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留学生们未来5年、10年、20年的路究竟在何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留学生们未来5年、10年、20年的路究竟在何方?

“如果你想过个好生活,留在美国;但如果你想出人头地,尽早回国。”

提起留学,那么问题就来了。好端端的我们什么要选择出国留学?留学之后又能做什么呢 ?以下是Swathmore College就读的前辈的文章,除了详细分析留学的利弊外,更从5年,10年,20年各个阶段来探讨的留学对我们人生的意义,希望对大家长久以来的疑虑和思考有所帮助。

我真正关心的是我们每一个准备出去,将要出去,或者已经出去的“出国党”们,在前行于这条荆棘漫布的求学之路时,是否真正意识到了我们正在付出什么,我们又在等待什么。Why America? Why liberal arts education?Where is my post-college future?

留学后:未来在哪里?

是的,我们总归是要离开“学生时代的象牙塔”的,总会有我们踏入社会,勇敢面对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的一天的。不少朋友,同学,学弟学妹都本科毕业了,我也了解了一些他们的未来去向,很多极具代表性。总结起来,请允许我实话实话,我们留学生的职业选择并没有想象中的多,因为语言文化上的劣势,以及很多工作摆明不要international的赤裸裸的歧视,最后我们在看到自己熬夜改出来的cover letter+resume一次次石沉大海,在一次次被告知interview failed之后,才发现原来梦想总是如此美丽而虚幻,而骨感的现实却残酷的不留情面。

毕业去向一

Finance &Investment Banking

虽然我自己在中途做了“逃兵”,但是我不得不承认:Goldman Sachs or Morgan Stanley的光环,百里挑一的录取率,一毕业就可以参与世界级公司的财务事务的机会,以及那世俗但却实用的,动不动就是100K美元的年收入,是很多留学生所不能抗拒的诱惑。

目前来看,能去这些行业的,包括顶尖外资投资银行的IBD, Sales &Trading, Research和 Asset Management在纽约,香港或者北京办公室的,和一些低调但却非常elite的private equity &hedge fund &investment vehicle的同学,绝大多数都需要来自美国最顶尖的大学。

毕业去向二

Management Consulting

“去咨询吧,你可以参与到不同行业,几个甚至几十个公司的战略研究和问题解决中!” 圈子里挺多留学生朋友都非常热衷这个行业,一个是因为它确实比较有意思,另一个是可以不用每天像banking一样number crunching,可以work with people. 麦肯锡,BCG, Bain,Monitor,确实这是一个值得为之而努力的地方。

但是,摆在留学生面前的现实是,我们进退两难。作者Vxin kellyzhang913认为首先是Consulting Firms每年需要的人就不是很多,也就是僧多粥少,竞争难度丝毫不低于Banking,然后我们很难在这些公司的北美或者欧洲office找到自己的位置。为什么?你觉得让一个印度人来告诉你“上海小笼包”的口味该如何改进,该如何赢得市场时,你觉得这靠谱吗?你会为他的“idea”买单吗?那么退而求其次,这些公司在HK的办公室相对来说我们的机会就大了,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我们同时了解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优势就可以发挥出来了。

毕业去向三

Big Four US or HK office

国内的四大确实是挺辛苦的,也有一点点坑爹(工作强度不低于投资银行,但是很多方面的回报都差的太远),但是在美国的四大其实还是非常的不错的: decent and respectable career track if you like numbers and accounting.

我周围很多朋友都成功地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开始了职业生涯。我高中的好朋友目前正在Chicago的PwC, 我弗吉尼亚的同学也顺利搞定了实习。其实挺为他们高兴的,毕竟在这种世界级公司里边经受锻炼,又是在美国的different culture and working environment之下,如果能好好学习,向周围所有的一切学习,几年后,如果回到国内,一定会卓然于众。

很多国内本土的企业家或者创业公司,很多公司在3-5年后就会碰到在财务管理的规范和高效中的瓶颈,那个时候,有海外经历丰富实战经历的CFO来会有无可比拟的价值的。卫哲之前加盟阿里巴巴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榜样。

10年后,20年后

我们的未来又该在哪呢?

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次马拉松,大学四年以及之后几年的工作就仅仅只能算是一个开始,个人成就的巅峰一般都需在10-20年之后,当我们从“三十而立”中越发成长,在“四十不惑”的中年让知识,阅历,人脉,甚至是运气叠加在一起,铸就我们一生的价值。过去的一年,为了人生发展方向的选择,有幸向很多30-40岁的前辈们进行了学习,其中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和他们所给的一些非常中肯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

80%以上的人都会在5年之内离开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100+小时的工作强度,会在你对这份工作的新鲜感逐步消失,并且高额bonus的marginal utility迅速下降的时候,成为你的噩梦。我在夏天特别忙的时候,也经历一段类似的每天凌晨2点睡,8点开会,每周出差3个城市,平均每6小时blackberry就会有超过20封push-mail的生活。那种疲劳感和因为“缺乏睡眠”的痛苦,只有你自己体验过才会明白。按照我Goldman &KKR的学长的说法,we still have life but no lifestyle. 如此的精辟。

所以,除非你真的是喜欢,可以是喜欢所谓的“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或是喜欢这个光环和收入(人的虚荣心和对物质的追求一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巨大推动力),否则你一般都会选择离开,去读MBA,去咨询公司,去世界五百强的财务部门,或者去其他金融公司。而真正喜欢的人,20%的比例已经不低了。

只有“适合+喜欢”,你才能在金融业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再和一些目前仍然活跃在国内投行,券商,私募的前辈进行了交流之后,发现自己确实真的不太适合。因为金融精英的最大要求是:

1、对细节的苛求

2、不感情用事,冷静甚至冷血地做抉择

而我两点都不是很满足。金融家和银行家他们就好像business world里的“捕食者”,对PPT上两个图形没有对齐这样的小错误也从不放过,而却可以在股市大跌的时候安静地钓鱼,第二天抛售“兄弟公司”的所有股票。一句话,如果你也是那个“效率优先,不讲人情世故的超级机器处理器”的话,金融适合你。

另外,还是要喜欢,也就是你可以从你所做的事情中找到self-worth,获得快乐。(这种快乐不是来自于金钱的回报而是内心的声音)。中国古来都有一句俗话:有名的人不一定有钱,有钱的人不能有名。低调地赚钱,我认为这用来形容金融业特别合适。大多数人最后都只记住了Morgan Stanley,而为它贡献过青春的无数精英们,都被要求默默无闻,低调而终了。所以,如果这对你不是问题,你可以在一次次完成交易,一次次击败对手,以及在周围同伴对你头上光环的仰慕之情中找到自我价值,那么金融是属于你的。

“如果你想过个好生活,留在美国;但如果你想出人头地,尽早回国。”

我一辈子都记得当我妈的一个朋友,在他硅谷bay area的家中,晚上12点手拿喝完的青岛啤酒,和我说出上面这句话的神情。从那个40多岁的男人深邃的眼神中,我读出了“不甘”,但也读出了“满足”。“不甘”在于读完了Berkeley的博士后定居美国而没有回国闯荡,“满足”在于他给了她女儿一个温馨的别墅,一个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

是的,虽然在美国international找工作很难,但也不是不可能。而且美国物价合理,20万美元可以买一别墅,沃尔玛里的几美元的东西,按照一个月4000-5000美元的收入来说,简直就是白拿。但相比中国呢,房价绑架经济,12年CPI“官方数据”都有6%,然后薪水也是4000-5000,只不过单位换了换。所以,生活的难度就不言而喻了。

但是,如果美国就业上的瓶颈(文化+语言+客观制度),使得我们至始至终很难有主人翁的精神,毕竟这不是我们的土地。我在UBS实习的时候,就一直会有一种局外人的感觉,感觉我没法“感同身受”,而在国内的这几年里,哪怕有时候一天吃三顿盒饭,晚上睡在公司地板上,我依然感觉一切都很踏实。而且,从实用主义价值来判断,套用我一个经济学教授Golub的一句话,“全世界都瞄着中国这个迅速发展的消费者市场,美国人都想去,你们为什么不去?”,就是国内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留学生们未来5年、10年、20年的路究竟在何方?

“如果你想过个好生活,留在美国;但如果你想出人头地,尽早回国。”

提起留学,那么问题就来了。好端端的我们什么要选择出国留学?留学之后又能做什么呢 ?以下是Swathmore College就读的前辈的文章,除了详细分析留学的利弊外,更从5年,10年,20年各个阶段来探讨的留学对我们人生的意义,希望对大家长久以来的疑虑和思考有所帮助。

我真正关心的是我们每一个准备出去,将要出去,或者已经出去的“出国党”们,在前行于这条荆棘漫布的求学之路时,是否真正意识到了我们正在付出什么,我们又在等待什么。Why America? Why liberal arts education?Where is my post-college future?

留学后:未来在哪里?

是的,我们总归是要离开“学生时代的象牙塔”的,总会有我们踏入社会,勇敢面对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的一天的。不少朋友,同学,学弟学妹都本科毕业了,我也了解了一些他们的未来去向,很多极具代表性。总结起来,请允许我实话实话,我们留学生的职业选择并没有想象中的多,因为语言文化上的劣势,以及很多工作摆明不要international的赤裸裸的歧视,最后我们在看到自己熬夜改出来的cover letter+resume一次次石沉大海,在一次次被告知interview failed之后,才发现原来梦想总是如此美丽而虚幻,而骨感的现实却残酷的不留情面。

毕业去向一

Finance &Investment Banking

虽然我自己在中途做了“逃兵”,但是我不得不承认:Goldman Sachs or Morgan Stanley的光环,百里挑一的录取率,一毕业就可以参与世界级公司的财务事务的机会,以及那世俗但却实用的,动不动就是100K美元的年收入,是很多留学生所不能抗拒的诱惑。

目前来看,能去这些行业的,包括顶尖外资投资银行的IBD, Sales &Trading, Research和 Asset Management在纽约,香港或者北京办公室的,和一些低调但却非常elite的private equity &hedge fund &investment vehicle的同学,绝大多数都需要来自美国最顶尖的大学。

毕业去向二

Management Consulting

“去咨询吧,你可以参与到不同行业,几个甚至几十个公司的战略研究和问题解决中!” 圈子里挺多留学生朋友都非常热衷这个行业,一个是因为它确实比较有意思,另一个是可以不用每天像banking一样number crunching,可以work with people. 麦肯锡,BCG, Bain,Monitor,确实这是一个值得为之而努力的地方。

但是,摆在留学生面前的现实是,我们进退两难。作者Vxin kellyzhang913认为首先是Consulting Firms每年需要的人就不是很多,也就是僧多粥少,竞争难度丝毫不低于Banking,然后我们很难在这些公司的北美或者欧洲office找到自己的位置。为什么?你觉得让一个印度人来告诉你“上海小笼包”的口味该如何改进,该如何赢得市场时,你觉得这靠谱吗?你会为他的“idea”买单吗?那么退而求其次,这些公司在HK的办公室相对来说我们的机会就大了,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我们同时了解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优势就可以发挥出来了。

毕业去向三

Big Four US or HK office

国内的四大确实是挺辛苦的,也有一点点坑爹(工作强度不低于投资银行,但是很多方面的回报都差的太远),但是在美国的四大其实还是非常的不错的: decent and respectable career track if you like numbers and accounting.

我周围很多朋友都成功地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开始了职业生涯。我高中的好朋友目前正在Chicago的PwC, 我弗吉尼亚的同学也顺利搞定了实习。其实挺为他们高兴的,毕竟在这种世界级公司里边经受锻炼,又是在美国的different culture and working environment之下,如果能好好学习,向周围所有的一切学习,几年后,如果回到国内,一定会卓然于众。

很多国内本土的企业家或者创业公司,很多公司在3-5年后就会碰到在财务管理的规范和高效中的瓶颈,那个时候,有海外经历丰富实战经历的CFO来会有无可比拟的价值的。卫哲之前加盟阿里巴巴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榜样。

10年后,20年后

我们的未来又该在哪呢?

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次马拉松,大学四年以及之后几年的工作就仅仅只能算是一个开始,个人成就的巅峰一般都需在10-20年之后,当我们从“三十而立”中越发成长,在“四十不惑”的中年让知识,阅历,人脉,甚至是运气叠加在一起,铸就我们一生的价值。过去的一年,为了人生发展方向的选择,有幸向很多30-40岁的前辈们进行了学习,其中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和他们所给的一些非常中肯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

80%以上的人都会在5年之内离开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100+小时的工作强度,会在你对这份工作的新鲜感逐步消失,并且高额bonus的marginal utility迅速下降的时候,成为你的噩梦。我在夏天特别忙的时候,也经历一段类似的每天凌晨2点睡,8点开会,每周出差3个城市,平均每6小时blackberry就会有超过20封push-mail的生活。那种疲劳感和因为“缺乏睡眠”的痛苦,只有你自己体验过才会明白。按照我Goldman &KKR的学长的说法,we still have life but no lifestyle. 如此的精辟。

所以,除非你真的是喜欢,可以是喜欢所谓的“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或是喜欢这个光环和收入(人的虚荣心和对物质的追求一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巨大推动力),否则你一般都会选择离开,去读MBA,去咨询公司,去世界五百强的财务部门,或者去其他金融公司。而真正喜欢的人,20%的比例已经不低了。

只有“适合+喜欢”,你才能在金融业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再和一些目前仍然活跃在国内投行,券商,私募的前辈进行了交流之后,发现自己确实真的不太适合。因为金融精英的最大要求是:

1、对细节的苛求

2、不感情用事,冷静甚至冷血地做抉择

而我两点都不是很满足。金融家和银行家他们就好像business world里的“捕食者”,对PPT上两个图形没有对齐这样的小错误也从不放过,而却可以在股市大跌的时候安静地钓鱼,第二天抛售“兄弟公司”的所有股票。一句话,如果你也是那个“效率优先,不讲人情世故的超级机器处理器”的话,金融适合你。

另外,还是要喜欢,也就是你可以从你所做的事情中找到self-worth,获得快乐。(这种快乐不是来自于金钱的回报而是内心的声音)。中国古来都有一句俗话:有名的人不一定有钱,有钱的人不能有名。低调地赚钱,我认为这用来形容金融业特别合适。大多数人最后都只记住了Morgan Stanley,而为它贡献过青春的无数精英们,都被要求默默无闻,低调而终了。所以,如果这对你不是问题,你可以在一次次完成交易,一次次击败对手,以及在周围同伴对你头上光环的仰慕之情中找到自我价值,那么金融是属于你的。

“如果你想过个好生活,留在美国;但如果你想出人头地,尽早回国。”

我一辈子都记得当我妈的一个朋友,在他硅谷bay area的家中,晚上12点手拿喝完的青岛啤酒,和我说出上面这句话的神情。从那个40多岁的男人深邃的眼神中,我读出了“不甘”,但也读出了“满足”。“不甘”在于读完了Berkeley的博士后定居美国而没有回国闯荡,“满足”在于他给了她女儿一个温馨的别墅,一个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

是的,虽然在美国international找工作很难,但也不是不可能。而且美国物价合理,20万美元可以买一别墅,沃尔玛里的几美元的东西,按照一个月4000-5000美元的收入来说,简直就是白拿。但相比中国呢,房价绑架经济,12年CPI“官方数据”都有6%,然后薪水也是4000-5000,只不过单位换了换。所以,生活的难度就不言而喻了。

但是,如果美国就业上的瓶颈(文化+语言+客观制度),使得我们至始至终很难有主人翁的精神,毕竟这不是我们的土地。我在UBS实习的时候,就一直会有一种局外人的感觉,感觉我没法“感同身受”,而在国内的这几年里,哪怕有时候一天吃三顿盒饭,晚上睡在公司地板上,我依然感觉一切都很踏实。而且,从实用主义价值来判断,套用我一个经济学教授Golub的一句话,“全世界都瞄着中国这个迅速发展的消费者市场,美国人都想去,你们为什么不去?”,就是国内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