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联合利华再卖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联合利华再卖子!

此举是继今年5月关闭REN品牌之后,联合利华在高端美妆领域的又一业务剥离。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青眼 

联合利华又将出售一高端护肤品牌。

近日,联合利华官网发布公告称,旗下Kate Somerville凯诗薇(下称:凯诗薇)品牌将出售给Rare Beauty Brands。据悉,此次出售范围包含凯诗薇的护肤、身体护理产品线,以及品牌旗下位于洛杉矶梅尔罗斯广场的实体诊所。

值得一提的是,此举是继今年5月关闭REN品牌之后,联合利华在高端美妆领域的又一业务剥离。

一年剥离两大高端品牌

早在去年8月,就曾有多家媒体报道称联合利华计划出售旗下高端护肤品牌REN和凯诗薇。两大品牌均于2015年被联合利华收购,是联合利华高端美妆部门Unilever Prestige成立之初引入的重要资产。

历经近十年发展,这两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品牌最终走向了相似的命运。

今年5月,联合利华正式宣布于今年第三季度末关闭REN品牌;而凯诗薇也难逃被剥离的命运,据联合利华公告披露,其出售交易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目前正等待监管部门的最终批准。

▍截自联合利华官网

对于本次凯诗薇的出售,联合利华高端美妆事业部首席执行官Mary Carmen Gasco-Buisson表示:“在过去的18个月里,团队致力于推动凯诗薇实现扭亏为盈。随着品牌开启全新篇章,我们相信,新的所有权结构将能更好地支持其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助力品牌实现持续增长与长期成功。我们坚信,依托Rare Beauty Brands团队的专业力量,凯诗薇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据悉,此次的收购方Rare Beauty Brands是一家专注于收购并孵化具有高增长潜力的独立美容品牌的公司。该公司通过与品牌创始人协作,借助专业团队、成熟的零售资源、全球供应链体系以及资金支持,助力品牌实现更高效、可持续的业务扩张。

Rare Beauty Brand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hris Hobson表示,收购凯诗薇是其公司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他认为Rare Beauty Brands能够为凯诗薇品牌提供理想的发展平台,并对该品牌团队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他看好未来的合作前景,期待共同把握新的发展机遇,携手拓展更多追求高效奢华护肤的消费群体。

入华六年,仍难破"小众"困局

公开资料显示,凯诗薇由好莱坞医学美容专家Kate Somerville于2004年创立。该品牌以专业院线背景为依托,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护肤解决方案,尤其在抗衰、祛痘、敏感肌护理等领域表现出色。

2015年5月,联合利华宣布收购凯诗薇,并将其纳入旗下高端美妆(Prestige)部门,与Dermalogica、Murad、Living Proof、REN等品牌共同运营。

2019年,凯诗薇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同年3月,品牌与杭州高浪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开设天猫海外旗舰店;同年,亦随联合利华Prestige部门亮相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一步扩大市场认知。

彼时,凯诗薇主打的明星单品包括A醇VC精华、祛痘精华等,走的是当时最热的“成分赛道”,其单品还被不少消费者亲切称为“女鬼面膜”“女鬼精华”等。

在市场拓展方面,凯诗薇选择借用头部主播和美妆KOL影响力,触达更多消费者。例如,据李佳琦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显示,凯诗薇在2019年至2022年间多次登录李佳琦直播间;同时,凯诗薇还选取了不少美妆博主作为品牌推广窗口。

遗憾的是,尽管凯诗薇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进行了不少努力,且也获得了一定的热度,但最终能持续将声量转化为长期的品牌认知。至今,凯诗薇在中国市场仍未能突破“小众”定位,未能实现从热门单品到成熟品牌形象的跨越。

截至目前,凯诗薇在天猫国际海外旗舰店粉丝量为18.1万,店内共有28个商品链接,其中销量最高的产品为凯诗薇祛痘精华液,月销量最高为6000+件,整体市场表现较为平淡。

▍截自凯诗薇天猫国际海外旗舰店

与此同时,青眼注意到,凯诗薇在抖音平台的运营表现同样不佳。据青眼情报数据,品牌在抖音的GMV从2022–2023年间的1000万–2500万元,大幅下滑至2024年的250万–500万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萎缩至25万–50万元区间。

目前,凯诗薇抖音海外旗舰店已无在售商品,品牌官方旗舰店则仅保留10款商品,其中销量最高的胶原紧致焕活面膜显示已售3140件。

▍截自抖音:左为凯诗薇官方旗舰店;右为凯诗薇海外旗舰店

在小红书平台,凯诗薇的表现同样冷清,仅剩三款商品链接,且均显示“已售空”,最高销量未超过300件。不过,其小红书账号依旧在正常运营,最新一条内容发布于今日(10月15日),主要内容为双11大促推广。

此外,青眼调查发现,除小红书外,凯诗薇在多个社交平台的官方账号内容更新已基本停滞:微信服务号最后更新于2020年10月;抖音账号自2022年10月后未发布新内容,当前粉丝约3249人。

或也正是因市场表现不佳,凯诗薇最终沦为了联合利华的“弃子”。对于此次出售凯诗薇品牌的消息,青眼第一时间联系联合利华中国了解详情,截至发稿,联合利华中国暂未回复。

“卖旧买新”到“精兵简政”

联合利华深度变革加速

一直以来,剥离非核心资产可谓国际美妆巨头们的常见“瘦身”动作之一。而凯诗薇的出售实则也是联合利华大变革的又一缩影。事实上,近两年来,“降本增效”一直都是联合利华业务变革的首要关键词。

譬如,2024年,联合利华就已经开始清理表现不佳的品牌,将旗下ELIDA BEAUTY业务出售给私募股权公司Yellow Wood Partners。该业务涵盖20多个非核心美妆个护品牌,包括旁氏(Ponds,北美和欧洲业务)、TIGI、Timotei、Monsavon等。

今年3月,联合利华原首席财务官兼执行董事Fernando Fernandez正式接任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一职。接任后的Fernando Fernandez延续并提速了前任的重塑计划。同月,联合利华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全球裁员约75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5.9%,预计可节省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01亿元)成本。

就在不久前,有报道显示,联合利华将对内部200个关键管理岗位展开逐一审查,并计划对其中约25%(即约50人)进行“更新”。针对这一变革,Fernando Fernandez甚至在2025年巴克莱全球消费品会议(下称“巴克莱会议”)上直言,“他们够好吗?他们达到了联合利华应有的水平吗?”

不过,在巴克莱会议上,Fernando Fernandez还强调将明确7大优先事项。其中,首要的是加码联合利华美容与健康业务、个人护理业务,并意在2026年将这两项业务占比提升至51%(据联合利华财报披露,上半年这两项业务的合计占比为43%),占联合利华总营收的三分之二。

或也正是基于这一宏观策略,联合利华在出售、关停品牌的同时,还在不断物色优质品牌。据青眼不完全统计,仅今年,联合利华就已收购三个美妆品牌。

今年1月,联合利华以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94亿元)收购印度初创护肤品牌Minimalist,旨在拓展印度市场及高端护肤赛道;2月,联合利华以2.3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1.89亿元)收购英国可持续个人护理品牌Wild,强化个人护理业务的高端化布局;6月联合利华收购美国男士个人护理品牌Dr. Squatch,聚焦高端男士护理领域。

不过,以上三个品牌中,仅Wild进入中国市场,其他两大品牌暂未公布中国市场的拓展计划。

从品牌矩阵的“卖旧买新”到组织架构的“精兵简政”,这位全球快消巨头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自我重塑。无疑,联合利华正在试图通过加码化妆品等诸多方式,打造一条更聚焦的增长路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联合利华

  • 联合利华因美国政府停摆调整梦龙分拆时间表
  • TOPBRAND | 头皮护理品牌KilgourMD获融资;联合利华出售Kate Somerville;让茶官宣双明星代言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联合利华再卖子!

此举是继今年5月关闭REN品牌之后,联合利华在高端美妆领域的又一业务剥离。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青眼 

联合利华又将出售一高端护肤品牌。

近日,联合利华官网发布公告称,旗下Kate Somerville凯诗薇(下称:凯诗薇)品牌将出售给Rare Beauty Brands。据悉,此次出售范围包含凯诗薇的护肤、身体护理产品线,以及品牌旗下位于洛杉矶梅尔罗斯广场的实体诊所。

值得一提的是,此举是继今年5月关闭REN品牌之后,联合利华在高端美妆领域的又一业务剥离。

一年剥离两大高端品牌

早在去年8月,就曾有多家媒体报道称联合利华计划出售旗下高端护肤品牌REN和凯诗薇。两大品牌均于2015年被联合利华收购,是联合利华高端美妆部门Unilever Prestige成立之初引入的重要资产。

历经近十年发展,这两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品牌最终走向了相似的命运。

今年5月,联合利华正式宣布于今年第三季度末关闭REN品牌;而凯诗薇也难逃被剥离的命运,据联合利华公告披露,其出售交易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目前正等待监管部门的最终批准。

▍截自联合利华官网

对于本次凯诗薇的出售,联合利华高端美妆事业部首席执行官Mary Carmen Gasco-Buisson表示:“在过去的18个月里,团队致力于推动凯诗薇实现扭亏为盈。随着品牌开启全新篇章,我们相信,新的所有权结构将能更好地支持其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助力品牌实现持续增长与长期成功。我们坚信,依托Rare Beauty Brands团队的专业力量,凯诗薇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据悉,此次的收购方Rare Beauty Brands是一家专注于收购并孵化具有高增长潜力的独立美容品牌的公司。该公司通过与品牌创始人协作,借助专业团队、成熟的零售资源、全球供应链体系以及资金支持,助力品牌实现更高效、可持续的业务扩张。

Rare Beauty Brand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hris Hobson表示,收购凯诗薇是其公司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他认为Rare Beauty Brands能够为凯诗薇品牌提供理想的发展平台,并对该品牌团队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他看好未来的合作前景,期待共同把握新的发展机遇,携手拓展更多追求高效奢华护肤的消费群体。

入华六年,仍难破"小众"困局

公开资料显示,凯诗薇由好莱坞医学美容专家Kate Somerville于2004年创立。该品牌以专业院线背景为依托,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护肤解决方案,尤其在抗衰、祛痘、敏感肌护理等领域表现出色。

2015年5月,联合利华宣布收购凯诗薇,并将其纳入旗下高端美妆(Prestige)部门,与Dermalogica、Murad、Living Proof、REN等品牌共同运营。

2019年,凯诗薇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同年3月,品牌与杭州高浪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开设天猫海外旗舰店;同年,亦随联合利华Prestige部门亮相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一步扩大市场认知。

彼时,凯诗薇主打的明星单品包括A醇VC精华、祛痘精华等,走的是当时最热的“成分赛道”,其单品还被不少消费者亲切称为“女鬼面膜”“女鬼精华”等。

在市场拓展方面,凯诗薇选择借用头部主播和美妆KOL影响力,触达更多消费者。例如,据李佳琦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显示,凯诗薇在2019年至2022年间多次登录李佳琦直播间;同时,凯诗薇还选取了不少美妆博主作为品牌推广窗口。

遗憾的是,尽管凯诗薇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进行了不少努力,且也获得了一定的热度,但最终能持续将声量转化为长期的品牌认知。至今,凯诗薇在中国市场仍未能突破“小众”定位,未能实现从热门单品到成熟品牌形象的跨越。

截至目前,凯诗薇在天猫国际海外旗舰店粉丝量为18.1万,店内共有28个商品链接,其中销量最高的产品为凯诗薇祛痘精华液,月销量最高为6000+件,整体市场表现较为平淡。

▍截自凯诗薇天猫国际海外旗舰店

与此同时,青眼注意到,凯诗薇在抖音平台的运营表现同样不佳。据青眼情报数据,品牌在抖音的GMV从2022–2023年间的1000万–2500万元,大幅下滑至2024年的250万–500万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萎缩至25万–50万元区间。

目前,凯诗薇抖音海外旗舰店已无在售商品,品牌官方旗舰店则仅保留10款商品,其中销量最高的胶原紧致焕活面膜显示已售3140件。

▍截自抖音:左为凯诗薇官方旗舰店;右为凯诗薇海外旗舰店

在小红书平台,凯诗薇的表现同样冷清,仅剩三款商品链接,且均显示“已售空”,最高销量未超过300件。不过,其小红书账号依旧在正常运营,最新一条内容发布于今日(10月15日),主要内容为双11大促推广。

此外,青眼调查发现,除小红书外,凯诗薇在多个社交平台的官方账号内容更新已基本停滞:微信服务号最后更新于2020年10月;抖音账号自2022年10月后未发布新内容,当前粉丝约3249人。

或也正是因市场表现不佳,凯诗薇最终沦为了联合利华的“弃子”。对于此次出售凯诗薇品牌的消息,青眼第一时间联系联合利华中国了解详情,截至发稿,联合利华中国暂未回复。

“卖旧买新”到“精兵简政”

联合利华深度变革加速

一直以来,剥离非核心资产可谓国际美妆巨头们的常见“瘦身”动作之一。而凯诗薇的出售实则也是联合利华大变革的又一缩影。事实上,近两年来,“降本增效”一直都是联合利华业务变革的首要关键词。

譬如,2024年,联合利华就已经开始清理表现不佳的品牌,将旗下ELIDA BEAUTY业务出售给私募股权公司Yellow Wood Partners。该业务涵盖20多个非核心美妆个护品牌,包括旁氏(Ponds,北美和欧洲业务)、TIGI、Timotei、Monsavon等。

今年3月,联合利华原首席财务官兼执行董事Fernando Fernandez正式接任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一职。接任后的Fernando Fernandez延续并提速了前任的重塑计划。同月,联合利华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全球裁员约75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5.9%,预计可节省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01亿元)成本。

就在不久前,有报道显示,联合利华将对内部200个关键管理岗位展开逐一审查,并计划对其中约25%(即约50人)进行“更新”。针对这一变革,Fernando Fernandez甚至在2025年巴克莱全球消费品会议(下称“巴克莱会议”)上直言,“他们够好吗?他们达到了联合利华应有的水平吗?”

不过,在巴克莱会议上,Fernando Fernandez还强调将明确7大优先事项。其中,首要的是加码联合利华美容与健康业务、个人护理业务,并意在2026年将这两项业务占比提升至51%(据联合利华财报披露,上半年这两项业务的合计占比为43%),占联合利华总营收的三分之二。

或也正是基于这一宏观策略,联合利华在出售、关停品牌的同时,还在不断物色优质品牌。据青眼不完全统计,仅今年,联合利华就已收购三个美妆品牌。

今年1月,联合利华以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94亿元)收购印度初创护肤品牌Minimalist,旨在拓展印度市场及高端护肤赛道;2月,联合利华以2.3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1.89亿元)收购英国可持续个人护理品牌Wild,强化个人护理业务的高端化布局;6月联合利华收购美国男士个人护理品牌Dr. Squatch,聚焦高端男士护理领域。

不过,以上三个品牌中,仅Wild进入中国市场,其他两大品牌暂未公布中国市场的拓展计划。

从品牌矩阵的“卖旧买新”到组织架构的“精兵简政”,这位全球快消巨头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自我重塑。无疑,联合利华正在试图通过加码化妆品等诸多方式,打造一条更聚焦的增长路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