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汽车出口数量全国第1 安徽“十四五”商务经济跨越发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汽车出口数量全国第1 安徽“十四五”商务经济跨越发展

“十四五”期间,安徽商务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出口总额从全国第13位跃居至第9位,出口总量中部第1,社消零规模稳居全国第9,对外投资年均增速高出全国9个百分点。

文 | 邬少娟 唐学菲

进出口总额从全国第13位跃居至第9位,出口总量中部第1,社消零规模稳居全国第9,对外投资年均增速高出全国9个百分点。“十四五”期间,安徽商务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11月7日,安徽省召开决胜“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介绍安徽省“十四五”商务高质量发展主要成就。安徽省商务厅厅长孙东海表示,十四五期间,安徽商务经济5项主要指标年均增速均优于全国,其中进出口、出口、对外投资和实际使用外资(FDI)四项指标总量实现争先进位,商务发展呈现“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能级提升”良好态势。

图片来源:安徽省政府新闻办

社消零总额突破2.3万亿元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至46.7%

“十四五”期间,安徽省围绕构建强大内需市场,持续推动消费扩容提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稳步跃升。

具体数据来看,从2020年的1.8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万亿元,年均增长6.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规模稳居全国第9。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2024年全省商贸单位超过41万家,较2020年增加15万家,年销售额超百亿和五十亿的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9家和81家,商业生态更加多元、更具韧性。

在消费结构方面,安徽以“徽动消费”系列促消费活动为抓手,构建了消费品以旧换新与消费券发放相互补充的政策体系,推动大宗消费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成果显著。

2020至2024年,全省限额以上智能家电和绿色家电销售额年均增速高达73.5%,通讯类商品销售额年均增长10.2%;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从5.9%提升至46.7%,居民消费形态从实物消费加快向服务消费拓展,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从6958元提高至10667元,年均增长11.3%,占消费总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提升至42.7%,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图片来源:安徽省政府新闻办

在新场景、新业态方面,安徽积极推进商旅文体融合,推动消费场景迭代升级。2024年,全省购物中心数量达到2020年的2.17倍,每年引进超200家品牌首店,合肥淮河路步行街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电商模式迅速成长,2024年直播零售额达552.6亿元,居全国第8;即时零售交易额增长42.1%,订单量增长49.5%。

进出口额连跨3个千亿台阶 汽车出口数量全国第一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贸环境,安徽深入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推动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从2020年的5451.5亿元连续突破3个千亿元大关,至2024年达到8643.7亿元,年均增速12.2%,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位居长三角首位。

其中,出口表现尤为亮眼,年均增速达16.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7.2个百分点。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进出口、出口增速分别达15.7%和15.9%,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和长三角第1,展现出强劲的外贸韧性与增长动能。

出口结构也显著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占比从59%提升至7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汽车出口数量稳居全国第1,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额居全国第6。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53.6%,高于全国平均3.3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安徽省政府新闻办

外贸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达1.3万家,较“十三五”末增加3947家;年进出口额过亿美元的企业达146家,增加51家。

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至51.8%,外贸“主力军”地位更加巩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交易额年均增速达38.5%,成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扎实推进,为企业拓展市场空间、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制度保障。

利用外资年均增长4.5% 对外投资规模突破26亿美元

安徽坚持高质量“引进来”与高水平“走出去”相结合,双向投资合作迈上新台阶。

在利用外资方面,从2020年的103.9亿元增至2024年的123.7亿元,年均增长4.5%,高于全国9.1个百分点。制造业引资占比达51.3%,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增长2.1倍。德国大众在合肥设立海外最大研发中心,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18个全国重点外资项目落地安徽,数量位居全国第8、中部第1。

在对外投资方面,安徽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推动对外投资规模从2020年的14.4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26亿美元,年均增速达15.9%,高于全国9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全省已有860多家皖企在海外设立1400多家企业,奇瑞汽车、铜陵有色入围世界500强,安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图片来源:安徽省政府新闻办

开放平台能级显著提升。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挂牌以来,累计推出236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7项为全国首创。区内市场主体数量达8.4万家,进出口额占全省比重由2021年的22.3%提高到2025年前三季度的31.6%。全省拥有13家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居全国第4、中西部第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汽车出口数量全国第1 安徽“十四五”商务经济跨越发展

“十四五”期间,安徽商务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出口总额从全国第13位跃居至第9位,出口总量中部第1,社消零规模稳居全国第9,对外投资年均增速高出全国9个百分点。

文 | 邬少娟 唐学菲

进出口总额从全国第13位跃居至第9位,出口总量中部第1,社消零规模稳居全国第9,对外投资年均增速高出全国9个百分点。“十四五”期间,安徽商务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11月7日,安徽省召开决胜“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介绍安徽省“十四五”商务高质量发展主要成就。安徽省商务厅厅长孙东海表示,十四五期间,安徽商务经济5项主要指标年均增速均优于全国,其中进出口、出口、对外投资和实际使用外资(FDI)四项指标总量实现争先进位,商务发展呈现“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能级提升”良好态势。

图片来源:安徽省政府新闻办

社消零总额突破2.3万亿元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至46.7%

“十四五”期间,安徽省围绕构建强大内需市场,持续推动消费扩容提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稳步跃升。

具体数据来看,从2020年的1.8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万亿元,年均增长6.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规模稳居全国第9。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2024年全省商贸单位超过41万家,较2020年增加15万家,年销售额超百亿和五十亿的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9家和81家,商业生态更加多元、更具韧性。

在消费结构方面,安徽以“徽动消费”系列促消费活动为抓手,构建了消费品以旧换新与消费券发放相互补充的政策体系,推动大宗消费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成果显著。

2020至2024年,全省限额以上智能家电和绿色家电销售额年均增速高达73.5%,通讯类商品销售额年均增长10.2%;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从5.9%提升至46.7%,居民消费形态从实物消费加快向服务消费拓展,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从6958元提高至10667元,年均增长11.3%,占消费总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提升至42.7%,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图片来源:安徽省政府新闻办

在新场景、新业态方面,安徽积极推进商旅文体融合,推动消费场景迭代升级。2024年,全省购物中心数量达到2020年的2.17倍,每年引进超200家品牌首店,合肥淮河路步行街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电商模式迅速成长,2024年直播零售额达552.6亿元,居全国第8;即时零售交易额增长42.1%,订单量增长49.5%。

进出口额连跨3个千亿台阶 汽车出口数量全国第一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贸环境,安徽深入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推动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从2020年的5451.5亿元连续突破3个千亿元大关,至2024年达到8643.7亿元,年均增速12.2%,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位居长三角首位。

其中,出口表现尤为亮眼,年均增速达16.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7.2个百分点。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进出口、出口增速分别达15.7%和15.9%,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和长三角第1,展现出强劲的外贸韧性与增长动能。

出口结构也显著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占比从59%提升至7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汽车出口数量稳居全国第1,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额居全国第6。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53.6%,高于全国平均3.3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安徽省政府新闻办

外贸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达1.3万家,较“十三五”末增加3947家;年进出口额过亿美元的企业达146家,增加51家。

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至51.8%,外贸“主力军”地位更加巩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交易额年均增速达38.5%,成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扎实推进,为企业拓展市场空间、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制度保障。

利用外资年均增长4.5% 对外投资规模突破26亿美元

安徽坚持高质量“引进来”与高水平“走出去”相结合,双向投资合作迈上新台阶。

在利用外资方面,从2020年的103.9亿元增至2024年的123.7亿元,年均增长4.5%,高于全国9.1个百分点。制造业引资占比达51.3%,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增长2.1倍。德国大众在合肥设立海外最大研发中心,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18个全国重点外资项目落地安徽,数量位居全国第8、中部第1。

在对外投资方面,安徽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推动对外投资规模从2020年的14.4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26亿美元,年均增速达15.9%,高于全国9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全省已有860多家皖企在海外设立1400多家企业,奇瑞汽车、铜陵有色入围世界500强,安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图片来源:安徽省政府新闻办

开放平台能级显著提升。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挂牌以来,累计推出236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7项为全国首创。区内市场主体数量达8.4万家,进出口额占全省比重由2021年的22.3%提高到2025年前三季度的31.6%。全省拥有13家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居全国第4、中西部第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