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酒管财经
区域国资酒店整合大潮下,一批拥有历史底蕴的“老干部”国宾馆正焕发新生。
近日,嘉城集团浙江南湖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湖酒管”)正式揭牌成立。
这家国企背景的酒管公司,一口气整合了沙龙宾馆、月河客栈、鸳湖旅社、南湖宾馆等七大酒店项目及一家酒店式公寓,形成了“多品牌、全业态”运营矩阵,也是区域国资整合酒店资源的又一重要动作。
这一动作并非孤例。
近年来,从黄龙酒管、雷迪森、岭南酒管到重庆文旅,地方国资酒店品牌扩张不断提速,一场以“整合、升级、品牌化”为关键词的国资酒店整合浪潮正席卷全国。
被年轻人视为“老干部风”的国宾馆,已经从曾经的“单打独斗”开始变为组团“出道”。
国宾馆们开启整合潮
嘉城酒管公司的成立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嘉城集团酒店品牌专业化建设的重要一步。
此前,嘉城集团旗下酒店就已形成差异化定位:
南湖宾馆作为高端商务度假酒店标杆,将江南雅韵与高端服务深度融合;
34年历史的沙龙宾馆主打老嘉兴风味与运河船宴;
月河客栈以“推窗即江南”的意境呈现水乡慢生活。
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资产打包,而是国企对酒店业务系统性重组的重要一步。
据介绍,南湖酒管旗下拥有多项嘉兴市顶尖荣誉,其中白金桂酒店数量拿下市级第一,南湖宾馆稳居单体酒店营收全市第一,沙龙宾馆以34 年运营史斩获市级经营年份第一。
截至2025年,公司旗下客房总量达1125间,占据嘉兴市本级旅游饭店市场18.2%的份额,2024年营收突破2.24亿元,同比增长5.17%;2025年前9个月,酒店板块总营收1.54亿元,GOP同比增长3.1%,持续展现出稳健的发展韧性与增长潜力。
与此同时,南湖湖滨高星酒店项目已经进入筹备阶段,项目总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拥有400余间客房,预计将于明年投入运营,这将进一步完善南湖酒管中高端产品线。
这种差异化定位与资源整合的模式,正是当前地方国资酒店改革的典型路径。
近年来,从重庆到广东,从浙江到山东,各地方国资酒管都在加速推进酒店资产的专业化整合,试图通过资源聚合提升市场竞争力。
从全国范围看,当前地方国资酒店整合主要形成了三种模式。
轻资产品牌输出模式是主流选择。
浙江南湖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明确提出构建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营机制;
招商局集团也成立了昆山招航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这家管理19万亿资产的“央企一哥”正式加速布局酒店生意。
跨界融合模式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京能酒管携手同仁堂集团旗下知嘛健康品牌,打造“深睡旅居场景”,开辟“健康+文旅”特色赛道。
雅安文旅集团则推出酒店与景区、餐饮、特色旅游项目的套餐产品,增加消费黏性。
资本整合模式则是快速做大规模的捷径。
岭南集团收购都市酒店集团,实现了跨区域经营;
重庆文旅的酒店整合规模更为庞大,涉及17家市属国企的82家酒店更是提出以“两江假日”和“重宾”品牌为矩阵根基,集中孵化3—5个品牌,构建全国一流的国资酒店管理平台,“努力在3-5年内实现上市”的目标。
这三种模式都指向同一个方向: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规模效应和品牌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南湖国际酒店管理公司不仅整合酒店资源,还在筹备一家专业化洗涤合资公司,构建“酒店运营+配套服务”的集团化产业生态。
随着一场国资酒店整合潮在全国范围内涌动,老牌国资酒店开始从资产持有者转向品牌运营者,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
“老干部风”翻身年轻人激活国宾馆
十年前,国营宾馆还是“老土”和“过时”的代名词;今天,年轻人在小红书上一篇“消费降级后发现的老干部酒店”的帖子都能收获1万多个点赞。
不少国宾馆曾经给人留下“老干部风”的刻板印象:猪肝色的办公桌、蓝黑色塑料拖鞋、水磨石的洗手池。这些曾经被视为“过时”的元素,如今却在年轻消费者眼中焕发新魅力。
如今,许多年轻人不再执着于酒店是否配备宽敞大浴缸、出片的园林,或是精致的行政酒廊,他们更在意的,是找到一个性价比高、能安心休息的地方。
景德镇90元酒店房价涨到1000元,内蒙古阿尔山一汉庭酒店标间涨超10倍。
今年国庆假期,热门旅游目的地附近的酒店价格依旧涨势明显,部分看重性价比的年轻人选择“攻占”国宾馆。
山西的晋祠国宾馆,被誉为山西的“钓鱼台”,却只要400多元一晚,步行或乘坐酒店摆渡车就能直通景区;
甘肃的敦煌宾馆只要200多元就能拿下,还有机会住到当年张曼玉和林青霞拍《东邪西毒》时的同款房间。
去哪儿旅行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各地国宾馆预订量同比增长近六成。
北京人民大会堂宾馆157套客房甚至在开放预订不久后便几乎全部订满,国庆假期至少要提前一个月订房。
在当下消费分化的大环境里,年轻人更加看重安全感、松弛感,这些没有花哨营销,具备强烈秩序感的酒店,似乎也成了年轻人对追求精致、潮流、网红打卡式消费文化的一次叛逆式消费。
国宾馆的大火背后,既是消费者住宿需求的增长,也是多家国宾馆自身转型的成果。
苏州南园宾馆通过数字化工具分析客人需求,进行精准改造,并打磨文化产品,成功实现了从高端商务酒店到生活方式酒店的转型。
广东温泉宾馆则通过深耕文旅融合,创新“酒店+”的经营模式,将自身打造成为集政务接待、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和团体会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园林式现代宾馆。
不过,随着近些年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少国宾馆已经开始面临效益下滑、经营困难的境地。
毕竟,酒旅市场是最能从字面意义展现“用脚投票”的领域——只要体验不佳,消费者立即就会选择离去。
广东迎宾馆总经理曾对媒体坦言,目前政务接待仅占20%,其余80%需要凭实力在市场竞争中“争夺”。
这也揭示出当前国宾馆的生存现状。
曾经以政务接待为任的国宾馆,无论经营好坏,都无须担心盈利问题。而如今,市场化转型成了它们的必由之路。
老国宾馆的新生存法则
对于国宾馆来说,整合潮只是开始。
接下来,如何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锤炼自己的本领,加快构建牢固、可持续的品牌影响力,将是真正的考验。
酒店行业早已不是一片蓝海,当下的酒店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市场竞争充分且格局稳定。
目前来看,地方国资酒店集团与头部酒店集团之间尚存在差距。锦江、首旅等国资控股的酒店集团通过收购实现规模扩大,但这种时代红利已难以复制。
地方国资酒店在品牌孵化、运营效率以及供应链能力等方面,如何与头部酒店集团拉近差距?
对地方国资酒店来说,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未来酒店竞争不仅是品牌数量之争,更是品牌价值之争。俯下身、沉下心做品牌,谋创新仍是地方国资酒店的重要发展目标。
在经营决策、市场反应和人才管理方面,一些国宾馆存在滞后性和低效性,这与国际连锁酒店集团的高效运作形成对比。
据媒体报道,不少老牌“国宾馆”因经营不善、设施老化、市场定位模糊等原因停业或被拍卖、换牌。
宁波的亚洲华园宾馆曾被誉为宁波市改革开放初期第一家中外合资宾馆,但由于设施老化等问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最终在2017年底倒闭。
被称为舟山“国宾馆”的渔家傲山庄也在2023年多次挂牌拍卖。
国资酒店整合并非易事,专业化运营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是当务之急。
以新成立的浙江南湖国际酒店管理公司为例,其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如何将沙龙宾馆、月河客栈、鸳湖旅社、南湖宾馆等差异化明显的酒店资源有效整合。
这些酒店如何在保持特色同时实现标准化管理,对南湖酒管是一大挑战。
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于其他地方国资酒管,比如南京商旅的传统贸易业务盈利能力不足,而酒店业运营复杂度及专业标准更高,投入也更大,与原有商贸业务的管理模式相差甚远。
未来几年,将是国资酒店整合的关键期。
当下,更多国资酒店正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有的从“偏安一隅”到“泛全国化布局”甚至出海布局。
曾经的“老干部”国宾馆,正通过整合重组、品牌创新、市场化运营,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