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天COVER 阳一
编辑 | 朗明
在国内果链女企业家中,除了大众熟知的立讯精密王来春、蓝思科技周群飞,领益智造曾芳勤也是其中一位。今年领益智造的股价实现翻倍增长,市值一度达1200亿元。市值飙涨背后,曾芳勤正通过一系列动作,抓住AI硬件崛起的大趋势。
深圳“果链女富豪”,抛出了一项24亿元的大动作。
创始人曾芳勤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的果链龙头领益智造,在10月29日宣布,准备将汽车零部件厂商浙江向隆收入囊中。除了向新能源汽车赛道不断扩张,领益智造如今还搭上了人形机器人、AI眼镜等热门概念的“快车”。
10月30日,领益智造公布的最新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为375.90亿元,同比增长19.25%;净利润为19.41亿元,同比增长37.66%。今年上半年,领益智造的净利润为9.30亿元,这意味着,仅在第三季度其净利润就超过了上半年净利润总和,同比增长39.28%。另外,公司已经连续5个季度,实现收入过百亿元。
伴随业绩的快速增长,领益智造的市值从今年1月2日的548亿元一路上涨,并在10月9日一度突破1200亿元。作为这家千亿市值龙头的掌舵人,曾芳勤的身家也水涨船高,在10月30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胡润女企业家榜》上,她以695亿元财富位列第6。
01、从做“零件”到“AI硬件”
领益智造以给消费电子产品做代工起家,但如今它早已不是那个做“零件”的小厂。虽然和果链龙头工业富联、立讯精密上半年千亿级营收相比,领益智造尚有不小差距,但现在,它正试图通过“AI+硬件”,为业绩增长打开想象空间。
2024年,领益智造通过在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布局,把主力业务调整为AI终端、汽车和低空经济,以及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其他业务。既能做精密件,还能搞整机组装,它把自己定位成了一家“AI终端硬件制造平台”。
在领益智造的财报中,AI终端业务是公司业绩的基本盘。今年上半年,这部分业务实现营收208.65亿元,同比增长17.26%,占总营收的88%。在2024年全年,AI终端业务营收达到407亿元,占到了总营收的92%,同比增长33%。
业绩放量背后,其实从2009年起,领益智造就切入果链,作为苹果公司核心供应商,为苹果全系列产品提供数千种精密零部件和模组,目前它的产品已深度嵌入华为、小米等头部手机品牌。
领益智造在AI终端方面的覆盖面不止如此,它在“人眼折服”(即人形机器人、AI眼镜、折叠屏、AI服务器)四大创新方向上的布局和商业化,才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2024年领益智造的AI终端业务中,电池电源、热管理(散热产品)的收入合计超过百亿元。领益智造的这类产品不仅供应消费电子产品,也同样在AI服务器等企业级商用电子产品中得到应用。大模型的发展促使AI服务器的需求大幅增长,而服务器功耗的提升也对电源和散热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领益智造自主研发了热管与均温板技术,目前公司的AMD系列显卡散热模组已批量出货。
领益智造在AI眼镜及XR可穿戴设备部分的收入,在2024年已经达到40.41亿元。当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把折叠屏作为新的发力点时,其中的组件也很可能是出自领益智造的手艺。
人形机器人是领益智造开辟的一块新战场。领益智造已掌握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核心技术,可以提供从零部件到整机ODM的一站式服务。目前,它已经与天工机器人、智元机器人等客户开展合作。公司还在财报中表示,已经为头部具身智能企业完成数千套整机加工订单交付。
领益智造的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则包括动力电池结构件产品、碳纤维飞行器旋转桨叶产品等。在2025年上半年,这部分业务收入为11.83亿元,虽然在总营收中占比只有5%,但同比增速达到了38.41%,成为公司可以期待的增长引擎。
公司其他业务在上半年贡献了15.77亿元营收,其中清洁能源业务收入为13.82 亿元,同比增长了247.58%。
从AI终端到汽车电子,再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益智造几乎所有的新业务“卡位”都踩在了资本市场的风口上:AI手机、折叠屏、AI PC走入爆发期;算力需求提升让AI服务器的散热方案成为刚需;人形机器人更是成了下一个被市场寄予厚望的万亿级赛道。
领益智造已在二级市场上吃到了AI带来的巨大红利。
今年,领益智造的股价节节上涨,今年8月底其市值突破千亿元,10月9日更一度超过1200亿元。截至10月31日,领益智造收报15.63元/股,市值1142亿元,年内涨幅已经超过95%。
02、“果链女富豪”,打下千亿龙头
今年60岁的曾芳勤,是领益智造的核心人物。
国内果链企业中不乏女性创始人,立讯精密的王来春、蓝思科技的周群飞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和她们曾作为“打工妹”逆袭的经历不同,曾芳勤算是一位“海归精英”创业者。
曾芳勤上世纪80年代从武汉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国企工作,但充满闯劲的她决定放弃“铁饭碗”留学美国攻读硕士学位。回国后,曾芳勤加入美时精密公司担任中国区总经理,进入了精密件制造业。2006年,曾芳勤创办了一家名为领胜电子科技的公司,从模切业务起步,逐渐拓展到其他组装业务,这就是领益智造的前身。
依靠曾芳勤丰富的工作经验,领胜电子迅速起步,并逐渐积累了诺基亚、比亚迪、富士康等大客户。2008年,公司切入了苹果产业链,开始高速发展。
曾芳勤后来注册成立了领益科技集团,并在2018年和位于广东江门的江粉磁材进行资产重组后,登陆A股市场,也就有了如今的领益智造。
曾芳勤同时也是一位善于资本运作的高手。公司上市后,领益智造迅速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扩充产业布局和能力边界。领益智造先后收购了苏州益道、珠海伟创力等多家国内公司,获得了整机组装能力,并收购了全球无线充电龙头Salcomp等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领益智造的规模也随之增长,资产总额在2024年底达到452亿元,公司营收也从2019年的239亿元,一路提升到2024年的442亿元。
在智能手机市场快速增长的那几年,领益智造也曾风光一时,2020年底市值曾突破千亿元。在《2021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中,曾芳勤以520亿元财富跻身其中。
但和其他苹果公司供应商一样,“果链”的标签也烙印在了领益智造身上。到2022年,领益智造对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额从2019年的39亿元增长至84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达到24%。
代工企业在产业链里,是低附加值、低毛利率的一环,大客户集中也成为它们发展的桎梏。2022年,身为果链龙头的歌尔股份就因遭遇大客户“砍单”而一度“失血”。
这给所有的果链企业提出了警示:为了长期发展,无论是摆脱对单一大客户的依赖,还是向高端制造转型,都已经是摆在面前的必做课题。
曾芳勤也早已开始不断拓展产业链,带领公司开拓新的增长曲线。其中最为典型的动作,就是从“果链”向着“车链”延伸,以及切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03、从“果链”到“车链”、机器人
近期领益智造抛出的收购计划,又是一次“大手笔”的投入。
领益智造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领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拟收购浙江向隆96.15%的股权。收购涉及的24.04亿元资金,将以现金形式支付。它准备拿下的浙江向隆,是汽车动力传动领域的一家“隐形冠军”,客户覆盖比亚迪、蔚来汽车等新能源车企,以及大众、丰田等巨头,核心产品包括汽车等速驱动轴、传动轴等。
实际上,早在4年前,领益智造就已经开始通过并购切入汽车产业链。
2021年,领益智造斥资3800万元收购了浙江锦泰。后者当时已是奔驰、宝马、保时捷、特斯拉的结构件供应商。这次收购也让领益智造得以快速进入动力电池功能件和其他汽车精密结构件领域。曾芳勤曾坦言,这次收购标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公司看中的,就是浙江锦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以及客户渠道。
2022年,领益智造的汽车业务收入达到11.8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虽然只有3%,但同比增长了166.32%。
今年8月,领益智造再度“出手”收购江苏科达,将产业链条延伸到了汽车饰件总成领域。如今,再度拟收购浙江向隆,领益智造方面也对外表示,如果交易成功,公司将形成从动力电池结构件到新能源汽车饰件、动力传动系统轴件等关键产品的完整布局。
此外,对于领益智造而言更重要的是,浙江向隆不仅拥有客户资源,同时也具备Tier1(一级供应商)资质,可以更快地推动公司的汽车业务向系统级服务商转型,稳定汽车业务作为“新增长引擎”的地位。
特别是在人形机器人这一风口上,领益智造也具备不小的“野心”。而汽车和机器人产业链,天然在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具备契合度。
领益智造近年来一直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密集布局,拥有了一定的核心技术能力。今年6月,领益智造举办机器人战略发布会,官宣“三位一体”具身智能战略,即围绕“核心零部件+硬件服务+应用落地”三部分进行布局。领益智造还表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头部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商。在今年8月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领益机器人还取得了“两金一铜”的成绩。
不过,机器人业务虽有进展,但似乎还未体现出对公司收入的贡献。到目前为止,领益智造并未披露其机器人板块相关业务的营收情况。
在大手笔收购的同时,领益智造仍然面临着资金的压力。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比上一年减少24%。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现金流量净额为16.73亿元,同比下降5.23%。
向高端制造转型,补充资金弹药也是必选项。
就在发布收购消息的同一天,10月29日领益智造公告称,公司准备赴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以进一步推动国际化战略落地,加强海外业务布局,拓宽海外并购和融资渠道。
领益智造未来想要打造的,是国内制造业向着“创新驱动”转型的故事。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它的价值在于抓住AI硬件崛起的大趋势,在新兴赛道上的长期卡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