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超30年知名彩妆闭店,海外平价品牌面临挑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超30年知名彩妆闭店,海外平价品牌面临挑战

LA Girl们的闭店,反映出中国彩妆市场进入存量竞争后,消费者不再追求低价策略,转而更加看重品牌的综合实力——包括产品品质与功效、品牌所传递的文化与价值。

文丨化妆品报 邹青颖

10月30日,美国平价彩妆品牌LA Girl发布闭店公告,宣布因品牌运营策略调整,将于近期关闭LA Girl天猫海外旗舰店,店内库存产品已进入清仓阶段。

截至目前,店内仅剩3款产品在售,包括遮瑕膏、蜜粉饼和穿戴甲,分别显示已售5万+件、1000+件、22件,其余商品全部下架;店铺粉丝数达110万人。

公开资料显示,LA Girl创立于1993年,隶属于美国Beauty 21 Cosmetics公司,后者成立于1985年。凭借亲民的定价与实用主义的产品设计,LA Girl自诞生后迅速走红北美市场,成为美国四大开架彩妆(还包括NYX、Wet n Wild、MILANI)之一。

LA Girl的爆火,得益于品牌在社媒平台的强大推广力度。目前,LA Girl在INS上已积累近328万粉丝,账号内容多以极具个性与色彩的妆容展示、产品推荐为主,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而在早期,随着海外视频内容被大量引入国内,一批海外美妆博主逐渐进入中国消费者视野,她们所推荐的美妆产品也因此受到国内市场青睐。例如美国本土网红K妹、Tati就曾在YouTube分享LA Girl产品,这两位博主的原创视频常被B站up主搬运,吸引不少国内彩妆用户群体关注。

2016年,LA Girl在天猫国际开设官方海外旗舰店,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彼时正值中国彩妆增长红利期,国内彩妆尚未发展成熟,海外彩妆则通过跨境电商快速渗透至国内;学生党、年轻职场人对高性价比彩妆需求旺盛,ColourPop、NYX、e.l.f等欧美开价彩妆成为海淘与代购渠道中的热门品类,LA Girl也顺势成为“抢手货”。

然而,随着新锐品牌涌现并崛起,以及线上渠道急速增长,国货彩妆迎来大爆发,开始抢占国际大牌彩妆市场份额,消费者也对该品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期间,多数平价彩妆由于缺乏持续创新能力与核心技术壁垒,最终因无法突破单一爆品局限而陷入停滞状态,并被市场淘汰。

可以发现,LA Girl的爆品迭代速度明显滞后,2020年前后红极一时的四色眼影盘和腮红产品多年来缺乏创新,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市场份额也逐渐被侵蚀。

本土化运营不足也成为LA Girl发展的一大桎梏。LA Girl官方微博最新一条原创内容还停留在2021年10月31日,粉丝数仅3.1万人;小红书官方平台发布作品不超过20个,无法占领国内消费者心智。

不止是LA Girl,近年来许多海外开价彩妆都在华“碰壁”,或是退出中国市场,或是缩减规模。例如,2022年6月,Too Faced宣布其品牌官方海外旗舰店结束运营;2023年3月,e.l.f撤出中国;2024年6月,NYX天猫海外旗舰店结束运营……

LA Girl们的闭店,反映出中国彩妆市场进入存量竞争后,消费者不再追求低价策略,转而更加看重品牌的综合实力——包括产品品质与功效、品牌所传递的文化与价值。

在这一背景下,那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外资品牌,其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它们的离场,无疑是市场“洗牌”后的必然选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YouTube

1.8k
  • 用户报告YouTube服务出现“宕机”
  • YouTube将支付2450万美元以解决特朗普账号封禁诉讼案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超30年知名彩妆闭店,海外平价品牌面临挑战

LA Girl们的闭店,反映出中国彩妆市场进入存量竞争后,消费者不再追求低价策略,转而更加看重品牌的综合实力——包括产品品质与功效、品牌所传递的文化与价值。

文丨化妆品报 邹青颖

10月30日,美国平价彩妆品牌LA Girl发布闭店公告,宣布因品牌运营策略调整,将于近期关闭LA Girl天猫海外旗舰店,店内库存产品已进入清仓阶段。

截至目前,店内仅剩3款产品在售,包括遮瑕膏、蜜粉饼和穿戴甲,分别显示已售5万+件、1000+件、22件,其余商品全部下架;店铺粉丝数达110万人。

公开资料显示,LA Girl创立于1993年,隶属于美国Beauty 21 Cosmetics公司,后者成立于1985年。凭借亲民的定价与实用主义的产品设计,LA Girl自诞生后迅速走红北美市场,成为美国四大开架彩妆(还包括NYX、Wet n Wild、MILANI)之一。

LA Girl的爆火,得益于品牌在社媒平台的强大推广力度。目前,LA Girl在INS上已积累近328万粉丝,账号内容多以极具个性与色彩的妆容展示、产品推荐为主,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而在早期,随着海外视频内容被大量引入国内,一批海外美妆博主逐渐进入中国消费者视野,她们所推荐的美妆产品也因此受到国内市场青睐。例如美国本土网红K妹、Tati就曾在YouTube分享LA Girl产品,这两位博主的原创视频常被B站up主搬运,吸引不少国内彩妆用户群体关注。

2016年,LA Girl在天猫国际开设官方海外旗舰店,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彼时正值中国彩妆增长红利期,国内彩妆尚未发展成熟,海外彩妆则通过跨境电商快速渗透至国内;学生党、年轻职场人对高性价比彩妆需求旺盛,ColourPop、NYX、e.l.f等欧美开价彩妆成为海淘与代购渠道中的热门品类,LA Girl也顺势成为“抢手货”。

然而,随着新锐品牌涌现并崛起,以及线上渠道急速增长,国货彩妆迎来大爆发,开始抢占国际大牌彩妆市场份额,消费者也对该品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期间,多数平价彩妆由于缺乏持续创新能力与核心技术壁垒,最终因无法突破单一爆品局限而陷入停滞状态,并被市场淘汰。

可以发现,LA Girl的爆品迭代速度明显滞后,2020年前后红极一时的四色眼影盘和腮红产品多年来缺乏创新,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市场份额也逐渐被侵蚀。

本土化运营不足也成为LA Girl发展的一大桎梏。LA Girl官方微博最新一条原创内容还停留在2021年10月31日,粉丝数仅3.1万人;小红书官方平台发布作品不超过20个,无法占领国内消费者心智。

不止是LA Girl,近年来许多海外开价彩妆都在华“碰壁”,或是退出中国市场,或是缩减规模。例如,2022年6月,Too Faced宣布其品牌官方海外旗舰店结束运营;2023年3月,e.l.f撤出中国;2024年6月,NYX天猫海外旗舰店结束运营……

LA Girl们的闭店,反映出中国彩妆市场进入存量竞争后,消费者不再追求低价策略,转而更加看重品牌的综合实力——包括产品品质与功效、品牌所传递的文化与价值。

在这一背景下,那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外资品牌,其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它们的离场,无疑是市场“洗牌”后的必然选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