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庄键
车间内机械臂有序舞动,工人们忙碌地装配着零部件,一辆辆蔚来主力车型渐次下线。工厂的生产线正全力运转,准备迎接第四季度的交付高峰。这是界面新闻9月23日探访蔚来先进制造合肥一工厂(F1工厂)时看到的一幕。
蔚来先进制造基地负责人向界面新闻介绍,F1工厂设有冲压、车身、涂装以及总装四大工艺车间车间,共使用超700台机器人,整体自动化率达到97.5%。目前蔚来所有的整车均在合肥的工厂生产,其中也包括了一星期前正式上市的ES8。
界面新闻从蔚来汽车获悉,今年前七个月,蔚来整车产量同比增长35.2%。工业总产值(整车+电机)同比增长12.54%。7月24日,蔚来第80万台量产车在F1工厂成功下线,成为其在安徽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9月25日,另一家安徽车企奇瑞汽车(股票代码:9973.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年内最大港股车企IPO。这家总部位于安徽芜湖的车企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出口量第一,在汽车市场几经沉浮,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界面新闻从奇瑞汽车获悉,今年1-8月,公司累计出口汽车79.8万台,同比增长10.8%,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其中,8月出口量12.95万辆,不仅实现了连续4个月出口超10万辆,还创造了单月出口新纪录。
两家车企的亮眼表现正是安徽汽车产业今年蓬勃发展的缩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首次同时超过1500万辆。按省份来看,2025年上半年,安徽省汽车产量149.95万辆,超越广东跃居全国第一。同期,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量73.09万辆,也位居全国首位。
2024年,广东省全年汽车产量570.74万,位居全国第一。而第二名安徽的汽车产量为262.03万,不足广东的一半。
为何今年安徽能强势超越广东?一方面,安徽近年来不断加大汽车全产业链布局,整体规模持续呈现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持续推动“法产并重”统计改革,将汽车产量申报从法人所在地调整为经营属地,更真实反映汽车产业区域格局的变化,也让“造车第一省”安徽得以浮出水面。

当前,安徽拥有奇瑞集团、蔚来汽车、大众安徽、合肥比亚迪、江汽集团、合肥长安、汉马科技7家整车企业,覆盖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全系列。拥有规上零部件生产企业1100多家,涵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轻量化材料等,实现了“不出安徽就能造一台新能源整车”的完整生态。
安徽以“一盘棋”的思路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合肥—芜湖”双核联动,其他市多点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双核之一的合肥,是华东地区的造车第一城,拥有江淮、蔚来、大众安徽、比亚迪和长安等5大品牌生产基地。其依托“产业投行”思维成功引入蔚来汽车,一直被业界津津乐道,也对安徽汽车产业和供应链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带动作用,成为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样板。
蔚来总部落户合肥,显著提升了安徽在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中的战略地位,通过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等重大项目,蔚来吸引了电池、电机、电控、智能驾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等大量核心配套企业集聚,增强了本地供应链的完整性和竞争力。
蔚来目前在合肥拥有两家整车工厂,分别是F1工厂及位于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的蔚来先进制造新桥二工厂(F2工厂),年设计产能均为30万辆。据第一财经报道,蔚来尚未正式官宣的合肥F3工厂将主要负责今年上市的全新ES8的生产任务。
蔚来制造公共事务负责人杨易对界面新闻表示,合肥是中国汽车制造重镇,具备电动汽车全产业链优势,在动力电池和智能相关制造和研发上实力雄厚。在蔚来的发展历程中,“合肥模式”无疑是最大助力之一,相关部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支撑、营商环境保障和人才引进服务等全方位支持。
此外,在合肥长丰县设有比亚迪的超级工厂,2024年工厂整车产量超95万辆,在其带动下,长丰县成为了安徽第2个“千亿县”,长丰也登顶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县域第一。
界面新闻从合肥市工信局获悉,今年1-8月,全市汽车产量113.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79.3万辆。江淮华为尊界S800、蔚来ES8、乐道L90等热门新车型相继在合肥的工厂生产下线。
项目落地方面,今年4月卡车新势力DeepWay深向全球总部入驻肥西;7月,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投资的安徽检测基地项目正式落户蜀山区;9月,合肥长丰县政府与中创新航新项目签约,标志着双方将在新能源电池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
合肥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为目标,近年来推动构建下塘、新桥、新港三大百万辆整车生产基地,包河区、高新区、新站区等多个零部件园区的“3+N”产业发展格局。
合肥下一步的目标是,力争到2027年,形成2-3家年产50万辆整车企业,新能源汽车产辆超200万辆,集群营收超7000亿元。

将目光聚焦“双核”的另一核芜湖,去年,芜湖贡献了安徽全省46.2%的汽车产量和近80%的汽车出口量。
2025年一季度,芜湖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同比增长27.5%,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14.2%。截至目前,芜湖集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00多家。
作为芜湖汽车制造业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今年1-8月,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172万辆,同比增长14.5%。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05亿元,同比增长38.3%。
芜湖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曹小明此前表示,今年将以建设芜湖国际汽车城核心区为目标,全力支持奇瑞集团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系统推进整车、零部件和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力争2025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2027年产值突破4000亿元。
除了合肥和芜湖,安徽省内的16座地级市几乎都有汽车产业链的相关布局,在安庆有江淮、振宜和福田雷萨三大整车基地,淮南有开沃新能源基地、陕汽工厂和蔚来乐道,亳州则设有奇瑞商用车工厂和江淮安驰生产基地。
安徽能在汽车产业变革中突围,前瞻性的顶层设计是关键支撑。2022年,安徽省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质扩量增效若干政策》,采取“基金+资金”等方式合力支持产业发展。
2023年安徽省出台《关于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突出“链主培育”策略,支持企业向解决方案、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延伸,推动其向生态主导型升级。
作为全国首部省级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立法,2024年《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明确了产业集群建设要求、推进机制和保障措施。
在9月20日举行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对接会上,安徽省省长王清宪强调,要持续把创新摆在首位,坚持汽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研发、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发展,将安徽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汽车技术和产业创新中心。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是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代表产业集群之一,安徽与沪苏浙三省一市各扬所长紧密联动,已形成了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
作为“圈内”整车制造的担当,今年安徽凭借蔚来、奇瑞等头部车企的强势表现,以及全省范围内围绕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全面发力,正朝着2025年全国汽车制造第一省加速冲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