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平安守护者丨4.1亿保单守护万家,“暖心人”白玉用善意点亮雪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平安守护者丨4.1亿保单守护万家,“暖心人”白玉用善意点亮雪城

保险是帮人守住未来,公益是帮人过好当下。如今,白玉这位在雪城深耕12年的保险人,正用保额守护万家灯火,用公益点亮城市温暖,活成了“专业”与“善良”最动人的模样。

文丨刘骥翱

在有着“雪城”之称的牡丹江,有这样一位保险人,她既能用专业构筑风险保障、又以温情传递人间善意。她就是平安保险牡丹江中心支公司业务伙伴白玉。

自2013年加入平安保险以来,白玉便以外勤代理人的身份扎根一线。12年间,她从业务新人成长为行销经理,用专业与坚守在保险行业闯出了一片天地。截至目前,她为客户送出的保额累计达4.1亿元,办理理赔金额超212万元,创下过单张300万保费的亮眼业绩,也经手过单笔32万的理赔案件。这些数字,是她职业能力的勋章,更镌刻着她对“保险即责任”的深刻理解。

而在雪城的公益战场上,她更是一位奔走在一线的“暖心使者”。从组织社区露天电影,到筹建贫困小学图书角;从疫情期间配送盒饭,到抗洪救灾的转运物资,她将保险人的“风险预判力”转化为公益行动的“敏锐洞察力”,把服务客户的 “耐心细致”延伸到帮扶他人的“真诚付出”。

保险是帮人守住未来,公益是帮人过好当下。如今,这位在雪城深耕12年的保险人,正用保额守护万家灯火,用公益点亮城市温暖,活成了“专业”与“善良”最动人的模样。

公益活动现场图片  白玉(右1)

从“完成任务”到“发自内心”,绝知此事要躬行

白玉的公益之路,并非始于宏大的理想,而是在一次次平凡的实践中悄然萌芽。

最初,她响应公司客服节的号召参与公益,心态更像是 “完成任务”。想的是把活动办大办好,然而,两次深刻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她对公益的理解,也重塑了她的公益方向。

第一次触动,是在阳明区五岗小学。她和团队为孩子们捐建了图书角,还送去了篮球、足球等体育用品。白玉至今记得一个画面:在铺满图书的操场上,一位小女孩安静地坐在台阶上,低着头沉浸在书的世界里。那双对知识充满渴望的眼睛,深深触动了她。那一刻,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尽管以前看过很多助学公益的宣传片,但是此情此景下的感同身受更让人红了眼眶,也意识到原来自己的行动能给别人带来如此具体而宝贵的快乐和希望。

 公益活动现场:看图书的小女孩

第二次震撼,是在“一对一扶贫项目”中,她为留守老人送小鸡雏苗。起初,她觉得这只是一件小事,几百块钱的捐赠微不足道。但当她驱车 40 分钟,来到那个偏僻的村庄,看到老人们家徒四壁的生活环境时,内心被震撼了。当老人们接过她送来的小鸡和饲料,脸上露出淳朴而满足的笑容时,她对钱的价值有了新的定义,这几百元,或许只是自己一次加油或购买一件衣服的花销,但在这里却化为困境中一份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力量。

这两件事,像两颗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她明白了公益不是任务,而是一种能让自己和他人都变得更好的力量。从此,她的公益行动,从 “要我做” 变成了 “我要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白玉说道。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人格的光辉是最好的名片

在牡丹江,白玉没有一个固定的公益团队,但她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 “磁场”,总能吸引和凝聚身边的力量。

这份号召力,源于她多年在保险行业积累的信任。信任是保险人最宝贵的资产。白玉用 12 年的专业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而这份信赖,也自然延伸到了她发起的公益活动中。当她组织 “幕天捐书”,客户们会主动把家里珍藏的好书送来;当她号召为灾区捐款捐物,大家也放心把物资交给她,因为他们相信,白玉一定会把这些“爱心”送到最需要的人手里。

幕天捐书活动现场

她的公益足迹,遍布雪城的各个角落:高考期间,她在学校门口搭建爱心驿站,参与爱心送考车队,为焦急等待的家长们送上清凉,为奔赴考场的学子送去便利;疫情期间,她化身志愿者,协助社区进行核酸检测,为一线人员送去热乎的盒饭;2023 年牡丹江遭遇洪水,她第一时间加入救援队,参与物资的接送与发放,还组织客户捐赠了满满一卡车、价值上万元的生活必需品。

“客户之所以和我成为朋友,不单是我对他们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所做的事,让他们愿意与我同行”,这是白玉的信念。她的社交圈因为公益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能随时响应的公益网络。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但通过真诚和坚持,可以带动一群人,共同将善意汇成暖流,传递不息。

公益活动现场图片 白玉(左3)

重塑行业价值与个人底线“做保险就是做公益”

公益不仅温暖了别人,也深刻地重塑了白玉的职业认知。尤其是她对金钱和职业价值的理解。

初入行时,“返佣”是行业内的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在深入参与公益后,她开始思考:我的工作价值,仅仅体现在价格上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份重疾险能挽救一条生命,一份意外险能拯救一个家庭,一份理财险能为未来保驾护航,我为客户和其家庭带去的保障,本身就值得尊重和认可。

于是,她下定决心,拒绝返佣。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意味着她要放弃很多唾手可得的订单,经历一段 “至暗时刻”,但她坚持了下来,并形成了自己的原则:“我会坦诚告诉客户,保费是我的正当收入,要用来生活和做公益。认可我和我的价值就成交,不认可,可以另寻他人,这是我的底线。”

这份坚守,为她赢得了更多高净值客户的尊重和信赖。业务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最初做成几千块的单子就欣喜不已,到如今能成交 300 万保费的大单。她用行动证明,专业和正直,才是保险人最长久、最坚实的路。

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了保险和公益之间天然的内在联系。她说,二者的内核都是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购买保险,本身就是一种对未来的保障,也是一种潜在的互助。如果一生平安,没有用到理赔,那也意味着我们帮助了那些遭遇不幸的人。

牡丹江洪灾现场救援 白玉(左3)

但行好事,老天爱“笨小孩”

白玉回忆刚进公司时,每天晨会都会念的公司训导:“专业领先,诚信服务,创造价值,回归社会”,她说,每次念诵都觉得有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在她读到平安人寿董事长丁当的一段话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我以捐助的心态购买保险,如果终生都没有因为灾祸疾病理赔,说明行善的福报体现出来了——缴纳的保险费用,一定会帮助那些需要资金的人,他们或许是襁褓里的婴儿,或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或者是需要药物延续生命的老人。这种“善’不刻意,不着相,福报最深厚。一个人的善是善行,一个团体的善就是善业,保险就是一个团体的善。”

“我觉得这才是保险真正的的意义。”白玉深有感触地说,有人问我,‘你一年交十几万保费真的有必要吗?’我想说,买保险就像捐助,有事时,保险为你回馈保额,没事时,就当帮了别人。做公益也是一样,帮别人的同时,也相信自己遇到困难时,会有人来帮忙,这就是人人帮我,我帮人人。”

有人觉得她这个想法“很傻”,但她却笑着引用刘德华《笨小孩》里面的歌词“老天自有安排、老天爱笨小孩”在她看来,“你看似很傻很笨,拿出来很多钱和时间。但快乐的是自己,成就的也是自己。”

在采访尾声,白玉憧憬着,未来能有更多的保险从业者能参与到公益中,在牡丹江组建一支真正的 “平安志愿者团队”。她相信,当每个保险代理人背后的资源都被汇聚起来,不仅能帮助更多的人,更能提升整个行业的形象,让社会大众重新认识和理解保险的价值。

白玉的公益故事,是一个关于信任、价值和传递的故事。她用专业赢得了客户,用公益温暖了城市,最终,这份善意也回馈了她自己。她用12年的坚守证明:一个人,可以照亮一条路;一群人,足以温暖一座城。

公益活动现场图片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平安守护者丨4.1亿保单守护万家,“暖心人”白玉用善意点亮雪城

保险是帮人守住未来,公益是帮人过好当下。如今,白玉这位在雪城深耕12年的保险人,正用保额守护万家灯火,用公益点亮城市温暖,活成了“专业”与“善良”最动人的模样。

文丨刘骥翱

在有着“雪城”之称的牡丹江,有这样一位保险人,她既能用专业构筑风险保障、又以温情传递人间善意。她就是平安保险牡丹江中心支公司业务伙伴白玉。

自2013年加入平安保险以来,白玉便以外勤代理人的身份扎根一线。12年间,她从业务新人成长为行销经理,用专业与坚守在保险行业闯出了一片天地。截至目前,她为客户送出的保额累计达4.1亿元,办理理赔金额超212万元,创下过单张300万保费的亮眼业绩,也经手过单笔32万的理赔案件。这些数字,是她职业能力的勋章,更镌刻着她对“保险即责任”的深刻理解。

而在雪城的公益战场上,她更是一位奔走在一线的“暖心使者”。从组织社区露天电影,到筹建贫困小学图书角;从疫情期间配送盒饭,到抗洪救灾的转运物资,她将保险人的“风险预判力”转化为公益行动的“敏锐洞察力”,把服务客户的 “耐心细致”延伸到帮扶他人的“真诚付出”。

保险是帮人守住未来,公益是帮人过好当下。如今,这位在雪城深耕12年的保险人,正用保额守护万家灯火,用公益点亮城市温暖,活成了“专业”与“善良”最动人的模样。

公益活动现场图片  白玉(右1)

从“完成任务”到“发自内心”,绝知此事要躬行

白玉的公益之路,并非始于宏大的理想,而是在一次次平凡的实践中悄然萌芽。

最初,她响应公司客服节的号召参与公益,心态更像是 “完成任务”。想的是把活动办大办好,然而,两次深刻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她对公益的理解,也重塑了她的公益方向。

第一次触动,是在阳明区五岗小学。她和团队为孩子们捐建了图书角,还送去了篮球、足球等体育用品。白玉至今记得一个画面:在铺满图书的操场上,一位小女孩安静地坐在台阶上,低着头沉浸在书的世界里。那双对知识充满渴望的眼睛,深深触动了她。那一刻,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尽管以前看过很多助学公益的宣传片,但是此情此景下的感同身受更让人红了眼眶,也意识到原来自己的行动能给别人带来如此具体而宝贵的快乐和希望。

 公益活动现场:看图书的小女孩

第二次震撼,是在“一对一扶贫项目”中,她为留守老人送小鸡雏苗。起初,她觉得这只是一件小事,几百块钱的捐赠微不足道。但当她驱车 40 分钟,来到那个偏僻的村庄,看到老人们家徒四壁的生活环境时,内心被震撼了。当老人们接过她送来的小鸡和饲料,脸上露出淳朴而满足的笑容时,她对钱的价值有了新的定义,这几百元,或许只是自己一次加油或购买一件衣服的花销,但在这里却化为困境中一份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力量。

这两件事,像两颗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她明白了公益不是任务,而是一种能让自己和他人都变得更好的力量。从此,她的公益行动,从 “要我做” 变成了 “我要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白玉说道。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人格的光辉是最好的名片

在牡丹江,白玉没有一个固定的公益团队,但她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 “磁场”,总能吸引和凝聚身边的力量。

这份号召力,源于她多年在保险行业积累的信任。信任是保险人最宝贵的资产。白玉用 12 年的专业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而这份信赖,也自然延伸到了她发起的公益活动中。当她组织 “幕天捐书”,客户们会主动把家里珍藏的好书送来;当她号召为灾区捐款捐物,大家也放心把物资交给她,因为他们相信,白玉一定会把这些“爱心”送到最需要的人手里。

幕天捐书活动现场

她的公益足迹,遍布雪城的各个角落:高考期间,她在学校门口搭建爱心驿站,参与爱心送考车队,为焦急等待的家长们送上清凉,为奔赴考场的学子送去便利;疫情期间,她化身志愿者,协助社区进行核酸检测,为一线人员送去热乎的盒饭;2023 年牡丹江遭遇洪水,她第一时间加入救援队,参与物资的接送与发放,还组织客户捐赠了满满一卡车、价值上万元的生活必需品。

“客户之所以和我成为朋友,不单是我对他们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所做的事,让他们愿意与我同行”,这是白玉的信念。她的社交圈因为公益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能随时响应的公益网络。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但通过真诚和坚持,可以带动一群人,共同将善意汇成暖流,传递不息。

公益活动现场图片 白玉(左3)

重塑行业价值与个人底线“做保险就是做公益”

公益不仅温暖了别人,也深刻地重塑了白玉的职业认知。尤其是她对金钱和职业价值的理解。

初入行时,“返佣”是行业内的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在深入参与公益后,她开始思考:我的工作价值,仅仅体现在价格上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份重疾险能挽救一条生命,一份意外险能拯救一个家庭,一份理财险能为未来保驾护航,我为客户和其家庭带去的保障,本身就值得尊重和认可。

于是,她下定决心,拒绝返佣。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意味着她要放弃很多唾手可得的订单,经历一段 “至暗时刻”,但她坚持了下来,并形成了自己的原则:“我会坦诚告诉客户,保费是我的正当收入,要用来生活和做公益。认可我和我的价值就成交,不认可,可以另寻他人,这是我的底线。”

这份坚守,为她赢得了更多高净值客户的尊重和信赖。业务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最初做成几千块的单子就欣喜不已,到如今能成交 300 万保费的大单。她用行动证明,专业和正直,才是保险人最长久、最坚实的路。

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了保险和公益之间天然的内在联系。她说,二者的内核都是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购买保险,本身就是一种对未来的保障,也是一种潜在的互助。如果一生平安,没有用到理赔,那也意味着我们帮助了那些遭遇不幸的人。

牡丹江洪灾现场救援 白玉(左3)

但行好事,老天爱“笨小孩”

白玉回忆刚进公司时,每天晨会都会念的公司训导:“专业领先,诚信服务,创造价值,回归社会”,她说,每次念诵都觉得有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在她读到平安人寿董事长丁当的一段话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我以捐助的心态购买保险,如果终生都没有因为灾祸疾病理赔,说明行善的福报体现出来了——缴纳的保险费用,一定会帮助那些需要资金的人,他们或许是襁褓里的婴儿,或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或者是需要药物延续生命的老人。这种“善’不刻意,不着相,福报最深厚。一个人的善是善行,一个团体的善就是善业,保险就是一个团体的善。”

“我觉得这才是保险真正的的意义。”白玉深有感触地说,有人问我,‘你一年交十几万保费真的有必要吗?’我想说,买保险就像捐助,有事时,保险为你回馈保额,没事时,就当帮了别人。做公益也是一样,帮别人的同时,也相信自己遇到困难时,会有人来帮忙,这就是人人帮我,我帮人人。”

有人觉得她这个想法“很傻”,但她却笑着引用刘德华《笨小孩》里面的歌词“老天自有安排、老天爱笨小孩”在她看来,“你看似很傻很笨,拿出来很多钱和时间。但快乐的是自己,成就的也是自己。”

在采访尾声,白玉憧憬着,未来能有更多的保险从业者能参与到公益中,在牡丹江组建一支真正的 “平安志愿者团队”。她相信,当每个保险代理人背后的资源都被汇聚起来,不仅能帮助更多的人,更能提升整个行业的形象,让社会大众重新认识和理解保险的价值。

白玉的公益故事,是一个关于信任、价值和传递的故事。她用专业赢得了客户,用公益温暖了城市,最终,这份善意也回馈了她自己。她用12年的坚守证明:一个人,可以照亮一条路;一群人,足以温暖一座城。

公益活动现场图片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