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涛
枣庄市打造“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的战略规划,因头部电池企业的落户而再进一步。
据滕州融媒报道,10月14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滕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创新航在山东省的首个重大基地项目落户枣庄滕州。这一布局不仅强化了中创新航在北方市场的战略支点,也为枣庄构建“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注入了头部企业的技术实力与产业号召力。

作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企业,中创新航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领域均占据领先地位。据SNE最新统计数据,2025年1—8月,其动力电池装机量稳居全球第四,并连续多月市占率持续提升。公司业务增长强劲,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1.7%,净利润更是增长80.4%,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已跃升至全球第四。
中创新航选择枣庄,既是看中当地锂电产业基础,亦与山东新能源产业政策导向紧密契合。签约仪式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静瑜表示,枣庄区位优越、产业基础扎实、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围绕打造“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着力提升锂电新能源产业本地配套能力,持续增强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今天签约的项目,是我们践行推动山东产业和能源结构优化,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和产业绿色转型的具体行动和关键落子。”
作为“鲁南明珠”,枣庄因煤而兴。这里拥有深厚的传统工业底蕴,与煤炭相关的产业一度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0%以上。但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传统能源产业面临挑战,单纯依靠传统工业枣庄将难以为继。
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转型?枣庄选择耐住性子,聚力培育锂电产业。今年年初,2025年枣庄市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举行,欣旺达二期、科达利三期等项目开工。新能源及锂电产业的做大做强,正是枣庄布局新兴产业的缩影。
近年来,枣庄不断加码,以真金白银扶持锂电产业、真情实意招引龙头企业。2023年,枣庄出台了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为当地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此外,枣庄还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锂电产业工会、创建多个锂电新能源领域创新平台……种种举措,只为帮助枣庄锂电企业无忧发展。
作为连续多年入选“赛迪百强县榜单”的滕州,近年来全面融入枣庄“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发展大局,推进锂电和新能源产业实现从“点上发力”到“全面起势”的新突破。
滕州以“全市域覆盖、全链条贯通”为思路,构建了“1+3+3”产业格局,并出台《关于加快锂电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围绕锂电产业上下游,滕州加快建链、补链、强链,在做优做强现有隔膜、电解液的基础上,招引正负极材料、电芯和PACK、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等优质配套项目。
据滕州融媒,枣庄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王广部在签约仪式上介绍了项目合作有关情况,并承诺“我们将牢固树立‘金牌店小二’的服务意识,成立高规格的工作专班,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积极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助推项目早日落地建设、投产达效,持续提升全市新能源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滕州融媒10月16日报道,枣庄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王广部调研中创新航项目选址情况,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中创新航项目作为滕州市的头号工程,不可谓不受重视。滕州融媒报道,王广部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始终坚持“四好+一好”的招商理念,以中创新航项目为引领,积极招引上下游企业来滕延链配套,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着力提升滕州新能源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切实让新能源产业成为推动滕州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为加快建设“中华善城、现代滕州”注入持久动力。
引进一个头部企业只是开端,打造良性产业生态才是长远之道。中创新航的落地,恰是中创新航与枣庄、滕州的互相成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