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之下,全球时尚电商赛道正在呈现出明显分化趋势。
数据分析网站Similarweb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8月,SHEIN在全球时尚与服饰类别中仍然排名第一。在2025年6~8月三个月的排名中,SHEIN依然位于榜首,而且是前五大时尚与服装网站访中唯一环比增长的品牌。
在GlobalData最新发布的《2025年全球零售市场的赢家和输家》报告中显示,包括亚马逊和SHEIN在内的零售商将因其提供的高度便利性而增加市场份额,成为全球零售市场的赢家。
SHEIN快速发展更大的背景是,日前,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06万亿元,增长6.4%。其中,出口约1.63万亿元,增长6.6%,跨境电商拉动外贸增长新动能的地位更加突出。
数字代表了一个阶段的成果,而外界更为关心的往往是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才带来这样的改变。提起SHEIN,最为人所称道的或许是数字化的按需柔性生产模式——按照实际市场需求来预测销售、控制生产,既保证了动作敏捷,又减少了生产过剩,将时尚、效率与性价比充分融为一体,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不过,SHEIN对于供应链的投入和创新远不止于此。从与传化化学联手打造的纺织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到自推出以来累计节水近2万吨的数码冷转印工艺,再到近期肇庆、江门的智慧物流园区继广东肇庆希音湾区智慧产业园之后加速开仓,越来越多的探索逐步落地。
某种程度上来看,持续加大对供应链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意味着在加速自我进化的同时,为整个产业链做加法——这是SHEIN增长的动力来源,也是服装产业链上下游升级的有效路径。当创新的点滴汇聚成海,这家公司以及与它始终一路同行的众多合作伙伴们,也势必携手走向更远的远方。
“小单快反”,新故事的起点
当传统服装品牌还在为30%的未销售库存水平感到焦虑时,SHEIN已经将自主品牌的未销售库存率降低至低个位数百分比。然而,在成为SHEIN的供应商之前,许多服装老板并不清楚这一点。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书写新故事的契机。2021年,“服二代”石鹏飞决定转型做跨境电商,经过详细的研究和考察,他选择与SHEIN合作,作为后者的供应商,进一步拓宽业务的发展空间。对他和他的工厂来说,这不仅代表了赛道的切换——从相对平常的基础款毛衣到版型多变、充满时尚元素的设计感毛衣,更意味着生产模式的转变——摆在眼前的不再是几万件、十几万件一批的“大订单”,而是可能只有几十件起步的“小订单”。
这就是“小单快反”模式,即从源头出发、按需生产。有赖于成熟、先进的趋势分析系统,SHEIN的买手团队能够实时捕捉流行趋势的变化,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与即时反馈转化为销售预测和设计灵感,再以此为依据,确立后续产品的风格、定位和生产规划。
基于这样的背景,所有首单都从非常小量级的订单开始,起订一般在100-200件。借助线上数字化管理工具,各个款式的具体要求和质量标准被丝滑地同步给对应的供应商。于是,屏幕上跳动的订单数字,在鼠标轻轻一点的“咔哒”声之后,就进入了包括款式排单与后续管理等在内的生产环节。
最初,面对变化,石鹏飞并不习惯。一个例子是,以往外贸订单最多使用10种纱线,但SHEIN的订单需要多达30种纱线。除了在采购端严格把控纱线质量,还必须提前计算不同款式的织片时间,以合理调配织机工作,保证按时生产完成,难度不小。
幸好,在此过程中,SHEIN给予了全方位的培训,石鹏飞和团队也在积极地参与、磨合。直到将工厂的沟通和对接工作相对顺畅地推进,他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论。“‘小单快反’模式就需要把款‘养好’,之后销量就慢慢增长,一开始可能就二三十件,但到后面一天下个几千件的都有。”
从二三十件到几千件,其中各有取舍——通过后台展示的销售反馈,供应商可以迅速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调整。如果某个款式销量爆发,将立即追加生产;如果销售不及预期,则及时中止。于是,需求侧的购买行为与供给侧的生产能力,得到了精确的匹配,从而形成了一个可持续运转的闭环。
适应了“小单快反”模式之后,石鹏飞发现,有别于其他品牌客户,SHEIN面向全球市场的优势,让他的工厂从过去每年仅4-6个月的订单周期,到如今已经实现了全年满产,并保持着超过20%的年均增长率,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他感慨:“如果当初没有选择转型,我们现在可能还只是一家三线工厂,而现在我们的规模已经跻身产业带前列。”
这并不是孤例,依托于SHEIN成熟的按需柔性供应链体系,越来越多的工厂转身拥抱他们的新起点,一步步告别邮件、报表等传统的信息流转方式,提高自身的库存周转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浪费,进而以物美价廉的商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实际的价值——一幅更为广阔的图景就这样缓缓铺开。
技术创新,时尚与环保兼得
对许多供应商而言,“小单快反”模式是他们对SHEIN的第一印象,但随着经营的深入,他们渐渐发现,在向前迈进的道路上,SHEIN始终在坚持推进覆盖产业上下游的技术创新。
自19世纪70年代起,牛仔裤从美国淘金矿工的工装裤一步步走向全球大众流行单品,被贴上一个又一个标签,潮流在变、魅力不改。只是,鲜少有人知道,他们衣柜里那些颜色各异、每年替换的牛仔裤,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这与牛仔布一直以来的制作方法有关:为了获得不同颜色的布料,工人要反复将颜料加入机器中,完成染色再经过水洗和固色处理,越是追求做旧效果,水洗次数越多。
不过,借由数码冷转印工艺技术的应用,SHEIN正在改变牛仔服装的生产方式。具体来说,是通过数码打印机,以活性墨水将牛仔布的纹理或个性化艺术图案印刷至转印膜,再使用冷转印设备将转印膜上的图案转印到白色的牛仔布上,得到水洗褪色、复古磨损等效果。
经过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V)的验证,与此前的传统制作方法相比,该工艺可减少70.5%的用水量。不仅如此,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工人规避了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可能出现的风险,达到了对自然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双重利好。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SHEIN采用数码冷转印工艺生产牛仔服装约38万件,比2023年同比增加了90%,大约相当于节水超1万吨。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自其推出数码冷转印工艺以来,已累计节水近2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SHEIN还与功能化学和新材料科技企业传化化学合作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双方形成纺织面料技术及产品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探索前沿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力求打造国际一流的纺织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为纺织印染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SHEIN也引入了高校的科研力量,联合东华大学研发新一代聚酯中聚体循环利用解决方案,扩大回收材料范围,包括废旧纺织材料与PET瓶等消费前和消费后的涤纶材料。东华大学测试表明,这项工艺可以对再生涤纶进行反复回收,而且不会显著影响纺织物的材料性能。也就是说,在保证材料品质的情况下,采购更灵活、结果更环保、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不只是纺织材料,自营场所、供应商工厂的建设与改造背后同样蕴含着SHEIN关于环保的巧思,比如“屋顶光伏”项目。通过在建筑的屋顶铺设光伏发电系统,SHEIN仓储物流园区等自营场所的绿色电力使用比例已接近80%,至今仍然在不断提升。一些供应商工厂也在SHEIN的推广之下,尝试相应的光伏发电系统安装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底,引入光伏发电系统的SHEIN供应商工厂数量增加了约180%。
石鹏飞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算过一笔账,光是安装屋顶光伏这一项,每个月就可以为他节省1万多块钱的电费。“然后把节省的钱更多地应用在开发上,从而接到更多的订单。”
正循环就这样达成。据统计,2024年,SHEIN国内仓储园区和供应商工厂使用的光伏电量合计超6500万度,同比增长150%。这相当于上万户普通家庭一整年的用电量,也相当于减碳超3.5万吨,真正做到了时尚与环保兼得。
智慧供应链,共同进化的未来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增长与布局并行,SHEIN曾经播撒的种子,正在汇成一片森林,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市场开拓都是如此。
近期,SHEIN位于肇庆、江门的物流园区接连开仓,加大对智慧供应链的建设力度,与之相呼应的是,SHEIN销售与流量持续增长。SHEIN的加速建设,一方面可以看作是为即将到来的旺季“秣马厉兵”,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智慧供应商领域的优势。
就在7月,SHEIN位于广东肇庆的希音湾区智慧产业园也先行开仓。作为SHEIN在湾区的关键供应链仓储项目之一,其在不新增用地的基础上,对存量资源进行了充分盘活。以此为节点,SHEIN斥资超百亿元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布局迎来“加速跑”。
还是在肇庆,总投资35亿元的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已经完成了主体结构和屋面封顶,预计于2025年底竣工。届时,基于这个集智能分拣中心、订单分拨中心及智能制造工厂等于一体的智慧物流枢纽,SHEIN的供应链体系将进一步得到完善。项目达产后,预计每年完成服务贸易出口额35亿元,创造就业2-3万人。
事实上,得益于上半年业务的稳步发展,SHEIN加快了对后端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智慧供应链矩阵覆盖广州、肇庆、江门等城市,为全球销售特别是下半年的跨境电商旺季提供支持。
就像2024年9月开工的广州增城希音湾区供应链一期项目,投资达36.9亿元,项目三期总投资达百亿元,拟建设集运营仓储、备货、拣货、分拨、发货、结算等为一体的现代化供应链中心。当愿景从图纸落地,指向的是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三期全部达产后在增城统计年出口额超千亿元,预计引进产业人才高峰期约10万人。
某种程度上来说,SHEIN的智慧供应链建设在加深自己护城河的同时,也带动了产业在数字化、柔性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智能化、绿色化等方向升级。与此同时,这与SHEIN对平台战略的深化密切相关。在“跨境电商+产业带”的平台模式之下,无论是对供应链生态的打造、对接产业带,还是对卖家的扶持、对产业人才的培养,都是在帮助更多商家提升适应全球消费趋势、精准匹配市场需求和供应,提升供应链和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目前,SHEIN已覆盖近400个城市的产业带,计划在2025年推出150+产业带对接活动,以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进行综合联动招商,并提供上门专场培训与赋能服务,助力优质产业带产品上行跨境电商、拓展国际市场。
此外,SHEIN还面向全品类、各模式的跨境商家推出“爆单计划”,提供百亿级站内外流量和平台工具扶持,为后者的全球销售保驾护航。对在暑期大促摩拳擦掌的商家而言,东风已至,这就是打出爆品、做大规模、拿到增长的最佳时机。
商家渴望的高质量出海,与SHEIN在智慧供应链方向上十余年如一日的耕耘,最终归于同一个方向——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进化。正如石鹏飞所说的那样,“SHEIN和我之前接触过的外贸品牌都不一样”,“它跟厂家是互惠互利的关系”。的确,每一个订单背后,SHEIN都在为时尚电商、物流运输、服务贸易等产业做加法。这不难理解,毕竟,只有将蛋糕做大,才能让每个人都分到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