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超硬材料出口管制范围扩大,这些概念股走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超硬材料出口管制范围扩大,这些概念股走强

长期看,出口管制利大于弊,将加速国内超硬材料产业的整合,后市价格有望震荡上行。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田鹤琪

中国对超硬材料相关物项的出口管控力度再度加码。

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公布对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10月10日,在A股大盘整体走低的背景下,多只超硬材料概念股走强。截至收盘,四方达(300179.SZ)涨超8%,黄河旋风(600172.SH)涨超6%,惠丰钻石(920725.BJ)、中兵红箭(000519.SZ)、国机精工(002046.SZ)等个股跟涨。

此次出口管制并非中国首次对超硬材料领域出手。

去年8月,商务部已针对超硬材料发布管制公告,彼时管控对象集中于设备与基础材料,包括六面顶压机设备、六面顶压机专用关键零部件、金刚石窗口材料等。

界面新闻注意到,本次公告进一步扩大了管控边界,范围延伸至终端制品,且技术参数更细化。

具体涵盖六类物项:平均粒径小于等于50μm的人造金刚石微粉、平均粒径大于50μm且小于等于500μm的人造金刚石单晶(不管制用于装饰、首饰的培育钻石)、具有相关特性的人造金刚石线锯和人造金刚石砂轮、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DCPCVD)设备以及DCPCVD工艺技术。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上述出口管制措施将于11月8日正式实施。此前,已经向有关国家和地区作出通报。

对于政策对行业的影响,中信证券发文指出,此次出口管制涉及的产品2024年出口金额超过2.7亿美元,出口管制实施后,海外的人造金刚石制品厂商和下游客户或面临供应链压力,出口管制使得超硬材料的战略属性进一步凸显。

中信证券认为,短期内,超硬材料企业或面临出口受阻的局面。

其解释称,尽管本次的出口管制实施后仍然可以申请出口,但是审批流程复杂且时间成本高,超硬材料企业需要投入更多人力、资源去申请并建立出口管制合规体系,无形中都将增加企业运营成本,而且对于大部分超硬材料企业而言,在11月8日前顺利通过审查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长期来看,出口管制利大于弊,将改变中国“低端制品产能过剩、高端制品国外进口”的产业格局。

中信证券表示,出口管制会加速国内超硬材料产业的整合,具备资源、技术、规模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部分超硬材料中小企业因为面临较大生存压力,可能被迫退出或被收购。随着行业逐步整合,后市价格有望震荡上行。

超硬材料是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及以这两种材料为主要成分制成的复合材料的统称,其上游主要为原辅材料和专用设备,下游则是以超硬材料制成的各类制品与功能器件。

超硬材料的战略属性,与其在民用、军用领域的不可替代性直接相关。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秘书长孙兆达曾在去年8月发文指出,超硬材料及制品基于其优异的性能,已在民用方面成为超精密加工、高速高效加工和绿色环保加工的不二选择,广泛应用于高档数控机床、芯片制造、汽车制造、光伏新能源、油气钻探、生物医药等重点国民经济领域。

在军用方面,其不但可以作为极端环境制造时所必须使用的加工工具和先进材料,解决各领域难加工材料的高效精密加工,也能发挥功能性应用方面的优异性能,解决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核工业、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功能器件的使用问题。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中国超硬材料(含上下游)产值已位居世界首位并突破千亿规模,磨料级人造金刚石产量突破200亿克拉,全球占比超过95%。

中国是全球超硬材料上下游产业的最大出口国。

具体来看,超硬材料上游专用制造设备六面顶压机几乎全由中国供应,专用MPCVD设备约占全球50%;立方氮化硼约6亿克拉,全球占比约75%,大尺寸人造金刚石单晶产量突破1500万克拉,全球占比约50%,复合超硬材料也达到50%以上。

下游金刚石线锯达到95%以上,石材和陶瓷领域用金刚石切磨抛制品达到60%以上。

超硬材料中的金刚石材料,以其声、光、电、磁、热等方面均具备优异的性能,被誉为“材料之王”、“终极半导体”,是21世纪最有潜力的材料之一。

对于政策出台的考量,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同日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此次列管的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中国依法依规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更好地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地履行了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孙兆达在上述文章中也提及,“瓦森纳协定”已对金刚石等超硬材料相关的产品和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美国等国家也将相关产品和技术列入管制清单。中国对于超硬材料相关产品和技术的管制有利于促进全球各领域合理利用超硬材料相关产品和技术。

“瓦森纳协定”全称“关于常规武器和两用物品及技术出口控制的瓦森纳安排”,1996年由42个国家在奥地利维也纳签署成立,成员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

2022年8月,美国将压力增益燃烧技术、EDA软件、氧化镓和金刚石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等四项技术加入商业管制清单,限制出口。

2022年12月,日本将半导体用金刚石设计制造技术、金刚石异质外延衬底等高端金刚石材料被纳入出口管制。

中原证券研报指出,中美日对功能性金刚石领域持续关注、技术突破和出口管控,表明功能性金刚石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市场需求,建议关注对功能性CVD金刚石持续开展产品研发并具有技术储备的相关企业。

10月10日,界面新闻以个人投资者身份联系多家超硬材料企业,企业均表示暂未受到影响。

力量钻石(301071.SZ)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回应称,公司外销产品以培育钻石为主,此次出口管制明确将培育钻石排除在外,因此公司对外出口业务不受影响;对于公告中提及的金刚石微粉等物项,公司以国内销售为主,目前其不清楚未来是否会对相关产品价格进行调整。

国机精工方面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政策对公司的具体影响尚不明确,且管制并非禁止出口,后续需进一步观察。

该人员表示,公告中提及的金刚石微粉等产品公司并不涉及,虽公司有生产砂轮线锯、人造金刚石单晶,但这两类产品对外出口量本身极少。此次公告提到的DCPCVD相关设备和工艺技术,与公司生产的MPCVD设备不属于同一类。因此,整体来看此次出口管制对公司影响有限。

黄河旋风相关人员亦表示,该政策对公司无影响,公司主要业务为超硬材料上游原材料生产,且产品大多销往国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国机精工

  • 工业母机板块大幅调整,国机精工触及跌停
  • 国机精工:在机器人用轴承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储备

黄河旋风

  • 黄河旋风(600172.SH):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2.99亿元,同比亏损扩大
  • 培育钻石概念持续拉升,黄河旋风涨停

力量钻石

  • 力量钻石:已在多地开设零售门店并筹备在深圳、海南布局
  • 力量钻石(301071.SZ)2024年净利润为2.0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4.79%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超硬材料出口管制范围扩大,这些概念股走强

长期看,出口管制利大于弊,将加速国内超硬材料产业的整合,后市价格有望震荡上行。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田鹤琪

中国对超硬材料相关物项的出口管控力度再度加码。

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公布对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10月10日,在A股大盘整体走低的背景下,多只超硬材料概念股走强。截至收盘,四方达(300179.SZ)涨超8%,黄河旋风(600172.SH)涨超6%,惠丰钻石(920725.BJ)、中兵红箭(000519.SZ)、国机精工(002046.SZ)等个股跟涨。

此次出口管制并非中国首次对超硬材料领域出手。

去年8月,商务部已针对超硬材料发布管制公告,彼时管控对象集中于设备与基础材料,包括六面顶压机设备、六面顶压机专用关键零部件、金刚石窗口材料等。

界面新闻注意到,本次公告进一步扩大了管控边界,范围延伸至终端制品,且技术参数更细化。

具体涵盖六类物项:平均粒径小于等于50μm的人造金刚石微粉、平均粒径大于50μm且小于等于500μm的人造金刚石单晶(不管制用于装饰、首饰的培育钻石)、具有相关特性的人造金刚石线锯和人造金刚石砂轮、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DCPCVD)设备以及DCPCVD工艺技术。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上述出口管制措施将于11月8日正式实施。此前,已经向有关国家和地区作出通报。

对于政策对行业的影响,中信证券发文指出,此次出口管制涉及的产品2024年出口金额超过2.7亿美元,出口管制实施后,海外的人造金刚石制品厂商和下游客户或面临供应链压力,出口管制使得超硬材料的战略属性进一步凸显。

中信证券认为,短期内,超硬材料企业或面临出口受阻的局面。

其解释称,尽管本次的出口管制实施后仍然可以申请出口,但是审批流程复杂且时间成本高,超硬材料企业需要投入更多人力、资源去申请并建立出口管制合规体系,无形中都将增加企业运营成本,而且对于大部分超硬材料企业而言,在11月8日前顺利通过审查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长期来看,出口管制利大于弊,将改变中国“低端制品产能过剩、高端制品国外进口”的产业格局。

中信证券表示,出口管制会加速国内超硬材料产业的整合,具备资源、技术、规模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部分超硬材料中小企业因为面临较大生存压力,可能被迫退出或被收购。随着行业逐步整合,后市价格有望震荡上行。

超硬材料是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及以这两种材料为主要成分制成的复合材料的统称,其上游主要为原辅材料和专用设备,下游则是以超硬材料制成的各类制品与功能器件。

超硬材料的战略属性,与其在民用、军用领域的不可替代性直接相关。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秘书长孙兆达曾在去年8月发文指出,超硬材料及制品基于其优异的性能,已在民用方面成为超精密加工、高速高效加工和绿色环保加工的不二选择,广泛应用于高档数控机床、芯片制造、汽车制造、光伏新能源、油气钻探、生物医药等重点国民经济领域。

在军用方面,其不但可以作为极端环境制造时所必须使用的加工工具和先进材料,解决各领域难加工材料的高效精密加工,也能发挥功能性应用方面的优异性能,解决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核工业、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功能器件的使用问题。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中国超硬材料(含上下游)产值已位居世界首位并突破千亿规模,磨料级人造金刚石产量突破200亿克拉,全球占比超过95%。

中国是全球超硬材料上下游产业的最大出口国。

具体来看,超硬材料上游专用制造设备六面顶压机几乎全由中国供应,专用MPCVD设备约占全球50%;立方氮化硼约6亿克拉,全球占比约75%,大尺寸人造金刚石单晶产量突破1500万克拉,全球占比约50%,复合超硬材料也达到50%以上。

下游金刚石线锯达到95%以上,石材和陶瓷领域用金刚石切磨抛制品达到60%以上。

超硬材料中的金刚石材料,以其声、光、电、磁、热等方面均具备优异的性能,被誉为“材料之王”、“终极半导体”,是21世纪最有潜力的材料之一。

对于政策出台的考量,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同日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此次列管的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中国依法依规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更好地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地履行了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孙兆达在上述文章中也提及,“瓦森纳协定”已对金刚石等超硬材料相关的产品和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美国等国家也将相关产品和技术列入管制清单。中国对于超硬材料相关产品和技术的管制有利于促进全球各领域合理利用超硬材料相关产品和技术。

“瓦森纳协定”全称“关于常规武器和两用物品及技术出口控制的瓦森纳安排”,1996年由42个国家在奥地利维也纳签署成立,成员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

2022年8月,美国将压力增益燃烧技术、EDA软件、氧化镓和金刚石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等四项技术加入商业管制清单,限制出口。

2022年12月,日本将半导体用金刚石设计制造技术、金刚石异质外延衬底等高端金刚石材料被纳入出口管制。

中原证券研报指出,中美日对功能性金刚石领域持续关注、技术突破和出口管控,表明功能性金刚石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市场需求,建议关注对功能性CVD金刚石持续开展产品研发并具有技术储备的相关企业。

10月10日,界面新闻以个人投资者身份联系多家超硬材料企业,企业均表示暂未受到影响。

力量钻石(301071.SZ)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回应称,公司外销产品以培育钻石为主,此次出口管制明确将培育钻石排除在外,因此公司对外出口业务不受影响;对于公告中提及的金刚石微粉等物项,公司以国内销售为主,目前其不清楚未来是否会对相关产品价格进行调整。

国机精工方面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政策对公司的具体影响尚不明确,且管制并非禁止出口,后续需进一步观察。

该人员表示,公告中提及的金刚石微粉等产品公司并不涉及,虽公司有生产砂轮线锯、人造金刚石单晶,但这两类产品对外出口量本身极少。此次公告提到的DCPCVD相关设备和工艺技术,与公司生产的MPCVD设备不属于同一类。因此,整体来看此次出口管制对公司影响有限。

黄河旋风相关人员亦表示,该政策对公司无影响,公司主要业务为超硬材料上游原材料生产,且产品大多销往国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