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资源里找优势在创新中破难题 枣庄“小石榴”做成大产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资源里找优势在创新中破难题 枣庄“小石榴”做成大产业

山东加强林木良种选育,选育出以“秋艳”石榴为代表的一批林木良种。

文|经济导报 杜杨

10月1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举办现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加强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助力美丽山东建设情况。

近年来,山东统筹实施林草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护、利用,积极助力林业提质、林产兴业、生态利民,尤其是依托全国唯一国家级石榴种质资源库,成功选育出“秋艳”“峄州红”等石榴新品种,还积极向深加工、旅游等产业方向延链,还打响了石榴盆景盆栽品牌,真正把“小石榴”做成了大产业大品牌。

首个林草“种子方舟”在山东

种质资源,又被称为遗传资源,是指生物体能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遗传物质。

据介绍,种质资源可以是一枚“果实”、一粒“种子”、一段“枝条”等,是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生态安全。

早在2011年至2014年,山东就以木本植物为主要调查对象,开展了全省域林木种质资源调查;2020年至2025年,又部署了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历经多年艰苦努力和两轮系统调查,山东林草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等“家底”基本查清。从调查数据看,山东现有林草种质资源2736种,其中草本植物1784种、林木952种,较1990年出版的《山东植物志》新增740种。近期刚完成的普查发现山东新记录种71种,极大丰富了山东乃至全国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支持,依托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专业设施和人才队伍,建成了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山东分库。目前,该库累计保存来自全国各省的林草种质资源6.97万份,涵盖珍稀濒危植物、古树名木、重要乡土树种、花卉等,在国家布局建设的7个同类型库中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被誉为中国林草系统首个“种子方舟”。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在加强林草种质资源“三位一体”保护的同时,还加强林木良种选育,“十四五”以来育成并通过审定林木良种146个,比如“秋艳”石榴、“金如意”山楂、苹果早熟品种“鲁丽”,这些良种广泛用于经济林果种植领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支撑。

此外,山东还积极建设国际合作,并且抓住国家部署植物园体系建设契机,积极筹建山东省植物园体系科普宣教基地,建设规模4650平方米,预计明年年底前面向社会开放。

从选育良种到培育产业集群

山东加强林木良种选育,选育出以“秋艳”石榴为代表的一批林木良种。

据介绍,枣庄市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石榴种质523份,数量居全国第一、世界前列。“秋艳”石榴便是国家林业草原石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上述石榴种质资源,成功选育出的,而且也是我国石榴属内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审定良种,具有个头大、口味佳、抗裂果、产量大、晚成熟、耐贮藏等特性,单果最重1斤2两,亩产可达4000斤以上。

在良种选育的基础上,山东还积极延链强链,培育产业发展集群。据介绍,山东将枣庄石榴园风景名胜区、峄城石榴园省级自然保护区等,整合优化为枣庄石榴园风景名胜区,目前年接待游客突破180万人次;在因地制宜划定石榴产业发展区域,保障了中国枣庄石榴交易中心、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等一批石榴产业项目顺利落地;支持枣庄市峄城区打造石榴创新平台13个,培育深加工龙头企业15家,推出石榴化妆品、特膳食品、石榴蒸馏白酒等产品10余种,深加工产品十大类46个品种,2024年全产业链年产值达到42.2亿元。

同时,山东还支持枣庄市打造“中国石榴盆景之都”,高标准推进石榴盆景盆栽示范园建设,积极参与中国林产品交易会、苗木展览会等展会平台。目前,枣庄市从事石榴盆景产业的企业、合作社、盆景大户达550余家,从业人员7000余人,年产石榴盆景盆栽约20万盆,在园总量超过30万盆,年产值6亿多元。峄城“石榴盆景栽培技艺”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和产业优势

从“石榴产业”的案例不难看出,种质资源就是育种创新的物质基础。

据介绍,近年来山东充分发挥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优势,通过加快林草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林草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推动林草种质资源的共享与产业化应用等措施,切实将山东的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

2024年,山东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6703亿元,居全国第四位,并且形成了以杨树为核心的优质用材林产业,以及以牡丹为重点的特色花卉及精深加工产业,这2个产业已成为我省富民产业的特色种质资源。

据介绍,杨树是山东特色乡土林木种质资源,但是大部分杨树是雌株,春夏之交杨絮飘飞,给大众带来不便。新培育的黑杨树新品种“泰宁1号”“泰宁3号”,均为雄株,解决了群众诟病的飞絮问题,而且树干更加粗壮、笔直,生长量大,是速生丰产林的好品种,可缓解木材进口压力、减少天然林采伐。目前,山东已成功创建国家级木材加工示范园区4家,居全国首位,人造板产业已成为全国领头羊,年产量达7000余万立方米。临沂市被命名为“中国板材之都”,全市拥有木材加工、板材制造等木业企业近1.3万家,产值3000多亿元、从业人员100万人。曹县被命名为“中国木艺之都”,曹县木盒是传统手工木制工艺品,涵盖首饰盒、礼品盒、酒瓶盒等实用器具,产品出口至20余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的红酒包装盒数量占全国90%。

山东的花卉种质也是资源丰富,产品品类众多,特色优势明显。牡丹作为山东特色种质资源的代表,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从种质资源出发做深创新,在牡丹反季节开花、鲜切花、油用牡丹栽培和深加工等领域取得60多项技术突破。同时,牡丹产业化进程不断深化,已延伸至医药、日化、保健、旅游观光等多个领域。目前,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工艺品等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牡丹提取物也被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2024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71.6万亩,销售额173亿元,居全国前列。青州已连续举办24届花博会,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年产值98亿元。

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东林草种质资源的转化,核心是抓住“创新”这个中间纽带——从资源里找优势、在创新中破难题、用产业把成果落地,最终实现“资源有价值、创新有实效、群众能受益”的目标。

来源:经济导报

原标题:从资源里找优势在创新中破难题 枣庄“小石榴”做成大产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资源里找优势在创新中破难题 枣庄“小石榴”做成大产业

山东加强林木良种选育,选育出以“秋艳”石榴为代表的一批林木良种。

文|经济导报 杜杨

10月1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举办现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加强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助力美丽山东建设情况。

近年来,山东统筹实施林草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护、利用,积极助力林业提质、林产兴业、生态利民,尤其是依托全国唯一国家级石榴种质资源库,成功选育出“秋艳”“峄州红”等石榴新品种,还积极向深加工、旅游等产业方向延链,还打响了石榴盆景盆栽品牌,真正把“小石榴”做成了大产业大品牌。

首个林草“种子方舟”在山东

种质资源,又被称为遗传资源,是指生物体能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遗传物质。

据介绍,种质资源可以是一枚“果实”、一粒“种子”、一段“枝条”等,是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生态安全。

早在2011年至2014年,山东就以木本植物为主要调查对象,开展了全省域林木种质资源调查;2020年至2025年,又部署了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历经多年艰苦努力和两轮系统调查,山东林草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等“家底”基本查清。从调查数据看,山东现有林草种质资源2736种,其中草本植物1784种、林木952种,较1990年出版的《山东植物志》新增740种。近期刚完成的普查发现山东新记录种71种,极大丰富了山东乃至全国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支持,依托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专业设施和人才队伍,建成了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山东分库。目前,该库累计保存来自全国各省的林草种质资源6.97万份,涵盖珍稀濒危植物、古树名木、重要乡土树种、花卉等,在国家布局建设的7个同类型库中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被誉为中国林草系统首个“种子方舟”。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在加强林草种质资源“三位一体”保护的同时,还加强林木良种选育,“十四五”以来育成并通过审定林木良种146个,比如“秋艳”石榴、“金如意”山楂、苹果早熟品种“鲁丽”,这些良种广泛用于经济林果种植领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支撑。

此外,山东还积极建设国际合作,并且抓住国家部署植物园体系建设契机,积极筹建山东省植物园体系科普宣教基地,建设规模4650平方米,预计明年年底前面向社会开放。

从选育良种到培育产业集群

山东加强林木良种选育,选育出以“秋艳”石榴为代表的一批林木良种。

据介绍,枣庄市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石榴种质523份,数量居全国第一、世界前列。“秋艳”石榴便是国家林业草原石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上述石榴种质资源,成功选育出的,而且也是我国石榴属内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审定良种,具有个头大、口味佳、抗裂果、产量大、晚成熟、耐贮藏等特性,单果最重1斤2两,亩产可达4000斤以上。

在良种选育的基础上,山东还积极延链强链,培育产业发展集群。据介绍,山东将枣庄石榴园风景名胜区、峄城石榴园省级自然保护区等,整合优化为枣庄石榴园风景名胜区,目前年接待游客突破180万人次;在因地制宜划定石榴产业发展区域,保障了中国枣庄石榴交易中心、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等一批石榴产业项目顺利落地;支持枣庄市峄城区打造石榴创新平台13个,培育深加工龙头企业15家,推出石榴化妆品、特膳食品、石榴蒸馏白酒等产品10余种,深加工产品十大类46个品种,2024年全产业链年产值达到42.2亿元。

同时,山东还支持枣庄市打造“中国石榴盆景之都”,高标准推进石榴盆景盆栽示范园建设,积极参与中国林产品交易会、苗木展览会等展会平台。目前,枣庄市从事石榴盆景产业的企业、合作社、盆景大户达550余家,从业人员7000余人,年产石榴盆景盆栽约20万盆,在园总量超过30万盆,年产值6亿多元。峄城“石榴盆景栽培技艺”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和产业优势

从“石榴产业”的案例不难看出,种质资源就是育种创新的物质基础。

据介绍,近年来山东充分发挥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优势,通过加快林草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林草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推动林草种质资源的共享与产业化应用等措施,切实将山东的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

2024年,山东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6703亿元,居全国第四位,并且形成了以杨树为核心的优质用材林产业,以及以牡丹为重点的特色花卉及精深加工产业,这2个产业已成为我省富民产业的特色种质资源。

据介绍,杨树是山东特色乡土林木种质资源,但是大部分杨树是雌株,春夏之交杨絮飘飞,给大众带来不便。新培育的黑杨树新品种“泰宁1号”“泰宁3号”,均为雄株,解决了群众诟病的飞絮问题,而且树干更加粗壮、笔直,生长量大,是速生丰产林的好品种,可缓解木材进口压力、减少天然林采伐。目前,山东已成功创建国家级木材加工示范园区4家,居全国首位,人造板产业已成为全国领头羊,年产量达7000余万立方米。临沂市被命名为“中国板材之都”,全市拥有木材加工、板材制造等木业企业近1.3万家,产值3000多亿元、从业人员100万人。曹县被命名为“中国木艺之都”,曹县木盒是传统手工木制工艺品,涵盖首饰盒、礼品盒、酒瓶盒等实用器具,产品出口至20余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的红酒包装盒数量占全国90%。

山东的花卉种质也是资源丰富,产品品类众多,特色优势明显。牡丹作为山东特色种质资源的代表,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从种质资源出发做深创新,在牡丹反季节开花、鲜切花、油用牡丹栽培和深加工等领域取得60多项技术突破。同时,牡丹产业化进程不断深化,已延伸至医药、日化、保健、旅游观光等多个领域。目前,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工艺品等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牡丹提取物也被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2024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71.6万亩,销售额173亿元,居全国前列。青州已连续举办24届花博会,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年产值98亿元。

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东林草种质资源的转化,核心是抓住“创新”这个中间纽带——从资源里找优势、在创新中破难题、用产业把成果落地,最终实现“资源有价值、创新有实效、群众能受益”的目标。

来源:经济导报

原标题:从资源里找优势在创新中破难题 枣庄“小石榴”做成大产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