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杨晓飞 许怡婷
从汉代青铜蒜头扁壶里封存的古老酒液,到如今为牛栏山、杜康等知名品牌供应核心基酒的产业规模,再到主动拥抱“Z世代”(从1995年到2009年出生,成长于互联网、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普及时代的一代年轻人)的创新尝试……10月28日,以“天地位育”为主题的国际酒业盛会2025赤水河论坛在贵州省茅台镇举行,山西省文水县白酒产业代表团英姿飒爽,奔赴千里参会。
“文水酿好酒,底气满满!硬气铮铮!朝气勃勃!”文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石新杰发言铿锵。作为则天故里、胡兰家乡,文水不仅承载着厚重的酿酒历史与红色精神,更将这份底蕴融入白酒产业发展,在白酒行业变革浪潮中积极破局。“文水清香”也正代表着三晋大地的另一种清冽与厚重,渐渐飘香全国……
一坛汉酒的千年回响:被历史照亮的产业根基
在文水上贤村汉代遗址里,1981年出土了一只青铜蒜头扁壶。壶中残留的液体经检测证实为早期酿造酒。这一发现不仅将文水酿酒史定格在两千多年前,更让当地酒文化有了具象的历史载体。这便是文水酿酒技艺代代相传的见证。
汉代时,文水地处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流的要道,农业发达,酿酒所需的粮食供应充足,加上汾河水的滋养,为酿酒技艺的成熟提供了天然条件。
盛唐时期,文水酒迎来了第一次“高光时刻”。据文水县文化和旅游局官网披露的史料,武则天回乡省亲时品鉴当地佳酿后钦定为唐宫御酒,让文水酒香穿越宫墙,成为当时白酒文化中的荣耀符号。如今,在文水县宗酒酒业的老作坊里,仍能看到传承自古代的酿酒工具——木质酒甑、陶制酒坛,以及记录着传统工艺的老账本。
“我们的‘宗酒酿酒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选粮、制曲到蒸馏、陈酿,每一步都严格遵循古法。” 山西宗酒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岳志伟说,“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现在能完整掌握的匠人已经不多了。”
千年文脉更是融入文水白酒产业的基因。截至目前,山西宗酒酒业有限公司的“宗酒传统酿造工艺”入选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山西杏花迎宾汾酒业有限公司“龙泉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山西杏花汾溪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的“汾溪传统酿酒技艺”入选文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正是这些文化符号,不仅为 “文水清香” 赋予了独特的历史厚重感,更为当地白酒产业筑牢了品质根基——在消费者愈发注重文化内涵与传统工艺的当下,文水酒的千年历史,成为其区别于其他清香型白酒的核心竞争力。
山水粮道的现代突围:生态与区位撑起的产业底气
走进文水县,东部是开阔如茵的平原,西部是连绵含翠的吕梁山,黄河最大支流汾河穿境而过……文水素有“北方九寨沟”的美誉,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
作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文水的粮食资源为白酒产业提供了坚实支撑。当地盛产的高粱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达 65%以上,小麦质地优良、香气浓郁,正是制曲、酿酒的上好原料。“我们与当地农户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建立了2万多亩优质高粱种植基地,从选种、种植到收割,全程进行标准化管理。”文水县一家白酒企业的原料采购负责人说。
如今的文水已成为清香型白酒领域的重要力量。文水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文水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武英喆表示,近年来,文水县已构建起覆盖制曲、发酵、储酒等环节的酿造产业链,培育出以清香型白酒为主导、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如今,文水县拥有白酒生产企业100余户,年产清香型白酒近20万吨,牛栏山、杜康、红星等知名品牌的核心基酒供应地,为清香型白酒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文水基酒之所以受欢迎,关键在于品质稳定。 文水县酒业协会会长解释说,文水白酒企业大多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工艺,加上生态与原料的优势,酿出的基酒口感纯正、香气淡雅,符合清香型白酒的主流需求。
此外,区位与交通优势则为产业规模化发展插上了翅膀。文水地处太原一小时经济圈,距离省会太原仅60公里,铁路、高速公路交织成网,直达北京的动车更是打通了产品流通的“快车道”。“从我们厂发货,到太原的经销商仓库只需1.5小时,到北京也不过4个小时。” 文水一家酒企的物流负责人说,便捷的交通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还能让产品更快地抵达市场,抢占消费先机。
对话“Z世代”:老产业的年轻突围战
“我们要让年轻人也爱上‘文水清香’。” 在文水县汾溪酒业的电商直播间里,主播正拿着一款果味低度酒向网友介绍,“这款酒度有青梅、蜜桃两种口味,不管是朋友聚会还是独自小酌都很合适。”直播间里,不时有网友提问、下单,短短1小时,这款新品就卖出了300多瓶。
面对“Z世代”消费群体的崛起,文水白酒产业也开启了一场 “年轻突围战”。除了推出低度酒、果味酒等新品类,当地酒企还积极布局电商直播、短视频科普等新媒体传播矩阵。
“我们会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酿酒工艺的科普视频,比如‘一粒高粱如何变成白酒’‘传统酒曲是怎么制作的’,让年轻人了解文水酒的背后故事。” 文水县工信和科技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有 10 多家酒企开设了官方抖音、快手账号,累计粉丝量超过 50 万,通过年轻化的语言和形式,让 “文水清香” 走进了更多年轻人的视野。
国潮IP联动、线下体验店打造,也成为文水酒吸引年轻人的重要方式。去年,宗酒酒业与当地一家文创公司合作,推出了“则天故里”主题文创酒,酒瓶设计融入了武则天文化元素,礼盒内还附赠文水历史故事手册,这款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上线3个月销量突破5000盒。
在2025赤水河论坛上,文水白酒的潜力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凭借历史、资源、创新的三重优势,文水有望在清香型白酒品类升级的浪潮中脱颖而出。目前,清香型白酒在国内白酒市场的份额正逐步提升。
“此次论坛的分享与推介,是一场双向奔赴的价值传递。”文水县工信和科技局局长梁志峰坦言,一方面,它为全国清香、酱香、浓香等白酒品类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创新升级,搭建了跨区域交流的桥梁;另一方面,也为产业链各环节的全国性协同合作与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专业对接的渠道,让行业资源在交流中实现高效整合。
茅台、五粮液、汾酒等国内酒业巨头齐聚,人头马君度、酩悦轩尼诗、保乐力加等国际品牌亮相,在2025赤水河论坛的舞台上,聚光灯下的“文水清香”从汉代的青铜酒壶中走向“Z世代”的直播间,从默默无名的基酒供应地到逐渐打响区域品牌,文水白酒产业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未来的探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