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江西生物推出新一代破伤风临床防治首选药物“西林瓶TAT”,引领行业技术革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江西生物推出新一代破伤风临床防治首选药物“西林瓶TAT”,引领行业技术革新

在生物医药领域深耕多年的江西生物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生物”),正式宣布推出国内上市首款采用西林瓶包装的破伤风抗毒素(TAT),标志着我国破伤风防治领域迈入全新阶段。

【江西,2025年10月17日】在生物医药领域深耕多年的江西生物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生物”),正式宣布推出国内上市首款采用西林瓶包装的破伤风抗毒素(TAT),标志着我国破伤风防治领域迈入全新阶段。这一创新产品不仅在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上实现重大突破,更通过工艺优化与包装革新,重新定义了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的行业标准。

image

图片来源:江西生物

公开资料显示,江西生物为中国和全球人用破伤风抗毒素(TAT)最大的提供商与出口商,具备全面、成熟且可对标世界领先水平的动物免疫及抗血清制备技术平台。公司2024年度收入约2.2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48%,净利润约为0.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43%。

公司业务涵盖人用药与兽药,其中人用TAT为核心产品,2022-2024年销售收入占比均超90%。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2024年销量计,其在中国及全球人用TAT市场份额分别达65.8%、36.6%,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其中,中国市场份额已连续18年超50%。

然而,江西生物并未止步于规模优势,而是将技术创新作为突破行业“内卷”的核心抓手。

新一代产品重构行业竞争力

破伤风作为一种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至今仍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威胁。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4年全球破伤风感染后的平均病死率仍高达41.5%,而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数字更为严峻。

我国每年因各类创伤导致的破伤风易感伤口高达9430万例,但被动免疫制剂的保护覆盖率不足50%,供需矛盾突出。

市面上所见的破伤风抗毒素(TAT)均采用安瓿瓶包装,是应用最广泛的破伤风被动免疫产品,其在市场容量上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在中国,TAT满足了全国约60%的临床需求,年消耗量超过2000万剂,在保障临床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西生物此次推出的新一代TAT,在产品生产上突破传统,率先采用去甲苯、去间甲酚、巴氏病毒灭活三大创新工艺,让产品更契合医疗机构急诊场景的使用需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显示,新一代TAT是国内破伤风抗毒素上市产品中唯一采用西林瓶包装、唯一植入病毒灭活技术、唯一不含防腐剂的产品,为行业树立了全新TAT标杆。

新一代TAT在生产和包装工艺中,去除常规甲苯、防腐剂的添加,采用中硼硅玻璃材质西林瓶包装、无菌隔离器自动化灌装线等先进技术,填补了多项国内TAT领域生产技术空白,产品密封性、稳定性、安全性显著提升,为临床使用提供了更高保障。

据公司披露,其比活性最高可达90,000 IU/gp,较药典标准提升近一倍,而价格仅相当于其他破伤风被动免疫品种的十分之一。

随着基层医疗机构对破伤风防治的认知科普及治疗重视程度的持续提升,TAT的市场需求呈现强势增长。江西生物旗下TAT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甲类品种,患者可享受全额报销,极大减轻了经济负担。在国内市场,江西生物的渠道分销网络覆盖全国23,500余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院占比超1,500家。

核心产品升级或成估值“催化剂”

随着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启动,集采规则从“唯低价论”转向“质价并重”,质量分层成为定价的核心依据。江西生物新一代TAT产品的推出,契合了这一趋势。“质量优势正在转化为定价权。”某投行分析师指出。

公开信息显示,江西生物TAT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急(抢)救药品目录及甲类医保目录品种,享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同时,据江西生物披露,江西生物提交给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报告,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人用TAT的不良反应频率,即收到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占同期在中国总销量的比率,仅约为0.03%,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其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所报告的不良反应中绝大部分为轻微过敏等轻微症状,显示出产品的卓越安全性。

在集采“量价挂钩”机制下,这类高质量产品有望获得更高市场份额,同时保持合理利润空间。

image

图片来源:江西生物

从“单一产品”到“生态平台”的进化

江西生物总经理姚晓东在发布会上表示,新一代TAT的诞生,不仅是一项简单的技术与包装的革新,更是一次以临床体验、安全可控、无菌保障与普惠可及为核心的系统性升级。它让破伤风防治更高效、更安全,也更符合现代应急医疗的实际需求。

新一代TAT其“唯一上市采用西林瓶包装、唯一不含防腐剂、唯一应用巴氏病毒灭活工艺”的三重革新,为破伤风临床使用提供了更安全的防护选择,增强招投标/市场准入与品牌差异化,进一步巩固江西生物在抗毒素领域的领先地位,让TAT成为更值得信赖的破伤风被动免疫防治临床选择。

面对抗感染领域药品质量升级与生物医药技术的快速发展,江西生物董事长敬玥强调:“多克隆抗体的多靶点结合特性,能迅速发挥广谱速效、规模化生产和紧急情况下快速制备优势,在病原体突变下的免疫逃逸、大规模或新型传染病、耐药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的应对中尤为关键。

公司拥有全面、成熟且可对标世界领先水平的动物免疫及抗血清制备技术平台,加之完全打通的产业链与技术链,我们正积极加大科研投入,结合抗原开发(如重组蛋白、mRNA及无血清抗原技术)与抗体纯化(如辛酸纯化、离子交换层析和病原体特异性亲和层析)等多种前沿创新技术,快速高效开发各种新产品,让多克隆抗体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解决生物毒素中和及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推动更多‘中国方案’走向世界,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江西生物新一代西林瓶包装TAT的上市,标志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重要跨越。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重新定义行业标准,以生态化布局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捕获的有机统一,展现了中国医药企业的全球视野与责任担当。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youlianyunpindao@163.com
以上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江西生物推出新一代破伤风临床防治首选药物“西林瓶TAT”,引领行业技术革新

在生物医药领域深耕多年的江西生物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生物”),正式宣布推出国内上市首款采用西林瓶包装的破伤风抗毒素(TAT),标志着我国破伤风防治领域迈入全新阶段。

【江西,2025年10月17日】在生物医药领域深耕多年的江西生物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生物”),正式宣布推出国内上市首款采用西林瓶包装的破伤风抗毒素(TAT),标志着我国破伤风防治领域迈入全新阶段。这一创新产品不仅在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上实现重大突破,更通过工艺优化与包装革新,重新定义了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的行业标准。

image

图片来源:江西生物

公开资料显示,江西生物为中国和全球人用破伤风抗毒素(TAT)最大的提供商与出口商,具备全面、成熟且可对标世界领先水平的动物免疫及抗血清制备技术平台。公司2024年度收入约2.2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48%,净利润约为0.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43%。

公司业务涵盖人用药与兽药,其中人用TAT为核心产品,2022-2024年销售收入占比均超90%。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2024年销量计,其在中国及全球人用TAT市场份额分别达65.8%、36.6%,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其中,中国市场份额已连续18年超50%。

然而,江西生物并未止步于规模优势,而是将技术创新作为突破行业“内卷”的核心抓手。

新一代产品重构行业竞争力

破伤风作为一种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至今仍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威胁。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4年全球破伤风感染后的平均病死率仍高达41.5%,而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数字更为严峻。

我国每年因各类创伤导致的破伤风易感伤口高达9430万例,但被动免疫制剂的保护覆盖率不足50%,供需矛盾突出。

市面上所见的破伤风抗毒素(TAT)均采用安瓿瓶包装,是应用最广泛的破伤风被动免疫产品,其在市场容量上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在中国,TAT满足了全国约60%的临床需求,年消耗量超过2000万剂,在保障临床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西生物此次推出的新一代TAT,在产品生产上突破传统,率先采用去甲苯、去间甲酚、巴氏病毒灭活三大创新工艺,让产品更契合医疗机构急诊场景的使用需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显示,新一代TAT是国内破伤风抗毒素上市产品中唯一采用西林瓶包装、唯一植入病毒灭活技术、唯一不含防腐剂的产品,为行业树立了全新TAT标杆。

新一代TAT在生产和包装工艺中,去除常规甲苯、防腐剂的添加,采用中硼硅玻璃材质西林瓶包装、无菌隔离器自动化灌装线等先进技术,填补了多项国内TAT领域生产技术空白,产品密封性、稳定性、安全性显著提升,为临床使用提供了更高保障。

据公司披露,其比活性最高可达90,000 IU/gp,较药典标准提升近一倍,而价格仅相当于其他破伤风被动免疫品种的十分之一。

随着基层医疗机构对破伤风防治的认知科普及治疗重视程度的持续提升,TAT的市场需求呈现强势增长。江西生物旗下TAT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甲类品种,患者可享受全额报销,极大减轻了经济负担。在国内市场,江西生物的渠道分销网络覆盖全国23,500余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院占比超1,500家。

核心产品升级或成估值“催化剂”

随着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启动,集采规则从“唯低价论”转向“质价并重”,质量分层成为定价的核心依据。江西生物新一代TAT产品的推出,契合了这一趋势。“质量优势正在转化为定价权。”某投行分析师指出。

公开信息显示,江西生物TAT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急(抢)救药品目录及甲类医保目录品种,享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同时,据江西生物披露,江西生物提交给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报告,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人用TAT的不良反应频率,即收到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占同期在中国总销量的比率,仅约为0.03%,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其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所报告的不良反应中绝大部分为轻微过敏等轻微症状,显示出产品的卓越安全性。

在集采“量价挂钩”机制下,这类高质量产品有望获得更高市场份额,同时保持合理利润空间。

image

图片来源:江西生物

从“单一产品”到“生态平台”的进化

江西生物总经理姚晓东在发布会上表示,新一代TAT的诞生,不仅是一项简单的技术与包装的革新,更是一次以临床体验、安全可控、无菌保障与普惠可及为核心的系统性升级。它让破伤风防治更高效、更安全,也更符合现代应急医疗的实际需求。

新一代TAT其“唯一上市采用西林瓶包装、唯一不含防腐剂、唯一应用巴氏病毒灭活工艺”的三重革新,为破伤风临床使用提供了更安全的防护选择,增强招投标/市场准入与品牌差异化,进一步巩固江西生物在抗毒素领域的领先地位,让TAT成为更值得信赖的破伤风被动免疫防治临床选择。

面对抗感染领域药品质量升级与生物医药技术的快速发展,江西生物董事长敬玥强调:“多克隆抗体的多靶点结合特性,能迅速发挥广谱速效、规模化生产和紧急情况下快速制备优势,在病原体突变下的免疫逃逸、大规模或新型传染病、耐药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的应对中尤为关键。

公司拥有全面、成熟且可对标世界领先水平的动物免疫及抗血清制备技术平台,加之完全打通的产业链与技术链,我们正积极加大科研投入,结合抗原开发(如重组蛋白、mRNA及无血清抗原技术)与抗体纯化(如辛酸纯化、离子交换层析和病原体特异性亲和层析)等多种前沿创新技术,快速高效开发各种新产品,让多克隆抗体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解决生物毒素中和及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推动更多‘中国方案’走向世界,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江西生物新一代西林瓶包装TAT的上市,标志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重要跨越。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重新定义行业标准,以生态化布局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捕获的有机统一,展现了中国医药企业的全球视野与责任担当。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