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方案印发!川酒发展“新路书”来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方案印发!川酒发展“新路书”来了

助力“川酒金字招牌”在新发展周期持续闪耀。

日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9部门印发了《推动川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聚焦提升优质生产供给能力、打造融合消费场景、推动川酒“出海”等7个方面提出了21条重点任务,明确将加快推动川酒从“规模扩大”转向“质效提升”。

其他文件-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png

为何要为川酒量身定制“行动方案”?又该如何发力?

川酒是四川独具特色优势的重要产业,在联农带农、稳定就业等方面贡献突出。从产业根基看,川酒的“底气”显而易见——经过多年的发展,川酒已实现全产业链布局,打造了宜宾、泸州、成都、德阳、川东北(遂宁)等重点产区,培育了川酒“六朵金花”“十朵小金花”“原酒二十强”等企业矩阵,在品牌培育、产品供给、技术创新、国际化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但进入产业深度调整期,川酒的发展“痛点”也逐渐显现,如供给质量及生产效率有待进一步升级、满足消费需求变化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下,《行动方案》的出台既是对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提振消费部署的落地,更是川酒主动从“规模扩张”转向“质效提升”的战略选择。

《行动方案》针对性提出21条具体举措,覆盖生产端到市场端,核心目标直指破解川酒产业升级瓶颈,助力“川酒金字招牌”在新发展周期持续闪耀——

生产端,推动川酒“数智化”转型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以新质生产力重塑生产体系,这是川酒“破局”关键路径。《行动方案》将“巩固提升优质生产供给能力”置于首要位置,旨在通过升级技改、数智转型、绿色转型赋能川酒酿造,推动产业向“现代化智造”再迈一步。

在生产产线升级技改上,明确支持重点企业对制曲、酿造、罐装等领域老旧设备更新,对纳入省级重点的项目,在土地供给、环评审批、要素配置等方面加大省、市政策保障力度。

在数智转型上,《行动方案》构建了“双轮驱动”路径。一方面,运用IOT(物联网)、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智能监测与智能控制能力,加强智能酿造设备开发应用,培育白酒行业智能工厂;另一方面,建立“川酒全生命周期大数据平台”,不仅能实现产品追溯,还能通过价格指数、消费趋势分析指导生产。

△位于成都蒲江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图源绿色蒲江

在绿色酿造上,《行动方案》聚焦生态保护和副产物综合利用,一方面支持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另一方面推动酒糟、窖泥、黄水等副产物综合利用,例如将酒糟转化为饲料、有机肥,既降低污染,又延伸产业链价值。

品质端,重点攻关酿造关键技术

白酒的“魂”在品质,而品质的保障依托于技术突破、标准规范、原料把控与人才支撑四重保障。《行动方案》从这四大维度发力,为川酒品质构建起全方位的“防护网”。

技术层面,支持建设“四川省白酒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攻关白酒特征风味解析、酿造副产物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标准层面,提出健全“川酒”标准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川酒全产业链条的标准规范体系。

原料层面,针对“好酒需好粮”的核心逻辑,提出建好川南糯红高粱等酿酒专用粮生产基地,实施酿酒原粮生产加工全链条管控。

人才层面,实施川酒人才“百千万”工程,即培养百名酒类行业青年管理人才,培育引进千名酒类营销人才,培养万名省级酿酒师、品酒师、侍酒师、酒体设计师,同时鼓励建设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川酒储备“技术型、复合型”人才梯队。

品牌端,把“老底子”玩出“新花样”

川酒的价值,不仅在酒本身,更在其背后的文化底蕴。《行动方案》围绕品牌文化建设、宣传推广、知识产权保护,构建“三位一体”的品牌提升体系。

在文化赋能上,将进一步挖掘川酒文化发展史,强化工业文化遗产修缮保护与活化利用,推动川酒文化与巴蜀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融合发展。同时开展数字文娱、游戏动漫等新领域创作,让川酒文化“年轻化”。

在宣传推广上,将川酒品牌宣传纳入四川文旅宣传推广计划,打造川酒文化品牌新地标。

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健全完善川酒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建设川酒知识产权监督保护中心。

市场端,让川酒“潮起来”“走出去”

“酒卖得好”的关键在于“适销对路”。《行动方案》计划从产品矩阵构建、消费场景创新、国际化突破三方面,多维度拓宽川酒销路,让产品更精准触达消费市场、更高效链接全球需求。

首先是在巩固提升浓香型白酒优势地位的同时,创新设计拓展酒体、风味、外观的时尚表达,支持企业开发低度化、健康化白酒新品,推动“川酒+川菜、川茶、川药、川调”融合发展,开发衍生产品,与时尚、国潮品牌和流行IP联合打造联名周边、限定包装等跨界产品,拓展威士忌、果酒、精酿啤酒等新酒饮,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

其次在场景融合上,推动酒旅深度融合,打造特色酒庄、酒博园、酒街等特色旅游目的地,发布“川酒行”精品旅游线路,同时培育打造一批“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对符合条件的川酒特色项目按规定给予一定激励。

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如何让川酒“走出去”,需破解国际市场壁垒与需求适配难题,《行动方案》聚焦于此提出解决方案——研究白酒关税政策,推动国际标准对接,降低出口技贸壁垒;指导企业针对欧美、东亚市场,推出低度化、国际化适配产品和容器规格,开发以白酒为基酒的鸡尾酒、起泡酒等饮料酒;支持企业参加国际性展会和经贸活动,利用跨境电商、海外仓扩大出口,让川酒真正“飘香全球”。

△酒博会上的调制鸡尾酒。图源川江都市报

来源:四川发布

原标题:方案印发!川酒发展“新路书”来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方案印发!川酒发展“新路书”来了

助力“川酒金字招牌”在新发展周期持续闪耀。

日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9部门印发了《推动川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聚焦提升优质生产供给能力、打造融合消费场景、推动川酒“出海”等7个方面提出了21条重点任务,明确将加快推动川酒从“规模扩大”转向“质效提升”。

其他文件-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png

为何要为川酒量身定制“行动方案”?又该如何发力?

川酒是四川独具特色优势的重要产业,在联农带农、稳定就业等方面贡献突出。从产业根基看,川酒的“底气”显而易见——经过多年的发展,川酒已实现全产业链布局,打造了宜宾、泸州、成都、德阳、川东北(遂宁)等重点产区,培育了川酒“六朵金花”“十朵小金花”“原酒二十强”等企业矩阵,在品牌培育、产品供给、技术创新、国际化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但进入产业深度调整期,川酒的发展“痛点”也逐渐显现,如供给质量及生产效率有待进一步升级、满足消费需求变化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下,《行动方案》的出台既是对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提振消费部署的落地,更是川酒主动从“规模扩张”转向“质效提升”的战略选择。

《行动方案》针对性提出21条具体举措,覆盖生产端到市场端,核心目标直指破解川酒产业升级瓶颈,助力“川酒金字招牌”在新发展周期持续闪耀——

生产端,推动川酒“数智化”转型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以新质生产力重塑生产体系,这是川酒“破局”关键路径。《行动方案》将“巩固提升优质生产供给能力”置于首要位置,旨在通过升级技改、数智转型、绿色转型赋能川酒酿造,推动产业向“现代化智造”再迈一步。

在生产产线升级技改上,明确支持重点企业对制曲、酿造、罐装等领域老旧设备更新,对纳入省级重点的项目,在土地供给、环评审批、要素配置等方面加大省、市政策保障力度。

在数智转型上,《行动方案》构建了“双轮驱动”路径。一方面,运用IOT(物联网)、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智能监测与智能控制能力,加强智能酿造设备开发应用,培育白酒行业智能工厂;另一方面,建立“川酒全生命周期大数据平台”,不仅能实现产品追溯,还能通过价格指数、消费趋势分析指导生产。

△位于成都蒲江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图源绿色蒲江

在绿色酿造上,《行动方案》聚焦生态保护和副产物综合利用,一方面支持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另一方面推动酒糟、窖泥、黄水等副产物综合利用,例如将酒糟转化为饲料、有机肥,既降低污染,又延伸产业链价值。

品质端,重点攻关酿造关键技术

白酒的“魂”在品质,而品质的保障依托于技术突破、标准规范、原料把控与人才支撑四重保障。《行动方案》从这四大维度发力,为川酒品质构建起全方位的“防护网”。

技术层面,支持建设“四川省白酒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攻关白酒特征风味解析、酿造副产物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标准层面,提出健全“川酒”标准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川酒全产业链条的标准规范体系。

原料层面,针对“好酒需好粮”的核心逻辑,提出建好川南糯红高粱等酿酒专用粮生产基地,实施酿酒原粮生产加工全链条管控。

人才层面,实施川酒人才“百千万”工程,即培养百名酒类行业青年管理人才,培育引进千名酒类营销人才,培养万名省级酿酒师、品酒师、侍酒师、酒体设计师,同时鼓励建设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川酒储备“技术型、复合型”人才梯队。

品牌端,把“老底子”玩出“新花样”

川酒的价值,不仅在酒本身,更在其背后的文化底蕴。《行动方案》围绕品牌文化建设、宣传推广、知识产权保护,构建“三位一体”的品牌提升体系。

在文化赋能上,将进一步挖掘川酒文化发展史,强化工业文化遗产修缮保护与活化利用,推动川酒文化与巴蜀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融合发展。同时开展数字文娱、游戏动漫等新领域创作,让川酒文化“年轻化”。

在宣传推广上,将川酒品牌宣传纳入四川文旅宣传推广计划,打造川酒文化品牌新地标。

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健全完善川酒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建设川酒知识产权监督保护中心。

市场端,让川酒“潮起来”“走出去”

“酒卖得好”的关键在于“适销对路”。《行动方案》计划从产品矩阵构建、消费场景创新、国际化突破三方面,多维度拓宽川酒销路,让产品更精准触达消费市场、更高效链接全球需求。

首先是在巩固提升浓香型白酒优势地位的同时,创新设计拓展酒体、风味、外观的时尚表达,支持企业开发低度化、健康化白酒新品,推动“川酒+川菜、川茶、川药、川调”融合发展,开发衍生产品,与时尚、国潮品牌和流行IP联合打造联名周边、限定包装等跨界产品,拓展威士忌、果酒、精酿啤酒等新酒饮,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

其次在场景融合上,推动酒旅深度融合,打造特色酒庄、酒博园、酒街等特色旅游目的地,发布“川酒行”精品旅游线路,同时培育打造一批“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对符合条件的川酒特色项目按规定给予一定激励。

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如何让川酒“走出去”,需破解国际市场壁垒与需求适配难题,《行动方案》聚焦于此提出解决方案——研究白酒关税政策,推动国际标准对接,降低出口技贸壁垒;指导企业针对欧美、东亚市场,推出低度化、国际化适配产品和容器规格,开发以白酒为基酒的鸡尾酒、起泡酒等饮料酒;支持企业参加国际性展会和经贸活动,利用跨境电商、海外仓扩大出口,让川酒真正“飘香全球”。

△酒博会上的调制鸡尾酒。图源川江都市报

来源:四川发布

原标题:方案印发!川酒发展“新路书”来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