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哈尔滨“白名单”政策发力,205亿授信背后的地产市场积极信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哈尔滨“白名单”政策发力,205亿授信背后的地产市场积极信号

哈尔滨市通过建立融资协调机制,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正为市场注入稳定性因素。

文丨白杨

9月24日,哈尔滨市商品住房保交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一场关键性的融资推介会。

在这场题为“2025年新成交商住用地房地产项目政银企融资推介会”上,一组数据引起市场关注:全市已有59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纳入融资“白名单”,累计获得银行授信205.27亿元,实际放款金额达到177.86亿元。这些数字背后,反映出哈尔滨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的积极变化。

图片来源:信用中国(黑龙江哈尔滨)官网

土地市场回暖:量价齐升与结构性

据黑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示的土拍数据,今年以来,哈尔滨市本级共成交商住用地10宗,土地面积39.49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升49.3%;成交价款29.38亿元,同比增幅达140.43%。土地成交价款的增速明显高于面积增速,这一差异指向土地单价的实质性回升。

土地市场的活跃度不仅体现在总量数据上,更在于结构性的变化。

成交的10宗商住用地中,有3宗出现了溢价成交,合计溢价金额1.87亿元。7月30日成交的香坊区XF06-H-02-02地块,由黑龙江锦悦汇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31269万元竞得,成为今年土地市场的一个亮点。

首创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机制精准滴灌

这些积极变化与哈尔滨市自2024年2月开始建立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密切相关。该机制在黑龙江省内属于首创,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通过统一调度、集中办公的方式,为政府、金融机构与房企搭建高效对接平台。机制的核心在于“白名单”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即根据项目的开发建设情况、企业资质、信用状况等多维度指标,筛选确定支持对象名单。

在融资推介会上,哈尔滨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对“白名单”机制进行了具体解释。这一机制通过协调机制向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推送名单,各金融机构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评估,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满足合理融资需求。这种既统一标准又尊重市场自主决策的方式,试图在防范风险与支持合理融资需求之间找到平衡。

本次融资推介会的参与者涵盖了黑龙江金融监管局、哈尔滨市住建局、哈尔滨市资源规划局等多部门,以及道里、道外、南岗等重点城区住建部门。省市级房地产商会、主要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多家银行机构代表共同参加了会议,显示出各方对该机制的高度重视。金融机构的反应积极,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哈尔滨银行等机构代表在会上介绍了针对“白名单”项目的开发贷款政策、审批流程及服务举措。

融资推介会上,各银行均表示,将对合规房企项目一视同仁,同时强调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强化资金封闭管理,即银行对贷款资金设立专门账户,根据项目工程进度进行拨付,实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不被挪用于其他项目或领域,从而保障项目顺利完工和资金安全。这种表态反映了金融机构在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同时,对风险管控的持续重视。

房企融资需求与项目规划透视

在企业层面,黑龙江欣汇龙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万鹏置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图南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房企代表,围绕2025年新成交及既有待开发商住用地项目,介绍了项目规划、建设进度及融资需求。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与银行的对接效率,将成为检验该机制实际成效的关键。

根据哈尔滨市2025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今年计划供应住宅用地164.54公顷,其中商品住宅用地148.59公顷,保障性住房用地15.95公顷。在接下来的四季度,预计将有超过20宗住宅用地投入市场,包括振兴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武威路棚改项目等备受关注的地块。

这些土地供应计划与当前哈尔滨房地产市场改善型住房需求上升的态势相衔接,新成交地块普遍规划建设高品质住宅。

从授信到“好房子”的落地路径

从59个“白名单”项目获得205.27亿元授信,到大量“好房子”即将入市,哈尔滨房地产市场正在政府、银行与房企三方合力下,构建从土地供应到项目融资,再到住宅建设的完整链条。

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涉及金融支持、土地供应、企业运营、市场需求等多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哈尔滨市通过建立融资协调机制,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正为市场注入稳定性因素。

随着四季度土地供应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及“白名单”项目融资的持续落地,哈尔滨房地产市场的下一步发展,将为观察地方政府如何平衡市场支持与风险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哈尔滨“白名单”政策发力,205亿授信背后的地产市场积极信号

哈尔滨市通过建立融资协调机制,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正为市场注入稳定性因素。

文丨白杨

9月24日,哈尔滨市商品住房保交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一场关键性的融资推介会。

在这场题为“2025年新成交商住用地房地产项目政银企融资推介会”上,一组数据引起市场关注:全市已有59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纳入融资“白名单”,累计获得银行授信205.27亿元,实际放款金额达到177.86亿元。这些数字背后,反映出哈尔滨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的积极变化。

图片来源:信用中国(黑龙江哈尔滨)官网

土地市场回暖:量价齐升与结构性

据黑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示的土拍数据,今年以来,哈尔滨市本级共成交商住用地10宗,土地面积39.49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升49.3%;成交价款29.38亿元,同比增幅达140.43%。土地成交价款的增速明显高于面积增速,这一差异指向土地单价的实质性回升。

土地市场的活跃度不仅体现在总量数据上,更在于结构性的变化。

成交的10宗商住用地中,有3宗出现了溢价成交,合计溢价金额1.87亿元。7月30日成交的香坊区XF06-H-02-02地块,由黑龙江锦悦汇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31269万元竞得,成为今年土地市场的一个亮点。

首创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机制精准滴灌

这些积极变化与哈尔滨市自2024年2月开始建立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密切相关。该机制在黑龙江省内属于首创,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通过统一调度、集中办公的方式,为政府、金融机构与房企搭建高效对接平台。机制的核心在于“白名单”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即根据项目的开发建设情况、企业资质、信用状况等多维度指标,筛选确定支持对象名单。

在融资推介会上,哈尔滨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对“白名单”机制进行了具体解释。这一机制通过协调机制向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推送名单,各金融机构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评估,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满足合理融资需求。这种既统一标准又尊重市场自主决策的方式,试图在防范风险与支持合理融资需求之间找到平衡。

本次融资推介会的参与者涵盖了黑龙江金融监管局、哈尔滨市住建局、哈尔滨市资源规划局等多部门,以及道里、道外、南岗等重点城区住建部门。省市级房地产商会、主要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多家银行机构代表共同参加了会议,显示出各方对该机制的高度重视。金融机构的反应积极,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哈尔滨银行等机构代表在会上介绍了针对“白名单”项目的开发贷款政策、审批流程及服务举措。

融资推介会上,各银行均表示,将对合规房企项目一视同仁,同时强调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强化资金封闭管理,即银行对贷款资金设立专门账户,根据项目工程进度进行拨付,实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不被挪用于其他项目或领域,从而保障项目顺利完工和资金安全。这种表态反映了金融机构在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同时,对风险管控的持续重视。

房企融资需求与项目规划透视

在企业层面,黑龙江欣汇龙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万鹏置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图南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房企代表,围绕2025年新成交及既有待开发商住用地项目,介绍了项目规划、建设进度及融资需求。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与银行的对接效率,将成为检验该机制实际成效的关键。

根据哈尔滨市2025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今年计划供应住宅用地164.54公顷,其中商品住宅用地148.59公顷,保障性住房用地15.95公顷。在接下来的四季度,预计将有超过20宗住宅用地投入市场,包括振兴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武威路棚改项目等备受关注的地块。

这些土地供应计划与当前哈尔滨房地产市场改善型住房需求上升的态势相衔接,新成交地块普遍规划建设高品质住宅。

从授信到“好房子”的落地路径

从59个“白名单”项目获得205.27亿元授信,到大量“好房子”即将入市,哈尔滨房地产市场正在政府、银行与房企三方合力下,构建从土地供应到项目融资,再到住宅建设的完整链条。

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涉及金融支持、土地供应、企业运营、市场需求等多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哈尔滨市通过建立融资协调机制,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正为市场注入稳定性因素。

随着四季度土地供应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及“白名单”项目融资的持续落地,哈尔滨房地产市场的下一步发展,将为观察地方政府如何平衡市场支持与风险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