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支付宝、微信大敌当前,你会抛弃旧爱投奔银联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支付宝、微信大敌当前,你会抛弃旧爱投奔银联吗

此次银联布局二维码的竞争力不容小觑,线下扫码支付市场的确有可能迎来新的变局。

近年来,支付市场几乎成为支付宝、微信二维码产品楚汉相争的战场,而今银联的加入难道要演绎成三国演义?

近年来,支付市场几乎成为支付宝、微信二维码产品楚汉相争的战场,而今银联的加入难道要演绎成三国演义?5月27日,中国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在京共同宣布,正式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持卡人通过银行APP可实现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

据了解,首批支持云闪付二维码的商业银行已超过40家,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全国性商业银行,另有近60家商业银行正在加紧测试并即将开通,预计年内其他主要银行也将全部开通。今后,大家用手机进行二维码支付时,不仅能用支付宝和微信,也可以打开自己常用的银行APP。被支付宝和微信占据九成以上的二维码支付市场,又迎来新的参与者——中国银联。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云闪付究竟为何物:

云:两重意思,一是虚拟银行卡。借助手机NFC和银行APP,消费者可通过已有银行卡申请虚拟的云支付卡片,实现无卡支付和取现。二是云端密匙校验,解决安全问题。“云闪付”采用支付令牌、动态密钥、云端验证三大核心技术,可实时完成密钥校验,有效防范伪卡风险。

闪:即时支付,解决交易时间问题。消费者无需解锁手机屏幕即可在2秒内完成支付,大大提升消费者支付体验。

付:支付。“云闪付”属于支付方式的创新。

在“云闪付”模式下,消费者只需“掏出手机”和“输入密码”两个动作,不要求手机联网,也不必点亮屏幕,这便捷的体验是能和第三方支付相媲美的。

银联支付码有何花样?

中国银联官方表示,这一新产品能够实现不同机构之间二维码的互联互通,有效整合了不同机构的海量商户和用户资源。它以安全支付为核心理念,提供了更多的支付入口,方便商户与持卡人之间的直接互动。对持卡人来说,银联标准二维码产品提供了更多的支付选择,保证持卡人账户信息安全的同时,构建更为丰富的场景,使日常支付更为便捷。

银联标准二维码产品使用时,消费者在布放有云闪付二维码受理标识的商户,打开任意一家已开通云闪付二维码服务的商业银行APP,首次绑卡后,通过“向商户付款”功能生成“付款码”,收银员使用扫码枪读取后完成支付,或通过“扫一扫”功能扫描商户收款码后完成支付。

除了实现国内机构在二维码支付上互联互通以及安全支付外,银联云闪付二维码支付还致力于境内境外通用:

中国银联即将开展境外银联卡全球各大机场推广,覆盖约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机场,涵盖免税店、纪念品店、餐饮等各类商户。5月9日,银联国际与国际卡品牌维萨、万事达在曼谷共同宣布,三方将合作推出泰国通用二维码标准,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商家可通过通用的二维码,同时受理三个国际卡品牌的移动支付产品。

银联能否逆袭支付宝、微信?

从移动支付市场上看,近年来,移动支付一直保持着井喷式增长。支付宝和微信却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据一季度监测报告显示,支付宝和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腾讯金融分别拥有今年一季度移动支付市场53.7%和39.51%的份额,二者合计高达93.21%,已经取得绝对主导地位。而此前银联力推的、以Apple Pay 为代表的银联云闪付,则已经见不到踪影。

从支付工具的竞争看,主要的障碍就两个,一个是客户基础,一个是接入场景。银联此次与银行联手转战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把各大银行APP的客户变成了自己的客户,解决了客户基础的难题;银联庞大的线下POS布局也解决了接入场景数量的问题。

效果到底如何,还要拭目以待。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已经落后了很多的银联若要后来居上,仅打通各家银行的二维码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注意到,银联在启动云闪付的同时,还宣布了下一阶段的优惠活动。自6月2日开始,在全国约10万家商户使用银联云闪付挥卡、手机以及扫码支付,均可享受六二折优惠。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银联二维码支付和微信、支付宝支付在流程上类似。相比于市场上其他二维码支付方式,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具备三个主要特色:一是安全性更高,采用支付标记化(Token)技术,安全级别较高,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二是服务更完备,配备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保障使用无忧;三是境内境外通用,银联国际正积极推动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尼、韩国、澳洲等多个境内持卡人经常出行地区的二维码业务。

整体上看,此次银联布局二维码的竞争力不容小觑,线下扫码支付市场的确有可能迎来新的变局。那么问题来了,作为马云的钟爱真粉们,你会选择抛弃旧爱,另则银联作为良配吗?

版权声明:

本资讯号除注明来源的文章外,均为云掌财经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引用请注明本公众号【云掌财经】

ID:yunzhangcaiji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国银联

3.8k
  • 云南省出台措施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将从旅居云南品牌入手构建文旅促消费政策矩阵
  • 一季度境内银联钱包在柬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超2倍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支付宝、微信大敌当前,你会抛弃旧爱投奔银联吗

此次银联布局二维码的竞争力不容小觑,线下扫码支付市场的确有可能迎来新的变局。

近年来,支付市场几乎成为支付宝、微信二维码产品楚汉相争的战场,而今银联的加入难道要演绎成三国演义?

近年来,支付市场几乎成为支付宝、微信二维码产品楚汉相争的战场,而今银联的加入难道要演绎成三国演义?5月27日,中国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在京共同宣布,正式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持卡人通过银行APP可实现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

据了解,首批支持云闪付二维码的商业银行已超过40家,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全国性商业银行,另有近60家商业银行正在加紧测试并即将开通,预计年内其他主要银行也将全部开通。今后,大家用手机进行二维码支付时,不仅能用支付宝和微信,也可以打开自己常用的银行APP。被支付宝和微信占据九成以上的二维码支付市场,又迎来新的参与者——中国银联。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云闪付究竟为何物:

云:两重意思,一是虚拟银行卡。借助手机NFC和银行APP,消费者可通过已有银行卡申请虚拟的云支付卡片,实现无卡支付和取现。二是云端密匙校验,解决安全问题。“云闪付”采用支付令牌、动态密钥、云端验证三大核心技术,可实时完成密钥校验,有效防范伪卡风险。

闪:即时支付,解决交易时间问题。消费者无需解锁手机屏幕即可在2秒内完成支付,大大提升消费者支付体验。

付:支付。“云闪付”属于支付方式的创新。

在“云闪付”模式下,消费者只需“掏出手机”和“输入密码”两个动作,不要求手机联网,也不必点亮屏幕,这便捷的体验是能和第三方支付相媲美的。

银联支付码有何花样?

中国银联官方表示,这一新产品能够实现不同机构之间二维码的互联互通,有效整合了不同机构的海量商户和用户资源。它以安全支付为核心理念,提供了更多的支付入口,方便商户与持卡人之间的直接互动。对持卡人来说,银联标准二维码产品提供了更多的支付选择,保证持卡人账户信息安全的同时,构建更为丰富的场景,使日常支付更为便捷。

银联标准二维码产品使用时,消费者在布放有云闪付二维码受理标识的商户,打开任意一家已开通云闪付二维码服务的商业银行APP,首次绑卡后,通过“向商户付款”功能生成“付款码”,收银员使用扫码枪读取后完成支付,或通过“扫一扫”功能扫描商户收款码后完成支付。

除了实现国内机构在二维码支付上互联互通以及安全支付外,银联云闪付二维码支付还致力于境内境外通用:

中国银联即将开展境外银联卡全球各大机场推广,覆盖约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机场,涵盖免税店、纪念品店、餐饮等各类商户。5月9日,银联国际与国际卡品牌维萨、万事达在曼谷共同宣布,三方将合作推出泰国通用二维码标准,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商家可通过通用的二维码,同时受理三个国际卡品牌的移动支付产品。

银联能否逆袭支付宝、微信?

从移动支付市场上看,近年来,移动支付一直保持着井喷式增长。支付宝和微信却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据一季度监测报告显示,支付宝和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腾讯金融分别拥有今年一季度移动支付市场53.7%和39.51%的份额,二者合计高达93.21%,已经取得绝对主导地位。而此前银联力推的、以Apple Pay 为代表的银联云闪付,则已经见不到踪影。

从支付工具的竞争看,主要的障碍就两个,一个是客户基础,一个是接入场景。银联此次与银行联手转战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把各大银行APP的客户变成了自己的客户,解决了客户基础的难题;银联庞大的线下POS布局也解决了接入场景数量的问题。

效果到底如何,还要拭目以待。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已经落后了很多的银联若要后来居上,仅打通各家银行的二维码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注意到,银联在启动云闪付的同时,还宣布了下一阶段的优惠活动。自6月2日开始,在全国约10万家商户使用银联云闪付挥卡、手机以及扫码支付,均可享受六二折优惠。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银联二维码支付和微信、支付宝支付在流程上类似。相比于市场上其他二维码支付方式,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具备三个主要特色:一是安全性更高,采用支付标记化(Token)技术,安全级别较高,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二是服务更完备,配备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保障使用无忧;三是境内境外通用,银联国际正积极推动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尼、韩国、澳洲等多个境内持卡人经常出行地区的二维码业务。

整体上看,此次银联布局二维码的竞争力不容小觑,线下扫码支付市场的确有可能迎来新的变局。那么问题来了,作为马云的钟爱真粉们,你会选择抛弃旧爱,另则银联作为良配吗?

版权声明:

本资讯号除注明来源的文章外,均为云掌财经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引用请注明本公众号【云掌财经】

ID:yunzhangcaiji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