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证监会公开信息,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日前已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报告(第四期)》的披露,标志着其IPO辅导进入深化推进的关键阶段。自2024年9月正式启动上市辅导以来,国仪量子已顺利完成多轮系统性攻坚,稳步迈向资本市场。作为合肥“量子大道”上第二家启动上市进程的企业,国仪量子在资本市场的每一步进展都折射出前沿技术从突破走向商业成熟的动态进程。

上市辅导稳步推进,第四期聚焦规范运作与内控建设
根据第四期辅导报告显示,本期辅导时间为2025年7月至9月。辅导内容主要集中在督促公司相关人员全面学习发行上市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公司初步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治理基础;确保公司在业务、资产、人员、财务、机构等方面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以及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内部决策与控制制度四个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仪量子已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公司治理与内控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提升空间。辅导机构指出,公司部分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对规范治理和资本市场知识的理解仍需加强。此外,公司在财务核查、法律合规、客户供应商走访、银行流水核查等方面仍在持续推进,内控制度也需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不断优化。

技术+资本,量子“独角兽”崭露头角
国仪量子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量子传感器、科学仪器及行业解决方案。公司技术依托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成果,兼具扎实的科研底蕴与成熟的产业化能力。

2018年,公司推出国内首台商用“段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2019年,又相继发布全球首款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机和国内首台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2023年,公司进一步推出多款国产高端科学仪器,如聚焦离子束电子束双束电镜、超高分辨场发射电镜等,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创新能力。

在资本层面,国仪量子自成立以来已完成多轮融资,2018年9月,公司便成功吸引“科大系”的入股,包括科大讯飞、讯飞创投、科大国创和科大控股等知名投资机构。而在2021年1月,高瓴资本更是领投了B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达数亿元,这标志着高瓴资本首次布局量子技术赛道。随后,在2021年12月完成的C轮融资中,火花创投、国风投基金、中钊资本、IDG资本、合肥产投、松禾资本、前海母基金等众多知名机构也纷纷入股,进一步推动了国仪量子的发展壮大。

目前,国仪量子的控股股东为合肥司坤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高达27%。而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也持有约15%的股份。同时,“科大系”的其他成员,如科大国创、科大讯飞也分别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

立足“量子大道”,有望成板块第二股
随着第四期辅导收官,国仪量子距离正式递交招股书又近一步。其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市场地位,为其登陆资本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若成功上市,将成为继2020年登陆科创板的国盾量子之后,从“量子大道”走出的第二家量子科技上市公司,与专注于量子通信的国盾量子、聚焦量子计算的本源量子等企业共同构成完整的量子产业生态圈。

在量子科技被列为国家战略前沿、安徽聚力打造“量子中心”的背景下,国仪量子的资本化进程不仅是一家企业的里程碑,更是中国量子产业从技术突破走向商业成熟的关键一步。随着辅导工作持续深入,这家量子“独角兽”的上市之路,正渐行渐清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