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乐音袅袅。9月13日19时,“青春音乐力量——全国11所音乐学院联合音乐会”在哈尔滨音乐厅激情奏响。作为第37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重要演出,本场音乐会以乐为桥,带领观众铭记历史,借艺术的力量回望往昔、致敬和平。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音乐学院联合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携手打造了这场音乐会。

本场演出由金野及杨晓宇担任指挥,演绎了钢琴协奏曲《黄河》和肖斯塔科维奇的《C大调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这两部作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展现了音乐在抗战岁月中的独特魅力。《黄河》旋律激昂,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C大调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则以恢弘的交响乐再现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篇章,联合交响乐团用精彩的演奏诠释出反法西斯主题的悲壮史诗,让现场观众深切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震撼。此次演出是对历史的一次深沉回响,把听众的心灵与那段烽火岁月重新连接。
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金野、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宋飞、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副教授张可涵接受记者采访,分享他们参与本场演出的感受与收获。

谈及本场演出的核心立意,金野直言,今年既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逝世50周年,这双重纪念意义赋予本场音乐会特殊分量,同时也想借助本场演出让大家看到全国年轻音乐力量的模样。“音乐会下半场特别呈现肖斯塔科维奇经典作品《C大调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这部创作于列宁格勒保卫战时期的作品,曾以激昂旋律鼓舞全球正义之士,对当时战争胜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在巡演舞台上重现,既是对历史的深切回望,也是对作曲家艺术成就的跨越时空的致敬。”金野说,这场演出凝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所有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大联合,11所院校的首次联合不仅是一次艺术实践,更是一次精神传承。当不同院校的师生在同一舞台协作,当承载历史的旋律与青春的朝气在此交融,既完成了对伟大胜利的纪念,也让交响乐这一艺术形式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个体与时代的情感纽带。

“这场由中国音乐学院发起的巡演,汇聚了全国11所专业音乐院校的师生,组成了联合交响乐团,在今年4月于国家大剧院完成首演后,辗转多地巡回,此次由哈尔滨音乐学院承接演出任务。”宋飞说,这支特殊的联合交响乐团,庞大阵容远超普通交响乐团体量。由于成员平日鲜有协作机会,演出时每个人都百分百投入,全力调动协作能力,在超水平发挥中迸发共同的心声能量,既实现了院校间的交流学习,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以经典曲目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除现场观众外,演出还通过网络直播触达更多受众,宋飞期待:“无论是现场还是屏幕前,都能让大家感受到青春音乐的力量,为哈尔滨观众留下难忘的音乐体验。”

“今天这场演出对我个人艺术生涯有着非凡的意义。”张可涵说,哈尔滨音乐学院作为全国11所参与联合乐团的院校之一,派出4位教师倾力参与,从国家大剧院首演一路随行,此次哈尔滨站演出中,团队更是承担了整场演奏任务,专业能力在高强度参与中得到显著提升。“这场跨越院校的合作,对学生而言更是难得的成长契机。”张可涵表示,这场演出打破了学术壁垒和界限,各地院校各具特色,哈尔滨音乐学院依托中俄办学优势,秉持“高精尖特”的教学理念,与其他院校在舞台上的协作,让学生在排练与演出中潜移默化吸收各地艺术精华,弥补了课堂一对一教学的实践短板,为其专业发展与艺术生涯铺设了重要阶梯。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