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不平衡电费”致桂冠电力利润大减3亿多,是怎么一回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平衡电费”致桂冠电力利润大减3亿多,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首家公开表示利润受到不平衡电费影响且公布具体金额的上市公司。

图片来源:桂冠电力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 | 张雨薇

桂冠电力(600236.SH)的一纸公告,暴露出发电企业在电力现货市场运行中将经历的“阵痛”。

桂冠电力日前公告称,按照《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广西连续结算试运行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水电等非市场电源在保障居民及农业等保障性用电需求后的电量将被投向市场,并分摊不平衡电费。

根据广西电网公司出具的三季度电费结算单,桂冠电力所属广西自治区内十家统调水电企业,三季度因分摊不平衡电费减少收入4.59亿元,减少归母净利润3.27亿元,占上一会计年度净利的14.3%。

据界面新闻梳理,这是首家公开表示利润受到不平衡电费影响且公布具体金额的上市公司。

图片来源:桂冠电力公告

发生上述现象的一大背景是,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于今年6月29日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

6月20日,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广西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印发实施方案,规定广西自治区内水电等非市场电源,在超出电网企业保障性购电的情况下,反向向市场供电产生的不平衡电费由非市场电源分摊或分享。

“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前,我们水电站发电量均是按照国家批复的电价结算。现在设立了保障性用电量门槛,超过这一门槛,发电量就需要接受电网的结算规则。”11月3日,桂冠电力证券事务部一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

简言之,今年6月起,桂冠电力超出电网企业保障性购电的电量,需要进行现货市场交易。在当前电力现货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一部分电量的实际结算价格低于此前签订的价格,因此需要向电网企业返还相关费用。

桂冠电力所属主力水电站在三季度进入主汛期,且今年所在流域来水偏丰。该公司在该季度的水电发电量为146.35亿千瓦时,同比增幅达68.32%。

不平衡电费或不平衡资金,并不是新鲜事物。

2022年印发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运营规则(不结算试运行版)》中对不平衡资金有所定义:“区域电力市场中发电侧与用电侧因电量、电价差异在电费结算中所产生的资金偏差。”

当发电侧曲线和用电侧曲线不匹配时,产生的盈余或亏损,将由所有的发电侧和用户分享或分摊。

这类不平衡资金在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叫法,如山西的“市场平衡类费用”,如山东的“结构类偏差费用”,广东的“市场平衡类返还电费”。

按照山西电力市场过往的统计数据看,不平衡资金占市场运营费用的比例超过30%。

山西市场运营各项费用月平均占比(2022年-2024年10月) 图片来源:兰木达电力现货

产生不平衡资金的原因,主要是电力市场化改革中市场与计划的并行,不平衡资金产生的途径主要有优发优购偏差、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和跨省跨区送电。

例如,对于优发优购偏差,《中国能源报》曾援引业内人士的解释称,当前国内电力现货试点中,多以“优先发用电制度”与电力现货市场并行,即“半计划、半市场”的“双轨制”结构。市场化用户的部分电量,实际上使用的是未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电量。用户按较低的市场化价格用电,但电网公司在和这些非市场化电量结算时,按照优先发电“保价结算”原则,需按相对高价支付,直接反映在电费结算上,就是收支不平衡。

如果优先发电的发电侧电量和优先购电的用户侧不能匹配时,便产生了优发优购偏差。

优先发电是指按照政府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优先参与电力生产和交易的发电类型。部分优发电源属于非市场性电源。

据界面新闻查询,2021年发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清洁能源消纳原则(试行)》显示,水电在该地区“优先发电序位”中位列第二, 水电发电机组原则上按照资源条件全额安排发电,有调节能力水电按照水库水位控制目标安排发电

非市场电源主要指电力的生产和销售不通过竞争性的电力市场进行,而是由政府计划、行政指令或特许经营权合同等方式来确定电量、电价和调度顺序的发电主体。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非市场电源的范围正在逐步缩小,限制也逐渐增多,这是大势所趋。

广西的上述《方案》就明确规定,当非市场电源反向向市场供电时,不平衡电费按参与非市场电源现货连续结算试运行期间电能量上网电费的比例进行分摊或分享。

桂冠电力成立于1992年9月,是全国首家自筹资金进行水电建设管理的股份制企业,目前是中国大唐集团控股子公司。该公司在运装机容量约1300万千瓦,水电占比近八成。

桂冠电力财报中曾披露,该公司在广西拥有水电装机919.32万千瓦,占广西统调水电装机的三分之二。所属广西自治区内10家统调水电企业均未参与广西电力现货市场,因此受到上述现货市场新政策的影响较大。

桂冠电力上述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称,该公司正在向广西自治区政府和能源局提出政策优化建议。“一是是否可调整保障性用电的电量,二是是否可提高市场化结算电价。”

2020年山东省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期间,曾出现短短四天产生9500万元不平衡电费资金的情况。

据界面新闻查询,该事件发生前后,山东省对于不平衡资金的规定曾有过调整。2020年6月发布的《山东省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规则(试行)》中曾规定,市场和计划双轨制造成的不平衡资金,由所有非市场发电机组及跨省区联络线按照当月上网电量和受电量比例分摊。

到了2024年4月的《山东电力市场规则(试行)》中,优发优购曲线匹配偏差费用,由并入山东电网的所有发电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全体工商业用户按照当月上网电量、用电电量比例分摊。

除了桂冠电力,广西省另一家地方发电企业广西能源(600310.SH)也在三季报中提到了不平衡资金分摊问题,但未公布具体金额。

该公司称,受广西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影响,并入广西电网的水电分摊非市场电源反向向市场供电的不平衡资金影响,该公司水力发电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与此同时,加上贺江、桂江流域来水同比减少,自有水电厂发电量减少等其他因素,公司前三季归母净利同比减少了82.60%。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平衡电费”致桂冠电力利润大减3亿多,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首家公开表示利润受到不平衡电费影响且公布具体金额的上市公司。

图片来源:桂冠电力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 | 张雨薇

桂冠电力(600236.SH)的一纸公告,暴露出发电企业在电力现货市场运行中将经历的“阵痛”。

桂冠电力日前公告称,按照《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广西连续结算试运行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水电等非市场电源在保障居民及农业等保障性用电需求后的电量将被投向市场,并分摊不平衡电费。

根据广西电网公司出具的三季度电费结算单,桂冠电力所属广西自治区内十家统调水电企业,三季度因分摊不平衡电费减少收入4.59亿元,减少归母净利润3.27亿元,占上一会计年度净利的14.3%。

据界面新闻梳理,这是首家公开表示利润受到不平衡电费影响且公布具体金额的上市公司。

图片来源:桂冠电力公告

发生上述现象的一大背景是,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于今年6月29日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

6月20日,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广西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印发实施方案,规定广西自治区内水电等非市场电源,在超出电网企业保障性购电的情况下,反向向市场供电产生的不平衡电费由非市场电源分摊或分享。

“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前,我们水电站发电量均是按照国家批复的电价结算。现在设立了保障性用电量门槛,超过这一门槛,发电量就需要接受电网的结算规则。”11月3日,桂冠电力证券事务部一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

简言之,今年6月起,桂冠电力超出电网企业保障性购电的电量,需要进行现货市场交易。在当前电力现货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一部分电量的实际结算价格低于此前签订的价格,因此需要向电网企业返还相关费用。

桂冠电力所属主力水电站在三季度进入主汛期,且今年所在流域来水偏丰。该公司在该季度的水电发电量为146.35亿千瓦时,同比增幅达68.32%。

不平衡电费或不平衡资金,并不是新鲜事物。

2022年印发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运营规则(不结算试运行版)》中对不平衡资金有所定义:“区域电力市场中发电侧与用电侧因电量、电价差异在电费结算中所产生的资金偏差。”

当发电侧曲线和用电侧曲线不匹配时,产生的盈余或亏损,将由所有的发电侧和用户分享或分摊。

这类不平衡资金在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叫法,如山西的“市场平衡类费用”,如山东的“结构类偏差费用”,广东的“市场平衡类返还电费”。

按照山西电力市场过往的统计数据看,不平衡资金占市场运营费用的比例超过30%。

山西市场运营各项费用月平均占比(2022年-2024年10月) 图片来源:兰木达电力现货

产生不平衡资金的原因,主要是电力市场化改革中市场与计划的并行,不平衡资金产生的途径主要有优发优购偏差、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和跨省跨区送电。

例如,对于优发优购偏差,《中国能源报》曾援引业内人士的解释称,当前国内电力现货试点中,多以“优先发用电制度”与电力现货市场并行,即“半计划、半市场”的“双轨制”结构。市场化用户的部分电量,实际上使用的是未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电量。用户按较低的市场化价格用电,但电网公司在和这些非市场化电量结算时,按照优先发电“保价结算”原则,需按相对高价支付,直接反映在电费结算上,就是收支不平衡。

如果优先发电的发电侧电量和优先购电的用户侧不能匹配时,便产生了优发优购偏差。

优先发电是指按照政府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优先参与电力生产和交易的发电类型。部分优发电源属于非市场性电源。

据界面新闻查询,2021年发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清洁能源消纳原则(试行)》显示,水电在该地区“优先发电序位”中位列第二, 水电发电机组原则上按照资源条件全额安排发电,有调节能力水电按照水库水位控制目标安排发电

非市场电源主要指电力的生产和销售不通过竞争性的电力市场进行,而是由政府计划、行政指令或特许经营权合同等方式来确定电量、电价和调度顺序的发电主体。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非市场电源的范围正在逐步缩小,限制也逐渐增多,这是大势所趋。

广西的上述《方案》就明确规定,当非市场电源反向向市场供电时,不平衡电费按参与非市场电源现货连续结算试运行期间电能量上网电费的比例进行分摊或分享。

桂冠电力成立于1992年9月,是全国首家自筹资金进行水电建设管理的股份制企业,目前是中国大唐集团控股子公司。该公司在运装机容量约1300万千瓦,水电占比近八成。

桂冠电力财报中曾披露,该公司在广西拥有水电装机919.32万千瓦,占广西统调水电装机的三分之二。所属广西自治区内10家统调水电企业均未参与广西电力现货市场,因此受到上述现货市场新政策的影响较大。

桂冠电力上述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称,该公司正在向广西自治区政府和能源局提出政策优化建议。“一是是否可调整保障性用电的电量,二是是否可提高市场化结算电价。”

2020年山东省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期间,曾出现短短四天产生9500万元不平衡电费资金的情况。

据界面新闻查询,该事件发生前后,山东省对于不平衡资金的规定曾有过调整。2020年6月发布的《山东省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规则(试行)》中曾规定,市场和计划双轨制造成的不平衡资金,由所有非市场发电机组及跨省区联络线按照当月上网电量和受电量比例分摊。

到了2024年4月的《山东电力市场规则(试行)》中,优发优购曲线匹配偏差费用,由并入山东电网的所有发电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全体工商业用户按照当月上网电量、用电电量比例分摊。

除了桂冠电力,广西省另一家地方发电企业广西能源(600310.SH)也在三季报中提到了不平衡资金分摊问题,但未公布具体金额。

该公司称,受广西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影响,并入广西电网的水电分摊非市场电源反向向市场供电的不平衡资金影响,该公司水力发电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与此同时,加上贺江、桂江流域来水同比减少,自有水电厂发电量减少等其他因素,公司前三季归母净利同比减少了82.60%。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