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鲁股观察|宝盖新材赴港IPO:细分冠军如何破解增长难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鲁股观察|宝盖新材赴港IPO:细分冠军如何破解增长难题?

尽管身为细分市场领军者,宝盖新材却面临增长动能与运营效率的双重考验。

文|王雅柳

9月24日,山东宝盖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盖新材”)正式向港交所GEM递交上市申请,标志着其资本化进程迈入新阶段。据港交所披露信息,中泰国际担任本次发行的独家保荐人。

宝盖新材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淄博经济开发区,是一家专注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沟盖板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报告,按收入计算,公司2024年在中国电缆沟盖板市场中占据2.36%的份额,位列行业第一;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电缆沟盖板细分领域,其市场份额达8.94%,显示出专业领域的竞争优势。

图片来源:宝盖新材官网

新三板为阶,转战GEM

宝盖新材的资本化进程谋划已久。公开信息显示,公司早在2020年12月就已启动IPO辅导并与三家中介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但其后上市进程并未有实质性推进。

直至2024年9月,公司转而选择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成为淄博经开区首家新三板企业。此举被视为其规范公司治理、为后续资本运作铺路的关键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从新三板挂牌到转向港股,宝盖新材的决策推进迅速。2025年6月11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GEM上市的议案,并于当月26日提交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整个过程不足一年,反映出公司积极把握港股上市窗口。

根据招股书披露,宝盖新材在山东和陕西设有三个生产工厂,总占地面积约4.3万平方米。若此次成功上市,公司有望成为淄博经开区首家通过境外资本市场融资的企业。

经营现实:细分冠军光环下的增长压力

尽管身为细分市场领军者,宝盖新材却面临增长动能与运营效率的双重考验。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电缆沟盖板、排水沟盖板及井盖板,主要应用于电力、交通、市政及石油化工等领域。其产品已应用于川藏铁路、中老铁路、湄公河沿岸综合整治工程等国内外重大项目,具备一定的项目实绩。

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数据显示,宝盖新材在国内电缆沟盖板及GFRP细分市场排名第一,在整个沟盖板行业中也位居第三,总体市场份额约为1.35%。然而,这一份额也折射出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的现状。

图片来源:宝盖新材微信公众号

财务表现上,公司近年业绩出现波动。2023年至2024年,营收从1.37亿元降至1.31亿元,净利润同步下滑。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622.8万元,同比仅微增0.34%,增长乏力态势明显。

宝盖新材在招股书中指出,2024年业绩波动主要受下游电力行业施工景气度下降影响,导致公司核心产品复合材料电缆沟盖板销售萎缩。

值得注意的是,其以国有企业和大型施工单位为主的客户结构,在保障业务稳定性的同时,也导致回款周期显著拉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从1234.32万元增长至4156.42万元,2024年同比增幅达32.64%,对资金周转构成压力。

与此同时,2022至2024年,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高达82.89%、76.03%和56.02%,虽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显示出供应链管理仍有优化空间。

此外,公司生产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在55.1%至72.8%间波动,存在资源闲置情况。这些数据共同指向,公司在将市场地位转化为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方面仍面临考验。

根据招股书,本次上市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扩大生产能力、加强研发实力以及补充营运资金,具体金额尚未披露。

对宝盖新材而言,赴港上市不仅是拓宽融资渠道之举,更是应对行业竞争、提升经营效率的重要一步。如何在资本加持下突破增长瓶颈、优化资金周转效率,将是公司上市后需要直面的核心课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鲁股观察|宝盖新材赴港IPO:细分冠军如何破解增长难题?

尽管身为细分市场领军者,宝盖新材却面临增长动能与运营效率的双重考验。

文|王雅柳

9月24日,山东宝盖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盖新材”)正式向港交所GEM递交上市申请,标志着其资本化进程迈入新阶段。据港交所披露信息,中泰国际担任本次发行的独家保荐人。

宝盖新材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淄博经济开发区,是一家专注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沟盖板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报告,按收入计算,公司2024年在中国电缆沟盖板市场中占据2.36%的份额,位列行业第一;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电缆沟盖板细分领域,其市场份额达8.94%,显示出专业领域的竞争优势。

图片来源:宝盖新材官网

新三板为阶,转战GEM

宝盖新材的资本化进程谋划已久。公开信息显示,公司早在2020年12月就已启动IPO辅导并与三家中介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但其后上市进程并未有实质性推进。

直至2024年9月,公司转而选择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成为淄博经开区首家新三板企业。此举被视为其规范公司治理、为后续资本运作铺路的关键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从新三板挂牌到转向港股,宝盖新材的决策推进迅速。2025年6月11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GEM上市的议案,并于当月26日提交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整个过程不足一年,反映出公司积极把握港股上市窗口。

根据招股书披露,宝盖新材在山东和陕西设有三个生产工厂,总占地面积约4.3万平方米。若此次成功上市,公司有望成为淄博经开区首家通过境外资本市场融资的企业。

经营现实:细分冠军光环下的增长压力

尽管身为细分市场领军者,宝盖新材却面临增长动能与运营效率的双重考验。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电缆沟盖板、排水沟盖板及井盖板,主要应用于电力、交通、市政及石油化工等领域。其产品已应用于川藏铁路、中老铁路、湄公河沿岸综合整治工程等国内外重大项目,具备一定的项目实绩。

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数据显示,宝盖新材在国内电缆沟盖板及GFRP细分市场排名第一,在整个沟盖板行业中也位居第三,总体市场份额约为1.35%。然而,这一份额也折射出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的现状。

图片来源:宝盖新材微信公众号

财务表现上,公司近年业绩出现波动。2023年至2024年,营收从1.37亿元降至1.31亿元,净利润同步下滑。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622.8万元,同比仅微增0.34%,增长乏力态势明显。

宝盖新材在招股书中指出,2024年业绩波动主要受下游电力行业施工景气度下降影响,导致公司核心产品复合材料电缆沟盖板销售萎缩。

值得注意的是,其以国有企业和大型施工单位为主的客户结构,在保障业务稳定性的同时,也导致回款周期显著拉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从1234.32万元增长至4156.42万元,2024年同比增幅达32.64%,对资金周转构成压力。

与此同时,2022至2024年,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高达82.89%、76.03%和56.02%,虽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显示出供应链管理仍有优化空间。

此外,公司生产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在55.1%至72.8%间波动,存在资源闲置情况。这些数据共同指向,公司在将市场地位转化为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方面仍面临考验。

根据招股书,本次上市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扩大生产能力、加强研发实力以及补充营运资金,具体金额尚未披露。

对宝盖新材而言,赴港上市不仅是拓宽融资渠道之举,更是应对行业竞争、提升经营效率的重要一步。如何在资本加持下突破增长瓶颈、优化资金周转效率,将是公司上市后需要直面的核心课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