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成果赋权转化企业中科博特与全国十佳工业设计公司鼎典创造体联合创立合肥博特能通科技有限公司,携自主研发的交通锥机器人系列产品首次公开亮相,以“科技+设计”双轮驱动,为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提供全新解决方案,成为展会现场备受瞩目的创新焦点。

该系列产品精准切入当前道路交通应急处置中的多项痛点。传统人工布设交通锥方式不仅安全风险高、响应速度慢,更高度依赖人工作业,尤其在夜间、雨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作业难度大增。合肥博特能通推出的交通锥机器人,通过智能远程控制技术,实现操作人员在安全区域内通过手机或专用终端精准完成交通锥的布设与回收,彻底避免人工作业风险,将应急响应时间从传统数十分钟压缩至分钟级,极大提升处置效率与安全性。
产品采用LoRa无线通信与4G物联网双模融合技术,保障复杂环境下信号稳定、响应及时,并支持无线充电,显著增强持续作业能力。内置AI芯片,集成高精度车道识别与定距巡航系统,可实现自动跟随与多机协同作业。独特的低重心设计与可折叠结构,既强化设备抗干扰和抗侧倾能力,也优化存储与运输便捷性。同时,系统具备智能定位、智能预警及动态防护功能,可在交通事故、道路施工等场景中实现快速布控和智能保障,甚至在异常车辆闯入时及时提示人员撤离,协同警车构建双重安全防线。

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应用于高速公路执法、市政工程、道路养护等多个领域,实现对交通作业全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管控,有效补齐传统方式在效率与安全层面的短板。

合肥博特能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交通锥机器人是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创新设计的结晶。依托中国科大、哈工大的前沿技术支持和鼎典创造体的产品化专业设计能力,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并在合肥、宣城等多城市投入实际应用,覆盖边坡监测、隧道维护、应急封道等多种数字化管理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31日,公司正式发布《交通锥机器人》企业标准(Q/BOTNT 00001-2025),这是国内该细分领域的首部产品技术标准,系统规范了产品的类型、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及运维要求,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此次在世界制造业大会的亮相,不仅全面展示了“安徽造”交通锥机器人的技术实力与应用前景,也标志着其在标准化、产业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合肥博特能通将继续深化技术研发与合作生态构建,与行业伙伴共同推进智慧交通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助力国家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