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时评 | 烟台招远:何以承载全国丰收盛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时评 | 烟台招远:何以承载全国丰收盛典?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招远已圆满落幕,但招远实践所带来的思考与启示,正持续释放出深远的影响。

文丨孟宝乐

招远,“招携以礼,怀远以德”,自古便是一方人杰地灵之所。作为“中国金都”,这里黄金产量连续46年位居全国县级市首位,声名远扬。

而今,招远正以另一种“金色荣光”站上全国舞台——那便是大地丰收的灿烂金黄,是乡村振兴画卷上最动人的底色。

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在招远市金岭镇大户陈家村盛大举行,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着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生动图景与丰硕成果。

当全国目光聚焦于这片希望沃土,一个问题随之浮现:为何是招远?这个以黄金闻名的县级市,何以成为展示中国“三农”发展最高成就的核心舞台?

深入剖析“招远模式”,正是探寻一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鲜活路径。

图片来源:金都招远

从一产独秀到三产协同,产业融合的“招远范式”

招远的示范价值,首先体现在其成功超越了农业作为初级产业的传统定位,加快推动三产深度融合,构建起多极支撑、深度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作为农业发展的压舱石,招远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位,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种植面积超57万亩,年产量稳定在22.9万吨以上,不仅守住了百姓的“米袋子”,更成为应对国际粮食市场波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力量。

在稳粮基础上,招远深耕特色农业,依托“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的禀赋,打造“烟台苹果・招远味道”金字招牌,并培育出大户葡萄、齐山蜜薯、源珑黑牛等一批名优品牌,将土特产转化为俏商品,成功跻身山东省现代农业强县、乡村振兴示范县行列,让一产成为既有产量又有质量的根基产业。

图片来源:金都招远

而以二产为纽带,招远实现了农业价值的量级跃升。目前,仅分布在招远镇村的“四上” 企业就达264家,各类经营主体超2.7万户,为村民撑起了家门口就业的民生保障网。

其中,粉丝蛋白产业规模已突破百亿元,粉丝年产量占全球总量的80%,豌豆蛋白出口量占全国85%以上,使招远成为全球最大的龙口粉丝与豌豆蛋白生产基地。招远农业稳步迈向精深加工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如果说一产筑基、二产增值,那么三产的活力则让招远乡村产业实现了破圈发展。

招远深度整合“金、泉、山、海、古村落”等旅游资源,打造出黄金文化主题公园、五星级专业皮草市场、温泉康养基地等特色项目,并围绕乡村旅游精心设计了金米银丝、红色文化等5条精品线路,让乡村成为可游、可玩、可体验的目的地。

尤为亮眼的是“旅游+体育”的创新思路,招远先后承办全国村BA北部大区赛、全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马拉松等一批重磅赛事。今年上半年,全市乡村旅游吸引游客超100万人次。

图片来源:金都招远

“体育搭台、产业唱戏、科技赋能”的模式,让乡村不再只是单一的生产空间,转型为消费新场景、文化体验地,极大提升了农业的附加值和乡村的吸引力。

一产稳、二产强、三产活,招远在乡村已形成了内部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持续的内生动力,也为全国广大农业地区推动产业振兴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招远方案”。

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园区创新驱动的“招远智慧”

招远的示范价值,不仅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多元重构,更在于以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推动农业从“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转向智能化、集约化、品牌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招远,农业早已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业态,转变为融合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的高科技产业。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7%,良种覆盖率超过96%,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数字技术贯穿农业生产全链条。

走进招远田间地头,科技的身影随处可见:大户陈家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里,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专家常驻指导苹果、葡萄种植,生物工厂借助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作物长势,实现按需灌溉、精准施肥;

图片来源:金都招远

丰收节农机展区内,39 台(套)前沿装备惊艳亮相,全球最大马力新能源混动拖拉机、全自主研发CVT拖拉机力拔千钧,激光除草机、采摘机器人精准作业,“无人农场”的动态演示让观众直观感受机器换人的高效。

此外,招远还与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深度合作,落地4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累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39项,覆盖40余万亩农田,培训乡村人才3万多人次,推动实验室成果快速转化为田间生产力。

更贴心的是“保姆式”社会化服务,招远推行“订单式统防统治”“菜单式测土配肥”等“四式托管”服务,年均覆盖农田12.43万亩,双季作物每亩节本增效180元,让农民种地更省心、更划算。

图片来源:金都招远

如果说科技是招远农业的“硬支撑”,那么制度创新就是激活资源的“软引擎”。

大户陈家村探索的“统—分—统”模式正是典型代表。该模式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先将土地统一流转、规划建设成现代化园区,再分包给农户或家庭农场管理,最后由合作社统一提供技术、农资、品牌和销售服务。

通过这一模式,先进生产要素(科技、人才、管理)与农村基本要素(土地、劳动力)被高效重组,既发挥了规模经营的优势,又激发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完美解决了“小农户”如何对接“大市场”的全国性难题。

成效立竿见影,2024年,大户陈家村集体收入达1.8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万元。“统”出规模效益,“分”出内生动力,二者结合释放出惊人发展动能。

从一村富到一片富共同富裕的“招远温度”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是全体农民的共同富裕。招远的示范价值,最终落在其构建的有效联农带农机制上,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农民。

招远在全市创新推广“农户+村集体+企业+经营主体”的四位一体联农富农机制,推动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在张星镇北里庄村,农户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参与经营获取薪金、按股分红获得股金,构建起多元增收渠道。这一机制从制度上确保了农民不仅是产业发展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从根源上防止了“富了老板,忘了老乡”的现象。

大户陈家村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牵头组建覆盖13个村、35平方公里的“大户庄园片区”,探索组织联建、产业联兴、资源联动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2024年,该片区村均集体收入达12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万元,较三年前分别增长40%和30%,远超各村单打独斗的发展水平。

图片来源:金都招远

目前,招远已组建15个这样的“共富联盟”,推动乡村振兴从点上示范迈向全面开花,实现从一村振兴到连片繁荣的跨越。

随之而来的是农民收获感与幸福感的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招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024元,同比增长6.3%,增速高于城镇居民1.5个百分点。

招远以实践印证:乡村振兴完全可以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图片来源:金都招远

眼下,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招远已圆满落幕,但招远实践所带来的思考与启示,正持续释放出深远的影响。

当丰收的喜悦从招远传遍神州,当智慧农业在更多乡村铺展,当共同富裕传递到更多农户心间,一个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崭新时代,将加速向我们走来。

招远,这颗闪耀于齐鲁大地的金色明珠,正以其璀璨之光,照亮中国乡村全面振兴的锦绣前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时评 | 烟台招远:何以承载全国丰收盛典?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招远已圆满落幕,但招远实践所带来的思考与启示,正持续释放出深远的影响。

文丨孟宝乐

招远,“招携以礼,怀远以德”,自古便是一方人杰地灵之所。作为“中国金都”,这里黄金产量连续46年位居全国县级市首位,声名远扬。

而今,招远正以另一种“金色荣光”站上全国舞台——那便是大地丰收的灿烂金黄,是乡村振兴画卷上最动人的底色。

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在招远市金岭镇大户陈家村盛大举行,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着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生动图景与丰硕成果。

当全国目光聚焦于这片希望沃土,一个问题随之浮现:为何是招远?这个以黄金闻名的县级市,何以成为展示中国“三农”发展最高成就的核心舞台?

深入剖析“招远模式”,正是探寻一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鲜活路径。

图片来源:金都招远

从一产独秀到三产协同,产业融合的“招远范式”

招远的示范价值,首先体现在其成功超越了农业作为初级产业的传统定位,加快推动三产深度融合,构建起多极支撑、深度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作为农业发展的压舱石,招远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位,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种植面积超57万亩,年产量稳定在22.9万吨以上,不仅守住了百姓的“米袋子”,更成为应对国际粮食市场波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力量。

在稳粮基础上,招远深耕特色农业,依托“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的禀赋,打造“烟台苹果・招远味道”金字招牌,并培育出大户葡萄、齐山蜜薯、源珑黑牛等一批名优品牌,将土特产转化为俏商品,成功跻身山东省现代农业强县、乡村振兴示范县行列,让一产成为既有产量又有质量的根基产业。

图片来源:金都招远

而以二产为纽带,招远实现了农业价值的量级跃升。目前,仅分布在招远镇村的“四上” 企业就达264家,各类经营主体超2.7万户,为村民撑起了家门口就业的民生保障网。

其中,粉丝蛋白产业规模已突破百亿元,粉丝年产量占全球总量的80%,豌豆蛋白出口量占全国85%以上,使招远成为全球最大的龙口粉丝与豌豆蛋白生产基地。招远农业稳步迈向精深加工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如果说一产筑基、二产增值,那么三产的活力则让招远乡村产业实现了破圈发展。

招远深度整合“金、泉、山、海、古村落”等旅游资源,打造出黄金文化主题公园、五星级专业皮草市场、温泉康养基地等特色项目,并围绕乡村旅游精心设计了金米银丝、红色文化等5条精品线路,让乡村成为可游、可玩、可体验的目的地。

尤为亮眼的是“旅游+体育”的创新思路,招远先后承办全国村BA北部大区赛、全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马拉松等一批重磅赛事。今年上半年,全市乡村旅游吸引游客超100万人次。

图片来源:金都招远

“体育搭台、产业唱戏、科技赋能”的模式,让乡村不再只是单一的生产空间,转型为消费新场景、文化体验地,极大提升了农业的附加值和乡村的吸引力。

一产稳、二产强、三产活,招远在乡村已形成了内部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持续的内生动力,也为全国广大农业地区推动产业振兴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招远方案”。

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园区创新驱动的“招远智慧”

招远的示范价值,不仅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多元重构,更在于以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推动农业从“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转向智能化、集约化、品牌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招远,农业早已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业态,转变为融合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的高科技产业。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7%,良种覆盖率超过96%,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数字技术贯穿农业生产全链条。

走进招远田间地头,科技的身影随处可见:大户陈家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里,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专家常驻指导苹果、葡萄种植,生物工厂借助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作物长势,实现按需灌溉、精准施肥;

图片来源:金都招远

丰收节农机展区内,39 台(套)前沿装备惊艳亮相,全球最大马力新能源混动拖拉机、全自主研发CVT拖拉机力拔千钧,激光除草机、采摘机器人精准作业,“无人农场”的动态演示让观众直观感受机器换人的高效。

此外,招远还与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深度合作,落地4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累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39项,覆盖40余万亩农田,培训乡村人才3万多人次,推动实验室成果快速转化为田间生产力。

更贴心的是“保姆式”社会化服务,招远推行“订单式统防统治”“菜单式测土配肥”等“四式托管”服务,年均覆盖农田12.43万亩,双季作物每亩节本增效180元,让农民种地更省心、更划算。

图片来源:金都招远

如果说科技是招远农业的“硬支撑”,那么制度创新就是激活资源的“软引擎”。

大户陈家村探索的“统—分—统”模式正是典型代表。该模式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先将土地统一流转、规划建设成现代化园区,再分包给农户或家庭农场管理,最后由合作社统一提供技术、农资、品牌和销售服务。

通过这一模式,先进生产要素(科技、人才、管理)与农村基本要素(土地、劳动力)被高效重组,既发挥了规模经营的优势,又激发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完美解决了“小农户”如何对接“大市场”的全国性难题。

成效立竿见影,2024年,大户陈家村集体收入达1.8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万元。“统”出规模效益,“分”出内生动力,二者结合释放出惊人发展动能。

从一村富到一片富共同富裕的“招远温度”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是全体农民的共同富裕。招远的示范价值,最终落在其构建的有效联农带农机制上,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农民。

招远在全市创新推广“农户+村集体+企业+经营主体”的四位一体联农富农机制,推动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在张星镇北里庄村,农户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参与经营获取薪金、按股分红获得股金,构建起多元增收渠道。这一机制从制度上确保了农民不仅是产业发展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从根源上防止了“富了老板,忘了老乡”的现象。

大户陈家村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牵头组建覆盖13个村、35平方公里的“大户庄园片区”,探索组织联建、产业联兴、资源联动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2024年,该片区村均集体收入达12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万元,较三年前分别增长40%和30%,远超各村单打独斗的发展水平。

图片来源:金都招远

目前,招远已组建15个这样的“共富联盟”,推动乡村振兴从点上示范迈向全面开花,实现从一村振兴到连片繁荣的跨越。

随之而来的是农民收获感与幸福感的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招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024元,同比增长6.3%,增速高于城镇居民1.5个百分点。

招远以实践印证:乡村振兴完全可以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图片来源:金都招远

眼下,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招远已圆满落幕,但招远实践所带来的思考与启示,正持续释放出深远的影响。

当丰收的喜悦从招远传遍神州,当智慧农业在更多乡村铺展,当共同富裕传递到更多农户心间,一个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崭新时代,将加速向我们走来。

招远,这颗闪耀于齐鲁大地的金色明珠,正以其璀璨之光,照亮中国乡村全面振兴的锦绣前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