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大幅提升,亏损持续收窄,裕太微电子2025三季报五大亮点

裕太微电子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营收同比大幅上涨,亏损幅度进一步收窄,车规级芯片出货量突破千万颗。公司第三季度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48.87%,前三季度营收3.88亿元,同比大涨45.7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835万元,同比减亏1,722万元。研发投入同比增长,前三季度为2.28亿元,同比增长13.3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提升7,684万元。

国内高速有线通信芯片领军企业裕太微电子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营收同比大幅上涨,亏损幅度进一步收窄,车规级芯片出货量突破千万颗。

五大业绩亮点,凸显增长韧性

1、收入增长:第三季度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48.87%,前三季度营收3.88亿元,同比大涨45.70%,营收延续上行态势,主要受多款产品线放量与行业持续回升带动。

2、亏损收窄:公司第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835万元,同比减亏1,722万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收窄,核心由主营业务净利润改善驱动。

3、持续研发: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前三季度为2.28亿元同比增长13.38%,第三季度为7,262万元,同比增长9.10%。但第三季度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同比下降15.97个百分点,因营收增速更快,研发占比同比下降所致。

4、现金流改善: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提升7,684万元。营收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是核心驱动因素,直接促使因主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同步提升。

5、整体经营:公司处于收入上升与成本控制协同阶段,虽盈利拐点尚未形成,但经营稳健,亏损边际改善,经营韧性增强,结构性改善更为清晰。

车规芯片出货破千万颗大关,车载生态布局持续深化

政策与市场协同驱动下车载芯片自主化进程持续加速。以车载以太网通信芯片、车载SerDes芯片为代表的车载芯片行业规模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推动产业链自主化进程深化,叠加国内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车载芯片自主化进程进一步提速,长期市场空间拓展具备持续性。

深耕车载通信领域的裕太微电子近日宣布,其车载以太网产品出货量已超千万颗,实现了车载业务里程碑式突破。公司车规产品覆盖吉利、奇瑞、蔚来、广汽、上汽、一汽、东风、长城、长安汽车、德赛西威、安波福、采埃孚、禾赛光电、图达通等客户或终端客户中,并已进入更多客户的供应商序列等待产品测试通过和出货。

中国的汽车产业参与全球竞争,是全产业链的竞争。从上游的生产制造,到芯片设计,再到零部件和整车集成,任何一个短板都可能造成整车供应链的风险。裕太微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例如与广汽集团联合开发G-T01芯片并加入其“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共同推动国产芯片的规模化应用和供应链安全。近日报道显示,公司已与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汽车通信(以太网PHY、TSN Switch、SerDes、音频等)及相关芯片的信息安全、功能安全、可靠性及性能测试全面战略合作。

国产汽车芯片自主可控一直是国家政策的重点关注方向。工信部2024年发布的《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中指出,到2030年,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基本完成对汽车芯片典型应用场景及其试验方法的全覆盖。

在此背景下,裕太微电子积极投身行业标准制定,助力国产技术话语权提升。公司已深度参与了《道路车辆 车载以太网》系列国家标准的制定,主导了其中《第2部分:通用物理实体要求》和《第6部分:100Mbit/s电气物理层实体技术要求和一致性测试规程》的起草工作,为国产车载芯片设计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框架。此外,公司还担任了国际标准协会Automotive SerDes Alliance标准制定成员单位,并参加IEEE 802.3标准制定讨论,成为国内少有的国际以太网标准制定参与者之一,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协调兼容。

超百亿市场空间,国产替代加速

裕太微电子的业绩增长,得益于其精准的战略布局和对行业趋势的把握。据行业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以太网PHY市场规模有望达300亿元,目前国内90%以上市场份额由国际厂商占据,其中国内车载以太网芯片市场超99%由国际厂商占据,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在车载芯片领域,裕太微电子实现了重大突破。公司自2020年实现业内首颗国产车载百兆物理层芯片量产后,2023年又实现了车载千兆物理层芯片量产。2025年4月,公司发布车载TSN交换芯片YT99系列,这是国内首款集成自研PHY的车载TSN交换芯片,配合已量产的车载PHY、以及未来的SerDes,打造完整统一的车内通信芯片解决方案。

在网通芯片领域,裕太微电子作为国内极少数实现规模量产2.5G PHY芯片的企业,在运营商、企业网、智能家居等领域优势明显。公司核心产品单口2.5G以太网物理层芯片YT8821系列在国内运营商市场的FTTR 和 XPON 产品领域,凭借卓越的性能和稳定的品质,取得较高的市场份额。根据其财报显示,2024年该产品整体营收破亿,2025年全年有望再创新高。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客户及应用壁垒和资金壁垒,因此当前行业整体国产程度较低,国内参与厂商较少。其中,能集成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以太网交换机芯片更是寥寥无几。裕太微是中国境内极少数实现集成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以太网交换机芯片规模量产的企业。据悉,公司已量产出货2口、4+2 口、5 口、8 口、16 口和 24口以太网交换机芯片(目前单口速率千兆/2.5G),预计2025年全年其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将进一步放量。

综合来看,裕太微电子在三季度展现了强劲的收入增长和积极的业务进展。公司在保持高研发投入的同时,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布局,为未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营收大幅提升,亏损持续收窄,裕太微电子2025三季报五大亮点

裕太微电子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营收同比大幅上涨,亏损幅度进一步收窄,车规级芯片出货量突破千万颗。公司第三季度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48.87%,前三季度营收3.88亿元,同比大涨45.7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835万元,同比减亏1,722万元。研发投入同比增长,前三季度为2.28亿元,同比增长13.3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提升7,684万元。

国内高速有线通信芯片领军企业裕太微电子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营收同比大幅上涨,亏损幅度进一步收窄,车规级芯片出货量突破千万颗。

五大业绩亮点,凸显增长韧性

1、收入增长:第三季度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48.87%,前三季度营收3.88亿元,同比大涨45.70%,营收延续上行态势,主要受多款产品线放量与行业持续回升带动。

2、亏损收窄:公司第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835万元,同比减亏1,722万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收窄,核心由主营业务净利润改善驱动。

3、持续研发: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前三季度为2.28亿元同比增长13.38%,第三季度为7,262万元,同比增长9.10%。但第三季度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同比下降15.97个百分点,因营收增速更快,研发占比同比下降所致。

4、现金流改善: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提升7,684万元。营收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是核心驱动因素,直接促使因主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同步提升。

5、整体经营:公司处于收入上升与成本控制协同阶段,虽盈利拐点尚未形成,但经营稳健,亏损边际改善,经营韧性增强,结构性改善更为清晰。

车规芯片出货破千万颗大关,车载生态布局持续深化

政策与市场协同驱动下车载芯片自主化进程持续加速。以车载以太网通信芯片、车载SerDes芯片为代表的车载芯片行业规模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推动产业链自主化进程深化,叠加国内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车载芯片自主化进程进一步提速,长期市场空间拓展具备持续性。

深耕车载通信领域的裕太微电子近日宣布,其车载以太网产品出货量已超千万颗,实现了车载业务里程碑式突破。公司车规产品覆盖吉利、奇瑞、蔚来、广汽、上汽、一汽、东风、长城、长安汽车、德赛西威、安波福、采埃孚、禾赛光电、图达通等客户或终端客户中,并已进入更多客户的供应商序列等待产品测试通过和出货。

中国的汽车产业参与全球竞争,是全产业链的竞争。从上游的生产制造,到芯片设计,再到零部件和整车集成,任何一个短板都可能造成整车供应链的风险。裕太微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例如与广汽集团联合开发G-T01芯片并加入其“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共同推动国产芯片的规模化应用和供应链安全。近日报道显示,公司已与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汽车通信(以太网PHY、TSN Switch、SerDes、音频等)及相关芯片的信息安全、功能安全、可靠性及性能测试全面战略合作。

国产汽车芯片自主可控一直是国家政策的重点关注方向。工信部2024年发布的《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中指出,到2030年,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基本完成对汽车芯片典型应用场景及其试验方法的全覆盖。

在此背景下,裕太微电子积极投身行业标准制定,助力国产技术话语权提升。公司已深度参与了《道路车辆 车载以太网》系列国家标准的制定,主导了其中《第2部分:通用物理实体要求》和《第6部分:100Mbit/s电气物理层实体技术要求和一致性测试规程》的起草工作,为国产车载芯片设计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框架。此外,公司还担任了国际标准协会Automotive SerDes Alliance标准制定成员单位,并参加IEEE 802.3标准制定讨论,成为国内少有的国际以太网标准制定参与者之一,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协调兼容。

超百亿市场空间,国产替代加速

裕太微电子的业绩增长,得益于其精准的战略布局和对行业趋势的把握。据行业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以太网PHY市场规模有望达300亿元,目前国内90%以上市场份额由国际厂商占据,其中国内车载以太网芯片市场超99%由国际厂商占据,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在车载芯片领域,裕太微电子实现了重大突破。公司自2020年实现业内首颗国产车载百兆物理层芯片量产后,2023年又实现了车载千兆物理层芯片量产。2025年4月,公司发布车载TSN交换芯片YT99系列,这是国内首款集成自研PHY的车载TSN交换芯片,配合已量产的车载PHY、以及未来的SerDes,打造完整统一的车内通信芯片解决方案。

在网通芯片领域,裕太微电子作为国内极少数实现规模量产2.5G PHY芯片的企业,在运营商、企业网、智能家居等领域优势明显。公司核心产品单口2.5G以太网物理层芯片YT8821系列在国内运营商市场的FTTR 和 XPON 产品领域,凭借卓越的性能和稳定的品质,取得较高的市场份额。根据其财报显示,2024年该产品整体营收破亿,2025年全年有望再创新高。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客户及应用壁垒和资金壁垒,因此当前行业整体国产程度较低,国内参与厂商较少。其中,能集成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以太网交换机芯片更是寥寥无几。裕太微是中国境内极少数实现集成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以太网交换机芯片规模量产的企业。据悉,公司已量产出货2口、4+2 口、5 口、8 口、16 口和 24口以太网交换机芯片(目前单口速率千兆/2.5G),预计2025年全年其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将进一步放量。

综合来看,裕太微电子在三季度展现了强劲的收入增长和积极的业务进展。公司在保持高研发投入的同时,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布局,为未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