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量饮料龙头到平台型企业,东鹏饮料的进阶之路

阿米巴模式由“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提出,本质是将企业拆分为无数个小公司,让每个小公司都能自主经营,最终通过全员协同实现企业整体的高效增长。

东鹏饮料(605499.SH)正是这一模式的深度实践者,并借此推动自身从单一能量饮料生产商,向多元化平台型饮料集团转型。

为支撑转型,东鹏饮料构建了多品类战略,即以能量饮料东鹏特饮为核心作为第一增长曲线,牢牢夯实基本盘,同时将电解质水系列“补水啦”、咖啡类饮料“东鹏大咖”、大包装“果汁茶”、无糖茶 “鹏友上茶”系列产品、植物蛋白饮料等多种品类,打造为第二增长曲线,拓宽市场覆盖边界;此外,还持续探索更多契合消费趋势的新兴品类,为长期增长储备潜力。

这套战略+模式的组合拳,为东鹏饮料带来了亮眼的业绩增长:营收从 2019 年的 42.1 亿元,稳步攀升至 2024年的158.39亿元,六年间复合增速高达30%;增长势能进一步延续至 2025 年,今年上半年营收便突破107亿元,同比大涨36.4%,充分印证了模式与战略的协同价值。

激活渠道,构建深度分销体系

东鹏饮料通过深度绑定组织活力与市场需求,构建了一套高效应对饮料行业激烈竞争的经营体系,实现了持续的业务增长。其核心战略以深度分销网络为基础,全面引入阿米巴经营模式,借助组织变革、渠道精耕、产能布局与数字化赋能,构建了从生产、营销到终端覆盖的全链路竞争力,并为未来增长拓展了新的空间。

2018年是东鹏饮料的关键转折点,开始在渠道管理中推行阿米巴模式,实施两大改革,一是将业务员薪酬由固定薪资制调整为底薪加提成;二是大幅向下放权,区域经理可获得按箱计算的费用支持,并能够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自主调配促销资源。这一机制不仅改变了以往投入产出效率较低的粗放费用模式,实现了资源精细化配置和高效运用,还将预算结余部分交由区域团队自主分配,进一步增强了区域经理和经销商的积极性。

模式落地后,东鹏饮料的增长爆发力迅速显现,2019年其净利润大幅增长超过160%,之后每年均保持双位数同比增长。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东鹏饮料的人均创收与人均创利持续提升,持续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充分体现了其优秀的组织能力。

如今,东鹏饮料的渠道网络已形成“毛细血管级”渗透,覆盖全国近400万家终端销售网点,实现了几乎全部地级城市的市场覆盖,并通过“扫码互动”累计触达2亿不重复消费者,为多品类产品快速推向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2025年上半年业绩看,全国各大区域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以山东、河北、山西为主的华北市场表现尤为突出,销售收入接近20亿元,同比增长约70%以上。

在供应链端,为响应各地热烈的订单需求,东鹏饮料同样持续优化,推进产线建设与技术改造,实现多品类共线生产,大幅提升了生产灵活性和效率。通过精益管理与技术创新,供应链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物流环节推广带板运输模式,显著提高带板率,降低单箱成本,全面提升整体供应链竞争力。

海外市场方面,东鹏饮料也在加速布局。目前,东鹏饮料在海南和云南筹建生产基地,作为面向东南亚的出口枢纽,并计划在印度尼西亚投资2亿美元建设本地化生产基地。

据东鹏饮料表示,明确将海外市场视为未来3-5年乃至10年的重要增长来源,目前已联合越南及周边市场的本土企业,构建本地化物流与销售网络,推动从跨国销售向本土运营转型,探索中国饮料品牌出海的有效路径。

多品类战略,筑牢平台型生态

自2021年起,东鹏饮料已连续四年稳居中国功能饮料销量榜首。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4年其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26.3%,持续领跑行业。

但东鹏并未止步于单一爆款的成功,而是以多品类战略为核心,逐步形成可复制的增长逻辑,推进从能量饮料巨头向平台型饮料企业的战略转型。

所谓的多品类战略,即以东鹏特饮为核心,拓展电解质水、咖啡、无糖茶、果汁茶等新品类。其中,电解质水“补水啦”凭借精准定位,实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年销售额同比激增280.37%,2025年上半年营收已追平2024年全年。凭借“快速补充电解质”的精准定位,“补水啦”成功切入运动补水场景,成功将消费场景从传统“困累”场景延伸至运动补水的“汗点”场景,形成与原有能量饮料产品协同发展的“双子星”矩阵。

2025年上半年,东鹏饮料能量饮料、电解质水与其他饮料分别实现营收83.61亿元、14.93亿元和8.7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1.92%、213.66%与66.1%。电解质水收入占比迅速提升至13.91%,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增长引擎。

与此同时,其他新品类同样表现亮眼。2025 年上半年,东鹏大咖、无糖茶、果汁茶等其他饮料板块实现营收同比增幅超60%,多品类协同增长的态势已初步形成,进一步增厚第二增长曲线。

值得注意的是,在功能饮料行业向多元化、场景化、健康化演进的趋势下,东鹏饮料更通过口味优化和配方升级满足消费者细分需求:

比如针对健康化需求,推出东鹏特饮无糖版本,瞄准健身人群、控糖人群及注重健康的职场白领;针对追求能量补给及时性和高效性,推出加强型特饮东鹏特饮牛磺酸b族维生素饮料。

与此同时,在“补水啦”基础上,推出柠檬、西柚、青橘等多种果味版本,以清新口感吸引非运动场景下的日常饮用人群;无糖茶、果汁茶品类陆续推出绿茶、乌龙茶、蜜桃乌龙等经典口味,兼顾健康属性与大众适口性,快速打开下沉市场。

饮用场景也在持续拓宽。据行业调研,目前能量饮料消费前三场景分别为运动、夜间加班和熬夜学习,消费动机从提神醒脑逐渐延伸至日常生活。而东鹏饮料通过赞助电竞联赛、铺设驾驶疲劳拯救站”、结合节日情感营销等方式,持续强化品牌与多元场景之间的链接。

至此,东鹏饮料已经形成了真正的护城河,在深度渠道和数字化运营的优势支撑上,既能够持续孵化出第二增长引擎,又能通过口味创新不断吸引新人群、渗透新场景。这种系统化能力,让东鹏饮料在竞争激烈的饮料行业中,构建起能够平稳穿越周期的平台型增长生态。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东鹏饮料

  • 东鹏饮料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55.2万股,成交额1.44亿元
  • 东鹏饮料在江西成立营销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从能量饮料龙头到平台型企业,东鹏饮料的进阶之路

阿米巴模式由“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提出,本质是将企业拆分为无数个小公司,让每个小公司都能自主经营,最终通过全员协同实现企业整体的高效增长。

东鹏饮料(605499.SH)正是这一模式的深度实践者,并借此推动自身从单一能量饮料生产商,向多元化平台型饮料集团转型。

为支撑转型,东鹏饮料构建了多品类战略,即以能量饮料东鹏特饮为核心作为第一增长曲线,牢牢夯实基本盘,同时将电解质水系列“补水啦”、咖啡类饮料“东鹏大咖”、大包装“果汁茶”、无糖茶 “鹏友上茶”系列产品、植物蛋白饮料等多种品类,打造为第二增长曲线,拓宽市场覆盖边界;此外,还持续探索更多契合消费趋势的新兴品类,为长期增长储备潜力。

这套战略+模式的组合拳,为东鹏饮料带来了亮眼的业绩增长:营收从 2019 年的 42.1 亿元,稳步攀升至 2024年的158.39亿元,六年间复合增速高达30%;增长势能进一步延续至 2025 年,今年上半年营收便突破107亿元,同比大涨36.4%,充分印证了模式与战略的协同价值。

激活渠道,构建深度分销体系

东鹏饮料通过深度绑定组织活力与市场需求,构建了一套高效应对饮料行业激烈竞争的经营体系,实现了持续的业务增长。其核心战略以深度分销网络为基础,全面引入阿米巴经营模式,借助组织变革、渠道精耕、产能布局与数字化赋能,构建了从生产、营销到终端覆盖的全链路竞争力,并为未来增长拓展了新的空间。

2018年是东鹏饮料的关键转折点,开始在渠道管理中推行阿米巴模式,实施两大改革,一是将业务员薪酬由固定薪资制调整为底薪加提成;二是大幅向下放权,区域经理可获得按箱计算的费用支持,并能够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自主调配促销资源。这一机制不仅改变了以往投入产出效率较低的粗放费用模式,实现了资源精细化配置和高效运用,还将预算结余部分交由区域团队自主分配,进一步增强了区域经理和经销商的积极性。

模式落地后,东鹏饮料的增长爆发力迅速显现,2019年其净利润大幅增长超过160%,之后每年均保持双位数同比增长。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东鹏饮料的人均创收与人均创利持续提升,持续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充分体现了其优秀的组织能力。

如今,东鹏饮料的渠道网络已形成“毛细血管级”渗透,覆盖全国近400万家终端销售网点,实现了几乎全部地级城市的市场覆盖,并通过“扫码互动”累计触达2亿不重复消费者,为多品类产品快速推向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2025年上半年业绩看,全国各大区域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以山东、河北、山西为主的华北市场表现尤为突出,销售收入接近20亿元,同比增长约70%以上。

在供应链端,为响应各地热烈的订单需求,东鹏饮料同样持续优化,推进产线建设与技术改造,实现多品类共线生产,大幅提升了生产灵活性和效率。通过精益管理与技术创新,供应链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物流环节推广带板运输模式,显著提高带板率,降低单箱成本,全面提升整体供应链竞争力。

海外市场方面,东鹏饮料也在加速布局。目前,东鹏饮料在海南和云南筹建生产基地,作为面向东南亚的出口枢纽,并计划在印度尼西亚投资2亿美元建设本地化生产基地。

据东鹏饮料表示,明确将海外市场视为未来3-5年乃至10年的重要增长来源,目前已联合越南及周边市场的本土企业,构建本地化物流与销售网络,推动从跨国销售向本土运营转型,探索中国饮料品牌出海的有效路径。

多品类战略,筑牢平台型生态

自2021年起,东鹏饮料已连续四年稳居中国功能饮料销量榜首。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4年其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26.3%,持续领跑行业。

但东鹏并未止步于单一爆款的成功,而是以多品类战略为核心,逐步形成可复制的增长逻辑,推进从能量饮料巨头向平台型饮料企业的战略转型。

所谓的多品类战略,即以东鹏特饮为核心,拓展电解质水、咖啡、无糖茶、果汁茶等新品类。其中,电解质水“补水啦”凭借精准定位,实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年销售额同比激增280.37%,2025年上半年营收已追平2024年全年。凭借“快速补充电解质”的精准定位,“补水啦”成功切入运动补水场景,成功将消费场景从传统“困累”场景延伸至运动补水的“汗点”场景,形成与原有能量饮料产品协同发展的“双子星”矩阵。

2025年上半年,东鹏饮料能量饮料、电解质水与其他饮料分别实现营收83.61亿元、14.93亿元和8.7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1.92%、213.66%与66.1%。电解质水收入占比迅速提升至13.91%,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增长引擎。

与此同时,其他新品类同样表现亮眼。2025 年上半年,东鹏大咖、无糖茶、果汁茶等其他饮料板块实现营收同比增幅超60%,多品类协同增长的态势已初步形成,进一步增厚第二增长曲线。

值得注意的是,在功能饮料行业向多元化、场景化、健康化演进的趋势下,东鹏饮料更通过口味优化和配方升级满足消费者细分需求:

比如针对健康化需求,推出东鹏特饮无糖版本,瞄准健身人群、控糖人群及注重健康的职场白领;针对追求能量补给及时性和高效性,推出加强型特饮东鹏特饮牛磺酸b族维生素饮料。

与此同时,在“补水啦”基础上,推出柠檬、西柚、青橘等多种果味版本,以清新口感吸引非运动场景下的日常饮用人群;无糖茶、果汁茶品类陆续推出绿茶、乌龙茶、蜜桃乌龙等经典口味,兼顾健康属性与大众适口性,快速打开下沉市场。

饮用场景也在持续拓宽。据行业调研,目前能量饮料消费前三场景分别为运动、夜间加班和熬夜学习,消费动机从提神醒脑逐渐延伸至日常生活。而东鹏饮料通过赞助电竞联赛、铺设驾驶疲劳拯救站”、结合节日情感营销等方式,持续强化品牌与多元场景之间的链接。

至此,东鹏饮料已经形成了真正的护城河,在深度渠道和数字化运营的优势支撑上,既能够持续孵化出第二增长引擎,又能通过口味创新不断吸引新人群、渗透新场景。这种系统化能力,让东鹏饮料在竞争激烈的饮料行业中,构建起能够平稳穿越周期的平台型增长生态。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