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指尖到心间!哈尔滨这场特殊手作集市大卖,专业为特殊儿童赋能,爱心为孩子插上翅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指尖到心间!哈尔滨这场特殊手作集市大卖,专业为特殊儿童赋能,爱心为孩子插上翅膀

本次活动旨在搭建社会关爱平台,让特殊学生的才华被看见、价值被认可。

10月19日10时,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市教育局、哈尔滨市残联等联合主办的“匠心筑梦,爱心托举未来”特殊教育学生手工作品集市活动在防洪纪念塔及中央大街国际旅游集散中心举办,市直、区、县(市)共19所特殊学校,布展41个展位。本次活动旨在搭建社会关爱平台,让特殊学生的才华被看见、价值被认可。

特殊教育学生手作“大卖”,自立能力获市场“盖章”

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了一个个精美的手作,地毯画、青花瓷碎片画、编珠戒指、钻石贴画、掐丝珐琅、团扇、蛋壳画、扭扭棒、国画、非遗印染、手工皂……这些作品背后,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有的学生用指尖代替目光,在织物的经纬间编织想象的图景;有的学生用色彩替代声音,在画布上勾勒内心丰盈的世界。每一件作品都闪耀着学生们专注与执着的光芒,凝聚着他们感知世界、创造价值的真诚。在这些光芒的背后,是一群默默耕耘的特殊教育教师,他们以专业搭建桥梁,以耐心点亮潜能,用尊重与智慧,日复一日静候每一朵花的绽放。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成长,更承载着师者最深切的期许。这里展出的不只是一件件物品,更是一个个被看见的梦想。”

活动还通过现场展示、互动体验、作品售卖等形式,让市民近距离感受特殊教育学生的艺术才华和坚韧精神。活动现场设立了作品展示区、互动体验区等多个功能区,市民既可欣赏购买精美手工作品,也可与特教老师、学生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

学生们的作品也是热卖,很多展区都被买空了,开启了预订模式。在防洪纪念塔室外展区,记者还看到不少爱心人士带着孩子去选手作。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我常会带孩子参与一些有爱的活动,希望她能成长为一个善良的人。而且这些手作太精美了,孩子喜欢得不得了,在不同摊位买了好几件作品。”

他们不是被帮助的对象,而是创造美的艺术家

“孩子们真的很不容易,这些作品都是纯手工打造,每个作品制作周期也不一样,有的可能一个月左右,长的甚至需要一个学期。但身体的局限让他们也有一定的优势,他们能屏蔽掉外界的干扰,更为专注地进行着手作。”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老师王怡人告诉记者,对于视障的孩子,老师便会手把手教他们基础知识,让学生反复触摸样品去学习;对于听障孩子,仅通过手语,孩子们很难理解色彩、构图等知识,所以起初都是跟着老师“照葫芦画瓢”,等掌握了基础理论后,他们就可以给作品添加自己的特色。

“开展特色美术等课程就是希望能够发掘孩子的闪光点,为孩子们赋能,帮他们树立自信心,而举办这样的手作集市,也是想搭建一个平台,让社会看到这些孩子们的优秀。”活动现场,王怡人骄傲地为记者介绍她的学生小宋,他参展的作品是自己绘制的脸谱。

小宋刚入学时,是个不爱说话的孩子,总是低着头,遇到人都是躲着走。王怡人介绍,很多特殊教育的孩子都会有自卑心理,小宋也是,但老师们总是鼓励他。“我们的孩子刚入学时的口头禅通常是‘我不行’‘我不可以’,我们要教给他们的就是‘你行’‘你可以’!”

在老师的指导下,入学时美术成绩垫底的自卑男孩迅速成长,美术成绩“逆袭”头部梯队。“学习画画这个过程我收获了很多,老师帮助我很多,但有时他们也不会出手,为了锻炼我自立能力,这样我会更有成就感。”如今小宋绘制的脸谱被很多人“抢购”,他也可以自信地与记者对话。在特殊教育学校,这样的“逆袭”,每天都在上演。

技能融入工作,特殊教育不是怜悯,而是唤醒潜能

对于特殊教育孩子来说,这些技能不仅是兴趣、爱好,更能成为他们的优势,去更好帮助他们实现社会价值。“特殊教育的老师要付出更多耐心、爱心,所以师生关系纽带更深。”王怡人告诉记者,每年寒暑假,她都能见到曾经的毕业生,他们一般不叫“王老师”,而是叫“王妈妈”,他们会开心地与王妈妈分享自己的近况。

“在学校时,我们也会带孩子参加国家、省、市的各种比赛,孩子们获得过很多荣誉。且掌握这些技能的他们在大学也很出彩,有的进入学生会,有的还保研了,听到这些消息,我们当老师的就觉得很幸福,替孩子们开心。”王怡人说,这些技能不仅是会在学习生活中发光,对于孩子们来说毕业进入社会也很有益处。

“我有一个学生,是聋哑孩子,那时我是他的班主任,可以说一路看着他成长。”王怡人介绍,这个孩子很有美术天赋,家长也全力支持,寒暑假都不松懈,坚持带着他攻读美术专业。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考入了长春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哈尔滨创业,如今他开了一家蛋糕店,把自己的美术功底融入到了创意蛋糕中,经常供不应求。

据了解,此次活动让社会公众真正“看见”特殊学生的才华与潜能,让学生的劳动成果获得价值“认可”,同时通过市集实践“支持”学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每一位市民的驻足欣赏、每一次作品的被选购,都是对特殊学生创造力的肯定,也是向所有引路前行的特教教师致以的崇高敬意。

来源:哈尔滨日报

原标题:从指尖到心间!哈尔滨这场特殊手作集市大卖,专业为特殊儿童赋能,爱心为孩子插上翅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指尖到心间!哈尔滨这场特殊手作集市大卖,专业为特殊儿童赋能,爱心为孩子插上翅膀

本次活动旨在搭建社会关爱平台,让特殊学生的才华被看见、价值被认可。

10月19日10时,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市教育局、哈尔滨市残联等联合主办的“匠心筑梦,爱心托举未来”特殊教育学生手工作品集市活动在防洪纪念塔及中央大街国际旅游集散中心举办,市直、区、县(市)共19所特殊学校,布展41个展位。本次活动旨在搭建社会关爱平台,让特殊学生的才华被看见、价值被认可。

特殊教育学生手作“大卖”,自立能力获市场“盖章”

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了一个个精美的手作,地毯画、青花瓷碎片画、编珠戒指、钻石贴画、掐丝珐琅、团扇、蛋壳画、扭扭棒、国画、非遗印染、手工皂……这些作品背后,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有的学生用指尖代替目光,在织物的经纬间编织想象的图景;有的学生用色彩替代声音,在画布上勾勒内心丰盈的世界。每一件作品都闪耀着学生们专注与执着的光芒,凝聚着他们感知世界、创造价值的真诚。在这些光芒的背后,是一群默默耕耘的特殊教育教师,他们以专业搭建桥梁,以耐心点亮潜能,用尊重与智慧,日复一日静候每一朵花的绽放。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成长,更承载着师者最深切的期许。这里展出的不只是一件件物品,更是一个个被看见的梦想。”

活动还通过现场展示、互动体验、作品售卖等形式,让市民近距离感受特殊教育学生的艺术才华和坚韧精神。活动现场设立了作品展示区、互动体验区等多个功能区,市民既可欣赏购买精美手工作品,也可与特教老师、学生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

学生们的作品也是热卖,很多展区都被买空了,开启了预订模式。在防洪纪念塔室外展区,记者还看到不少爱心人士带着孩子去选手作。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我常会带孩子参与一些有爱的活动,希望她能成长为一个善良的人。而且这些手作太精美了,孩子喜欢得不得了,在不同摊位买了好几件作品。”

他们不是被帮助的对象,而是创造美的艺术家

“孩子们真的很不容易,这些作品都是纯手工打造,每个作品制作周期也不一样,有的可能一个月左右,长的甚至需要一个学期。但身体的局限让他们也有一定的优势,他们能屏蔽掉外界的干扰,更为专注地进行着手作。”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老师王怡人告诉记者,对于视障的孩子,老师便会手把手教他们基础知识,让学生反复触摸样品去学习;对于听障孩子,仅通过手语,孩子们很难理解色彩、构图等知识,所以起初都是跟着老师“照葫芦画瓢”,等掌握了基础理论后,他们就可以给作品添加自己的特色。

“开展特色美术等课程就是希望能够发掘孩子的闪光点,为孩子们赋能,帮他们树立自信心,而举办这样的手作集市,也是想搭建一个平台,让社会看到这些孩子们的优秀。”活动现场,王怡人骄傲地为记者介绍她的学生小宋,他参展的作品是自己绘制的脸谱。

小宋刚入学时,是个不爱说话的孩子,总是低着头,遇到人都是躲着走。王怡人介绍,很多特殊教育的孩子都会有自卑心理,小宋也是,但老师们总是鼓励他。“我们的孩子刚入学时的口头禅通常是‘我不行’‘我不可以’,我们要教给他们的就是‘你行’‘你可以’!”

在老师的指导下,入学时美术成绩垫底的自卑男孩迅速成长,美术成绩“逆袭”头部梯队。“学习画画这个过程我收获了很多,老师帮助我很多,但有时他们也不会出手,为了锻炼我自立能力,这样我会更有成就感。”如今小宋绘制的脸谱被很多人“抢购”,他也可以自信地与记者对话。在特殊教育学校,这样的“逆袭”,每天都在上演。

技能融入工作,特殊教育不是怜悯,而是唤醒潜能

对于特殊教育孩子来说,这些技能不仅是兴趣、爱好,更能成为他们的优势,去更好帮助他们实现社会价值。“特殊教育的老师要付出更多耐心、爱心,所以师生关系纽带更深。”王怡人告诉记者,每年寒暑假,她都能见到曾经的毕业生,他们一般不叫“王老师”,而是叫“王妈妈”,他们会开心地与王妈妈分享自己的近况。

“在学校时,我们也会带孩子参加国家、省、市的各种比赛,孩子们获得过很多荣誉。且掌握这些技能的他们在大学也很出彩,有的进入学生会,有的还保研了,听到这些消息,我们当老师的就觉得很幸福,替孩子们开心。”王怡人说,这些技能不仅是会在学习生活中发光,对于孩子们来说毕业进入社会也很有益处。

“我有一个学生,是聋哑孩子,那时我是他的班主任,可以说一路看着他成长。”王怡人介绍,这个孩子很有美术天赋,家长也全力支持,寒暑假都不松懈,坚持带着他攻读美术专业。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考入了长春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哈尔滨创业,如今他开了一家蛋糕店,把自己的美术功底融入到了创意蛋糕中,经常供不应求。

据了解,此次活动让社会公众真正“看见”特殊学生的才华与潜能,让学生的劳动成果获得价值“认可”,同时通过市集实践“支持”学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每一位市民的驻足欣赏、每一次作品的被选购,都是对特殊学生创造力的肯定,也是向所有引路前行的特教教师致以的崇高敬意。

来源:哈尔滨日报

原标题:从指尖到心间!哈尔滨这场特殊手作集市大卖,专业为特殊儿童赋能,爱心为孩子插上翅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