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六部门发文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发放“数据券”“算法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六部门发文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发放“数据券”“算法券”

《措施》提出,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支持地方协同参与、共同建设,在国家统一标准指导下,推动全国算力资源有序池化,并网运行。

2024年9月21日,北京,清晨朝霞粉色天空下的北京国贸CBD中国尊。图片来源:CFP

记者 辛圆

9月26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健全数创企业源头发现机制、强化多维用数保障、强化算力资源供给支撑等多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

《措施》提出,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发放“数据券”“算法券”,降低治数用数成本。鼓励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平台企业等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平台生态圈数据服务平台,开发提供普惠性数据产品和技术工具,对面向数创企业发展需求,提供普惠便利数据服务的企业和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予以重点支持。鼓励数创企业依托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开展数据资源登记。

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数据标注产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各地发放的数据券、算法券和算力券等,降低数据标注企业成本。

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包括上海、芜湖、湖北等多地发放“数据券”、“算力券”。

例如芜湖市政府3月7日正式发布《芜湖市“数据券”实施办法(试行)》,成为长三角区域首个以“数据券”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城市。该政策通过100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企业数据资源开发、确权与流通标志着芜湖在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中迈出关键一步

7月28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降低智能算力使用成本。发放6亿元‘算力券’,加强算力调度平台建设,体系化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大模型,加快大模型生态空间集聚”。

《措施》还提到,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落实有关政策文件要求,坚持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部署,持续优化热点应用区域需求保障。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支持地方协同参与、共同建设,在国家统一标准指导下,推动全国算力资源有序池化,并网运行,打造集算力统筹监测、统一调度、弹性供给、安全保障于一体的新型算力网基础设施。

《措施》称,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数创企业投融资需求,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金融服务。强化创投资金引导,优化完善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将培育数字经济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情况纳入考核机制。鼓励地方完善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构建符合数创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模型,完善风险评价机制,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切实加大数创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另外,《措施》提出,健全数创企业源头发现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牵头搭建数创企业培育库,每年遴选发现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数创企业分级分类入库,实行动态调整。各级数据管理部门加强对入库企业的服务对接和监测分析,有针对性提供各类培育政策、开展精准服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六部门发文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发放“数据券”“算法券”

《措施》提出,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支持地方协同参与、共同建设,在国家统一标准指导下,推动全国算力资源有序池化,并网运行。

2024年9月21日,北京,清晨朝霞粉色天空下的北京国贸CBD中国尊。图片来源:CFP

记者 辛圆

9月26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健全数创企业源头发现机制、强化多维用数保障、强化算力资源供给支撑等多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

《措施》提出,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发放“数据券”“算法券”,降低治数用数成本。鼓励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平台企业等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平台生态圈数据服务平台,开发提供普惠性数据产品和技术工具,对面向数创企业发展需求,提供普惠便利数据服务的企业和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予以重点支持。鼓励数创企业依托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开展数据资源登记。

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数据标注产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各地发放的数据券、算法券和算力券等,降低数据标注企业成本。

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包括上海、芜湖、湖北等多地发放“数据券”、“算力券”。

例如芜湖市政府3月7日正式发布《芜湖市“数据券”实施办法(试行)》,成为长三角区域首个以“数据券”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城市。该政策通过100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企业数据资源开发、确权与流通标志着芜湖在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中迈出关键一步

7月28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降低智能算力使用成本。发放6亿元‘算力券’,加强算力调度平台建设,体系化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大模型,加快大模型生态空间集聚”。

《措施》还提到,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落实有关政策文件要求,坚持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部署,持续优化热点应用区域需求保障。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支持地方协同参与、共同建设,在国家统一标准指导下,推动全国算力资源有序池化,并网运行,打造集算力统筹监测、统一调度、弹性供给、安全保障于一体的新型算力网基础设施。

《措施》称,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数创企业投融资需求,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金融服务。强化创投资金引导,优化完善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将培育数字经济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情况纳入考核机制。鼓励地方完善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构建符合数创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模型,完善风险评价机制,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切实加大数创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另外,《措施》提出,健全数创企业源头发现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牵头搭建数创企业培育库,每年遴选发现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数创企业分级分类入库,实行动态调整。各级数据管理部门加强对入库企业的服务对接和监测分析,有针对性提供各类培育政策、开展精准服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