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国货美妆总市值TOP1又易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国货美妆总市值TOP1又易主

国货美妆上市企业今年前三季度总体表现如何?总市值排名背后又揭示出怎样的新格局?

文|青眼

近日,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丸美生物”)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财报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25.51%;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2.13%。

除丸美生物之外,珀莱雅、上海家化、贝泰妮、华熙生物等十余家美妆头部公司也已陆续交出今年前三季度“成绩单”。其中,珀莱雅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98亿元,稳居行业TOP1。

与此同时,当前国货美妆总市值TOP1企业易主。截至10月31日收盘,毛戈平以403.22亿元的总市值登顶行业第一,高出位居第二名的巨子生物38.29亿元。而第三名花落上美股份,总市值达312.54亿元。

那么,国货美妆上市企业今年前三季度总体表现如何?总市值排名背后又揭示出怎样的新格局?

今年前三季度营收破20亿

最新财报显示,丸美生物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14.28%;净利润6948.16万元,同比增长11.59%。目前,丸美生物旗下主要产品分为眼部类、护肤类、洁肤类和美容类,其中,护肤类占据主导地位。 

据2025年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眼部类营业收入1.49亿元,占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的21.72%;护肤类营业收入3.06亿元,占比将近一半,达44.61%;洁肤类营业收入6736.81万元,占比约9.82%;美容类营业收入1.48亿元,占比21.57%。

截自丸美生物财报

相比2024年同期,除美容类产品,其余品类营业收入占比均有所增加,且护肤类营业收入同比大涨42.33%。

另外,丸美生物在运营层面展现出稳健态势。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丸美生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1.59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约132.19%。丸美生物称,“这主要得益于营业收入增加带来的销售回款净额相应增长”。

纵观近5年丸美生物的前三季度报告,青眼号外发现,2023年是一个业绩转折点。同年前三季度,丸美生物的业绩进入高速增长期,其营业收入大增34.34%至15.36亿元,净利润也同比增长44.84%,达到1.74亿元。

谈及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大增的原因,彼时丸美生物在财报中将其归功于“线上转型发展”策略的成功实施。到2024年前三季度,丸美生物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07%至19.52亿元,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37.38%。而今年前三季度,其营业收入更是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25.51%。

不难看出,丸美生物近年来前三季度营收规模持续扩大,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

6家美妆企业保持正增长

包括丸美生物在内,目前绝大部分A股国货美妆上市企业已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报告。青眼号外梳理发现,虽然有6家美妆企业仍旧保持正向增长,但也有4家企业出现业绩“双降”现象,且部分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这进一步揭示出美妆行业增长持续承压的事实。

仅从营业收入来看,珀莱雅以70.98亿元实现断层领先,稳居今年前三季度首位,且是榜单中唯一突破70亿元的企业。作为老牌国货美妆代表,上海家化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9.61亿元,位居第二。贝泰妮则凭借今年前三季度34.64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居第三。

另外,同处30亿级营收规模的还有水羊股份和华熙生物。今年前三季度上榜的20亿级营收规模的美妆企业则有2家,分别是丸美生物和若羽臣。而福瑞达化妆品板块、敷尔佳和锦波生物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5.69亿元、12.97亿元和12.96亿元,共同位于榜单尾部。

由于毛戈平、上美股份、巨子生物几家港股上市企业暂未披露最新业绩,故上述图表未将他们纳入统计范围。但总体而言,A股上市的美妆头部企业和后续阵营之间营收差距渐大,中腰部企业阵营竞争尤为激烈。

在上述青眼号外梳理的10家国货美妆企业中,上海家化和水羊股份的业绩出现反转,一举改变了2024年同期的下滑趋势。据财报数据,上海家化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05亿元,同比大增149.12%;而今年前三季度,水羊股份实现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44.01%。

值得一提的是,业绩增长最为迅猛的当属美妆品牌服务商若羽臣。财报数据显示,其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1.38亿元,同比增长85.3%;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81.57%。

对此,若羽臣在财报中表示,“第三季度,公司自有品牌业务表现亮眼,实现营收4.51亿元,同比增长344.5%,占总营收的55.1%。”

毛戈平成总市值“新王”

除业绩外,资本市场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截至10月31日收盘,国货美妆企业总市值排名呈现清晰的梯队分化格局,且第一名已经易主。

毛戈平作为国货高端美妆标杆,以403.22亿元的总市值高居第一,形成显著的头部效应。华西证券在研报中分析认为,“该公司利用品牌差异化美学和高端定位形成护城河,中长期看好品类和渠道拓展”。

巨子生物紧随其后,以364.93亿元的总市值排名第二。此前,巨子生物一度是国货美妆市值最高的公司,其总市值曾高达754.14亿港元。上美股份则坐拥312.54亿元的总市值,排名第三。

从总市值角度而言,毛戈平、巨子生物、上美股份三家港股上市企业共同构成第一梯队,总市值均突破300亿元,和后续企业形成明显差距。珀莱雅、锦波生物和华熙生物则构成第二梯队,3家企业的总市值稳定在250亿元至300亿元的区间内。

贝泰妮和上海家化则分别以190.37亿元和168.59亿元的总市值位列第三梯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上海家化总市值涨幅已超46%,展现出较强的估值修复功能。第四梯队由丸美生物和敷尔佳组成,总市值分别为138.47亿元和129.56亿元。

不过,成绩亮眼不一定会投射在资本市场,比如今年前三季度表现不错的若羽臣,截至10月31日收盘,其总市值为128.37亿元,和敷尔佳仅相差1.19亿元,但也因此未能进入上述图表中的总市值前十。

总体而言,从美妆上市企业的业绩和总市值表现来看,行业“强者愈强”的集中趋势进一步明晰,企业间竞争格局愈发白热化。由此,在行业整体增长承压的背景下,打造长期竞争力才是企业维持基业长青的根本。

注:除特殊说明外,文内港股上市企业的货币单位均按今日汇率换算为人民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国货美妆总市值TOP1又易主

国货美妆上市企业今年前三季度总体表现如何?总市值排名背后又揭示出怎样的新格局?

文|青眼

近日,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丸美生物”)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财报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25.51%;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2.13%。

除丸美生物之外,珀莱雅、上海家化、贝泰妮、华熙生物等十余家美妆头部公司也已陆续交出今年前三季度“成绩单”。其中,珀莱雅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98亿元,稳居行业TOP1。

与此同时,当前国货美妆总市值TOP1企业易主。截至10月31日收盘,毛戈平以403.22亿元的总市值登顶行业第一,高出位居第二名的巨子生物38.29亿元。而第三名花落上美股份,总市值达312.54亿元。

那么,国货美妆上市企业今年前三季度总体表现如何?总市值排名背后又揭示出怎样的新格局?

今年前三季度营收破20亿

最新财报显示,丸美生物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14.28%;净利润6948.16万元,同比增长11.59%。目前,丸美生物旗下主要产品分为眼部类、护肤类、洁肤类和美容类,其中,护肤类占据主导地位。 

据2025年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眼部类营业收入1.49亿元,占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的21.72%;护肤类营业收入3.06亿元,占比将近一半,达44.61%;洁肤类营业收入6736.81万元,占比约9.82%;美容类营业收入1.48亿元,占比21.57%。

截自丸美生物财报

相比2024年同期,除美容类产品,其余品类营业收入占比均有所增加,且护肤类营业收入同比大涨42.33%。

另外,丸美生物在运营层面展现出稳健态势。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丸美生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1.59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约132.19%。丸美生物称,“这主要得益于营业收入增加带来的销售回款净额相应增长”。

纵观近5年丸美生物的前三季度报告,青眼号外发现,2023年是一个业绩转折点。同年前三季度,丸美生物的业绩进入高速增长期,其营业收入大增34.34%至15.36亿元,净利润也同比增长44.84%,达到1.74亿元。

谈及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大增的原因,彼时丸美生物在财报中将其归功于“线上转型发展”策略的成功实施。到2024年前三季度,丸美生物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07%至19.52亿元,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37.38%。而今年前三季度,其营业收入更是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25.51%。

不难看出,丸美生物近年来前三季度营收规模持续扩大,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

6家美妆企业保持正增长

包括丸美生物在内,目前绝大部分A股国货美妆上市企业已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报告。青眼号外梳理发现,虽然有6家美妆企业仍旧保持正向增长,但也有4家企业出现业绩“双降”现象,且部分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这进一步揭示出美妆行业增长持续承压的事实。

仅从营业收入来看,珀莱雅以70.98亿元实现断层领先,稳居今年前三季度首位,且是榜单中唯一突破70亿元的企业。作为老牌国货美妆代表,上海家化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9.61亿元,位居第二。贝泰妮则凭借今年前三季度34.64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居第三。

另外,同处30亿级营收规模的还有水羊股份和华熙生物。今年前三季度上榜的20亿级营收规模的美妆企业则有2家,分别是丸美生物和若羽臣。而福瑞达化妆品板块、敷尔佳和锦波生物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5.69亿元、12.97亿元和12.96亿元,共同位于榜单尾部。

由于毛戈平、上美股份、巨子生物几家港股上市企业暂未披露最新业绩,故上述图表未将他们纳入统计范围。但总体而言,A股上市的美妆头部企业和后续阵营之间营收差距渐大,中腰部企业阵营竞争尤为激烈。

在上述青眼号外梳理的10家国货美妆企业中,上海家化和水羊股份的业绩出现反转,一举改变了2024年同期的下滑趋势。据财报数据,上海家化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05亿元,同比大增149.12%;而今年前三季度,水羊股份实现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44.01%。

值得一提的是,业绩增长最为迅猛的当属美妆品牌服务商若羽臣。财报数据显示,其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1.38亿元,同比增长85.3%;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81.57%。

对此,若羽臣在财报中表示,“第三季度,公司自有品牌业务表现亮眼,实现营收4.51亿元,同比增长344.5%,占总营收的55.1%。”

毛戈平成总市值“新王”

除业绩外,资本市场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截至10月31日收盘,国货美妆企业总市值排名呈现清晰的梯队分化格局,且第一名已经易主。

毛戈平作为国货高端美妆标杆,以403.22亿元的总市值高居第一,形成显著的头部效应。华西证券在研报中分析认为,“该公司利用品牌差异化美学和高端定位形成护城河,中长期看好品类和渠道拓展”。

巨子生物紧随其后,以364.93亿元的总市值排名第二。此前,巨子生物一度是国货美妆市值最高的公司,其总市值曾高达754.14亿港元。上美股份则坐拥312.54亿元的总市值,排名第三。

从总市值角度而言,毛戈平、巨子生物、上美股份三家港股上市企业共同构成第一梯队,总市值均突破300亿元,和后续企业形成明显差距。珀莱雅、锦波生物和华熙生物则构成第二梯队,3家企业的总市值稳定在250亿元至300亿元的区间内。

贝泰妮和上海家化则分别以190.37亿元和168.59亿元的总市值位列第三梯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上海家化总市值涨幅已超46%,展现出较强的估值修复功能。第四梯队由丸美生物和敷尔佳组成,总市值分别为138.47亿元和129.56亿元。

不过,成绩亮眼不一定会投射在资本市场,比如今年前三季度表现不错的若羽臣,截至10月31日收盘,其总市值为128.37亿元,和敷尔佳仅相差1.19亿元,但也因此未能进入上述图表中的总市值前十。

总体而言,从美妆上市企业的业绩和总市值表现来看,行业“强者愈强”的集中趋势进一步明晰,企业间竞争格局愈发白热化。由此,在行业整体增长承压的背景下,打造长期竞争力才是企业维持基业长青的根本。

注:除特殊说明外,文内港股上市企业的货币单位均按今日汇率换算为人民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