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业务大爆发,中石化这家公司拿下近6亿大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业务大爆发,中石化这家公司拿下近6亿大单

5月18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与GCL ND公司签订土耳其Geo2E地热发电项目生产井/回灌井钻探工程合同,共有地热钻井大包工作量26口,合同工期30个月,合同总额高达846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83亿。

作者:辛木

胜利工程爆发拿下近6亿海外大单

新华网截图

据新华网报道,5月18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与GCL ND公司签订土耳其Geo2E地热发电项目生产井/回灌井钻探工程合同,共有地热钻井大包工作量26口,合同工期30个月,借助石油工程一体化优势,该项目合同涵盖钻前工程、钻、测、录、固、泥浆、定向、酸化等业务,并提供套管及附件、钻头、泥浆、固井材料等。

胜利油田网站显示,这份合同总额高达846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83亿。

胜利油田网站截图

自从2016年6月,胜利石油工程在土耳其第一口3800米深的大包地热井K1井胜利完钻以来,共圆满完成了4口地热测试井,其中3口井实现了工业价值,在业内积累了良好的行业口碑,深得业主的信赖。中石化的工程服务已成功进入海外大包地热井工程服务新领域,因此,这次能够顺利拿下近6亿元的大单也是顺理成章。

2600亿的蛋糕谁能分享

而地热井项目的经验积累也极大提升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在地热工程的能力,并使其能够在2600多亿的庞大国内地热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根据《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地热能供暖要达到16亿平方米,净增11亿平方米,成为今后可再生能源供热的重要方式。

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截图

特别在环境要求比较高、目前污染比较严重的京津冀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热能利用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京津冀地区2020年地热能供暖面积要达到4.5亿平方米,占到五分之一。

地热供暖净增11亿平米是什么概念呢?首先要注意:地热供暖是需要打井的。那么实现新增供暖11亿平方米的钻井工作量有多大呢?

根据此前“石油人”的粗略估算,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不同,因此具体的工作量也会有所不同,以河北雄县为例,可以粗略估算一下。2015年该地有27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采用地热供暖,包含回灌井在内共打地热井78口,大约平均每3.46万平方米需要一口井,11亿平方米意味着需要大约钻井3万多口。

在“十三五”期间,整体地热投资初步估算,将高达约2600亿元。

在中石化集团方面,地热也是重点项目之一。目前,中国石化地热开发区域扩展到16个省份,地热供暖面积超过4000万平方米,并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将打造“20座无烟城”,实现新增供暖\制冷面积1亿平方米。

特别是在雄安新区,作为国内最大常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企业,中国石化新星公司近日在雄安新区设立后打出该地第一口地热井,在不久的将来终结雄安烧煤史。

2017年新星公司计划在雄安新区新增清洁能源供暖面积1000万平方米左右,使中国石化在雄安新区的清洁能源供暖面积达到1600万平方米以上,在河北省的清洁能源供暖面积达到2800万平方米以上。

火山上打井也不遥远

据外媒《财富》杂志官方网站5月8日报道,冰岛开启了一个火山深度钻探项目,“超临界蒸汽发电厂”(Supercritical Steam Power Plant),即在火山脉上钻井至岩浆,利用岩浆的超高压和高温(约摄氏427度)把水激发成一种“超临界流体”,在这种状态下水既是液体也是蒸气,更能驱动涡轮机发电。

自2016年8月开始,在今年1月达到预定位置,钻井深度达4659米,据介绍利用只需要要两到三口这种超深地热井就能满足20万人用电。当地科学家表示在开始发电之后,将会用两年时间验证这种新型的地热井,如果能够满足安全和经济条件,将会进行推广。

而中石化在地热项目上也和冰岛有着不错的合作关系。

2016年12月9日,中冰地热技术研发合作中心揭牌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志刚、冰岛国家能源局局长约翰内松共同为中心揭牌。之前,国家科技部同冰岛教育、科学与文化部签署了《关于建立中冰地热技术研发合作中心的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约定,新星公司和冰岛国家能源局、冰岛极地绿色能源公司作为执行机构共同组建中冰地热技术研发合作中心。

国资委网站截图

2016年9月23日,中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玉普访冰期间,与冰岛总理约翰松共同见证中国石化新星公司与冰岛国家能源局、冰岛极地绿色能源公司签署《中冰地热技术研发中心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冰地热技术研发合作中心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据介绍,中冰地热技术研发合作中心的建立,目的是推进中冰地热技术合作研发。因此,如果冰岛“超临界蒸汽发电厂”项目成功,也许国内也会有引进的可能。

在中国晚新生代以来的火山及熔岩活动较普遍,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古及晋冀二省北部、雷州半岛及海南岛、云南腾冲、羌塘(藏北)高原、台湾、太行山东麓及华北平原等地。

由此看来,面对目前石油行业的不景气,地热未来很可能是石油工程单位的重要发展方向,借助自身石油工程一体化优势,成为地热领域的支柱力量之一。

注:部分内容来自国资委网站、胜利油田网站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国石化

759
  • 中石化换帅
  • 中国石化等在河南成立油气勘探开发公司,注册资本9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业务大爆发,中石化这家公司拿下近6亿大单

5月18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与GCL ND公司签订土耳其Geo2E地热发电项目生产井/回灌井钻探工程合同,共有地热钻井大包工作量26口,合同工期30个月,合同总额高达846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83亿。

作者:辛木

胜利工程爆发拿下近6亿海外大单

新华网截图

据新华网报道,5月18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与GCL ND公司签订土耳其Geo2E地热发电项目生产井/回灌井钻探工程合同,共有地热钻井大包工作量26口,合同工期30个月,借助石油工程一体化优势,该项目合同涵盖钻前工程、钻、测、录、固、泥浆、定向、酸化等业务,并提供套管及附件、钻头、泥浆、固井材料等。

胜利油田网站显示,这份合同总额高达846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83亿。

胜利油田网站截图

自从2016年6月,胜利石油工程在土耳其第一口3800米深的大包地热井K1井胜利完钻以来,共圆满完成了4口地热测试井,其中3口井实现了工业价值,在业内积累了良好的行业口碑,深得业主的信赖。中石化的工程服务已成功进入海外大包地热井工程服务新领域,因此,这次能够顺利拿下近6亿元的大单也是顺理成章。

2600亿的蛋糕谁能分享

而地热井项目的经验积累也极大提升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在地热工程的能力,并使其能够在2600多亿的庞大国内地热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根据《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地热能供暖要达到16亿平方米,净增11亿平方米,成为今后可再生能源供热的重要方式。

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截图

特别在环境要求比较高、目前污染比较严重的京津冀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热能利用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京津冀地区2020年地热能供暖面积要达到4.5亿平方米,占到五分之一。

地热供暖净增11亿平米是什么概念呢?首先要注意:地热供暖是需要打井的。那么实现新增供暖11亿平方米的钻井工作量有多大呢?

根据此前“石油人”的粗略估算,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不同,因此具体的工作量也会有所不同,以河北雄县为例,可以粗略估算一下。2015年该地有27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采用地热供暖,包含回灌井在内共打地热井78口,大约平均每3.46万平方米需要一口井,11亿平方米意味着需要大约钻井3万多口。

在“十三五”期间,整体地热投资初步估算,将高达约2600亿元。

在中石化集团方面,地热也是重点项目之一。目前,中国石化地热开发区域扩展到16个省份,地热供暖面积超过4000万平方米,并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将打造“20座无烟城”,实现新增供暖\制冷面积1亿平方米。

特别是在雄安新区,作为国内最大常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企业,中国石化新星公司近日在雄安新区设立后打出该地第一口地热井,在不久的将来终结雄安烧煤史。

2017年新星公司计划在雄安新区新增清洁能源供暖面积1000万平方米左右,使中国石化在雄安新区的清洁能源供暖面积达到1600万平方米以上,在河北省的清洁能源供暖面积达到2800万平方米以上。

火山上打井也不遥远

据外媒《财富》杂志官方网站5月8日报道,冰岛开启了一个火山深度钻探项目,“超临界蒸汽发电厂”(Supercritical Steam Power Plant),即在火山脉上钻井至岩浆,利用岩浆的超高压和高温(约摄氏427度)把水激发成一种“超临界流体”,在这种状态下水既是液体也是蒸气,更能驱动涡轮机发电。

自2016年8月开始,在今年1月达到预定位置,钻井深度达4659米,据介绍利用只需要要两到三口这种超深地热井就能满足20万人用电。当地科学家表示在开始发电之后,将会用两年时间验证这种新型的地热井,如果能够满足安全和经济条件,将会进行推广。

而中石化在地热项目上也和冰岛有着不错的合作关系。

2016年12月9日,中冰地热技术研发合作中心揭牌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志刚、冰岛国家能源局局长约翰内松共同为中心揭牌。之前,国家科技部同冰岛教育、科学与文化部签署了《关于建立中冰地热技术研发合作中心的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约定,新星公司和冰岛国家能源局、冰岛极地绿色能源公司作为执行机构共同组建中冰地热技术研发合作中心。

国资委网站截图

2016年9月23日,中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玉普访冰期间,与冰岛总理约翰松共同见证中国石化新星公司与冰岛国家能源局、冰岛极地绿色能源公司签署《中冰地热技术研发中心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冰地热技术研发合作中心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据介绍,中冰地热技术研发合作中心的建立,目的是推进中冰地热技术合作研发。因此,如果冰岛“超临界蒸汽发电厂”项目成功,也许国内也会有引进的可能。

在中国晚新生代以来的火山及熔岩活动较普遍,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古及晋冀二省北部、雷州半岛及海南岛、云南腾冲、羌塘(藏北)高原、台湾、太行山东麓及华北平原等地。

由此看来,面对目前石油行业的不景气,地热未来很可能是石油工程单位的重要发展方向,借助自身石油工程一体化优势,成为地热领域的支柱力量之一。

注:部分内容来自国资委网站、胜利油田网站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