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自治区党委书记披露广西大环江锑浓度异常事件:监管不力致企业违法排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自治区党委书记披露广西大环江锑浓度异常事件:监管不力致企业违法排污

本次事件对河池市环江大环江至龙江河拉腊河段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无人身伤亡。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025年10月20日,学习时报头版头条刊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署名文章《以正确政绩观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其中,在谈到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时,文章披露了去年10月发生的大环江锑浓度异常事件背后监管不力问题。

文章写道,坚持高质量发展,是领导干部政绩观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过去一段时期,一些党员干部在政绩观上出现偏差,重速度、轻效益,重短期显性效果、轻长远可持续发展,甚至不惜以环境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背道而驰。

“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对企业监管不力,导致该县挺峰矿业有限公司违法生产和排污,造成较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受到威胁。”该文介绍。

2024年10月底,环江县发生大环江锑浓度异常事件在当地引发广泛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大环江是珠江水系柳江支流龙江河的一级支流,广西境内长度达147公里,为流经环江县的最大河流。环江县城唯一的饮用水水源地即位于县城北面大环江良伞村段。水源地长期服务县城约6.8万人的生活用水。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5年8月发布的调查报告介绍,2024年10月24日10时,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龙江河预警监测样品分析时发现,大环江台仙屯断面锑浓度异常。随即组织人员对龙江河、大环江开展水质调查监测。10月25日1时,监测结果显示,大环江良伞饮用水源断面锑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0.005毫克/升)1.2倍,其余断面锑浓度均不同程度升高。

环江县政府在2024年10月27日通报称,获悉情况后,该县立即成立大环江河水质异常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迅速采取供水保障、水质监测、溯源追查、污染治理等处置措施。目前,已查清锑浓度超标原因。11月10日,该县再次通报称,目前,县城区自来水厂出水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大环江河沿岸受影响村屯用水安全得到保障,事件污染源风险基本消除。

调查报告介绍,按照《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办法》相关规定,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成立大环江水质异常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开展全面调查。2024年10月26日,根据溯源监测结果,锁定环江挺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分公司是造成此次大环江水质异常事件的主要污染源企业。最后调查认定,此次事件是因该公司违法排污造成环江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锑浓度超标的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经生态环境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调查取证,调查组确定了挺峰选矿分公司违法排污路径和排放事实。一是利用厂区五级沉淀池内观察井里的排水阀门将沉淀池内的废水通过暗管排入外环境。二是挺峰选矿分公司将沉淀池内的废水回抽到厂区北面2个回用水池,故意让回用水池溢出,通过暗沟流入外环境。三是非法尾矿堆场内的废水通过软管虹吸和暗管溢流方式,直排外环境。

据统计,2024年7月至10月,挺峰选矿分公司选矿产生的废水含锑总量约448.9千克,其中排入大环江的废水含锑总量约361.9千克;剩余在厂区的废水含锑总量约87千克。该公司至环江水厂取水口直线距离约86.4公里。跟踪监测发现,污染物自公司排入外环境,经江色电站、合作电站、中山电站流入良伞饮用水水源地。

事件影响方面,调查报告称,本次事件对河池市环江大环江至龙江河拉腊河段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无人身伤亡。经评估,事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为608.37万元,均为应急处置费用,未造成可以确定的人身损害、财产损害及其他直接经济损失。

调查报告还介绍,2023年4月以来,挺峰选矿分公司因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未按规定开展监测等环境违法行为被多次处罚,但企业一直未整改到位。

针对以上问题,2024年10月28日,河池市生态环境局依法责令挺峰选矿分公司停产整治,2025年1月16日,河池市生态环境局依法对挺峰选矿分公司环境违法行为处以53.26万元罚款。将涉嫌犯罪的有关责任人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纪检部门已经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问责。完成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后,依法依规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曾对这起环境污染事件重点关注。广西日报2025年4月报道,陈刚于4月11日赴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实地督导检查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工作。

报道介绍,陈刚一行驱车沿着崎岖山路翻山越岭来到环江挺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分公司,走进厂区详细听取整改情况汇报,现场研究后续处置措施,要求当地绝不能有“过关”思想,要痛定思痛、痛下决心、坚决整改,对类似企业一个一个过筛子,对环保严重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陈刚强调,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全力抓好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坚决不要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GDP。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的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工作被媒体广泛报道。此前在5月初,广西专门成立了“自治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5月20日,陈刚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调研了解领导小组各工作组集中办公情况和排查整治工作情况时要求,把涉重金属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壮士断腕勇气彻底整改,坚决打赢打好涉重金属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持久战。”

外界注意到,陈刚在这次调研中还首次提到“非法采矿和涉重金属污染问题倒查十年专项行动”。他表示,深挖严查涉重金属环境污染事件及背后的作风问题、腐败问题,重点查处官商勾结、官员腐败、企业严重违法等问题,形成强大震慑力。要把领导干部腐败问题和工作履职不到位区分开来,把干部作风宽松软和官商沆瀣一气、同流合污区分开来,把当前积极整改、减少风险隐患和现在依然不担当不作为、选择“躺平”的干部区分开来,精准问责、严肃追责。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自治区党委书记披露广西大环江锑浓度异常事件:监管不力致企业违法排污

本次事件对河池市环江大环江至龙江河拉腊河段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无人身伤亡。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025年10月20日,学习时报头版头条刊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署名文章《以正确政绩观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其中,在谈到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时,文章披露了去年10月发生的大环江锑浓度异常事件背后监管不力问题。

文章写道,坚持高质量发展,是领导干部政绩观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过去一段时期,一些党员干部在政绩观上出现偏差,重速度、轻效益,重短期显性效果、轻长远可持续发展,甚至不惜以环境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背道而驰。

“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对企业监管不力,导致该县挺峰矿业有限公司违法生产和排污,造成较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受到威胁。”该文介绍。

2024年10月底,环江县发生大环江锑浓度异常事件在当地引发广泛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大环江是珠江水系柳江支流龙江河的一级支流,广西境内长度达147公里,为流经环江县的最大河流。环江县城唯一的饮用水水源地即位于县城北面大环江良伞村段。水源地长期服务县城约6.8万人的生活用水。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5年8月发布的调查报告介绍,2024年10月24日10时,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龙江河预警监测样品分析时发现,大环江台仙屯断面锑浓度异常。随即组织人员对龙江河、大环江开展水质调查监测。10月25日1时,监测结果显示,大环江良伞饮用水源断面锑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0.005毫克/升)1.2倍,其余断面锑浓度均不同程度升高。

环江县政府在2024年10月27日通报称,获悉情况后,该县立即成立大环江河水质异常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迅速采取供水保障、水质监测、溯源追查、污染治理等处置措施。目前,已查清锑浓度超标原因。11月10日,该县再次通报称,目前,县城区自来水厂出水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大环江河沿岸受影响村屯用水安全得到保障,事件污染源风险基本消除。

调查报告介绍,按照《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办法》相关规定,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成立大环江水质异常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开展全面调查。2024年10月26日,根据溯源监测结果,锁定环江挺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分公司是造成此次大环江水质异常事件的主要污染源企业。最后调查认定,此次事件是因该公司违法排污造成环江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锑浓度超标的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经生态环境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调查取证,调查组确定了挺峰选矿分公司违法排污路径和排放事实。一是利用厂区五级沉淀池内观察井里的排水阀门将沉淀池内的废水通过暗管排入外环境。二是挺峰选矿分公司将沉淀池内的废水回抽到厂区北面2个回用水池,故意让回用水池溢出,通过暗沟流入外环境。三是非法尾矿堆场内的废水通过软管虹吸和暗管溢流方式,直排外环境。

据统计,2024年7月至10月,挺峰选矿分公司选矿产生的废水含锑总量约448.9千克,其中排入大环江的废水含锑总量约361.9千克;剩余在厂区的废水含锑总量约87千克。该公司至环江水厂取水口直线距离约86.4公里。跟踪监测发现,污染物自公司排入外环境,经江色电站、合作电站、中山电站流入良伞饮用水水源地。

事件影响方面,调查报告称,本次事件对河池市环江大环江至龙江河拉腊河段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无人身伤亡。经评估,事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为608.37万元,均为应急处置费用,未造成可以确定的人身损害、财产损害及其他直接经济损失。

调查报告还介绍,2023年4月以来,挺峰选矿分公司因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未按规定开展监测等环境违法行为被多次处罚,但企业一直未整改到位。

针对以上问题,2024年10月28日,河池市生态环境局依法责令挺峰选矿分公司停产整治,2025年1月16日,河池市生态环境局依法对挺峰选矿分公司环境违法行为处以53.26万元罚款。将涉嫌犯罪的有关责任人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纪检部门已经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问责。完成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后,依法依规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曾对这起环境污染事件重点关注。广西日报2025年4月报道,陈刚于4月11日赴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实地督导检查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工作。

报道介绍,陈刚一行驱车沿着崎岖山路翻山越岭来到环江挺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分公司,走进厂区详细听取整改情况汇报,现场研究后续处置措施,要求当地绝不能有“过关”思想,要痛定思痛、痛下决心、坚决整改,对类似企业一个一个过筛子,对环保严重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陈刚强调,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全力抓好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坚决不要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GDP。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的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工作被媒体广泛报道。此前在5月初,广西专门成立了“自治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5月20日,陈刚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调研了解领导小组各工作组集中办公情况和排查整治工作情况时要求,把涉重金属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壮士断腕勇气彻底整改,坚决打赢打好涉重金属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持久战。”

外界注意到,陈刚在这次调研中还首次提到“非法采矿和涉重金属污染问题倒查十年专项行动”。他表示,深挖严查涉重金属环境污染事件及背后的作风问题、腐败问题,重点查处官商勾结、官员腐败、企业严重违法等问题,形成强大震慑力。要把领导干部腐败问题和工作履职不到位区分开来,把干部作风宽松软和官商沆瀣一气、同流合污区分开来,把当前积极整改、减少风险隐患和现在依然不担当不作为、选择“躺平”的干部区分开来,精准问责、严肃追责。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