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哈尔滨:假日消费热度攀升 多元场景激发市场活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哈尔滨:假日消费热度攀升 多元场景激发市场活力

“十一”假期,哈尔滨以“中国红”的喜庆氛围为底色,凭借丰富的消费场景、稳定的市场供给和特色化服务,迎来消费热潮。

“十一”假期,哈尔滨以“中国红”的喜庆氛围为底色,凭借丰富的消费场景、稳定的市场供给和特色化服务,迎来消费热潮。从商超卖场的旺盛人气到亲子娱乐的欢声笑语,再到餐饮门店的烟火升腾,冰城消费市场呈现出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商超价格稳供给足 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十一”假期,哈尔滨各大商超通过精准保供、优惠联动等形式,实现了价格稳定与消费升温的双向平衡,成为假日消费的重要支撑。

10月3日,记者在松北区比优特超市某店看到,前来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蔬菜、水果等商品种类丰富,应季生鲜供应充足。拣货员穿梭货架间及时补货,收银员熟练扫码结算,市民们推着装满商品的购物车有序排队。

在超市零食区,部分商品的优惠标签看得人眼亮,威化饼干、秋林格瓦斯的价格都比平时优惠不少。市民姜女士结账时才发现,购物车早被塞得满满当当,连车把手上都挂着两袋特价秋木耳,收银员扫码时笑着说:“这几天都这样,大家都趁着实惠多囤点,过节家里热闹。”

为保障节日市场供应,哈尔滨市商务部门提前部署,指导重点商超建立库存监测和应急补货机制,对米、面、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实行“每日监测、动态调配”。

“‘十一’假期市民出行游玩较多,超市内方便携带的食品、饮品消耗量较大。超市专门将这类产品集中摆放,方便市民随手选购。”该比优特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超市每日补货3至4次,商品价格与节前基本持平,为了让市民得实惠,大多数品类都会推出特价商品。同时,针对“十一”假期部分市民有储存秋菜的习惯,超市还专门推出了秋菜系列的特价菜,以批发价销售给市民。

餐饮市场烟火旺盛 俄式西餐与东北菜成“流量担当”

“十一”假期,哈尔滨餐饮市场迎来消费热潮。俄式西餐的浪漫格调、东北菜的豪爽实在,成为市民游客打卡的热门选择,各大餐厅门前时常排起长队,烟火气与节日氛围交织,尽显冰城秋日的饮食魅力。

10月3日中午,中央大街附近一家俄式西餐店内人气火爆,不少市民游客等位就餐。刚从北京来哈的游客王女士拿着取号单兴奋地说:“早就听说哈尔滨的俄式西餐地道,特意提前半小时来排队,就想尝尝红菜汤和罐焖羊肉,感受下这里的异国风情。”餐厅负责人介绍,假期前三天客流量较平日增长近2倍,为应对高峰,餐厅增加了20%的餐位,同时推出多种团购套餐。“我们还在持续进行新菜品的研发,把冰城的特色食材以西餐烹饪方法加以融合创新,让游客在品尝西餐时也能领略到冰城风味。”该负责人说。

东北菜馆则用“量大味足”俘获食客胃。在南岗区一家老字号东北菜馆,锅包肉、小鸡炖蘑菇、地三鲜等经典菜品被端上餐桌,刚上桌的杀猪菜冒着热气,香气弥漫整个大厅。“假期带着爸妈来哈尔滨,就想让他们尝尝正宗东北菜,这分量也太实在了,三个人点四个菜根本吃不完!”来自河北的游客李哲笑着说。餐厅老板告诉记者,“十一”假期,店内日均接待顾客100余桌,不少市民也会带着外地亲友来聚餐,“东北菜讲究的就是实惠,过节吃着热闹,大家吃得开心,我们也高兴。”

除了热门餐厅,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也热度不减。马迭尔冰棍店前游客络绎不绝,刚出炉的烤冷面、烤红肠摊位前香气扑鼻。市民张女士手里拎着刚买的小吃,“十一不用出远门,在本地吃遍特色美食,感觉特别惬意。”

亲子消费升温 沉浸式体验家庭欢聚新场景

“十一”假期,亲子消费成为哈尔滨假日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备受青睐。各大商圈精准捕捉家庭需求,推出系列特色活动,让亲子时光更具品质感。

10月4日下午,松北区一商场内,几个家庭围坐成圈,桌上整齐摆放着空白纸鸢、颜料笔、调色盘。“妈妈,我想给蝴蝶翅膀涂成彩虹色!”7岁的王昕然握着画笔,在白色纸鸢上认真勾勒图案,妈妈李女士则在一旁帮忙调和颜料,不时拍照记录。“平时工作忙,难得有时间陪孩子做手工。商场组织的这个活动特别好,既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一起了解传统工艺,比单纯逛商场有意义多了。”李女士说。

在该商场剪纸体验区同样热闹。剪纸老师正手把手教孩子们剪国庆灯笼:“先把红纸对折,沿着画好的轮廓慢慢剪,注意别剪断边缘。”来自长春的游客刘先生带着8岁女儿认真学习,女儿的小手虽然有些笨拙,但在老师指导下,很快剪出一个歪歪扭扭的灯笼造型。“第一次带孩子体验剪纸,她特别感兴趣,还说要把作品带回家贴在窗户上。”刘先生表示,这种亲子体验活动很有意义,让假期更有仪式感。

该活动负责人介绍,“十一”假期商场组织的亲子体验活动,每场都座无虚席,不少家长提前三天就预约名额,纸鸢、剪纸类体验项目最受青睐。“父母和孩子们一起体验纸鸢等传统手工艺,让孩子在动手过程中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该负责人说。

除了固定场地,部分商场还将亲子手工体验搬进户外广场。在南岗区某商场外,临时搭建的“亲子创意市集”吸引不少家庭驻足,孩子们在家长陪伴下绘制漆扇、制作黏土手办,完成的作品还能现场封装带走。“孩子自己画的扇子,成就感特别足。”市民赵女士说,假期选择亲子体验消费,不仅能增进亲子感情,还能让孩子在玩乐中收获知识,这样的假期过得充实又有意义。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哈尔滨:假日消费热度攀升 多元场景激发市场活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哈尔滨:假日消费热度攀升 多元场景激发市场活力

“十一”假期,哈尔滨以“中国红”的喜庆氛围为底色,凭借丰富的消费场景、稳定的市场供给和特色化服务,迎来消费热潮。

“十一”假期,哈尔滨以“中国红”的喜庆氛围为底色,凭借丰富的消费场景、稳定的市场供给和特色化服务,迎来消费热潮。从商超卖场的旺盛人气到亲子娱乐的欢声笑语,再到餐饮门店的烟火升腾,冰城消费市场呈现出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商超价格稳供给足 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十一”假期,哈尔滨各大商超通过精准保供、优惠联动等形式,实现了价格稳定与消费升温的双向平衡,成为假日消费的重要支撑。

10月3日,记者在松北区比优特超市某店看到,前来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蔬菜、水果等商品种类丰富,应季生鲜供应充足。拣货员穿梭货架间及时补货,收银员熟练扫码结算,市民们推着装满商品的购物车有序排队。

在超市零食区,部分商品的优惠标签看得人眼亮,威化饼干、秋林格瓦斯的价格都比平时优惠不少。市民姜女士结账时才发现,购物车早被塞得满满当当,连车把手上都挂着两袋特价秋木耳,收银员扫码时笑着说:“这几天都这样,大家都趁着实惠多囤点,过节家里热闹。”

为保障节日市场供应,哈尔滨市商务部门提前部署,指导重点商超建立库存监测和应急补货机制,对米、面、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实行“每日监测、动态调配”。

“‘十一’假期市民出行游玩较多,超市内方便携带的食品、饮品消耗量较大。超市专门将这类产品集中摆放,方便市民随手选购。”该比优特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超市每日补货3至4次,商品价格与节前基本持平,为了让市民得实惠,大多数品类都会推出特价商品。同时,针对“十一”假期部分市民有储存秋菜的习惯,超市还专门推出了秋菜系列的特价菜,以批发价销售给市民。

餐饮市场烟火旺盛 俄式西餐与东北菜成“流量担当”

“十一”假期,哈尔滨餐饮市场迎来消费热潮。俄式西餐的浪漫格调、东北菜的豪爽实在,成为市民游客打卡的热门选择,各大餐厅门前时常排起长队,烟火气与节日氛围交织,尽显冰城秋日的饮食魅力。

10月3日中午,中央大街附近一家俄式西餐店内人气火爆,不少市民游客等位就餐。刚从北京来哈的游客王女士拿着取号单兴奋地说:“早就听说哈尔滨的俄式西餐地道,特意提前半小时来排队,就想尝尝红菜汤和罐焖羊肉,感受下这里的异国风情。”餐厅负责人介绍,假期前三天客流量较平日增长近2倍,为应对高峰,餐厅增加了20%的餐位,同时推出多种团购套餐。“我们还在持续进行新菜品的研发,把冰城的特色食材以西餐烹饪方法加以融合创新,让游客在品尝西餐时也能领略到冰城风味。”该负责人说。

东北菜馆则用“量大味足”俘获食客胃。在南岗区一家老字号东北菜馆,锅包肉、小鸡炖蘑菇、地三鲜等经典菜品被端上餐桌,刚上桌的杀猪菜冒着热气,香气弥漫整个大厅。“假期带着爸妈来哈尔滨,就想让他们尝尝正宗东北菜,这分量也太实在了,三个人点四个菜根本吃不完!”来自河北的游客李哲笑着说。餐厅老板告诉记者,“十一”假期,店内日均接待顾客100余桌,不少市民也会带着外地亲友来聚餐,“东北菜讲究的就是实惠,过节吃着热闹,大家吃得开心,我们也高兴。”

除了热门餐厅,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也热度不减。马迭尔冰棍店前游客络绎不绝,刚出炉的烤冷面、烤红肠摊位前香气扑鼻。市民张女士手里拎着刚买的小吃,“十一不用出远门,在本地吃遍特色美食,感觉特别惬意。”

亲子消费升温 沉浸式体验家庭欢聚新场景

“十一”假期,亲子消费成为哈尔滨假日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备受青睐。各大商圈精准捕捉家庭需求,推出系列特色活动,让亲子时光更具品质感。

10月4日下午,松北区一商场内,几个家庭围坐成圈,桌上整齐摆放着空白纸鸢、颜料笔、调色盘。“妈妈,我想给蝴蝶翅膀涂成彩虹色!”7岁的王昕然握着画笔,在白色纸鸢上认真勾勒图案,妈妈李女士则在一旁帮忙调和颜料,不时拍照记录。“平时工作忙,难得有时间陪孩子做手工。商场组织的这个活动特别好,既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一起了解传统工艺,比单纯逛商场有意义多了。”李女士说。

在该商场剪纸体验区同样热闹。剪纸老师正手把手教孩子们剪国庆灯笼:“先把红纸对折,沿着画好的轮廓慢慢剪,注意别剪断边缘。”来自长春的游客刘先生带着8岁女儿认真学习,女儿的小手虽然有些笨拙,但在老师指导下,很快剪出一个歪歪扭扭的灯笼造型。“第一次带孩子体验剪纸,她特别感兴趣,还说要把作品带回家贴在窗户上。”刘先生表示,这种亲子体验活动很有意义,让假期更有仪式感。

该活动负责人介绍,“十一”假期商场组织的亲子体验活动,每场都座无虚席,不少家长提前三天就预约名额,纸鸢、剪纸类体验项目最受青睐。“父母和孩子们一起体验纸鸢等传统手工艺,让孩子在动手过程中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该负责人说。

除了固定场地,部分商场还将亲子手工体验搬进户外广场。在南岗区某商场外,临时搭建的“亲子创意市集”吸引不少家庭驻足,孩子们在家长陪伴下绘制漆扇、制作黏土手办,完成的作品还能现场封装带走。“孩子自己画的扇子,成就感特别足。”市民赵女士说,假期选择亲子体验消费,不仅能增进亲子感情,还能让孩子在玩乐中收获知识,这样的假期过得充实又有意义。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哈尔滨:假日消费热度攀升 多元场景激发市场活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