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城市观察 | 儒商大会新思考:民营经济新浪潮下的“滨州视角”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城市观察 | 儒商大会新思考:民营经济新浪潮下的“滨州视角”

滨州,以蓬勃的民营经济为硬核支撑,以深厚的儒商精神为软实力,共同构筑一座让人“心安”的现代化城市。

文 | 陈明一 姜迪

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之际,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营经济不仅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以及90%以上的新增就业。

可以说,民营经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而民营企业的发展,与所在城市息息相关,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往往也意味着这个城市更有活力和创造力。

近日,一场规格空前的儒商大会,让民营经济发展再度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场面向全球的盛会中,山东滨州以其流光溢彩的夜景和诚挚的邀请,向世界展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以蓬勃的民营经济为硬核支撑,以深厚的儒商精神为软实力,共同构筑一座让人“心安”的现代化城市。

滨州,一座因立渤海之滨、黄河之州而得名的城市 图片来源:李前军

滨州样本:民营经济的“向上”态势

解读滨州经济发展史,绕不开两个关键的群体:一是久负盛名的“滨州商帮”;二是正迈向全球的“滨州民营企业家群体”。

如果说前者是滨州承载千年黄河商脉、百年盐业棉贸底蕴的最亮“金名片”,那么后者则是滨州激活高端铝业、精细化工、优质棉纺等现代产业动能的最好“代言人”。

走进如今的滨州,感受到的是一种“向上”的态势。

公开数据显示,当前,滨州67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或全国第1位,其中16项居全球第1位;外贸进出口额创下历史新高,47万余户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勃发。

不同于其他城市,滨州并不存在“量大而不强”的焦虑,这份底气源于一批高端的优秀民营企业。

魏桥创业集团作为全球铝业与纺织业的双料巨头,不仅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庞大产业生态,更直接带动滨州形成4700亿级高端铝产业集群与1900亿级智能纺织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的“压舱石”。

京博控股集团从地方炼厂起步,逐步拓展至高端化工、现代服务、教育等多元领域,以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为鲜明标签,实现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赛道的跨越升级。

创新金属则深耕铝深加工领域,凭借精湛工艺与稳定品质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核心供应商,生动诠释了滨州制造业的精深实力与旺盛活力。这些企业共同构筑起滨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骨架,让“实业兴市”的底色愈发鲜亮。

换而言之,民营企业构筑起滨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骨架,奠定了这座城市坚实的产业基础,让“实业兴市”的底色愈发鲜亮。

在邹平魏桥创业集团纺织绿色智能化工厂,纺织工人正驾驶巡检电动车巡检生产线 图片来源:李晓伟

慈善力量:构建“心安城市”的温暖底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滨州的民营企业也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为城市注入了温暖的底色。

10月23日,滨州市慈善总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再次当选为市慈善总会会长。

会上公开信息显示,过去五年,滨州市慈善总会共募集款物1.39亿元,绝大部分来自民营企业捐赠,实施了6大类30余个慈善项目,惠及困难群众超过40万人次。

这一慈善版图中,魏桥创业集团极具代表性。

据了解,魏桥集团先后捐资建设57个“希望澡堂”,解决6.2万名寄宿制学生洗澡难题;在马关县捐建高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B超、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实现“小病不出社区”目标。

魏桥将云南作为慈善投入重点区域,累计捐赠款物超10亿元。2024年至2025年,分三批向红河州、文山州捐赠总价值达1.97亿元的1093辆应急救援及医疗车辆,实施道路修缮、产业路建设等30个基础设施项目,直接提升当地公共服务能力。

这些实践不仅诠释“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的新时代儒商精神,助力滨州形成新的慈善品牌,也推动“人人可慈善、慈善惠人人”成为社会风尚。

这种“产业发展-反哺社会-促进共富”的循环机制,也让滨州连续五届荣登“中国慈善城市百强榜”,此外“党员先行·助力扶贫”慈善项目荣获“中华慈善奖”,“一米阳光”慈善项目荣获“中华慈善品牌项目”。

慈善,已从企业家的个人善举,升华为滨州民营企业的集体行动和城市文化,让这座城市生长出更深厚、更持久的心安。

展望未来,滨州将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全力提升八大品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 图片来源:李前军

城市未来:民营经济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如一架大马车般,拉着中国经济前进。690多座城市拔节生长,9.4亿人进城落脚,27座万亿城市以不足3%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约1/4的人口规模和超四成的经济体量。

直至今时,中国城市仍是整个国家的动力源。

今年七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现代城市的本质是秩序文明,当下,城市已经进入到一个在“人民城市”理念下的长期的成熟发展期。

在这种情况下,“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教育成长”这些关于“人”的日常,成为城市充实内涵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滨州积极建设“五安城市”的内涵所在。

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的业态,一方面要能体现高科技、创新性、引领性,同时也要有和老百姓生产生活相匹配的内容,这些都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参与。

滨州民营经济早已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压舱石。

数据显示,滨州47万余户市场主体中,中小微民营企业占比超九成,仅围绕魏桥铝产业集群、京博化工产业链配套的物流、包装、机械维修等领域,就吸纳近数万名进城农民就业,不少人还在企业配套建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中安家,真正实现”就业在城里,生活在城里”。

滨州民办职业院校滨州科技职业学院紧扣本地铝加工、化工等优势产业需求,开设了多个特色专业,每年都为民营企业输送大量技能人才。滨州民办医疗机构滨医附院医养结合中心打破传统医疗与养老分离的模式,不仅提供专业医疗护理服务,还开设了老年大学、康复理疗中心,让“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成为可能。

这些覆盖就业、居住、医疗、教育的实践,最终都指向“人”的获得感与归属感——“人民城市”不仅是落脚的地方,更是实现梦想的舞台,而民营经济正是搭建这一舞台的关键力量。

这种“就业有保障、生活有品质、未来有希望”的状态,成为滨州民营经济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

当下的滨州,“人民城市”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五安城市”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长期目标,在此趋势下,滨州的慈善力量、儒商精神与民营经济活力,共同构筑了城市根基,也藉此探索中国城市面向未来的答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城市观察 | 儒商大会新思考:民营经济新浪潮下的“滨州视角”

滨州,以蓬勃的民营经济为硬核支撑,以深厚的儒商精神为软实力,共同构筑一座让人“心安”的现代化城市。

文 | 陈明一 姜迪

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之际,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营经济不仅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以及90%以上的新增就业。

可以说,民营经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而民营企业的发展,与所在城市息息相关,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往往也意味着这个城市更有活力和创造力。

近日,一场规格空前的儒商大会,让民营经济发展再度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场面向全球的盛会中,山东滨州以其流光溢彩的夜景和诚挚的邀请,向世界展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以蓬勃的民营经济为硬核支撑,以深厚的儒商精神为软实力,共同构筑一座让人“心安”的现代化城市。

滨州,一座因立渤海之滨、黄河之州而得名的城市 图片来源:李前军

滨州样本:民营经济的“向上”态势

解读滨州经济发展史,绕不开两个关键的群体:一是久负盛名的“滨州商帮”;二是正迈向全球的“滨州民营企业家群体”。

如果说前者是滨州承载千年黄河商脉、百年盐业棉贸底蕴的最亮“金名片”,那么后者则是滨州激活高端铝业、精细化工、优质棉纺等现代产业动能的最好“代言人”。

走进如今的滨州,感受到的是一种“向上”的态势。

公开数据显示,当前,滨州67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或全国第1位,其中16项居全球第1位;外贸进出口额创下历史新高,47万余户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勃发。

不同于其他城市,滨州并不存在“量大而不强”的焦虑,这份底气源于一批高端的优秀民营企业。

魏桥创业集团作为全球铝业与纺织业的双料巨头,不仅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庞大产业生态,更直接带动滨州形成4700亿级高端铝产业集群与1900亿级智能纺织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的“压舱石”。

京博控股集团从地方炼厂起步,逐步拓展至高端化工、现代服务、教育等多元领域,以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为鲜明标签,实现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赛道的跨越升级。

创新金属则深耕铝深加工领域,凭借精湛工艺与稳定品质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核心供应商,生动诠释了滨州制造业的精深实力与旺盛活力。这些企业共同构筑起滨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骨架,让“实业兴市”的底色愈发鲜亮。

换而言之,民营企业构筑起滨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骨架,奠定了这座城市坚实的产业基础,让“实业兴市”的底色愈发鲜亮。

在邹平魏桥创业集团纺织绿色智能化工厂,纺织工人正驾驶巡检电动车巡检生产线 图片来源:李晓伟

慈善力量:构建“心安城市”的温暖底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滨州的民营企业也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为城市注入了温暖的底色。

10月23日,滨州市慈善总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再次当选为市慈善总会会长。

会上公开信息显示,过去五年,滨州市慈善总会共募集款物1.39亿元,绝大部分来自民营企业捐赠,实施了6大类30余个慈善项目,惠及困难群众超过40万人次。

这一慈善版图中,魏桥创业集团极具代表性。

据了解,魏桥集团先后捐资建设57个“希望澡堂”,解决6.2万名寄宿制学生洗澡难题;在马关县捐建高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B超、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实现“小病不出社区”目标。

魏桥将云南作为慈善投入重点区域,累计捐赠款物超10亿元。2024年至2025年,分三批向红河州、文山州捐赠总价值达1.97亿元的1093辆应急救援及医疗车辆,实施道路修缮、产业路建设等30个基础设施项目,直接提升当地公共服务能力。

这些实践不仅诠释“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的新时代儒商精神,助力滨州形成新的慈善品牌,也推动“人人可慈善、慈善惠人人”成为社会风尚。

这种“产业发展-反哺社会-促进共富”的循环机制,也让滨州连续五届荣登“中国慈善城市百强榜”,此外“党员先行·助力扶贫”慈善项目荣获“中华慈善奖”,“一米阳光”慈善项目荣获“中华慈善品牌项目”。

慈善,已从企业家的个人善举,升华为滨州民营企业的集体行动和城市文化,让这座城市生长出更深厚、更持久的心安。

展望未来,滨州将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全力提升八大品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 图片来源:李前军

城市未来:民营经济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如一架大马车般,拉着中国经济前进。690多座城市拔节生长,9.4亿人进城落脚,27座万亿城市以不足3%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约1/4的人口规模和超四成的经济体量。

直至今时,中国城市仍是整个国家的动力源。

今年七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现代城市的本质是秩序文明,当下,城市已经进入到一个在“人民城市”理念下的长期的成熟发展期。

在这种情况下,“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教育成长”这些关于“人”的日常,成为城市充实内涵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滨州积极建设“五安城市”的内涵所在。

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的业态,一方面要能体现高科技、创新性、引领性,同时也要有和老百姓生产生活相匹配的内容,这些都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参与。

滨州民营经济早已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压舱石。

数据显示,滨州47万余户市场主体中,中小微民营企业占比超九成,仅围绕魏桥铝产业集群、京博化工产业链配套的物流、包装、机械维修等领域,就吸纳近数万名进城农民就业,不少人还在企业配套建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中安家,真正实现”就业在城里,生活在城里”。

滨州民办职业院校滨州科技职业学院紧扣本地铝加工、化工等优势产业需求,开设了多个特色专业,每年都为民营企业输送大量技能人才。滨州民办医疗机构滨医附院医养结合中心打破传统医疗与养老分离的模式,不仅提供专业医疗护理服务,还开设了老年大学、康复理疗中心,让“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成为可能。

这些覆盖就业、居住、医疗、教育的实践,最终都指向“人”的获得感与归属感——“人民城市”不仅是落脚的地方,更是实现梦想的舞台,而民营经济正是搭建这一舞台的关键力量。

这种“就业有保障、生活有品质、未来有希望”的状态,成为滨州民营经济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

当下的滨州,“人民城市”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五安城市”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长期目标,在此趋势下,滨州的慈善力量、儒商精神与民营经济活力,共同构筑了城市根基,也藉此探索中国城市面向未来的答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