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在做了27年机器人之后 这家公司决定全力开拓中国市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在做了27年机器人之后 这家公司决定全力开拓中国市场

对iRobot来说,中国是一个既熟悉又新鲜的市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家用扫地机器人市场正在iRobot的带动下,变得越来越热。

这家专注于研发和制造各种机器人的公司,在近日推出了三个系列(6系、8系和9系)的Roomba扫地机器人新品,包含10种型号,价格从2799元至8999元不等。新产品延续了以往iRobot的设计风格,但在功能上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

例如当需要清洁墙壁边缘和角落的灰尘时,机器会自动切换至边角清洁模式;当机器处于家具或其他杂物的四周和下方区域时,则会切换至脱困模式。对于以往影响产品体验的线缆或绳子,Roomba会自动切换至防缠绕模式,通过滚刷反转的方式,将缠绕进滚刷的绳索和线缆重新“吐”出来。此外还设计有污垢探测和劲吸模式等。

这些功能看似简单,但iRobot经过27年的发展才得以实现。

“从机器人的性能和技术复杂性来看,现在已经走到了非常高端的发展阶段。其他公司想要模拟我们的产品进行类似技术的开发,难度是有些大的。”iRobot董事长、CEO及创始人Colin Angle(科林·安格尔)日前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

这是他第20次来到中国,对他来说,中国是一个既熟悉又新鲜的市场。

早在90年代末期,Colin便来到中国和一家美国的玩具公司洽谈项目,那时iRobot机器人更多以玩具形态出现。此后在2002年到2003年间,Colin频繁的往来于美国和中国,并首次推出了面向家用市场的Roomba扫地机器人。

iRobot成立于1990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教授罗德尼·布鲁克斯(Rodney Brooks)与其两位得意门生——科林·安格尔(Colin Angle)以及海伦·格雷纳(Helen Greiner)联合创立。创立之初,iRobot主要为美国政府、军方,以及各国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太空探测、战地救援、排爆、勘察、安保、研发等,制造不同用途的机器人。此后,iRobot还尝试过推出远程医疗以及会议通讯机器人。

作为较早涉足机器人产业的高科技公司,iRobot一直远离民用市场。直到其推出家用扫地机器人产品,才更多被消费者所熟知。

据Colin透露,截至目前为止,iRobot已经在全球卖出了超过1800万台家用机器人,产品类型包括扫地机器人、洗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和专门针对室外的泳池清理机器人,以及水槽清洗机器人等。

2005年,iRobot登陆纳斯达克,上市当天的股价达到36.94美元。此后几年,iRobot的股价一路上扬,较上市之初翻了一倍之多。

但与股价的上涨趋势所不同,从2005年到2015年这十年间,iRobot机器人业务的营收增长率却在持续放缓。在2013年到2015年,iRobot的财报显示,其医疗和商用机器人一直处于投资阶段,并没有产生实际收入。

为了扭转上述局面,iRobot在去年决定出售安防业务,将全部资源用于实用性消费机器人的产品开发和制造。

“消费类机器人市场的增长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聚焦这方面的资源投入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回报,不管是对股东还是考虑到公司的成长性。另外,这样做会让我们做更有效率的研发,并进行更多创新。”Colin表示。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专注家用机器人让iRobot的产品范围过于狭窄,发展潜力受到限制。

不管外界如何评论,Colin认为上述策略至少在商业领域是成功的,要知道iRobot的市值较原来增长了250倍。

来自数据公司NPD、GfK和iRobot的内部数据则显示,尽管有众多的同类品牌争相模仿,这家公司始终保持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二位的中国本土品牌科沃斯近两年的全球市场份额基本是在10%左右,与iRobot存在较大差距。

具体到细分市场,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日本市场,iRobot的市场占有率为60%,美国本土市场则为90%,欧洲为70%。但在庞大的中国市场,由于进入时间较晚,iRobot市场份额仅为20%-30%左右,落后于占据50%份额的科沃斯。

是否能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的份额与营收,将直接影响iRobot整体财报的表现。

iRobot预计,未来5年,中国家用清洁机器人市场将达到11亿-17亿美元,而美国为7亿-9亿美元,日本市场是3亿-4.5亿美元。

“我们期待在中国市场的增幅能够超过日本市场的增长率。”Colin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未来iRobot会将更多资源更高效的投入到中国市场。就在去年,这家公司在上海设立了iRobot中国总部,而此前中国区一直以代理和办事处形态运营。

iRobot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与另外一家英国电器品牌戴森颇为相似。这两家公司都将上海作为中国总部,主打高技术含量消费电器产品,定位中高端,研发投入巨大,均看好中国市场。据Colin透露,iRobot平均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可达到12%。

不同的是,iRobot产品线较为单一,在营销方面也没有戴森那么凶猛。

戴森的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其全球营业额增长45%,达2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24亿元),利润达6.31亿英镑(约合人民币56.57亿元),增长41%,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增长了244%。而iRobot去年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0%。

当然,考虑到戴森更多样化的品类,将两家公司的财务数字进行直接对比并不合适,但也从侧面反映出iRobot在中国面对的激烈竞争。

iRobot推出新品的前一周,戴森也正式在中国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扫地机器人。再加上科沃斯、海尔,以及新晋品牌米家、莱克等,iRobot想要稳固并强化自身地位存在巨大挑战。

但Colin对此表现得颇有自信。“从Roomba产品上市这十几年来,我们一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竞争,但我们的策略始终没有改变,即用最好质量的产品赢得市场,和竞争对手进行对抗。”他相信,当消费者尝试过iRobot的产品,意识到产品的价值,一定会建立起对产品的信心。

针对市面上的其他竞品,Colin也直言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设计缺陷,主要表现在路径规划不够完善、吸力不够强劲,或者高度过高等等。

“我们非常看重‘清扫任务完成率’这一性能。它意味着扫地机器人从开始启动,到顺利完成工作再回到自己充电底座上完成的比例,在整个使用寿命中能占多少。我们一定要让机器人能够顺利找到‘回家’的路。”Colin强调,这一点在竞争对手的宣传中很少提及。

也就是说,iRobot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借助技术实现真正的智能,而非借助人的帮助。通常情况下,线缆、绳子、有一定高度的地毯等等,都可能成为影响机器人工作的障碍物。

另一方面,这家公司也希望通过自身在机器人领域所积累的经验,在智能家居领域分一杯羹,与其他企业一起构建智能生态系统。

“有时展望家用消费类机器人的前景,我会感觉有些沮丧,目前只有扫地机器人做得好一些。但我相信这个行业未来会快速发展,也会变得更加多元化。”Colin说。

而从商业利润的角度来看,Colin并不过分看重,他甚至认为iRobot现在才刚刚起步,未来会持续不断的加大研发投入,从而使这家公司的技术优势能够再保持20年。

阅读更多有关科技的内容,请点击查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在做了27年机器人之后 这家公司决定全力开拓中国市场

对iRobot来说,中国是一个既熟悉又新鲜的市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家用扫地机器人市场正在iRobot的带动下,变得越来越热。

这家专注于研发和制造各种机器人的公司,在近日推出了三个系列(6系、8系和9系)的Roomba扫地机器人新品,包含10种型号,价格从2799元至8999元不等。新产品延续了以往iRobot的设计风格,但在功能上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

例如当需要清洁墙壁边缘和角落的灰尘时,机器会自动切换至边角清洁模式;当机器处于家具或其他杂物的四周和下方区域时,则会切换至脱困模式。对于以往影响产品体验的线缆或绳子,Roomba会自动切换至防缠绕模式,通过滚刷反转的方式,将缠绕进滚刷的绳索和线缆重新“吐”出来。此外还设计有污垢探测和劲吸模式等。

这些功能看似简单,但iRobot经过27年的发展才得以实现。

“从机器人的性能和技术复杂性来看,现在已经走到了非常高端的发展阶段。其他公司想要模拟我们的产品进行类似技术的开发,难度是有些大的。”iRobot董事长、CEO及创始人Colin Angle(科林·安格尔)日前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

这是他第20次来到中国,对他来说,中国是一个既熟悉又新鲜的市场。

早在90年代末期,Colin便来到中国和一家美国的玩具公司洽谈项目,那时iRobot机器人更多以玩具形态出现。此后在2002年到2003年间,Colin频繁的往来于美国和中国,并首次推出了面向家用市场的Roomba扫地机器人。

iRobot成立于1990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教授罗德尼·布鲁克斯(Rodney Brooks)与其两位得意门生——科林·安格尔(Colin Angle)以及海伦·格雷纳(Helen Greiner)联合创立。创立之初,iRobot主要为美国政府、军方,以及各国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太空探测、战地救援、排爆、勘察、安保、研发等,制造不同用途的机器人。此后,iRobot还尝试过推出远程医疗以及会议通讯机器人。

作为较早涉足机器人产业的高科技公司,iRobot一直远离民用市场。直到其推出家用扫地机器人产品,才更多被消费者所熟知。

据Colin透露,截至目前为止,iRobot已经在全球卖出了超过1800万台家用机器人,产品类型包括扫地机器人、洗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和专门针对室外的泳池清理机器人,以及水槽清洗机器人等。

2005年,iRobot登陆纳斯达克,上市当天的股价达到36.94美元。此后几年,iRobot的股价一路上扬,较上市之初翻了一倍之多。

但与股价的上涨趋势所不同,从2005年到2015年这十年间,iRobot机器人业务的营收增长率却在持续放缓。在2013年到2015年,iRobot的财报显示,其医疗和商用机器人一直处于投资阶段,并没有产生实际收入。

为了扭转上述局面,iRobot在去年决定出售安防业务,将全部资源用于实用性消费机器人的产品开发和制造。

“消费类机器人市场的增长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聚焦这方面的资源投入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回报,不管是对股东还是考虑到公司的成长性。另外,这样做会让我们做更有效率的研发,并进行更多创新。”Colin表示。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专注家用机器人让iRobot的产品范围过于狭窄,发展潜力受到限制。

不管外界如何评论,Colin认为上述策略至少在商业领域是成功的,要知道iRobot的市值较原来增长了250倍。

来自数据公司NPD、GfK和iRobot的内部数据则显示,尽管有众多的同类品牌争相模仿,这家公司始终保持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二位的中国本土品牌科沃斯近两年的全球市场份额基本是在10%左右,与iRobot存在较大差距。

具体到细分市场,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日本市场,iRobot的市场占有率为60%,美国本土市场则为90%,欧洲为70%。但在庞大的中国市场,由于进入时间较晚,iRobot市场份额仅为20%-30%左右,落后于占据50%份额的科沃斯。

是否能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的份额与营收,将直接影响iRobot整体财报的表现。

iRobot预计,未来5年,中国家用清洁机器人市场将达到11亿-17亿美元,而美国为7亿-9亿美元,日本市场是3亿-4.5亿美元。

“我们期待在中国市场的增幅能够超过日本市场的增长率。”Colin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未来iRobot会将更多资源更高效的投入到中国市场。就在去年,这家公司在上海设立了iRobot中国总部,而此前中国区一直以代理和办事处形态运营。

iRobot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与另外一家英国电器品牌戴森颇为相似。这两家公司都将上海作为中国总部,主打高技术含量消费电器产品,定位中高端,研发投入巨大,均看好中国市场。据Colin透露,iRobot平均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可达到12%。

不同的是,iRobot产品线较为单一,在营销方面也没有戴森那么凶猛。

戴森的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其全球营业额增长45%,达2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24亿元),利润达6.31亿英镑(约合人民币56.57亿元),增长41%,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增长了244%。而iRobot去年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0%。

当然,考虑到戴森更多样化的品类,将两家公司的财务数字进行直接对比并不合适,但也从侧面反映出iRobot在中国面对的激烈竞争。

iRobot推出新品的前一周,戴森也正式在中国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扫地机器人。再加上科沃斯、海尔,以及新晋品牌米家、莱克等,iRobot想要稳固并强化自身地位存在巨大挑战。

但Colin对此表现得颇有自信。“从Roomba产品上市这十几年来,我们一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竞争,但我们的策略始终没有改变,即用最好质量的产品赢得市场,和竞争对手进行对抗。”他相信,当消费者尝试过iRobot的产品,意识到产品的价值,一定会建立起对产品的信心。

针对市面上的其他竞品,Colin也直言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设计缺陷,主要表现在路径规划不够完善、吸力不够强劲,或者高度过高等等。

“我们非常看重‘清扫任务完成率’这一性能。它意味着扫地机器人从开始启动,到顺利完成工作再回到自己充电底座上完成的比例,在整个使用寿命中能占多少。我们一定要让机器人能够顺利找到‘回家’的路。”Colin强调,这一点在竞争对手的宣传中很少提及。

也就是说,iRobot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借助技术实现真正的智能,而非借助人的帮助。通常情况下,线缆、绳子、有一定高度的地毯等等,都可能成为影响机器人工作的障碍物。

另一方面,这家公司也希望通过自身在机器人领域所积累的经验,在智能家居领域分一杯羹,与其他企业一起构建智能生态系统。

“有时展望家用消费类机器人的前景,我会感觉有些沮丧,目前只有扫地机器人做得好一些。但我相信这个行业未来会快速发展,也会变得更加多元化。”Colin说。

而从商业利润的角度来看,Colin并不过分看重,他甚至认为iRobot现在才刚刚起步,未来会持续不断的加大研发投入,从而使这家公司的技术优势能够再保持20年。

阅读更多有关科技的内容,请点击查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