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JMedia】四个战区20艘航母:海军先驱陈绍宽的中国航母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JMedia】四个战区20艘航母:海军先驱陈绍宽的中国航母梦

最早拥有中国航母梦的人不只是刘华清,还有一个同样不能忘的人,陈绍宽。

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举世关注,军迷们尤其兴奋,毕竟,海军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隐痛,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错过了战列舰的黄金时期,即使在抗战后赢得了安理会“常委”之尊,海军实力在五大国中也是长期排在最末,与国家地位十分不搭,但是经济实力不够,又有什么办法呢?直到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人财物齐备,航母才水到渠成,一吐百年来的不平之气。

如果没有刘华清上将的坚决支持和鼎力推动,很难想象航母之梦能变成现实,称他为中国的“航母之父”当之无愧。但是还有一个人,同样值得我们铭记,如果按照他的规划,中国不仅早就会有航母,而且还会出现“省名不够用”的情况。他就是跨越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堪称中国“航母第一人”的陈绍宽。

▲陈绍宽的人生导师,经历了从清末到新中国的海圻号舰长:萨镇冰

陈绍宽于1889年10月7日(清光绪15年9月13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城门乡胪雷村,这个小村落人才辈出,后来的陈景润同样也是出生在这里。陈绍宽算是海军世家,因为他的父亲陈兆雄和叔叔陈兆汉都投于北洋海军,陈兆雄是“海圻”号巡洋舰上的中士管轮,该舰的管带正是大名鼎鼎的萨镇冰。

海圻舰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军舰,如果类比一下,基本相当于今天中国海军的052D一般,父亲在此舰当兵,陈绍宽难免会受到海军的影响。陈绍宽15岁时,曾跟随老爹来到海圻舰上,舰长萨镇冰见到这个聪明大方懂礼貌的少年,非常喜爱,当时就承诺要送他上江南水师学堂。

萨镇冰果不食言,先推荐陈绍宽进了福州格致书院(现福州五中)读书,后于1905年又推荐他考入了位于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跟鲁迅成了同学。经过甲午之败,清朝的海军学校其实已经有点涣散了,由于感觉学不到什么,很多学生退学,鲁迅只呆了几个月就离开了。曾有好友劝陈绍宽转行,他回答道:“我是准备干海军的!我不能拂了萨提督的好意!”

▲江南水师学堂于1890年由两江总督曾国荃创办,遗址位于今南京市中山北路346号

陈绍宽一心向学,没有随大流,也没有升官发财的“人生理想”,于190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第六届驾驶班,毕业后在“通济”舰上实习了三年,该舰管带给予的评价是“毅果决,趋事勤敏,在巨浪如山、颠簸震撼之交,其手足便利,神色镇定如初”。

陈绍宽专业精熟,清廉自律,善待下属,治军严格,是一个一心专注于海军建设的军人,对政治没有什么兴趣,只知道“海军要忠于国家,海军军人要忠于海军”,所以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并没有显露出很大的“革命热情”,在辛亥革命时,他的内心是比较矛盾的,在1915年的反袁斗争中,有革命党人策划夺取“肇和”号炮舰起义,结果被陈绍宽率众夺回,起义失败。但并不能因此就说他是保守或“反动”,这不过是恪守一个职业军人的操守罢了。

▲1923年,34岁的陈绍宽晋升为海军少将,这张照片摄于上海南京路俄国犹太人沈石蒂开设的照相馆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执政,陈绍宽被派往英国担任武官,考察了英、美、法、意等国的海军,观摩了一战中的海战,深刻认识到潜艇和飞机的威力,撰写了大量报告——《英国海军作战计划》、《参观各处情形报告》、《航空报告》、《英国航空战备》、《潜水艇报告》、《驻英海军武官报告书》……,在这些报告中,他力陈飞机和潜艇的巨大作用,这次为期四年的海外经历使陈绍宽的理念跟上了世界海军发展的先进水平,成为当时对海军发展前沿有清醒战略认识的少数海军军官之一。

“现代海军在海战时,欲取攻击手段,必有赖于舰上所载的飞机。”

▲1920年代停泊在香港的飞鹰号驱逐舰是当时中国海军烟筒最多的军舰

陈绍宽从达达尼尔海战中英军一架水上飞机从母舰出击,将土耳其一艘5000吨军舰击沉的事实中看到了航母的重要性。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航母之梦开始在他的心中扎了根——中国要成为海军强国,就一定要有航空母舰!

▲1931年12月在吴淞口试航的逸仙号巡洋舰

但当时的现实情况却是非常“骨感”,北洋政府对海军的态度甚至不如清朝,没有添过新舰,海军总长屡屡更换,时常欠饷,官兵连生活都成问题,况且还有军阀混战,本来就弱小的中国海军还四分五裂,成为军阀争抢地盘的工具,哪里能实现什么强国梦。对北洋政府和一干军阀的失望,使他在北伐战争中毫不犹豫地投向了国民政府,并且在对孙传芳部的作战中截江击敌,立下战功,受到蒋介石的器重。

▲担任民国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海军署署长、海军部次长时期的陈绍宽

由于蒋介石对待陈绍宽颇为客气,使陈绍宽觉得蒋介石与北洋军阀不一样,是可以信赖的领袖,他曾对部下讲,“蒋总司令具有世界眼光,革命政府对海军必定注重。”1928年12月5日,陈绍宽被任命为海军署长后,马上就编写了《条陈扩充海军呈文》,这是一份对海军建设做出规划的文件。

“兹拟以最低限度,请添造驱逐舰四艘,约须1200万元;潜水艇二艘,约须600万元;巡洋舰三艘,约须3000万元;航空母舰一艘,约须2000万元。”

▲永绥号炮舰

上面这段话正是出自这篇呈文,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首次有人提出要搞航母。可以看出,陈绍宽正是按照一个航母编队的规模来规划造舰的,大体跟今天四驱四护的标准差不多(巡洋相当于今天的大驱,驱逐相当于今天的护卫)。当时还没发行法币,这里所说的元应当是指“银元”,与当时美元的汇率约为1:2,也就是说,打造这样一支航母舰队,成本价为银元6800万,美元3400万左右,大致相当于两艘日本天城级战列舰造价。

▲建设海军是个漫长的过程,战争就在眼前,理智的做法还是先照顾陆空军

用两艘日本战列舰的钱就能在中国建立起一支航母舰队吗?实际上这个建议还只是粗略的设想,是否真能实现并不好说。但即使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并不豪华的方案,最后也没有获得通过。1929年6月,陈绍宽任新成立的国民政府海军部部长,制定了《海军建设六年计划》,提出在三年内开建航母,六年后拥有包括航母在内的10万吨军舰、60架飞机,但是再次被拒。

▲被日军炸沉的逸仙号巡洋舰

对于陈绍宽的建议总是被拒这一点,通常都认为这是蒋介石的锅——“委员长”重陆轻海,不知道海军和航母的重要性,存有私心,所以才屡次驳回陈绍宽的提议。这种说法把老蒋黑得可以,简直说成了海军的罪人,但是不是真是如此,其实也值得探讨。要说蒋介石不大懂航母可能是真的,因为那个年代的航母还是新生事物,列强都在不断摸索中,“委员长”不明白并不奇怪。

▲为了准备抗战,国民政府搞过“献机祝寿”运动,共购得飞机一百多架在蒋介石寿辰典礼上,飞机排成”中正“二字

但航母能运载飞机,飞机能控制天空这一点,蒋介石恐怕还是清楚的,从抗战的历史事实看,蒋介石更愿意把本钱用在投资小见效快的空中力量上,这方面他还是比较舍得,所以说他不懂空中优势的重要性,恐怕讲不通。

▲民国时期试飞的舰载水上飞机

只是海军要把飞机放在军舰上,就得有航母,光有航母还不行,还得有一支舰队……,十艘大军舰,才能保障几十架飞机的战力,尽管当时的航母还很简单,远不是今天这样昂贵,但这个账在蒋介石看来,仍然是不划算的——陈绍宽所给出的,只是建造航母的费用,而相关基础工业的建设外加人员培训等等耗费加起来,很可能会超过1亿美元。

这笔钱足够装备36个陆军师,也就是说,航母上马,陆军就不要想了,以当时的形势,无论对内对外,无论是谁当政,皆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1930年代的中国要达到美国海军的水平纯属梦想

从后来的历史看,要想拒敌于海上,不让日本人上岸,中国差不多得拥有美国太平洋舰队大半的实力才行,要想在十来年的时间内达到这个目标,对当时的中国来讲,就算蒋介石一千个愿意,也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即使是新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能把大型水面舰艇作为建设的主要方面,战力形成主要依靠岸基飞机和潜艇(飞潜快),更别提航母了,这个思路跟蒋介石在抗战时的想法并无太大区别,至于更加贫弱的旧中国,那就更没条件来实现航母舰队的理想了。

▲1937年陈绍宽陪同孔祥熙等要员出访德国,采购军备是主要议题,也包括为海军采购军舰的项目,然而临时抱佛脚并不能解决问题

所以,陈绍宽的建议除了被搁置外,恐怕不会有别的结局,这是当时现实条件制约之下,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并不是简单一句“蒋介石重陆轻海”就能解释的。总之,不管蒋介石的真实想法如何,大规模建设海军投入大见效慢这个事实就摆在那里,而且日本的威胁迫在眉睫,把仅有的资金优先投入到空军和陆军,恐怕是当时唯一,也是无奈的选择。

▲被日军炸沉的宁海号巡洋舰

另外,国民政府运行效率差,腐败现象多,也拖了海军的后腿,本来海军军费就只占国防预算的5%,还时常拖欠,1929年和1930年,陈绍宽单是为了催要军费就上书蒋介石十余次,这可比上书要航母的次数多多了。到1932年为止,中国海军总吨位只有4万吨,装备老旧,只够驻防、稽查和抓捕海盗之用。

▲宁海号的承造方为日本播磨造船厂,与夕张号火力相当,造价却只有一半,是价廉物美的选择,但在当时却少为大众所理解

陈绍宽也并非不知道这些,他之所以要不停地提议建航母,无非是出于一片痴心,同时也是不断提醒蒋介石,不能忘了建设海军。在现实中,在1935年已经位列一级上将的陈绍宽非常务实,尽量以有限的经费来添置新舰,改造老舰,考虑到现实情况,陈绍宽甚至选择去日本订造军舰,而且主要考虑近海和内河作战的需要,被当时的媒体讥讽为“江军”,其中的甘苦只有当事者自己才知道。

▲陈绍宽代表中国接收盟国赠舰,英美法等国在中国的内河炮舰大多被堵在长江,对日开战后索性都赠送中国做个人情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日军的压倒性优势下,中国海军很快就全部打光了,陈绍宽只能带领海军残余人员在长江以水雷打击日军,但这位一心要建设强大海军的将军并没有放弃理想,哪怕只剩下几条小艇和水雷,也坚持在重庆设立海军部,每天唱军歌,升降旗——中国海军依然存在。从1940年到1945年,已经成了光杆司令的陈绍宽继续上书蒋介石,提出了十几份方案,按照他的规划,中国沿海将划为四个海军区:

第一区从辽宁安东到山东半岛成山头;

第二区从成山头到长江口;

第三区从长江口到广东汕头;

第四区从汕头到中越交界;

每个区部署一支拥有五艘航母的舰队,总共20艘航母。在沿海被日军占领,海军几乎片板无存的抗战中,这个规划无疑显得有些异想天开,如果按今天的军舰命名规则,真会出现省名不够用的情况,当然耗费也是天文数字,蒋介石自然是再次否决,陈绍宽却说:“这笔钱国家是省不得的。

▲1945年9月9日,陈绍宽作为中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

直到抗战胜利后,海军才恢复了一些元气,陈绍宽接着提出了一个更加现实的海军建设版本,将航母的数量由20艘减为12艘,在30年内完成,应该说,相比20艘的数量,这个方案更接近现实,然而以当时百废待兴的情况看,即使没有后来的内战,要把经济恢复到足以支撑建立大舰队的水平,没有半个世纪以上恐怕很难做到,所以,30年12艘,真要付诸行动仍然是困难重重。

▲日本对华赔偿舰,左为四阪号海防舰(惠安舰)右为雪风号驱逐舰(丹阳舰)

内战爆发后,已经60多岁的陈绍宽不愿打内战,不为蒋介石所容,回到家乡隐居,并且拒绝赴台,和恩师萨镇冰一起留在大陆,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69年7月30日,80高龄的陈绍宽在福州去世。在他的遗物时,发现一件保存完好、肩章齐全的旧式海军上将大衣,一本字迹工整的“中国海军建设计划”,翻开来看,可以发现许多有关“航母”、“潜艇”、“巡洋舰”的词句,老人的海军强国梦尽显其中。

当陈绍宽在长江以水雷抗战时,刘华清正在华北根据地与日军艰苦战斗,两位看似不会有交集的人,最终因为航母走到了同一条道路上。相比得以亲手推动实实在在航母建设的刘华清,陈绍宽似乎只是在不断的上书提方案,好像什么也没做,但这也并不是他的错,在现实条件不具备时,哪怕只是保持梦想也是值得尊敬的。他的海权观、海防观、航母观对当代中国海军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海军史中的地位不可替代。今天的中国史无前例的拥有了航母,这位跨越了三个时代的老海军、曾经的海军上将、中国为航母奋斗的第一人,当可瞑目了。

参考资料

国民政府一级上将全传

新浪军事

今日头条诤闻军事

凤凰号冰川思想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JMedia】四个战区20艘航母:海军先驱陈绍宽的中国航母梦

最早拥有中国航母梦的人不只是刘华清,还有一个同样不能忘的人,陈绍宽。

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举世关注,军迷们尤其兴奋,毕竟,海军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隐痛,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错过了战列舰的黄金时期,即使在抗战后赢得了安理会“常委”之尊,海军实力在五大国中也是长期排在最末,与国家地位十分不搭,但是经济实力不够,又有什么办法呢?直到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人财物齐备,航母才水到渠成,一吐百年来的不平之气。

如果没有刘华清上将的坚决支持和鼎力推动,很难想象航母之梦能变成现实,称他为中国的“航母之父”当之无愧。但是还有一个人,同样值得我们铭记,如果按照他的规划,中国不仅早就会有航母,而且还会出现“省名不够用”的情况。他就是跨越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堪称中国“航母第一人”的陈绍宽。

▲陈绍宽的人生导师,经历了从清末到新中国的海圻号舰长:萨镇冰

陈绍宽于1889年10月7日(清光绪15年9月13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城门乡胪雷村,这个小村落人才辈出,后来的陈景润同样也是出生在这里。陈绍宽算是海军世家,因为他的父亲陈兆雄和叔叔陈兆汉都投于北洋海军,陈兆雄是“海圻”号巡洋舰上的中士管轮,该舰的管带正是大名鼎鼎的萨镇冰。

海圻舰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军舰,如果类比一下,基本相当于今天中国海军的052D一般,父亲在此舰当兵,陈绍宽难免会受到海军的影响。陈绍宽15岁时,曾跟随老爹来到海圻舰上,舰长萨镇冰见到这个聪明大方懂礼貌的少年,非常喜爱,当时就承诺要送他上江南水师学堂。

萨镇冰果不食言,先推荐陈绍宽进了福州格致书院(现福州五中)读书,后于1905年又推荐他考入了位于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跟鲁迅成了同学。经过甲午之败,清朝的海军学校其实已经有点涣散了,由于感觉学不到什么,很多学生退学,鲁迅只呆了几个月就离开了。曾有好友劝陈绍宽转行,他回答道:“我是准备干海军的!我不能拂了萨提督的好意!”

▲江南水师学堂于1890年由两江总督曾国荃创办,遗址位于今南京市中山北路346号

陈绍宽一心向学,没有随大流,也没有升官发财的“人生理想”,于190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第六届驾驶班,毕业后在“通济”舰上实习了三年,该舰管带给予的评价是“毅果决,趋事勤敏,在巨浪如山、颠簸震撼之交,其手足便利,神色镇定如初”。

陈绍宽专业精熟,清廉自律,善待下属,治军严格,是一个一心专注于海军建设的军人,对政治没有什么兴趣,只知道“海军要忠于国家,海军军人要忠于海军”,所以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并没有显露出很大的“革命热情”,在辛亥革命时,他的内心是比较矛盾的,在1915年的反袁斗争中,有革命党人策划夺取“肇和”号炮舰起义,结果被陈绍宽率众夺回,起义失败。但并不能因此就说他是保守或“反动”,这不过是恪守一个职业军人的操守罢了。

▲1923年,34岁的陈绍宽晋升为海军少将,这张照片摄于上海南京路俄国犹太人沈石蒂开设的照相馆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执政,陈绍宽被派往英国担任武官,考察了英、美、法、意等国的海军,观摩了一战中的海战,深刻认识到潜艇和飞机的威力,撰写了大量报告——《英国海军作战计划》、《参观各处情形报告》、《航空报告》、《英国航空战备》、《潜水艇报告》、《驻英海军武官报告书》……,在这些报告中,他力陈飞机和潜艇的巨大作用,这次为期四年的海外经历使陈绍宽的理念跟上了世界海军发展的先进水平,成为当时对海军发展前沿有清醒战略认识的少数海军军官之一。

“现代海军在海战时,欲取攻击手段,必有赖于舰上所载的飞机。”

▲1920年代停泊在香港的飞鹰号驱逐舰是当时中国海军烟筒最多的军舰

陈绍宽从达达尼尔海战中英军一架水上飞机从母舰出击,将土耳其一艘5000吨军舰击沉的事实中看到了航母的重要性。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航母之梦开始在他的心中扎了根——中国要成为海军强国,就一定要有航空母舰!

▲1931年12月在吴淞口试航的逸仙号巡洋舰

但当时的现实情况却是非常“骨感”,北洋政府对海军的态度甚至不如清朝,没有添过新舰,海军总长屡屡更换,时常欠饷,官兵连生活都成问题,况且还有军阀混战,本来就弱小的中国海军还四分五裂,成为军阀争抢地盘的工具,哪里能实现什么强国梦。对北洋政府和一干军阀的失望,使他在北伐战争中毫不犹豫地投向了国民政府,并且在对孙传芳部的作战中截江击敌,立下战功,受到蒋介石的器重。

▲担任民国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海军署署长、海军部次长时期的陈绍宽

由于蒋介石对待陈绍宽颇为客气,使陈绍宽觉得蒋介石与北洋军阀不一样,是可以信赖的领袖,他曾对部下讲,“蒋总司令具有世界眼光,革命政府对海军必定注重。”1928年12月5日,陈绍宽被任命为海军署长后,马上就编写了《条陈扩充海军呈文》,这是一份对海军建设做出规划的文件。

“兹拟以最低限度,请添造驱逐舰四艘,约须1200万元;潜水艇二艘,约须600万元;巡洋舰三艘,约须3000万元;航空母舰一艘,约须2000万元。”

▲永绥号炮舰

上面这段话正是出自这篇呈文,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首次有人提出要搞航母。可以看出,陈绍宽正是按照一个航母编队的规模来规划造舰的,大体跟今天四驱四护的标准差不多(巡洋相当于今天的大驱,驱逐相当于今天的护卫)。当时还没发行法币,这里所说的元应当是指“银元”,与当时美元的汇率约为1:2,也就是说,打造这样一支航母舰队,成本价为银元6800万,美元3400万左右,大致相当于两艘日本天城级战列舰造价。

▲建设海军是个漫长的过程,战争就在眼前,理智的做法还是先照顾陆空军

用两艘日本战列舰的钱就能在中国建立起一支航母舰队吗?实际上这个建议还只是粗略的设想,是否真能实现并不好说。但即使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并不豪华的方案,最后也没有获得通过。1929年6月,陈绍宽任新成立的国民政府海军部部长,制定了《海军建设六年计划》,提出在三年内开建航母,六年后拥有包括航母在内的10万吨军舰、60架飞机,但是再次被拒。

▲被日军炸沉的逸仙号巡洋舰

对于陈绍宽的建议总是被拒这一点,通常都认为这是蒋介石的锅——“委员长”重陆轻海,不知道海军和航母的重要性,存有私心,所以才屡次驳回陈绍宽的提议。这种说法把老蒋黑得可以,简直说成了海军的罪人,但是不是真是如此,其实也值得探讨。要说蒋介石不大懂航母可能是真的,因为那个年代的航母还是新生事物,列强都在不断摸索中,“委员长”不明白并不奇怪。

▲为了准备抗战,国民政府搞过“献机祝寿”运动,共购得飞机一百多架在蒋介石寿辰典礼上,飞机排成”中正“二字

但航母能运载飞机,飞机能控制天空这一点,蒋介石恐怕还是清楚的,从抗战的历史事实看,蒋介石更愿意把本钱用在投资小见效快的空中力量上,这方面他还是比较舍得,所以说他不懂空中优势的重要性,恐怕讲不通。

▲民国时期试飞的舰载水上飞机

只是海军要把飞机放在军舰上,就得有航母,光有航母还不行,还得有一支舰队……,十艘大军舰,才能保障几十架飞机的战力,尽管当时的航母还很简单,远不是今天这样昂贵,但这个账在蒋介石看来,仍然是不划算的——陈绍宽所给出的,只是建造航母的费用,而相关基础工业的建设外加人员培训等等耗费加起来,很可能会超过1亿美元。

这笔钱足够装备36个陆军师,也就是说,航母上马,陆军就不要想了,以当时的形势,无论对内对外,无论是谁当政,皆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1930年代的中国要达到美国海军的水平纯属梦想

从后来的历史看,要想拒敌于海上,不让日本人上岸,中国差不多得拥有美国太平洋舰队大半的实力才行,要想在十来年的时间内达到这个目标,对当时的中国来讲,就算蒋介石一千个愿意,也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即使是新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能把大型水面舰艇作为建设的主要方面,战力形成主要依靠岸基飞机和潜艇(飞潜快),更别提航母了,这个思路跟蒋介石在抗战时的想法并无太大区别,至于更加贫弱的旧中国,那就更没条件来实现航母舰队的理想了。

▲1937年陈绍宽陪同孔祥熙等要员出访德国,采购军备是主要议题,也包括为海军采购军舰的项目,然而临时抱佛脚并不能解决问题

所以,陈绍宽的建议除了被搁置外,恐怕不会有别的结局,这是当时现实条件制约之下,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并不是简单一句“蒋介石重陆轻海”就能解释的。总之,不管蒋介石的真实想法如何,大规模建设海军投入大见效慢这个事实就摆在那里,而且日本的威胁迫在眉睫,把仅有的资金优先投入到空军和陆军,恐怕是当时唯一,也是无奈的选择。

▲被日军炸沉的宁海号巡洋舰

另外,国民政府运行效率差,腐败现象多,也拖了海军的后腿,本来海军军费就只占国防预算的5%,还时常拖欠,1929年和1930年,陈绍宽单是为了催要军费就上书蒋介石十余次,这可比上书要航母的次数多多了。到1932年为止,中国海军总吨位只有4万吨,装备老旧,只够驻防、稽查和抓捕海盗之用。

▲宁海号的承造方为日本播磨造船厂,与夕张号火力相当,造价却只有一半,是价廉物美的选择,但在当时却少为大众所理解

陈绍宽也并非不知道这些,他之所以要不停地提议建航母,无非是出于一片痴心,同时也是不断提醒蒋介石,不能忘了建设海军。在现实中,在1935年已经位列一级上将的陈绍宽非常务实,尽量以有限的经费来添置新舰,改造老舰,考虑到现实情况,陈绍宽甚至选择去日本订造军舰,而且主要考虑近海和内河作战的需要,被当时的媒体讥讽为“江军”,其中的甘苦只有当事者自己才知道。

▲陈绍宽代表中国接收盟国赠舰,英美法等国在中国的内河炮舰大多被堵在长江,对日开战后索性都赠送中国做个人情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日军的压倒性优势下,中国海军很快就全部打光了,陈绍宽只能带领海军残余人员在长江以水雷打击日军,但这位一心要建设强大海军的将军并没有放弃理想,哪怕只剩下几条小艇和水雷,也坚持在重庆设立海军部,每天唱军歌,升降旗——中国海军依然存在。从1940年到1945年,已经成了光杆司令的陈绍宽继续上书蒋介石,提出了十几份方案,按照他的规划,中国沿海将划为四个海军区:

第一区从辽宁安东到山东半岛成山头;

第二区从成山头到长江口;

第三区从长江口到广东汕头;

第四区从汕头到中越交界;

每个区部署一支拥有五艘航母的舰队,总共20艘航母。在沿海被日军占领,海军几乎片板无存的抗战中,这个规划无疑显得有些异想天开,如果按今天的军舰命名规则,真会出现省名不够用的情况,当然耗费也是天文数字,蒋介石自然是再次否决,陈绍宽却说:“这笔钱国家是省不得的。

▲1945年9月9日,陈绍宽作为中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

直到抗战胜利后,海军才恢复了一些元气,陈绍宽接着提出了一个更加现实的海军建设版本,将航母的数量由20艘减为12艘,在30年内完成,应该说,相比20艘的数量,这个方案更接近现实,然而以当时百废待兴的情况看,即使没有后来的内战,要把经济恢复到足以支撑建立大舰队的水平,没有半个世纪以上恐怕很难做到,所以,30年12艘,真要付诸行动仍然是困难重重。

▲日本对华赔偿舰,左为四阪号海防舰(惠安舰)右为雪风号驱逐舰(丹阳舰)

内战爆发后,已经60多岁的陈绍宽不愿打内战,不为蒋介石所容,回到家乡隐居,并且拒绝赴台,和恩师萨镇冰一起留在大陆,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69年7月30日,80高龄的陈绍宽在福州去世。在他的遗物时,发现一件保存完好、肩章齐全的旧式海军上将大衣,一本字迹工整的“中国海军建设计划”,翻开来看,可以发现许多有关“航母”、“潜艇”、“巡洋舰”的词句,老人的海军强国梦尽显其中。

当陈绍宽在长江以水雷抗战时,刘华清正在华北根据地与日军艰苦战斗,两位看似不会有交集的人,最终因为航母走到了同一条道路上。相比得以亲手推动实实在在航母建设的刘华清,陈绍宽似乎只是在不断的上书提方案,好像什么也没做,但这也并不是他的错,在现实条件不具备时,哪怕只是保持梦想也是值得尊敬的。他的海权观、海防观、航母观对当代中国海军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海军史中的地位不可替代。今天的中国史无前例的拥有了航母,这位跨越了三个时代的老海军、曾经的海军上将、中国为航母奋斗的第一人,当可瞑目了。

参考资料

国民政府一级上将全传

新浪军事

今日头条诤闻军事

凤凰号冰川思想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