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明一
9月19日晚间,山东龙大美食股份有限公司(代码:002726;简称:龙大美食)发布公告,经第六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意放弃收购控股股东蓝润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蓝润发展”)所持有的五仓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股权(简称“五仓农牧”)。

计划与变化“竞速”
2019年6月,蓝润发展成为龙大美食控股股东,彼时,龙大美食主要业务集中在华东和华中等地区。
根据公告,为帮助龙大美食把握非洲猪瘟带来的生猪养殖行业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上升以及2019年“猪周期”的商业机会,同时拓展在四川等西南地区的业务市场,完善国内区域布局,蓝润发展下属子公司蓝润实业集团与四川省巴中市、达州市和南充市三市地方政府签署投资协议布局生猪产业链业务(三市生猪产业链项目业务主体为“五仓农牧”)。
但因上述生猪产业链项目投资规模大,龙大美食资金实力相对不足,加之当时已计划在潍坊安丘和烟台莱阳开展生猪养殖项目,龙大美食认为继续新增四川生猪产业布局将加重公司的债务负担,大幅增加经营及投资风险。
龙大美食在公告中提到,“控股股东已作出承诺,公司拥有项目建设完成并满足注入公司条件时的优先收购权。在公司暂时放弃上述四川三市生猪产业链商业机会的前提下,蓝润发展自行投资建设上述三市的生猪产业链项目,该项目业务主体为五仓农牧,由此与公司相关业务形成了同业竞争”。
主业有变,不合时宜
2021年,“龙大肉食”更名为“龙大美食”,也正在这一年,龙大美食确立了以预制菜为核心的食品主体。具体来说,以食品为主体,以养殖和屠宰为两翼支撑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而“三市生猪养殖”明显与现有主营业务的方向不相匹配。
龙大美食也在公告中提到,生猪养殖业务主要定位于为食品业务把控原材料成本和满足大客户的溯源需求。“随着公司募集资金相关生猪养殖项目的陆续完工及投产,公司现有、在建及规划的养殖产能已完全能覆盖大客户的溯源需求”。
最重要的是,从2023年亏损遭遇重创,到2024年扭亏为盈,龙大美食的业绩表现与生猪及猪肉市场价格息息相关。
龙大美食2021年及2023年度分别亏损6.59亿元、15.38亿元;五仓农牧2023年度亏损2.4亿元。2024年,龙大美食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之一也在于年度生猪及猪肉市场价格回暖。
在公告中,龙大美食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其认为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具有明显周期性,主要受生猪产能的影响呈现“生猪难卖—价格下跌—陷入亏损—饲养规模减少—供应短缺—价格上涨—扭亏为盈—饲养规模增加—生猪难卖”的周期性循环。
自2020年以来,国内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并相较于非洲猪瘟前进一步扩大,导致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仅在2024年,在行业整体去产能的情况下,行业市场出现一定的修复。受此影响,包括龙大美食在内的相关生猪产业的上市公司业绩随着猪价变动出现较大波动。
根据公告,截至2025年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仍维持在4042万头,持续高于39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红线。同时,整个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2024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居前的五家A股上市企业合计出栏约13070.25万头,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份额为18.6%,市场调节机制已发生变化。同时,整体消费端支撑乏力,禽肉价格优势明显,替代效应显著。因此,后续生猪价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五仓农牧以生猪养殖为主业,目前生猪年出栏量约89.63 万头(仔猪/育肥猪)。若公司收购五仓农牧,且后续生猪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公司将面临较大的亏损风险”。

财务状况双双“吃紧”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弃购的原因还来自于双方财务现状的尴尬。
龙大美食在公告中提到,五仓农牧负债率高达98.73%,其中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数约为19.5亿,但其货币资金总额仅389.37万元,收购后将面临重大的偿债风险。同时,其部分猪场设施无法满足其目前需求。
“收购五仓农牧后,其后续升级改造及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等需要较大的资金”。龙大美食认为,结合目前行业环境及运营资金的实际情况,公司预计无法承担收购五仓农牧后额外的资本开支。
此外,龙大美食提到,在行业未来发展不确定的情况下,纵向整合的降本增效空间有限,且管理整合难度较大,收购五仓农牧可能无法实现预期收益,将面临较大的运营风险。
回到龙大美食本身,其现有资金状况也不具备收购条件。根据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龙大美食货币资金约9.73亿元,有息负债约32.19 亿元,其中短期债务占比高,占比57.72%。
“后续,公司需偿还的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规模相对较大,面临一定的兑付压力。因此公司不具备现金收购五仓农牧的条件”。
同时,关于本次弃购,龙大美食认为,公司近几年在西南地区的业务布局已较为成熟,并持续通过强化供应链合作、优化采购策略等措施进一步保障了业务的稳定。因此,本次放弃收购五仓农牧股权不会对西南地区的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