽快明确教育机构监管主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教育专家谈“学而思”:应尽快明确教育机构监管主体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敏强表示,校、企双重身份为教育机构“打擦边球”经营提供了便利。应尽快明确对教育机构的监管责任主体。

图片来源:网络

近日,成都五区教育局相继发布通告,对所在区域九个“学而思”培训机构教学点的违规办学行为进行整治,引发广泛关注。随后,成都市教育局又对外公布了该市近千所非营利性文化教育类民办教育机构名单及电子地图,对存在年检问题或者已经停办的机构进行标注。

成都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此后表示,目前年检工作正在进行,“学而思”只是第一批要求被整改的教育培训机构,后续仍有违规办学的相关机构和学校将被要求整改。成都地区几个小规模的教育机构负责人也透露,业务开展暂时没有受到影响。

界面新闻注意到,其他地区的“学而思”机构尚未受到影响。2017年5月18日,界面新闻联系到北京、上海两地的学而思教育机构。“招生正常进行。除了成都的几个教学点在整顿中,其他地方不受影响。“上述两家机构工作人员称。

根据“学而思”在网络上公布的各地教学点,界面新闻随机联系到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当被问及机构资质时,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回复,当地“学而思”还没有通过审批,但正处于办证期间。“据目前情况看,它在所有备案的机构中算是最大的。正因为规模大,所以比起其他机构需要提交的材料也更多,准入手续更加严格。办学资金等方面的材料提交完毕,审批基本上就可以通过了。”一名工作人员称。

实际上,除了成都“学而思”被教育部门整治,其他地方对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也在进行中,2017年5月14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公告称,有些学校组织或委托培训机构进行小升初摸查考试、组织小升初随堂答题考试、以学生参加培训机构测试排名作为小升初录取依据等行为涉嫌违规招生。广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区教育局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规范招生行为,对涉嫌违规招生行为进行核查。

公开报道显示,市场上没有取得教育部门许可证的教育培训机构大量存在,有一部分机构仅仅在市监部门注册了营业执照,属于教育咨询类机构。但事实上,它们在提供着语言类、职业类培训或中小学课外辅导等的服务。有教育部门在检查中发现,甚至颇为知名的教育培训机构,其众多的分校中只有一两家是经过教育部门审批的,其余均为无证办学。有些培训机构甚至完全无照无证经营。

针对超范围经营的问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敏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中提到,教育培训机构既是学校也是企业,这双重身份为“打擦边球”经营提供了便利。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是多个部门各管一段:工商部门管注册备案,民政部门管法人登记,教育部门监督教育教学活动。不过一旦出了问题,则谁也管不着,往往不了了之。应尽快明确对教育机构的监管责任主体。

一个现状是,教育部门通常认为自身对培训机构并无执法权,更多是对抢跑、超前教育现象发声抵制。“这一次成都教育部门对学而思的整顿上是找到了一个合法性依据,即超业务范围经营,但到底如何评价这次整治,是否是一哄而过,过一阵子就故态复萌仍有待观望。”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告诉界面新闻。

此外,对于那些无照无证经营的教育培训机构,杨东平透露,上海今年两会时曾就培训机构的管理问题发议,按当时上海披露的概念,针对对象主要是那些未经工商部门注册的。“市场上非法开办的机构相当之多,因为当前盈利市场实在太大。”他说,对于完全没有注册的教育培训机构,合法性问题很容易解决,它们是政府部门首要的取缔对象。

教育培训机构如何向政府部门提出审批申请?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认为:“教育培训机构中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应当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在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实施后,营利性的培训机构由主管部门审批后到工商部门注册。对这些机构的监管,实行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

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了教育培训机构同时受教育局和工商局监管,而且必须取得办学许可证。王烽的观点可以理解为,2017年9月1日起修改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一经施行,教培机构无证办学的风险无疑将增大很多。

在另一层面,家长也会遇到“孩子要上培训班,但不知怎么判断培训机构是否正规”的情况。对此,宁波市教育局近期也发布警示,提醒家长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要做到及时登录官方网站查阅办学资质、年检情况;办学许可证及许可证有效期;是否超范围组织培训;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是否公示;是否签订培训合同;办学场所是否有消防灭火器材等安全措施等,审慎选择教育机构,以防给孩子的教育带来影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好未来

2.9k
  • 一季度受访外资企业市场信心进一步提升
  • 好未来加速追赶新东方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教育专家谈“学而思”:应尽快明确教育机构监管主体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敏强表示,校、企双重身份为教育机构“打擦边球”经营提供了便利。应尽快明确对教育机构的监管责任主体。

图片来源:网络

近日,成都五区教育局相继发布通告,对所在区域九个“学而思”培训机构教学点的违规办学行为进行整治,引发广泛关注。随后,成都市教育局又对外公布了该市近千所非营利性文化教育类民办教育机构名单及电子地图,对存在年检问题或者已经停办的机构进行标注。

成都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此后表示,目前年检工作正在进行,“学而思”只是第一批要求被整改的教育培训机构,后续仍有违规办学的相关机构和学校将被要求整改。成都地区几个小规模的教育机构负责人也透露,业务开展暂时没有受到影响。

界面新闻注意到,其他地区的“学而思”机构尚未受到影响。2017年5月18日,界面新闻联系到北京、上海两地的学而思教育机构。“招生正常进行。除了成都的几个教学点在整顿中,其他地方不受影响。“上述两家机构工作人员称。

根据“学而思”在网络上公布的各地教学点,界面新闻随机联系到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当被问及机构资质时,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回复,当地“学而思”还没有通过审批,但正处于办证期间。“据目前情况看,它在所有备案的机构中算是最大的。正因为规模大,所以比起其他机构需要提交的材料也更多,准入手续更加严格。办学资金等方面的材料提交完毕,审批基本上就可以通过了。”一名工作人员称。

实际上,除了成都“学而思”被教育部门整治,其他地方对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也在进行中,2017年5月14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公告称,有些学校组织或委托培训机构进行小升初摸查考试、组织小升初随堂答题考试、以学生参加培训机构测试排名作为小升初录取依据等行为涉嫌违规招生。广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区教育局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规范招生行为,对涉嫌违规招生行为进行核查。

公开报道显示,市场上没有取得教育部门许可证的教育培训机构大量存在,有一部分机构仅仅在市监部门注册了营业执照,属于教育咨询类机构。但事实上,它们在提供着语言类、职业类培训或中小学课外辅导等的服务。有教育部门在检查中发现,甚至颇为知名的教育培训机构,其众多的分校中只有一两家是经过教育部门审批的,其余均为无证办学。有些培训机构甚至完全无照无证经营。

针对超范围经营的问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敏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中提到,教育培训机构既是学校也是企业,这双重身份为“打擦边球”经营提供了便利。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是多个部门各管一段:工商部门管注册备案,民政部门管法人登记,教育部门监督教育教学活动。不过一旦出了问题,则谁也管不着,往往不了了之。应尽快明确对教育机构的监管责任主体。

一个现状是,教育部门通常认为自身对培训机构并无执法权,更多是对抢跑、超前教育现象发声抵制。“这一次成都教育部门对学而思的整顿上是找到了一个合法性依据,即超业务范围经营,但到底如何评价这次整治,是否是一哄而过,过一阵子就故态复萌仍有待观望。”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告诉界面新闻。

此外,对于那些无照无证经营的教育培训机构,杨东平透露,上海今年两会时曾就培训机构的管理问题发议,按当时上海披露的概念,针对对象主要是那些未经工商部门注册的。“市场上非法开办的机构相当之多,因为当前盈利市场实在太大。”他说,对于完全没有注册的教育培训机构,合法性问题很容易解决,它们是政府部门首要的取缔对象。

教育培训机构如何向政府部门提出审批申请?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认为:“教育培训机构中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应当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在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实施后,营利性的培训机构由主管部门审批后到工商部门注册。对这些机构的监管,实行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

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了教育培训机构同时受教育局和工商局监管,而且必须取得办学许可证。王烽的观点可以理解为,2017年9月1日起修改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一经施行,教培机构无证办学的风险无疑将增大很多。

在另一层面,家长也会遇到“孩子要上培训班,但不知怎么判断培训机构是否正规”的情况。对此,宁波市教育局近期也发布警示,提醒家长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要做到及时登录官方网站查阅办学资质、年检情况;办学许可证及许可证有效期;是否超范围组织培训;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是否公示;是否签订培训合同;办学场所是否有消防灭火器材等安全措施等,审慎选择教育机构,以防给孩子的教育带来影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