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15项指标严选!宁波这9家高品质景区,值得优先打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15项指标严选!宁波这9家高品质景区,值得优先打卡

经过培育评审、业务培训、现场督导、专家验收等多轮严苛筛选,9家景区从14家培育单位中突围。这些景区在产品创新、服务升级、业态融合等维度均表现突出,成为宁波景区转型发展的 “领头雁”。

近日,宁波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发布首批高品质特色旅游景区名单,9家景区脱颖而出,成为景区转型提质的新标杆。

三年磨剑!14家培育,9家破圈 

这9家景区的入选并非偶然,背后藏着一套系统化的培育与筛选逻辑。自《宁波市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以来,宁波以“增量拓展、存量提升、打造爆款”为核心思路,全力推进景区升级工作。

经过培育评审、业务培训、现场督导、专家验收等多轮严苛筛选,9家景区从14家培育单位中突围。这些景区在产品创新、服务升级、业态融合等维度均表现突出,成为宁波景区转型发展的 “领头雁”。

 

溪口-滕头旅游景区(徐凫岩飞拉达)

其中,作为首批唯一的“龙头”景区,溪口-滕头旅游景区的转型成效显著。景区打造的弥勒圣坛400米数字光影长廊,借助全息投影、动态音效等技术,将弥勒文化故事生动再现,兼具科技感与沉浸感;新增的夜间演艺、非遗展示等内容,不仅丰富了游览体验,还实现了文化底蕴与现代活力的有机融合。

 

溪口-滕头旅游景区(弥勒圣坛)

6家“标杆”景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实现差异化发展。鸣鹤古镇推出“抓药铺NPC互动演艺”,打造叶同仁数字展厅和古戏台,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触达游客;九龙湖聚焦 “年轻化、场景化” 破圈,推出星空露营节、“龙九九”祈福盲盒等热门产品,线上互动量突破800万次,省外游客占比提升至35%,成为长三角亲子家庭、年轻群体的周末热门选择。

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的雅集活动

2家“精品”景区则聚焦 “微改造、精提升”,精准契合周边游、微度假需求。章水李家坑依托山村风貌打造 “唐月巷集” 夜游场景,以灯笼长廊、古风摊位、非遗手作体验为亮点,夜晚灯光亮起时宛如“山间不夜城”,成为宁波近郊夜游新地标;余姚浙东小九寨则聚焦自然景观升级,对核心景点 “九寨仙瀑” 进行步道优化与灯光改造,瀑布在日间与青山相映成趣,夜间则通过光影技术呈现“七彩瀑布” 效果,迅速成为社交平台热门打卡点。

 

浙东小九寨

215项严选!景区凭啥脱颖而出?

首批高品质特色旅游景区的评选,并非 “凭经验定夺”,而是以《宁波市高品质特色旅游景区建设指南(试行)》为刚性依据,构建了覆盖 “全维度、高标准” 的考评体系,从产品供给、文旅融合、文旅消费、景区运营、服务质量、共同富裕6大维度,设置215项指标进行综合考评,确保每一家入选景区都经得起专业检验。入选景区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智慧化升级:9家景区新增151台数字沉浸设备、12个智慧体验空间,实现数字人民币支付全覆盖,既提升了游览效率,也让科技感融入旅游细节;

文旅深度融合:培育8个特色文化IP,开发32项非遗体验项目,年均演艺超100场,让文化更加可触摸、可体验;

消费模式创新:打造23个夜间消费项目,推出153种“门票+住宿+体验”组合套餐,将“单一门票消费”延伸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推动景区从“单次打卡”向“深度消费”转型。

 

九龙湖旅游区(鹿野仙踪)

政策托举!高品质景区未来可期 

为支持高品质特色旅游景区建设,宁波构建了“资金扶持+标准引领+目标牵引”的保障机制,以转型提质行动计划明确发展方向,以建设指南规范标准流程,以专项资金提供保障,有效推动了景区改造提升。

 

宁波科学探索中心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首批高品质特色景区为样板,持续推进景区转型提质。2026年计划举办景区转型提质发展大会,推动景区与优质经营主体合作,培育全国性文旅品牌;到2027年,将建成“龙头引领、标杆支撑、精品依托”的景区矩阵,力争实现高品质景区25家以上、3A及以上景区超95家、文旅总投资超300亿元的目标,进一步打响“宁波,来了就欢喜”文旅品牌。

 

保国寺

接下来,一同走进这9家高品质特色景区,领略其独特魅力与转型亮点。

溪口-滕头旅游景区

溪口-滕头旅游景区既有雪窦山的壮阔,亦有蒋氏故居的沧桑,更有滕头村生态盎然的清新。十余处景致错落分布,自然灵秀与人文底蕴在此交融共生。

溪口-滕头景区以宁波市高品质特色旅游景区创建为契机,借“六新”行动实现深度转型提质。

空间上,打造弥勒圣坛数字光影长廊、应梦里演艺及核心景点夜游灯光,游客夜间停留时长平均延长2.3小时。

品牌上,聚焦“弥勒文化+民国风情”,弥勒文化节吸引30万人次参与,徐凫岩飞拉达今年以来的接待量同比增长172%(截至今年10月),香黛宫民国摄影基地年拍摄收入420万元。

供给上,发展农旅、体育、亲子等融合业态,年接待文化体验游客超50万人次。

文化上,活化4项国家级非遗,今年1-8月开展文化与非遗活动258场。

消费上,2025年1-9月接待游客731.74万人次、收入2.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29%、195.98%,二次消费占比达58%。

服务上,建成全域旅游数智平台,智慧支付全覆盖,长三角社保卡优惠惠及超10万游客。

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

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里藏着“中国南方第一古建”——建于公元1013年的北宋大殿,是中国南方保存最完好的宋代木构建筑。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点,这里的每一块砖瓦都浸透着时光的厚重,适合慢步读史。

作为宁波宋韵文化核心载体,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景区)以高品质创建为牵引,从六大维度实现转型突破,让千年古建“活”起来。

科技赋能空间,全息投影、智慧砖屏等技术融入陈列,打造沉浸式影厅等,基本陈列获评“浙江省十佳优秀展陈”。

品牌IP升级,聚焦“活态古建+宋韵文化”,推出“宋代建筑密码”等研学线路,2025年成为全国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博物馆类唯一)。

产品供给优化:迭代升级古建筑观瞻、日常技艺展示和宋式营造体验,并设计四季主题的多元客群产品。

消费潜力挖掘:推动单一门票消费向综合消费转型,推出“门票+购物”“满就送”“活动抽盲盒”等超值优惠组合,开发近百款文创,其中,大殿模型销量破万并获外观专利。

运营服务提质,以“一木千年,宋韵瑰宝”为口号,举办“夜宿博物馆”“国风游园”等活动。

智慧服务升级,实现数字人民币、长三角社保卡支付全覆盖,完善导览与设施,传递“有温度的服务”。

九龙湖旅游区

九龙湖旅游区藏着“九天银河”“竹径寻幽”等十余处景致,更有“一迹、二池、三石、四瀑”的天然趣致。登顶海拔368米的九龙之巅,还可远眺整个九龙湖!

九龙湖旅游区以“品质化、特色化、可持续化”为目标,推动景区转型提质,打造“长三角运动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擦亮“碧水仙踪,养心天堂”品牌。

产品业态上,总投资超2.06亿元的九龙源文旅综合体预计明年“五一”假期试运营,建成后年接待能力将达到50万人次以上;“湖山九龙”市集入选全省重点文旅市集,“十一”假期“九龙鹿野仙踪”单日接待超5000人次,总营收117.19万元。

基础配套上,完成国家级登山步道立项,建设骑行驿站,推出旅游微公交;仰望达蓬休憩综合体投入使用,打造了龙湖村横溪特色街区。

服务管理上,深化“智游九龙”平台,筑牢水上安全防线;联合摄制文旅微短剧,将“龙文化”IP融入景点微改造。

宁波科学探索中心

宁波科学探索中心是一个以“探索”为主题的大型互动式科普场馆,设有海洋、宇宙、和谐家园、科学的乐趣、人体与脑、人的技能六大常设展厅,包含420余项互动体验项目,还有省内最大的球幕飞行影院,可享受360°沉浸观影体验。

宁波科学探索中心对标高品质景区建设,以智慧服务升级、标准化制度建设为保障,以“九个新”路径破局,让科普文旅焕发新活力。

投入1500余万元升级的科技空间成为热门打卡地;8K球幕飞行影院、LBE VR大空间分别吸引5万、7万余人次体验,PIM影院与AR导览空间实现游客动态参与。

“科学+文化+艺术” 融合品牌体系成效亮眼,官方IP粉丝超52万,非遗体验、常态演艺活动持续开展,研学板块营收增长26%,消费端数字体验复购率达27.31%,餐饮夜经济带月均营收超千万元,“冰雪光影季”活动拉动消费超600万元。2025年1-8月,中心接待游客359.7万人次(同比增长40.4%),实现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23.8%),市外客源占比达65%。

慈溪鸣鹤古镇

慈溪鸣鹤古镇,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明清建筑、拱桥高驼是鸣鹤古镇的独特景观,依湖建镇,依水成市,长街廊棚相连,每一处都散发着江南古镇古朴淡雅的风韵。

鸣鹤古镇以创建宁波“标杆型”高品质景区为契机,从传统观光向智慧体验、文化休闲转型,成效显著。

智慧赋能上,打造数字人互动区、中医药智慧展馆等三大沉浸式空间,让国药文化“活” 起来。

产品创新上,“鸣鹤年糕”复购率超 20%,旅拍年服务量超5000人次,中医药剧本杀等新业态备受青睐,有效拉动消费。

文化焕新上,升级古戏台等景观,打造“来鸣鹤,Yao福方”特色IP,全网粉丝超20万,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300万。

非遗融合上,引入越剧展演、中药香囊制作等非遗项目,推动七大业态深度融合,游客满意度显著提升。

宁海森林温泉旅游景区

宁海森林温泉旅游景区是中国三大著名温泉之一,这里的温泉水质清澈,富含偏硅酸、氡等20多种微量元素,被赞誉为 “美人汤”“青春泉” ,且获评全国最高等级的“优质珍稀温泉”,是浙江省首个获此认证的泉质。

宁海森林温泉景区锚定“标杆景区”建设目标,投入2027万元推进15项提质工程,实现从传统观光向高品质景区的跨越。

硬件设施全面升级:投入1000万元将原有管理用房改造为温泉综合体,填补服务功能空白;优化了36.4米景观吊桥的游览路径,消除了映天池边坡的安全隐患,完成儿童乐园和“夜幕森林”照明系统升级等项目,让景区昼夜皆具吸引力。

业态创新焕发活力:“野谷咖啡”成为网红打卡点,国庆假期营收达18万元;打造“观星+温泉+露营” 特色营地,新建汐山户外泡池,引进南苑酒店提升服务品质;同步推行 “温泉畅游一卡通”,开发“泡泡文创”系列产品,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充分彰显生态与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宁波野生动物园

宁波野生动物园是集野生动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赏为一体的生态保护示范特色景区,既是动物园又是自然森林公园,是感受生命之美的好去处。

宁波野生动物园,投入超7000万元推进百余项提质项目,实现全方位升级。

动物园北门升级为综合打卡区,集游客服务中心与文创产品中心于一体,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动物展区迭代更新,国宝秘境、蛇馆、企鹅馆、采蜜谷等展区相继更新;欢乐剧场升级为科普娱乐核心平台,动物幼儿园改造为创新工作室,兼顾物种保护与科普教育功能。

业态运营上,推出自助售票、点餐小程序等智慧服务,增设新能源充电桩;创新研发“熊猫香”文创,打造大熊猫等动物明星IP,借热搜实现出圈传播;常态化开展科普活动,推出重阳节免票等惠民举措,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多元魅力吸引八方游客。

章水李家坑景区

作为海曙四明山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村落,章水李家坑景区里成片明清古建筑错落有致,抬头是疏星缀满墨蓝天幕,低头是村落灯火在檐角温柔摇曳,那份松弛惬意,实在难以言尽。

章水李家坑景区,以高品质景区创建为抓手,推动古村转型提质。

业态体验上,景区投入900余万元打造山体激光夜游项目,成功举办“梦归盛唐”开游季;依托“趣唐潮”IP,设立唐韵体验馆,推出“通关文牒”打卡、“唐韵通宝”通币等活动,有效带动商户增收;建成溯溪露营基地,国庆期间露营板块日均营业额达2万元。

项目建设上,投入4000万元建设明山阁与红色研学综合体,其中明山阁可容纳500人就餐,红色研学综合体计划2026年试营业。智慧赋能方面,增设闸机、AR互动、电子导览等。2024年,景区接待游客22万人次,2025年预计全年游客接待量将突破30万人次,营业额有望从2024年的600万元提升至1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预计达3万。

余姚浙东小九寨景区

四明山的褶皱里,藏着条4.5公里的翡翠溪谷,浙东小九寨。山岙弯弯绕绕,竹丰林茂,白岩溪的水清得能数见水底的卵石,泉潭连缀成串,飞瀑砸在石上,溅起的水雾里全是负离子。走在溪畔,空气新鲜沁人心脾,难怪人称 “天然氧吧”。

浙东小九寨以“微改造、精提升”为抓手推动转型,实现从传统观光向深度体验的跨越,亮点纷呈。

核心体验空间全新升级:“山野拾光”集咖啡轻食、儿童游乐与文化活动于一体,采用通透式设计融入自然景致,成为景区社交与体验核心;“月亮湾营地”主打年轻化休闲场景,推出了篝火晚会、森林艺术节等特色活动,有效激活夜间经济;50米高的“九寨仙瀑”搭配传说故事,为山水增添灵韵;“瀑布咖啡”依托白岩飞瀑设置打卡区域,让游客沉浸式邂逅自然之美。

智慧服务同步发力:创新“数字科技+徒步”模式,运用地理围栏技术实现精准导览与知识闯关;升级智慧系统,支持分时段预约购票、联票一键购买,游览便捷度和游客满意度显著提升。(纪庆磊综合整理)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15项指标严选!宁波这9家高品质景区,值得优先打卡

经过培育评审、业务培训、现场督导、专家验收等多轮严苛筛选,9家景区从14家培育单位中突围。这些景区在产品创新、服务升级、业态融合等维度均表现突出,成为宁波景区转型发展的 “领头雁”。

近日,宁波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发布首批高品质特色旅游景区名单,9家景区脱颖而出,成为景区转型提质的新标杆。

三年磨剑!14家培育,9家破圈 

这9家景区的入选并非偶然,背后藏着一套系统化的培育与筛选逻辑。自《宁波市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以来,宁波以“增量拓展、存量提升、打造爆款”为核心思路,全力推进景区升级工作。

经过培育评审、业务培训、现场督导、专家验收等多轮严苛筛选,9家景区从14家培育单位中突围。这些景区在产品创新、服务升级、业态融合等维度均表现突出,成为宁波景区转型发展的 “领头雁”。

 

溪口-滕头旅游景区(徐凫岩飞拉达)

其中,作为首批唯一的“龙头”景区,溪口-滕头旅游景区的转型成效显著。景区打造的弥勒圣坛400米数字光影长廊,借助全息投影、动态音效等技术,将弥勒文化故事生动再现,兼具科技感与沉浸感;新增的夜间演艺、非遗展示等内容,不仅丰富了游览体验,还实现了文化底蕴与现代活力的有机融合。

 

溪口-滕头旅游景区(弥勒圣坛)

6家“标杆”景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实现差异化发展。鸣鹤古镇推出“抓药铺NPC互动演艺”,打造叶同仁数字展厅和古戏台,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触达游客;九龙湖聚焦 “年轻化、场景化” 破圈,推出星空露营节、“龙九九”祈福盲盒等热门产品,线上互动量突破800万次,省外游客占比提升至35%,成为长三角亲子家庭、年轻群体的周末热门选择。

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的雅集活动

2家“精品”景区则聚焦 “微改造、精提升”,精准契合周边游、微度假需求。章水李家坑依托山村风貌打造 “唐月巷集” 夜游场景,以灯笼长廊、古风摊位、非遗手作体验为亮点,夜晚灯光亮起时宛如“山间不夜城”,成为宁波近郊夜游新地标;余姚浙东小九寨则聚焦自然景观升级,对核心景点 “九寨仙瀑” 进行步道优化与灯光改造,瀑布在日间与青山相映成趣,夜间则通过光影技术呈现“七彩瀑布” 效果,迅速成为社交平台热门打卡点。

 

浙东小九寨

215项严选!景区凭啥脱颖而出?

首批高品质特色旅游景区的评选,并非 “凭经验定夺”,而是以《宁波市高品质特色旅游景区建设指南(试行)》为刚性依据,构建了覆盖 “全维度、高标准” 的考评体系,从产品供给、文旅融合、文旅消费、景区运营、服务质量、共同富裕6大维度,设置215项指标进行综合考评,确保每一家入选景区都经得起专业检验。入选景区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智慧化升级:9家景区新增151台数字沉浸设备、12个智慧体验空间,实现数字人民币支付全覆盖,既提升了游览效率,也让科技感融入旅游细节;

文旅深度融合:培育8个特色文化IP,开发32项非遗体验项目,年均演艺超100场,让文化更加可触摸、可体验;

消费模式创新:打造23个夜间消费项目,推出153种“门票+住宿+体验”组合套餐,将“单一门票消费”延伸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推动景区从“单次打卡”向“深度消费”转型。

 

九龙湖旅游区(鹿野仙踪)

政策托举!高品质景区未来可期 

为支持高品质特色旅游景区建设,宁波构建了“资金扶持+标准引领+目标牵引”的保障机制,以转型提质行动计划明确发展方向,以建设指南规范标准流程,以专项资金提供保障,有效推动了景区改造提升。

 

宁波科学探索中心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首批高品质特色景区为样板,持续推进景区转型提质。2026年计划举办景区转型提质发展大会,推动景区与优质经营主体合作,培育全国性文旅品牌;到2027年,将建成“龙头引领、标杆支撑、精品依托”的景区矩阵,力争实现高品质景区25家以上、3A及以上景区超95家、文旅总投资超300亿元的目标,进一步打响“宁波,来了就欢喜”文旅品牌。

 

保国寺

接下来,一同走进这9家高品质特色景区,领略其独特魅力与转型亮点。

溪口-滕头旅游景区

溪口-滕头旅游景区既有雪窦山的壮阔,亦有蒋氏故居的沧桑,更有滕头村生态盎然的清新。十余处景致错落分布,自然灵秀与人文底蕴在此交融共生。

溪口-滕头景区以宁波市高品质特色旅游景区创建为契机,借“六新”行动实现深度转型提质。

空间上,打造弥勒圣坛数字光影长廊、应梦里演艺及核心景点夜游灯光,游客夜间停留时长平均延长2.3小时。

品牌上,聚焦“弥勒文化+民国风情”,弥勒文化节吸引30万人次参与,徐凫岩飞拉达今年以来的接待量同比增长172%(截至今年10月),香黛宫民国摄影基地年拍摄收入420万元。

供给上,发展农旅、体育、亲子等融合业态,年接待文化体验游客超50万人次。

文化上,活化4项国家级非遗,今年1-8月开展文化与非遗活动258场。

消费上,2025年1-9月接待游客731.74万人次、收入2.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29%、195.98%,二次消费占比达58%。

服务上,建成全域旅游数智平台,智慧支付全覆盖,长三角社保卡优惠惠及超10万游客。

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

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里藏着“中国南方第一古建”——建于公元1013年的北宋大殿,是中国南方保存最完好的宋代木构建筑。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点,这里的每一块砖瓦都浸透着时光的厚重,适合慢步读史。

作为宁波宋韵文化核心载体,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景区)以高品质创建为牵引,从六大维度实现转型突破,让千年古建“活”起来。

科技赋能空间,全息投影、智慧砖屏等技术融入陈列,打造沉浸式影厅等,基本陈列获评“浙江省十佳优秀展陈”。

品牌IP升级,聚焦“活态古建+宋韵文化”,推出“宋代建筑密码”等研学线路,2025年成为全国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博物馆类唯一)。

产品供给优化:迭代升级古建筑观瞻、日常技艺展示和宋式营造体验,并设计四季主题的多元客群产品。

消费潜力挖掘:推动单一门票消费向综合消费转型,推出“门票+购物”“满就送”“活动抽盲盒”等超值优惠组合,开发近百款文创,其中,大殿模型销量破万并获外观专利。

运营服务提质,以“一木千年,宋韵瑰宝”为口号,举办“夜宿博物馆”“国风游园”等活动。

智慧服务升级,实现数字人民币、长三角社保卡支付全覆盖,完善导览与设施,传递“有温度的服务”。

九龙湖旅游区

九龙湖旅游区藏着“九天银河”“竹径寻幽”等十余处景致,更有“一迹、二池、三石、四瀑”的天然趣致。登顶海拔368米的九龙之巅,还可远眺整个九龙湖!

九龙湖旅游区以“品质化、特色化、可持续化”为目标,推动景区转型提质,打造“长三角运动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擦亮“碧水仙踪,养心天堂”品牌。

产品业态上,总投资超2.06亿元的九龙源文旅综合体预计明年“五一”假期试运营,建成后年接待能力将达到50万人次以上;“湖山九龙”市集入选全省重点文旅市集,“十一”假期“九龙鹿野仙踪”单日接待超5000人次,总营收117.19万元。

基础配套上,完成国家级登山步道立项,建设骑行驿站,推出旅游微公交;仰望达蓬休憩综合体投入使用,打造了龙湖村横溪特色街区。

服务管理上,深化“智游九龙”平台,筑牢水上安全防线;联合摄制文旅微短剧,将“龙文化”IP融入景点微改造。

宁波科学探索中心

宁波科学探索中心是一个以“探索”为主题的大型互动式科普场馆,设有海洋、宇宙、和谐家园、科学的乐趣、人体与脑、人的技能六大常设展厅,包含420余项互动体验项目,还有省内最大的球幕飞行影院,可享受360°沉浸观影体验。

宁波科学探索中心对标高品质景区建设,以智慧服务升级、标准化制度建设为保障,以“九个新”路径破局,让科普文旅焕发新活力。

投入1500余万元升级的科技空间成为热门打卡地;8K球幕飞行影院、LBE VR大空间分别吸引5万、7万余人次体验,PIM影院与AR导览空间实现游客动态参与。

“科学+文化+艺术” 融合品牌体系成效亮眼,官方IP粉丝超52万,非遗体验、常态演艺活动持续开展,研学板块营收增长26%,消费端数字体验复购率达27.31%,餐饮夜经济带月均营收超千万元,“冰雪光影季”活动拉动消费超600万元。2025年1-8月,中心接待游客359.7万人次(同比增长40.4%),实现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23.8%),市外客源占比达65%。

慈溪鸣鹤古镇

慈溪鸣鹤古镇,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明清建筑、拱桥高驼是鸣鹤古镇的独特景观,依湖建镇,依水成市,长街廊棚相连,每一处都散发着江南古镇古朴淡雅的风韵。

鸣鹤古镇以创建宁波“标杆型”高品质景区为契机,从传统观光向智慧体验、文化休闲转型,成效显著。

智慧赋能上,打造数字人互动区、中医药智慧展馆等三大沉浸式空间,让国药文化“活” 起来。

产品创新上,“鸣鹤年糕”复购率超 20%,旅拍年服务量超5000人次,中医药剧本杀等新业态备受青睐,有效拉动消费。

文化焕新上,升级古戏台等景观,打造“来鸣鹤,Yao福方”特色IP,全网粉丝超20万,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300万。

非遗融合上,引入越剧展演、中药香囊制作等非遗项目,推动七大业态深度融合,游客满意度显著提升。

宁海森林温泉旅游景区

宁海森林温泉旅游景区是中国三大著名温泉之一,这里的温泉水质清澈,富含偏硅酸、氡等20多种微量元素,被赞誉为 “美人汤”“青春泉” ,且获评全国最高等级的“优质珍稀温泉”,是浙江省首个获此认证的泉质。

宁海森林温泉景区锚定“标杆景区”建设目标,投入2027万元推进15项提质工程,实现从传统观光向高品质景区的跨越。

硬件设施全面升级:投入1000万元将原有管理用房改造为温泉综合体,填补服务功能空白;优化了36.4米景观吊桥的游览路径,消除了映天池边坡的安全隐患,完成儿童乐园和“夜幕森林”照明系统升级等项目,让景区昼夜皆具吸引力。

业态创新焕发活力:“野谷咖啡”成为网红打卡点,国庆假期营收达18万元;打造“观星+温泉+露营” 特色营地,新建汐山户外泡池,引进南苑酒店提升服务品质;同步推行 “温泉畅游一卡通”,开发“泡泡文创”系列产品,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充分彰显生态与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宁波野生动物园

宁波野生动物园是集野生动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赏为一体的生态保护示范特色景区,既是动物园又是自然森林公园,是感受生命之美的好去处。

宁波野生动物园,投入超7000万元推进百余项提质项目,实现全方位升级。

动物园北门升级为综合打卡区,集游客服务中心与文创产品中心于一体,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动物展区迭代更新,国宝秘境、蛇馆、企鹅馆、采蜜谷等展区相继更新;欢乐剧场升级为科普娱乐核心平台,动物幼儿园改造为创新工作室,兼顾物种保护与科普教育功能。

业态运营上,推出自助售票、点餐小程序等智慧服务,增设新能源充电桩;创新研发“熊猫香”文创,打造大熊猫等动物明星IP,借热搜实现出圈传播;常态化开展科普活动,推出重阳节免票等惠民举措,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多元魅力吸引八方游客。

章水李家坑景区

作为海曙四明山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村落,章水李家坑景区里成片明清古建筑错落有致,抬头是疏星缀满墨蓝天幕,低头是村落灯火在檐角温柔摇曳,那份松弛惬意,实在难以言尽。

章水李家坑景区,以高品质景区创建为抓手,推动古村转型提质。

业态体验上,景区投入900余万元打造山体激光夜游项目,成功举办“梦归盛唐”开游季;依托“趣唐潮”IP,设立唐韵体验馆,推出“通关文牒”打卡、“唐韵通宝”通币等活动,有效带动商户增收;建成溯溪露营基地,国庆期间露营板块日均营业额达2万元。

项目建设上,投入4000万元建设明山阁与红色研学综合体,其中明山阁可容纳500人就餐,红色研学综合体计划2026年试营业。智慧赋能方面,增设闸机、AR互动、电子导览等。2024年,景区接待游客22万人次,2025年预计全年游客接待量将突破30万人次,营业额有望从2024年的600万元提升至1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预计达3万。

余姚浙东小九寨景区

四明山的褶皱里,藏着条4.5公里的翡翠溪谷,浙东小九寨。山岙弯弯绕绕,竹丰林茂,白岩溪的水清得能数见水底的卵石,泉潭连缀成串,飞瀑砸在石上,溅起的水雾里全是负离子。走在溪畔,空气新鲜沁人心脾,难怪人称 “天然氧吧”。

浙东小九寨以“微改造、精提升”为抓手推动转型,实现从传统观光向深度体验的跨越,亮点纷呈。

核心体验空间全新升级:“山野拾光”集咖啡轻食、儿童游乐与文化活动于一体,采用通透式设计融入自然景致,成为景区社交与体验核心;“月亮湾营地”主打年轻化休闲场景,推出了篝火晚会、森林艺术节等特色活动,有效激活夜间经济;50米高的“九寨仙瀑”搭配传说故事,为山水增添灵韵;“瀑布咖啡”依托白岩飞瀑设置打卡区域,让游客沉浸式邂逅自然之美。

智慧服务同步发力:创新“数字科技+徒步”模式,运用地理围栏技术实现精准导览与知识闯关;升级智慧系统,支持分时段预约购票、联票一键购买,游览便捷度和游客满意度显著提升。(纪庆磊综合整理)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