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全球性生命科学公司,安斯泰来自1994年进入中国以来,始终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承诺,坚定深耕本土,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9月12日,安斯泰来中国区总裁赵萍女士应邀出席《中国日报》“与中国共成长”CEO圆桌对话会,围绕“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分享了企业在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展现出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
知识产权保护驱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在圆桌对话会中,赵萍指出,知识产权保护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石,对于制药行业而言,知识产权更是支撑长期创新的核心要素。新药研发具有“高难度、长周期、高投入”的特点,往往耗时超过十年,投资规模巨大,且成功率较低。如果缺乏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极易被复制,巨额前期投资无法回收,持续研发的动力与能力也会被削弱,从根本上动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中国持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为跨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制药行业,中国即将出台的药物试验数据保护政策,将对提交给监管机构的正在进行中的试验数据提供最长6年的保护,这将为跨国公司在华创新布局提供更大信心。同时,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在研创新药数量已达到3575个,位居全球第一,超过美国;中国本土创新药的对外许可总额也已突破1500亿美元。这些成果背后,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值得一提的是,安斯泰来前列腺癌疗法的专利近期获得最高人民法院的支持,不仅保障了创新药物在中国市场的合法权益,也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华持续加大研发和投资的信心,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实现对内外资企业的平等待遇。
赵萍强调:“中国为跨国公司投资创造了巨大的机遇,知识产权保护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正在投资中国,并将持续投资中国。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营商环境不仅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也增强了其他跨国企业的信心。”
加速创新药引进与本地研发合作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前两大医药创新中心之一,2024年,中国临床试验数量占全球总量的30%,仅次于美国的35%,这表明中国不仅是跨国公司重要的市场,更是全球创新研发的重要策源地。
安斯泰来深耕中国市场30余年,是中国医药市场创新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建设者。凭借日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安斯泰来得以在中国实现“全球同步研发与同步获批”。过去一年来,安斯泰来在中国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共有7个产品及适应症在华获批,惠及中国患者;同时,安斯泰来首次在中国顺利开展了I期临床试验,并在CLDN18.2新疗法的GLOW三期临床研究中邀请中国专家担任全球首席研究者,约30%的患者来自中国,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安斯泰来“in China, for China”的发展策略,也展现出“in China, for Global”的发展格局。
这些成就显著缩短了中国与全球新药获批的时间差,进一步体现了“全球同步”的研发与审批进展,得益于新产品的上市以及中国业务的快速发展,过去一年,安斯泰来在中国市场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员工数也从去年的800人增长到了1200人,并首次获得了“中国杰出雇主”称号。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安斯泰来得以更快将全球创新药物带到中国患者身边,并在专利保护的有力支撑下,持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早期研发与投资力度。
在推动本地合作方面,安斯泰来也取得了积极进展。2025年5月,与信诺维医药达成总额超过13亿美元的独家许可协议,联合推进CLDN18.2新型抗体偶联药物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此前的2023年12月,安斯泰来宣布与本土创新企业科望医药合作,共同推进新平台与新药物的研发。这些合作致力于将创新药物更快地传递到患者手中,提高药物的可及性。
对于未来的发展环境,赵萍表示,知识产权保护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石,安斯泰来期待在“十五五”期间,中国能够进一步扩大创新药物的市场准入,加快创新药在中国的引进;在生物医药前沿领域加强临床试验数据保护与专利链接制度,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效率、缩短从创新到商业化的周期。
赵萍表示:“在全球制药行业,我们常说有三种速度:fast、very fast、China fast。”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快速增长的未满足医疗需求以及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都为跨国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展望未来,安斯泰来将坚定不移地加大在华投入,加快新产品和临床试验在中国的获批进程,通过国家医保目录(NRDL)改善中国患者对创新药的可及性,积极探索包括商业医疗保险在内的创新支付模式,让更多患者受益,同时建设全渠道推广模式,利用数字化手段并携手本地合作伙伴,推动更多优质创新药物惠及中国患者。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