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供应链金融与保理资产证券化论坛(2025)暨城市供应链金融50人论坛“上海月”线下活动圆满举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供应链金融与保理资产证券化论坛(2025)暨城市供应链金融50人论坛“上海月”线下活动圆满举行

推动保理公司成为服务地方实体经济、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5年9月25日下午,供应链金融与保理资产证券化论坛(2025)暨城市供应链金融50人论坛“上海月”线下活动在上海威斯汀酒店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主办,财视中国承办,青岛市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京东科技、上海数科律师事务所赞助,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智库机构及企业界的众多代表齐聚,通过主题分享、圆桌研讨等形式深入研讨,解析商业保理行业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难点、把握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未来发展趋势,推动我国商业保理行业资产证券化的进程。

活动伊始,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委会秘书长李伟致开幕词,为论坛拉开序幕。他指出,城市供应链金融50人论坛主要聚焦于各省或者城市具有金控和财经背景的保理公司,目的是给大家一个机会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推动全国各地城市供应链金融更好地发展。今年以来,已经先后在郑州、天津、杭州、青岛、呼和浩特、咸阳以及临沂举办,推动保理公司成为服务地方实体经济、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后,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业指委委员,资产证券化律师团队负责人项鑫带来《中国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2024-2025)》的解读。他具体介绍了2024年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发行情况以及资产证券化项目主要业务模式等内容。他提到保理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要注意以下内容:基础资产不得涉及隐性债务,不得以灭失的资产发行项目;不得向核心企业(债务人)借用资金支付保理融资款;需关注差额纳税的税务风险;保理公司要履行资产真实性审核义务;回归保理本源,避免沦为融资通道。

关于对未来保理资产证券化发展展望,他表示,商业保理监管政策变化,可能影响业务发展;希望保理资产证券化以满足保理公司自身融资需求为主,加强对资产质量的把关,防范业务风险,让保理业务信息系统、金融科技发挥更大作用。

随后的主题分享环节精彩纷呈,多位重量级嘉宾登台演讲,他们或聚焦行业痛点,或展望未来趋势,为与会人员带来了诸多启发。

上海数科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金融部副主任马顺锋带来主题为《应收账款凭证平台及供应链票据平台资产证券化》的分享,具体介绍了保理公司目前主要资产证券化模式、应收账款电子凭证资产证券化路径选择、供应链票据与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的不同以及现阶段保理公司参与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的结构等内容。

重庆魏桥金融保理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总监黄喆以“监管视角下的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为主题进行分享。他表示,资产证券化本身,是一个真正的工具。从保理公司、原始权益人和资产服务机构的角度看,资产证券化加快了保理公司和中小企业的周转速度。然而从监管角度来看,监管更多地关注风险。资产证券化本身想要带来的效益是以优质产品收获更低的利率,获得比自身融资更加方便、更加有效的融资手段,这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所在,即破产隔离。作为从业人员,要比监管、中介机构、其他投资人更了解你所处的行业和所做的事情,有更好的精确数据积累,这样在未来面临更严格监管的背景下,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青岛市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资金总监秦浩然带来《数字化资产与智能化校验——助力资产证券化发展》。该中心通过自主研发的SAAS系统,及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成功实现了保理业务在外贸场景中的全流程线上化与自动化核验,山东省外贸企业渗透率超20%,今年已开始从黄河流域向全国推广,累计走访外贸企业近万家,形成3000余份外贸企业数字化诊断报告。目前,该中心通过数字化方式推出的国际货代服务,截至2025年9月,合作保理总授信约6亿元,累放规模约15亿元,无理赔无坏账。

而后,以“我国商业保理行业 ABS 发展现状及问题”为主题的圆桌讨论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本环节在财视中国创始人兼CEO朱浩的主持下,杭州云链趣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产业数字资产研究院秘书长方保磊、大河财立方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伟、成都交子商业保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刘春雷、北京一方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数字化运营部总监张耕有以及中信证券投行及投资保荐代表人杨斌等行业领袖与专家现场展开了热烈讨论。

嘉宾们凭借各自深厚的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从多角度剖析我国商业保理行业 ABS 发展现状及问题。在新的监管环境以及新的各种产业政策支持下,他们一致认为,要快速抓住新格局带来的商业保理行业的形势,比如利用金融科技等,要尽快着手去做,真正给行业带来帮助,把整个市场都做得更大更强。

论坛尾声,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委会主任韩家平作总结发言。在他看来,监管的变化实际上是由于整个大环境、形势以及行业的许多方面的变化,从而导致新的规则出现。新规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防范风险,研究的目的是防范风险,防范风险的原因是目前面临的发展环境。

他表示,保理业务基于真实交易服务实体经济,并且采用信用转移机制,因此风控相对到位,相较于其他金融产品风险较低;具有逆周期性,历次金融危机之后反而逆势增长,这是几百年的历史验证。新规更严格之后,业务规模或发展速度可能会稍微放缓一点,增速可能也会慢一点,但是可以让行业更稳、结构更优。这就像资产证券化,可能从增量的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结构优化方向发展,某种程度上它回归到了正确的轨道上。科技在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在赋能和发展,有科技赋能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它的发展一定是向上的,前景没问题。如果现在在合规方面进一步完善,把风险篱笆扎好,把短板弥补得更好,就能更稳健地向前发展。

最后,他以“韧性发展,顺势而为”八个字作总结收尾。韧即韧劲,要有韧性,能克服困难,不停地向上攀登,顶住压力,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韧性发展,顺势而为。市场大势就在这里,要守正创新。

本次行业盛会搭建了深度交流平台,与会嘉宾聚焦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当前格局,深入剖析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实践中的关键挑战,并前瞻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助力我国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路径的持续探索与稳步推进。

来源:推广

最新更新时间:09/26 15:43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供应链金融与保理资产证券化论坛(2025)暨城市供应链金融50人论坛“上海月”线下活动圆满举行

推动保理公司成为服务地方实体经济、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5年9月25日下午,供应链金融与保理资产证券化论坛(2025)暨城市供应链金融50人论坛“上海月”线下活动在上海威斯汀酒店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主办,财视中国承办,青岛市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京东科技、上海数科律师事务所赞助,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智库机构及企业界的众多代表齐聚,通过主题分享、圆桌研讨等形式深入研讨,解析商业保理行业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难点、把握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未来发展趋势,推动我国商业保理行业资产证券化的进程。

活动伊始,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委会秘书长李伟致开幕词,为论坛拉开序幕。他指出,城市供应链金融50人论坛主要聚焦于各省或者城市具有金控和财经背景的保理公司,目的是给大家一个机会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推动全国各地城市供应链金融更好地发展。今年以来,已经先后在郑州、天津、杭州、青岛、呼和浩特、咸阳以及临沂举办,推动保理公司成为服务地方实体经济、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后,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业指委委员,资产证券化律师团队负责人项鑫带来《中国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2024-2025)》的解读。他具体介绍了2024年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发行情况以及资产证券化项目主要业务模式等内容。他提到保理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要注意以下内容:基础资产不得涉及隐性债务,不得以灭失的资产发行项目;不得向核心企业(债务人)借用资金支付保理融资款;需关注差额纳税的税务风险;保理公司要履行资产真实性审核义务;回归保理本源,避免沦为融资通道。

关于对未来保理资产证券化发展展望,他表示,商业保理监管政策变化,可能影响业务发展;希望保理资产证券化以满足保理公司自身融资需求为主,加强对资产质量的把关,防范业务风险,让保理业务信息系统、金融科技发挥更大作用。

随后的主题分享环节精彩纷呈,多位重量级嘉宾登台演讲,他们或聚焦行业痛点,或展望未来趋势,为与会人员带来了诸多启发。

上海数科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金融部副主任马顺锋带来主题为《应收账款凭证平台及供应链票据平台资产证券化》的分享,具体介绍了保理公司目前主要资产证券化模式、应收账款电子凭证资产证券化路径选择、供应链票据与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的不同以及现阶段保理公司参与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的结构等内容。

重庆魏桥金融保理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总监黄喆以“监管视角下的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为主题进行分享。他表示,资产证券化本身,是一个真正的工具。从保理公司、原始权益人和资产服务机构的角度看,资产证券化加快了保理公司和中小企业的周转速度。然而从监管角度来看,监管更多地关注风险。资产证券化本身想要带来的效益是以优质产品收获更低的利率,获得比自身融资更加方便、更加有效的融资手段,这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所在,即破产隔离。作为从业人员,要比监管、中介机构、其他投资人更了解你所处的行业和所做的事情,有更好的精确数据积累,这样在未来面临更严格监管的背景下,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青岛市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资金总监秦浩然带来《数字化资产与智能化校验——助力资产证券化发展》。该中心通过自主研发的SAAS系统,及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成功实现了保理业务在外贸场景中的全流程线上化与自动化核验,山东省外贸企业渗透率超20%,今年已开始从黄河流域向全国推广,累计走访外贸企业近万家,形成3000余份外贸企业数字化诊断报告。目前,该中心通过数字化方式推出的国际货代服务,截至2025年9月,合作保理总授信约6亿元,累放规模约15亿元,无理赔无坏账。

而后,以“我国商业保理行业 ABS 发展现状及问题”为主题的圆桌讨论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本环节在财视中国创始人兼CEO朱浩的主持下,杭州云链趣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产业数字资产研究院秘书长方保磊、大河财立方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伟、成都交子商业保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刘春雷、北京一方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数字化运营部总监张耕有以及中信证券投行及投资保荐代表人杨斌等行业领袖与专家现场展开了热烈讨论。

嘉宾们凭借各自深厚的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从多角度剖析我国商业保理行业 ABS 发展现状及问题。在新的监管环境以及新的各种产业政策支持下,他们一致认为,要快速抓住新格局带来的商业保理行业的形势,比如利用金融科技等,要尽快着手去做,真正给行业带来帮助,把整个市场都做得更大更强。

论坛尾声,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委会主任韩家平作总结发言。在他看来,监管的变化实际上是由于整个大环境、形势以及行业的许多方面的变化,从而导致新的规则出现。新规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防范风险,研究的目的是防范风险,防范风险的原因是目前面临的发展环境。

他表示,保理业务基于真实交易服务实体经济,并且采用信用转移机制,因此风控相对到位,相较于其他金融产品风险较低;具有逆周期性,历次金融危机之后反而逆势增长,这是几百年的历史验证。新规更严格之后,业务规模或发展速度可能会稍微放缓一点,增速可能也会慢一点,但是可以让行业更稳、结构更优。这就像资产证券化,可能从增量的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结构优化方向发展,某种程度上它回归到了正确的轨道上。科技在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在赋能和发展,有科技赋能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它的发展一定是向上的,前景没问题。如果现在在合规方面进一步完善,把风险篱笆扎好,把短板弥补得更好,就能更稳健地向前发展。

最后,他以“韧性发展,顺势而为”八个字作总结收尾。韧即韧劲,要有韧性,能克服困难,不停地向上攀登,顶住压力,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韧性发展,顺势而为。市场大势就在这里,要守正创新。

本次行业盛会搭建了深度交流平台,与会嘉宾聚焦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当前格局,深入剖析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实践中的关键挑战,并前瞻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助力我国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路径的持续探索与稳步推进。

来源:推广

最新更新时间:09/26 15:43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