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丨信发集团:“绿色”铝业的领跑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丨信发集团:“绿色”铝业的领跑者

信发集团凭借其完整的产业链布局、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铝业从传统制造向绿色高端智造迈进。

文 | 牛星钧

在山东聊城市茌平区,一座“铝业王国”正悄然改变人们对传统高耗能、高污染铝产业的印象。

走进绿色智慧铝精深加工产业园,铝水直达下游企业,省去重熔环节;生产废料被“吃干榨净”,变废为宝——这一切,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体现,更是绿色循环经济模式的生动实践。

这种高度协同、闭环运行的产业生态,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资源效率,也成为山东聊城有色金属产业提质升级的一个缩影。

作为山东省认定的“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和有色金属“链主”企业,山东信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发集团”)凭借其完整的产业链布局、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铝业从传统制造向绿色高端智造迈进。

它不仅成为聊城市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核心支柱,更成为更成为山东工业绿色转型的一张亮丽名片。

产业布局:从“铝电联营”到“全产业链协同”

信发集团作为聊城市有色金属产业的“链主”企业,成立于1972年,从最初的铝电联营起步,逐步拓展为集发电、供热、铝冶炼、铝深加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

多年来,该集团坚持“理念国际化、产业高端化”,通过对标国际一流、引入先进技术与装备,持续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如今,信发集团已在发电、氧化铝、电解铝、化工、环保建材等十余个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市场竞争优势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其自主研发的“电解铝自动化集控系统”实现“一键启停”,荣获“中国自动化领域年度团队”奖;绿色新型环保建材智能化项目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典型案例,成为行业标杆。

信发集团坚持智能化改造,持续提高工作质效。其自主研发的“电解铝自动化集控系统”,实现了“一键启停”,荣获“中国自动化领域年度团队”大奖;绿色新型环保建材智能化改造项目被评为山东省智能化技改十大优秀案例,入选工信部发布的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典型案例。

据悉,仅2024年,信发集团就实施创新项目2467项,投入创新资金3.71亿元,增加经济效益27.72亿元,获得授权专利1200多项,10余项技术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13家企业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

这些数字背后,信发集团作为“链主”企业,正带动聊城铝业从传统制造向绿色高端智能制造迈进。

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的“信发模式”

现阶段,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铝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双碳”目标,行业亟须以技术创新驱动节能降耗,优化能源结构,循环利用资源,这不仅是倒逼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抓手,更是铝业迈向高端、实现可持续未来的关键所在。

而以循环经济为抓手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便是信发集团面对时代之问交出的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信发集团遍布地上地下的密集管网,将热电、铝、化工、生态环保四大产业链串联成统一的循环网络。这些管网就像一个个毛细血管,畅通了信发各厂区循环经济大动脉。

能源燃料、物料通过地下管廊及管道输送,既减少了污染和损耗,也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信发集团将各环节生产出来的残渣废料“吃干榨净”,做到了循环利用。

此外,信发集团多个板块形成循环生产体系:聚氯乙烯副产物电石泥用于热电厂脱硫及氧化铝生产,替代石灰原料;电石生产回收的一氧化碳成为石灰煅烧燃料;电厂循环水为农业大棚加温后回流复用,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和降本增效。

其全资子公司茌平华旭新材料有限公司将生产电解铝所产生的废料残阳极进行回收处理,使之成为电解铝生产的原材料再次利用。

可见,信发集团逐步形成了“原料—产品—副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发展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显著增效降本,竞争力不断提升,为有色金属行业整合提供业内范例。

信发集团先后获评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国家级生态型循环铝工业示范基地,并多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节能降耗先进单位等称号。

在全国碳市场启动首年,信发集团碳排放权交易量达1407.6万吨,交易额近8亿元,占比全国9.1%,居行业首位。截至目前,累计交易量3573万吨,集团被评为全国碳市场优秀交易实践企业,旗下12家企业跻身国家生态环境部应急减排A级企业名单。

信发集团通过构建绿色、低碳、高效的全产业链循环模式,不仅实现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全国传统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经验”。其成功实践表明,循环经济不仅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必要路径,更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在迈向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需要更多像信发集团这样的“链主”企业,以创新为引擎、以绿色为底色,推动产业链整体升级,为中国制造注入更多绿色动能。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丨信发集团:“绿色”铝业的领跑者

信发集团凭借其完整的产业链布局、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铝业从传统制造向绿色高端智造迈进。

文 | 牛星钧

在山东聊城市茌平区,一座“铝业王国”正悄然改变人们对传统高耗能、高污染铝产业的印象。

走进绿色智慧铝精深加工产业园,铝水直达下游企业,省去重熔环节;生产废料被“吃干榨净”,变废为宝——这一切,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体现,更是绿色循环经济模式的生动实践。

这种高度协同、闭环运行的产业生态,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资源效率,也成为山东聊城有色金属产业提质升级的一个缩影。

作为山东省认定的“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和有色金属“链主”企业,山东信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发集团”)凭借其完整的产业链布局、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铝业从传统制造向绿色高端智造迈进。

它不仅成为聊城市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核心支柱,更成为更成为山东工业绿色转型的一张亮丽名片。

产业布局:从“铝电联营”到“全产业链协同”

信发集团作为聊城市有色金属产业的“链主”企业,成立于1972年,从最初的铝电联营起步,逐步拓展为集发电、供热、铝冶炼、铝深加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

多年来,该集团坚持“理念国际化、产业高端化”,通过对标国际一流、引入先进技术与装备,持续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如今,信发集团已在发电、氧化铝、电解铝、化工、环保建材等十余个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市场竞争优势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其自主研发的“电解铝自动化集控系统”实现“一键启停”,荣获“中国自动化领域年度团队”奖;绿色新型环保建材智能化项目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典型案例,成为行业标杆。

信发集团坚持智能化改造,持续提高工作质效。其自主研发的“电解铝自动化集控系统”,实现了“一键启停”,荣获“中国自动化领域年度团队”大奖;绿色新型环保建材智能化改造项目被评为山东省智能化技改十大优秀案例,入选工信部发布的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典型案例。

据悉,仅2024年,信发集团就实施创新项目2467项,投入创新资金3.71亿元,增加经济效益27.72亿元,获得授权专利1200多项,10余项技术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13家企业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

这些数字背后,信发集团作为“链主”企业,正带动聊城铝业从传统制造向绿色高端智能制造迈进。

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的“信发模式”

现阶段,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铝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双碳”目标,行业亟须以技术创新驱动节能降耗,优化能源结构,循环利用资源,这不仅是倒逼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抓手,更是铝业迈向高端、实现可持续未来的关键所在。

而以循环经济为抓手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便是信发集团面对时代之问交出的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信发集团遍布地上地下的密集管网,将热电、铝、化工、生态环保四大产业链串联成统一的循环网络。这些管网就像一个个毛细血管,畅通了信发各厂区循环经济大动脉。

能源燃料、物料通过地下管廊及管道输送,既减少了污染和损耗,也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信发集团将各环节生产出来的残渣废料“吃干榨净”,做到了循环利用。

此外,信发集团多个板块形成循环生产体系:聚氯乙烯副产物电石泥用于热电厂脱硫及氧化铝生产,替代石灰原料;电石生产回收的一氧化碳成为石灰煅烧燃料;电厂循环水为农业大棚加温后回流复用,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和降本增效。

其全资子公司茌平华旭新材料有限公司将生产电解铝所产生的废料残阳极进行回收处理,使之成为电解铝生产的原材料再次利用。

可见,信发集团逐步形成了“原料—产品—副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发展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显著增效降本,竞争力不断提升,为有色金属行业整合提供业内范例。

信发集团先后获评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国家级生态型循环铝工业示范基地,并多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节能降耗先进单位等称号。

在全国碳市场启动首年,信发集团碳排放权交易量达1407.6万吨,交易额近8亿元,占比全国9.1%,居行业首位。截至目前,累计交易量3573万吨,集团被评为全国碳市场优秀交易实践企业,旗下12家企业跻身国家生态环境部应急减排A级企业名单。

信发集团通过构建绿色、低碳、高效的全产业链循环模式,不仅实现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全国传统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经验”。其成功实践表明,循环经济不仅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必要路径,更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在迈向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需要更多像信发集团这样的“链主”企业,以创新为引擎、以绿色为底色,推动产业链整体升级,为中国制造注入更多绿色动能。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