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首个国家级综合性基础设施规划出台 欲治“城市看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首个国家级综合性基础设施规划出台 欲治“城市看海”

2017年5月25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出台《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快对城市易涝点整治,使经整治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易涝点防涝能力达到50年一遇以上,大城市达到30年一遇以上,中小城市达到20年一遇以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5月25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出台《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要求加快对城市易涝点整治,使经整治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易涝点防涝能力达到50年一遇以上,大城市达到30年一遇以上,中小城市达到20年一遇以上。

《规划》明确,保障排水防涝安全,坚持自然与人工相结合、地下与地上相结合,构建“源头减排、雨水收排、排涝除险、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并与城市防洪做好衔接。对城市易涝点的雨水口和排水管渠进行改造,科学合理设置大型排水(雨水)管廊,在城市易涝点汇水区范围内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增加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对道路、停车场和广场进行透水性改造,将区域内屋顶以及其他不透水表面上的雨水就近引入,通过雨水滞、蓄实现源头减排。

此外,《规划》要求对城市易涝点的排水防涝泵站进行升级改造或增设机排能力,充分利用绿地、广场、立交桥区空间建设雨水调蓄设施,配套建设雨水泵站自动控制系统和遥测遥控及预警预报系统。

《规划》要求,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城市内河、次干道路、大型排水明渠干沟建设,建设雨洪行泄通道,根据应急预案 按需储备应急抢险移动泵车、发电机等设施设备,建设暴雨内涝监测体系,提高内涝预报预警能力。

“《规划》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编制,是首个国家级、综合性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对界面新闻表示,治理城市内涝,此前标准是两年一遇或者一年一遇,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扩张,防涝和防洪的标准应该逐步提高。

往年,每当雨季来临,一场长时间的大暴雨让不少大城市出现“看海”现象。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城市规划系主任吴唯佳分析,导致“城市看海”存在四个原因:一是选址的原因,选址选在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容易受洪水危险;二是降雨量大的情况下,城市排涝设施跟不上,需要时间往外排,导致大规模积水;第三是由于外围水位高,而城市的排洪管位置比较低,使外面的水倒灌到排洪管,从而进到城市;第四是极端气候的缘故,当雨量特别大时,会使城市局部地区发生积涝。

牛凤瑞指出,洪和涝是两种自然灾害,洪灾更多的是由于区外的大规模降雨,导致城市洪水灾害;沥涝更多的是城市本地区由于过量降雨,造成排水不畅,致使涝灾发生。两者不一样,所以在规划上采取应对措施也不一样。“洪灾需要在城市周边建设防洪措施,而城市沥涝则需要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的完善和畅通。”

“目前,由于城市的排洪、防洪措施还不完备,雨水一来,造成一些城市受淹面积比较大,长时间排不走水。从区域来看,雨洪排涝的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包括雨洪管理能力也需进一步提升。”吴唯佳对界面新闻说。

《规划》还提出,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建设自然积存、 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统筹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城市新区建设以目标为导向,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城市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等,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在城市易涝点整治的工作中,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是痛点。牛凤瑞称,旧城区设施老化、标准低,需要对老旧小区改造、危旧房改造、防护区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排水标准,同时也需要进行一些海绵城市建设,但在建设海绵城市上,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水资源比较稀缺、降雨较少的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实现更多的蓄存、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对城市的生态保护以及城市内涝的解除有帮助。”牛凤瑞说,但对于一些雨量充沛、水位较高的城市,搞海绵城市建设则有些本末倒置,“更应该注意防洪防涝问题,而不是去蓄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首个国家级综合性基础设施规划出台 欲治“城市看海”

2017年5月25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出台《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快对城市易涝点整治,使经整治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易涝点防涝能力达到50年一遇以上,大城市达到30年一遇以上,中小城市达到20年一遇以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5月25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出台《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要求加快对城市易涝点整治,使经整治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易涝点防涝能力达到50年一遇以上,大城市达到30年一遇以上,中小城市达到20年一遇以上。

《规划》明确,保障排水防涝安全,坚持自然与人工相结合、地下与地上相结合,构建“源头减排、雨水收排、排涝除险、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并与城市防洪做好衔接。对城市易涝点的雨水口和排水管渠进行改造,科学合理设置大型排水(雨水)管廊,在城市易涝点汇水区范围内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增加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对道路、停车场和广场进行透水性改造,将区域内屋顶以及其他不透水表面上的雨水就近引入,通过雨水滞、蓄实现源头减排。

此外,《规划》要求对城市易涝点的排水防涝泵站进行升级改造或增设机排能力,充分利用绿地、广场、立交桥区空间建设雨水调蓄设施,配套建设雨水泵站自动控制系统和遥测遥控及预警预报系统。

《规划》要求,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城市内河、次干道路、大型排水明渠干沟建设,建设雨洪行泄通道,根据应急预案 按需储备应急抢险移动泵车、发电机等设施设备,建设暴雨内涝监测体系,提高内涝预报预警能力。

“《规划》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编制,是首个国家级、综合性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对界面新闻表示,治理城市内涝,此前标准是两年一遇或者一年一遇,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扩张,防涝和防洪的标准应该逐步提高。

往年,每当雨季来临,一场长时间的大暴雨让不少大城市出现“看海”现象。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城市规划系主任吴唯佳分析,导致“城市看海”存在四个原因:一是选址的原因,选址选在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容易受洪水危险;二是降雨量大的情况下,城市排涝设施跟不上,需要时间往外排,导致大规模积水;第三是由于外围水位高,而城市的排洪管位置比较低,使外面的水倒灌到排洪管,从而进到城市;第四是极端气候的缘故,当雨量特别大时,会使城市局部地区发生积涝。

牛凤瑞指出,洪和涝是两种自然灾害,洪灾更多的是由于区外的大规模降雨,导致城市洪水灾害;沥涝更多的是城市本地区由于过量降雨,造成排水不畅,致使涝灾发生。两者不一样,所以在规划上采取应对措施也不一样。“洪灾需要在城市周边建设防洪措施,而城市沥涝则需要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的完善和畅通。”

“目前,由于城市的排洪、防洪措施还不完备,雨水一来,造成一些城市受淹面积比较大,长时间排不走水。从区域来看,雨洪排涝的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包括雨洪管理能力也需进一步提升。”吴唯佳对界面新闻说。

《规划》还提出,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建设自然积存、 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统筹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城市新区建设以目标为导向,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城市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等,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在城市易涝点整治的工作中,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是痛点。牛凤瑞称,旧城区设施老化、标准低,需要对老旧小区改造、危旧房改造、防护区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排水标准,同时也需要进行一些海绵城市建设,但在建设海绵城市上,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水资源比较稀缺、降雨较少的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实现更多的蓄存、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对城市的生态保护以及城市内涝的解除有帮助。”牛凤瑞说,但对于一些雨量充沛、水位较高的城市,搞海绵城市建设则有些本末倒置,“更应该注意防洪防涝问题,而不是去蓄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