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重庆,秋意初起。在赛力斯超级工厂的全新问界M7交付仪式上,一位身着黑色polo短袖的行业老兵正将新车钥匙递送给车主。他不是一线交付员工,而是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
这已是他今年第九次面对面为用户交车。在2024年,他就十余次将新车亲手交到用户手中。对张兴海而言,这不只是仪式,而是品牌与用户建立关系的关键点——不仅交付产品,更交付信任。
在问界,交付远不只是把车开出工厂那么简单。今年3月,问界首创“用户认可才提车”模式。车主走进工厂,参与终检流程,从动态路试到AEB测试,亲自验收车辆性能。M9车主谷先生回忆:“在试车道亲自验收新车,让我既激动又放心,对品牌信心倍增。”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问界靠的不仅是先进的智能体验和过硬的质量,还有对“用户至上”的极致追求。这背后是一个朴素又真诚的理念:用户想不到的,要提前想到;用户想到的,要做到更好。
用户声音全盘接收,不仅听劝还做“附加题”
张兴海常说:“从用户中来,到研发中去,再回到用户手中。”张兴海与用户的交流,不止于握手与合影。过去两年,他走遍黑龙江、湖南、宁夏、云南等地,举办“与用户共话新豪华”活动,面对面收集意见。这些声音成为研发迭代的“原料”。
为听到更多用户的声音,问界建立高效反馈机制。依托官方APP 社区、车主活动、400 热线、服务后评价等多渠道,分析车主真实反馈并传递至研发、生产、服务部门,实现“用户需求驱动改进” 闭环。
张兴海常说:“从用户中来,到研发中去,再回到用户手中。”
不仅要听用户的话,还要比用户要求的做得更好。为了让用户心里更踏实,在续航与安全问题上,他亲自“加码”。
今年1月,张兴海在参加“问界冬季用户交流会”后,为了回应用户对续航的关切,他带领团队赴黑龙江五大连池,在零下35℃至40℃环境下展开极寒测试。四个系列车型的测试样车超过200台,专业测试工程师达400余人,测试周期长达6个月,执行了超过35,000条测试场景,确保了每一辆车在极寒环境下的可靠性表现,规模远超行业标准。
更极端的是,他以“普通用户”身份驾驶问界M8,从重庆驶向冈仁波齐,历时55小时、3500公里。驾驶途中无固定住宿,遇桩充电、无桩加油,并且高速仅占30%其余为复杂国道、乡道,最高海拔超4000米。智能辅助驾驶里程占比70%,以此验证系统稳定可靠。
就是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张兴海默默完成 “附加题”。
服务不止于当下,要跟用户到“世界尽头”
张兴海的“用户优先”,跨越时间与空间。
在时间维度上,不同于许多车企在智能化更迭下牺牲老车主的体验,即便2022年上市的问界M5,也在2024年获得6次OTA升级,并完成鸿蒙座舱3.0到4.0迭代,老款M7、M9用户同样可体验座舱新功能。“豪华体验永不过时”,这是张兴海的承诺,也是责任。
在空间维度上,问界服务已经延伸到无人区。7月,一位问界M9车主在青海德令哈无人区爆胎,手机、车机均无蜂窝信号,车主通过M9的卫星通信与问界救援中心取得联系。问界救援队翻越三座大山,历时3.5小时抵达现场,8小时完成救援。
这并不是孤例。今年2月,问界M7车主被困柴达木盆地,问界派技术人员连夜飞赴青海,凌晨四点进入无人区,将车辆托运1400公里至乌鲁木齐。
张兴海要求团队:“用户在哪里,服务就要跟到哪里,追求服务无极限,探索服务无人区。”
目前问界已在全国各地部署超5400家救援服务商,超20000名认证救援技师,7×24小时待命,并推出2025西部自驾游服务保障计划,移动维修车深入新疆、青海、西藏,提供换胎、维修、基础保养服务。
杰兰路最新发布的《2025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能力研究》显示,问界在“服务权益满意度”位列行业第一。比客户多想一步,比行业多做一步,就是打动用户的方式。
张兴海不热衷出现在网络上,甚至在社交媒体上没有公开的个人账号,但他总出现在工厂、测试道路、车主身边。对他而言,豪华不是参数的堆砌,而是用户感受到的每一次被理解与被在意。“用户是根,问界因用户而生。”
从交车现场的握手,到无人区的卫星电话,从用户建议收集到3500公里的长测旅程,张兴海用无数“多做一步”的行动,让问界成为一个在用户心中“靠得住”的品牌。
豪华不止于车,更在于人与品牌之间的信任。在张兴海的行动中,信任的起点永远是:为用户,再多做一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