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四大引擎重塑优势 谱写龙江振兴新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四大引擎重塑优势 谱写龙江振兴新篇

力争到202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万亿新台阶,三次产业结构实现根本性优化升级,其中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突破13,一个质量引领、多元支撑、多业并举的现代产业新格局正加速成形。

在中国北疆黑龙江,一场关乎振兴发展的深刻变革正在发生。面对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这片黑土地正以“跳起摸高”的进取姿态,加快转变思想观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四大新兴产业并驾齐驱,推动龙江实现产业转型、动能转换、增长方式转变,走出一条加快发展、赶超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振兴新路。

上午九点,在佳木斯街巷,全省首个无人配送车正接受测试。不久后,它将以三倍人工效能,为居民开启24小时“不打烊”的智能配送服务。同一时刻,在现代化车间里,一台东安发动机一分钟内,完成两千个精密部件的精准咬合;三千只易拉罐正列队下线。同样一分钟,市民指尖轻触屏幕,整部蓝光电影已在瞬息间下载完成……数字经济正以“无处不在”的渗透力和“润物无声”的变革力,系统重塑着龙江的生产方式与生活图景。

抢抓数字机遇,就是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黑龙江将数字经济确立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新引擎,全省累计培育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430个。飞鹤乳业、恒丰纸业、佳木斯电机跻身国家“数字领航”企业,建龙西钢、哈电机等6户企业打造全国卓越级智能工厂,一批批扎根黑土的企业,正以“龙江标杆”之姿,走在全国工业数字化转型浪潮前列。创新引擎同样全速运转:哈工大获批东北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工大智研智能农场入选东北首个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天工开悟”成为省内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生成式大模型。一系列“东北唯一”“省内首个”的突破,彰显着黑龙江作为区域数字创新策源地的崛起。

当数字经济打通发展经脉,生物经济则在黑土地上演绎着“点物成金”的科技奇迹。一根玉米,串起千亿级“黄金产业链”:明瑞药业以全球首创技术,用微生物将玉米芯直接转化为木糖醇,即将建成世界最大单体木糖醇生产基地。辰阳生物的国际首创秸秆制浆技术、大庆圣泉的可降解模塑餐具,共同书写着一根秸秆“变废为宝”的产业传奇。

北科健康一年时间建成国内首套细胞制剂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哈尔滨红豆杉生物制药研发的注射用海参糖胺聚糖,是全球首个兼具新结构、新机制、新靶点的创新药品,填补黑龙江近20年原研药生产的空白。

从一滴血液到一株红豆杉,从“首例”突破到“第一”领跑,226个重点项目、700亿元总投资的布局,黑龙江已构建起涵盖干细胞、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绿色环保的完整生物经济体系。

创新的星火,不只在实验室中闪耀,更在冰天雪地间燎原。冰雪,已从北疆风景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对外开放的新纽带。冰雪大世界单季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哈尔滨连续八年荣膺中国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而冰雪经济的魅力,远不止于冬季的限定狂欢,从“神州北极”的绚烂极光,到“华夏东极”的晨曦初照;从“林都号”列车驶入伊春林海,到齐齐哈尔烤肉香飘四海……这五年,从“冷资源”到“热经济”的升华,正演变为贯穿四季、活力不歇的产业盛宴。

冰雪之外,创意之风也吹遍龙江。一块鱼皮,从赫哲族渔猎生活的古老印记,蜕变为引领风尚的文创潮品;一块地毯,从家居装饰的“日用品”升级为文化载体……这些“一块资源”的华丽转身,正是黑龙江创意设计产业协同发力、系统布局的生动缩影。截至目前,全省创意设计产业经营主体突破2万家,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46亿多元跃升至2024年的近144亿元,三年增长超2倍。

创意设计的突破性发展,正是黑龙江产业振兴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十四五以来,锚定“换道超车”的跨越目标,黑龙江省精心擘画产业振兴行动计划,既着力打造四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又培育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六个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着力推动七个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力争到202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万亿新台阶,三次产业结构实现根本性优化升级,其中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突破13,一个质量引领、多元支撑、多业并举的现代产业新格局正加速成形。

来源:黑龙江网

原标题:四大引擎重塑优势 谱写龙江振兴新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四大引擎重塑优势 谱写龙江振兴新篇

力争到202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万亿新台阶,三次产业结构实现根本性优化升级,其中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突破13,一个质量引领、多元支撑、多业并举的现代产业新格局正加速成形。

在中国北疆黑龙江,一场关乎振兴发展的深刻变革正在发生。面对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这片黑土地正以“跳起摸高”的进取姿态,加快转变思想观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四大新兴产业并驾齐驱,推动龙江实现产业转型、动能转换、增长方式转变,走出一条加快发展、赶超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振兴新路。

上午九点,在佳木斯街巷,全省首个无人配送车正接受测试。不久后,它将以三倍人工效能,为居民开启24小时“不打烊”的智能配送服务。同一时刻,在现代化车间里,一台东安发动机一分钟内,完成两千个精密部件的精准咬合;三千只易拉罐正列队下线。同样一分钟,市民指尖轻触屏幕,整部蓝光电影已在瞬息间下载完成……数字经济正以“无处不在”的渗透力和“润物无声”的变革力,系统重塑着龙江的生产方式与生活图景。

抢抓数字机遇,就是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黑龙江将数字经济确立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新引擎,全省累计培育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430个。飞鹤乳业、恒丰纸业、佳木斯电机跻身国家“数字领航”企业,建龙西钢、哈电机等6户企业打造全国卓越级智能工厂,一批批扎根黑土的企业,正以“龙江标杆”之姿,走在全国工业数字化转型浪潮前列。创新引擎同样全速运转:哈工大获批东北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工大智研智能农场入选东北首个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天工开悟”成为省内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生成式大模型。一系列“东北唯一”“省内首个”的突破,彰显着黑龙江作为区域数字创新策源地的崛起。

当数字经济打通发展经脉,生物经济则在黑土地上演绎着“点物成金”的科技奇迹。一根玉米,串起千亿级“黄金产业链”:明瑞药业以全球首创技术,用微生物将玉米芯直接转化为木糖醇,即将建成世界最大单体木糖醇生产基地。辰阳生物的国际首创秸秆制浆技术、大庆圣泉的可降解模塑餐具,共同书写着一根秸秆“变废为宝”的产业传奇。

北科健康一年时间建成国内首套细胞制剂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哈尔滨红豆杉生物制药研发的注射用海参糖胺聚糖,是全球首个兼具新结构、新机制、新靶点的创新药品,填补黑龙江近20年原研药生产的空白。

从一滴血液到一株红豆杉,从“首例”突破到“第一”领跑,226个重点项目、700亿元总投资的布局,黑龙江已构建起涵盖干细胞、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绿色环保的完整生物经济体系。

创新的星火,不只在实验室中闪耀,更在冰天雪地间燎原。冰雪,已从北疆风景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对外开放的新纽带。冰雪大世界单季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哈尔滨连续八年荣膺中国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而冰雪经济的魅力,远不止于冬季的限定狂欢,从“神州北极”的绚烂极光,到“华夏东极”的晨曦初照;从“林都号”列车驶入伊春林海,到齐齐哈尔烤肉香飘四海……这五年,从“冷资源”到“热经济”的升华,正演变为贯穿四季、活力不歇的产业盛宴。

冰雪之外,创意之风也吹遍龙江。一块鱼皮,从赫哲族渔猎生活的古老印记,蜕变为引领风尚的文创潮品;一块地毯,从家居装饰的“日用品”升级为文化载体……这些“一块资源”的华丽转身,正是黑龙江创意设计产业协同发力、系统布局的生动缩影。截至目前,全省创意设计产业经营主体突破2万家,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46亿多元跃升至2024年的近144亿元,三年增长超2倍。

创意设计的突破性发展,正是黑龙江产业振兴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十四五以来,锚定“换道超车”的跨越目标,黑龙江省精心擘画产业振兴行动计划,既着力打造四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又培育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六个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着力推动七个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力争到202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万亿新台阶,三次产业结构实现根本性优化升级,其中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突破13,一个质量引领、多元支撑、多业并举的现代产业新格局正加速成形。

来源:黑龙江网

原标题:四大引擎重塑优势 谱写龙江振兴新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