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威鹏Vpon2016年“亚太区程序化行为广告数据和趋势报告”,有一半去日本的游客是中国人。作者 | Jing Travel
编译 | Rachel Zheng根据China Internet Watch的报告,中国人出境游2016年共计1.22亿次,年比增长4.3%。当国人变得越来越以手机为中心且精通科技,广告人也需要在移动端下功夫,跟随中国游客跨境的“线上足迹”。
“手机是消费者第一旅游伴侣。不管是在官方网站还是微信公号传播,或是提供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品牌要想在境外中国消费者获利,要做的工作还不少。” L2的亚太研究总监,Danielle Bailey表示。数字智库L2最新报告:“跨境和旅游零售:电子连接中国消费者”讨论了品牌如何通过线上营销来吸引旅游前或旅游中的消费者。对于旅游途中的游客,品牌可以利用微信公号也可以提供消费者线上预定产品然后店内取,用中英文标出店铺地址,方便他们给出租车司机看。要想锦上添花,品牌甚至特别提供一个中文旅游零售网站,这样消费者可以研究产品、对比价格、读网上评价、确定免税店地址,甚至提前让他们先预定想要买的东西,这样可以直接在机场的店里直接拿买好的东西。
拿“支付宝境外游”为例,品牌在app上给消费者提供独家礼物、更好的汇率或者让他们发现旅游目的地购物折扣。
威鹏Vpon CEO,Victor Wu发言说:“跨境移动营销在未来十年将有强劲增长,现在的营销人不仅保持本土市场,也迫切地扩大他们的用户基数和盈利渠道。”
游客旅游中对品牌投放的广告更敏感
根据威鹏曾发布“亚太区程序化行为广告数据和趋势报告”,该报告将中国群体按来源地分为三种:大陆、台湾和香港。根据2016年第三季度在日本的游客人均消费,大陆游客花费22.8万日元(人民币1.37万),香港14.7万日元(人民币8826元),台湾消费12万日元(人民币7205元)。中国游客在美妆/香水上花费最多,其次是医药/保健品和零食。
中国游客一整天都与网络连接,在旅行中对移动端的广告接受率最高,比如手机上的打折信息或者促销活动,在日本旅行时相比国内的广告点击率高出25%。其中,大陆游客在旅行中的点击率增幅达59%,台湾游客有29%的增长,香港增长7%。
以美妆品牌为例
为了让消费者找到这些网页,品牌需要买一些百度广告。在L2的报告中,拿美妆品牌为例,不少公司都买化妆美肤类的关键词,也不乏有一些公司另辟蹊径,比如兰蔻,会买一些旅游购物相关像是““韩国度假””等更宽泛的词语。
不少品牌也通过第三方电商网站:天猫国际或是小红书来触及他们想要的消费者。在L2调查的美妆品牌中,有13%入驻天猫国际,而像韩国品牌Too Cool for School相比自己的天猫店,更看重天猫国际。他们会在天猫国际上卖中国没有但是在免税店里有的产品,或者测试没上市的新产品。Too Cool for School会把自己天猫店的流量倒到天猫国际店上。悦诗风吟innisfree更是在小红书上建跨境电商店。该品牌成了小红书上被提及次数最多的品牌,不少出境游的游客都分享海淘经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