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诺
无论是在《歌手》中的表现,还是“炒作”套路,还是走红之后的热度指数和“活动轨迹”,迪玛希和黄致列都“势均力敌”,不由引得观众和粉丝们纷纷联想,迪玛希是不是真火了?和黄致列一样火,甚至比他还要更火?
5月14日晚,腾讯视频Live Music举办了一场双屏互动巨星演唱会《音乐战纪》。走红于《歌手》的“进口小哥哥”迪玛希在这场演唱会中再创佳绩,以700.2万的超高人气力压李宇春、萧亚轩、郁可唯、林宥嘉、方大同等知名歌手。面对粉丝的阵阵尖叫,“小哥哥”放话,“我非常尊重在此登台的每一位演员或者歌手,但是他们都没有像我这样的歌迷”。
“小哥哥”的放话绝非狂妄之举。近期以来,迪玛希频繁活跃于诸多演艺活动之中,热度之高难以言喻。除了《我想和你唱》《饭饭男友》等热门综艺之外,上周六他还登上了法国知名综艺节目“Les Annees bonneur”(美好年代),收获一票粉丝。近日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特别报道中的亮相再次让迪玛希成为媒体的焦点。
“进口小哥哥”迪玛希的走红让网友们想起凭借《我是歌手4》爆红的韩国欧巴黄致列。迪玛希和黄致列的成功轨迹十分接近,且人设风格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同为在《歌手》中“一炮而红”的外国选手,同样很暖、很绅士,难免会让人禁不住将二拿来比较一番。
在“限韩令”发布之前,黄致列在中国真可谓“红得发紫”。他在中国的第一张数字单曲《最远的距离》在30分钟内销售了10万张,一天内销售量突破80万元。如今,韩国欧巴一度落寞,“横空出世”的迪玛希代替欧巴填补了中国粉丝的心灵空缺。然而,这位被网友寄予了无限期待的“小哥哥”能否复制甚至超越黄致列的成功?
“天籁之音”和“苦情歌者”谁更红?
无论是在《歌手》中的表现,还是“炒作”套路,还是走红之后的热度指数和“活动轨迹”,迪玛希和黄致列都“势均力敌”,不由引得观众和粉丝们纷纷联想,迪玛希是不是真火了?和黄致列一样火,甚至比他还要更火?
就在《歌手》中的表现而言,迪玛希与黄致列不相上下。两人经常拿到竞演的前几名,而且都在总决赛中获得亚军。在《歌手》播出期间,节目组对迪玛希和黄致列使用的炒作手段也极为相似。在《我是歌手4》中,节目组炒作“黄致列和徐佳莹”CP,迪玛希和袁维娅、黄致列和徐佳莹,徐佳莹淘汰时黄致列将之抱在怀里安慰。在观众看来,迪玛希与袁维娅也CP感十足,二人的“亲亲”互动是节目组炒作的热点。
凭借《歌手》爆红后,迪玛希也和黄致列一样开始参与芒果及其他卫视的热门综艺,举办粉丝见面会、演唱电影主题曲,而且两人都分别登上过湖南卫视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2016年4月播出的《快乐大本营》邀请了黄致列,该视频在芒果TV上的播放量2328.0万次;而迪玛希参与录制的那期《快乐大本营》在芒果TV播放量更是高达3622.9万次。
就近两年来的百度指数来看,黄致列最热时百度指数高达135,813,在《我是歌手4》结束到2016年年底间,其百度指数仍保持在15,000左右;而迪玛希的最高百度指数也达130,000左右,在《歌手》结束一个月内其百度指数大约在12,000到20,000间,5月7日曾超过20,000达到顶峰。
就新浪微指数而言,黄致列在2016年1月到4月,也就是《我是歌手4》播出期间,其微指数最高可达330K左右;而迪玛希在《歌手》播出期间,其最高的微指数更是高达780K。此外,黄致列的微博粉丝数有542万,迪玛希的微博粉丝量稍低,约335万。
目前来看,迪玛希是真的“红”了,可他果真在照搬“黄致列”的“套路”吗?又能否保持持久的热度呢?
“小哥哥”和“小叔”的人设异同何在?
不同于《歌手》里的中国选手,迪玛希和黄致列等国外歌手在中国丝毫没有“歌王”、“歌后”的光环,这迫使他们不得不面对“从零开始”的局面;另一方面,正是这种局面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他们提供了重新塑造“人设”的契机。
在哈萨克斯坦,迪玛希只是一位正统歌手;在韩国,黄致列也不过是众多帅哥美女中并不显眼的一个;而在中国,他们有了更为鲜明的人设和定位,迪玛希被观众、网友称为“小哥哥”;而黄致列有“大叔的嗓,小鲜肉的颜”,因而被网友戏称为“小叔”。
迪玛希和黄致列身上都有“唱功扎实”、“帅”、“暖”、“萌”等标签。以“男神”知名迅速走红的二人身上都存在一种反差萌。黄致列的颜值和性格同他的嗓音和身世形成反差,而迪玛希的青春、呆萌也与其极致的唱功形成巨大反差。在这种“反差”背后,二人吸引粉丝的核心特质在于他们的“绅士”风度以及对执着于“演艺”、“歌唱”事业的品格。他们敬业和修养是很多内地明星都无法比拟的。
黄致列的“人设”无疑是韩国娱乐工业的产物,而且他在中国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一方水土”。黄致列在内地签约的经纪公司国韵文化深谙“中韩交流”之道,而黄致列本人的气质很符合湖南卫视的“快乐”定位。《我是歌手4》播出时,阿里巴巴以1.9252亿元人民币入股韩国SM公司,持有SM4%的股份。阿里入股SM,也就意味着黄致列可以享受到加盟阿里音乐同时身在芒果台综艺一线的宋柯、何炅提供的资源。
而“小哥哥”虽然来自哈萨克斯坦,却是在参加《歌手》之前就已与尚雯婕和聂心远开创的黑金经纪签约,可以说他是“Made In China”的外国艺人。黑金经纪提倡“以互联网做产品的思维打造年轻偶像艺人”,“年轻偶像”是黑金经纪重点关注的资源,从这点上来说,迪玛希符合黑金经纪的定位。
但迪玛希的“人设”却远没有黄致列走得那般顺风顺水。早前他参加综艺节目《饭饭男友》录制时,因为良好的艺能感惹得现场女嘉宾尖叫连连。然而部分“奶粉”却通过微博表示了对“奶迪”的前途的担忧,他们认为迪玛希并不适合参加这样“纯粹靠脸吃饭”的娱乐节目,并因此对黑金经纪提出了质疑。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奶粉”与黑金的第一次“冲突”。“奶粉”们曾因为“迪玛希机场睡长椅”、“带病上直播”等诸事而控诉黑金经纪公司贪图利益,不心疼艺人。此外,也有“奶粉”多次质疑黑金经纪为迪玛希的演艺道路所做的规划,认为迪玛希更适合在外国而非中国内地发展。粉丝与黑金的冲突也恰恰体现了“小哥哥”人设的游离之处——流行“明星”还是品质“歌者”。
迪玛希或将扛起“主流的旗”?
迪玛希走红于湖南卫视的王牌综艺节目,而且他极富时尚气质,收获诸多粉丝,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迪玛希的“娱乐圈进阶之路”或将一帆风顺。然而,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小哥哥”在“初入中国”之时就搭上了“主流”的快车。
纵观“歌手”历届冠军,羽泉、韩磊、韩红、李玟等人,除了在歌唱界资历较老之外,他们都还有一个共同特征——颇受主流媒体的认可。他们都曾一次或者多次在央视春晚中亮相,也曾参加央视其他综艺节目。而恰逢“一带一路”的契机,哈萨克斯坦出产的“进口小哥哥”迪玛希则顺理成章地成为《歌手》贴近主流的另一纽带。
另外,《歌手》节目组没有放过借用“政治东风”的契机,中国、哈萨克斯坦政府及其主流媒体也紧紧抓住了这个由“小哥哥”创建的“交流”机会。迪玛希受到人民网、中国网、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力挺,央视新闻直播间点赞《歌手》并称其为“一带一路”上的音乐使者。哈萨克斯坦驻中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参赞凯拉提也声称,“迪玛希参加这个节目,拉近了两个国家的文化。” 迪玛希甚至被授予哈萨克斯坦第一任总统国家奖学金,旨在表彰他在文化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
事实上,在两国媒体“助推”之前,“小哥哥”就已经有了“主流”色彩。从他的“被引进”到他的“自我定位”,都有“很正”的一面。迪玛希能够参加《歌手》,哈萨克斯坦的知名电视人叶尔泰功不可没。叶尔泰在中哈影视文化交流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叶尔泰也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他是通过结识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马黎才逐渐联系到湖南卫视《歌手》节目组工作人员的。迪玛希在“被引荐”之时就承载着叶尔泰对“中哈文化交流”的期许。
迪玛希出身于音乐世家,是从小接受训练的专业歌手,他也曾多次代表哈萨克斯坦参加国际音乐节,身上有较强的“正统”色彩。所谓“国宝级歌手”的称号不仅是一种专业“光环”,还有些许“很正的味道”。“小哥哥”自己也曾在采访中表示过,不想当明星,要当“人民艺术家”。
迪玛希并不是在“粉丝文化”中长大的,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落入“凡尘”,并试图在“粉丝文化”中“重新养成”。在娱乐资本和政治力量的协力助推下,如今的迪玛希“红得发紫”。这种“紫”的背后终究暗含着娱乐资本和政治资本的统一与对立,“娱乐红”和“主流红”必然难以达成“长久的默契”。
“进口小哥哥”有着“非主流”的高颜值、“非主流”的演唱风格、却又一颗“向往主流”、“拥抱人民”的心。在其“正统”的内在风格与“流行”的外在风格的包裹下,在娱乐资本和政治资本的双重包围以及粉丝群体的介入之下,迪玛希本人及其身后的力量会将他推向何方?笔者认为,在不太可能有“限哈令”的当下,“复制”黄致列似乎不算明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