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观察:以玻璃为媒,“隐形冠军”肖特赋能关键领域创新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齐琛冏】2025年11月5日—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宾客。

国际领先的特种材料制造商德国肖特集团(SCHOTT AG)连续第八次参加进博会,亮相技术装备展区。在今年的展台上,肖特用一个个孕育和守护创新之火的“灯塔罩”呈现最新的产品技术,展现肖特作为特种玻璃领域的“隐形冠军”,如何用材料科学串联起芯片、光伏、医药等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

 

 
 

 

在本届进博会,肖特集团带来了多款首展产品。其中,IlmasilTM石英玻璃是芯片世界的“透明基石”。基于特种材料的肖特半导体封装解决方案,可满足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和自主系统对应用性能、集成度和能效的极高要求,突破摩尔定律下的算力瓶颈。

首展适用于太空光伏电池盖板的超薄柔性玻璃,则能精准阻挡中短波紫外线、高能粒子等有害辐射,抵御恶劣环境与长期日晒老化,同时可最大化提升太阳能吸收效率,为发电性能保驾护航。

肖特集团副总裁、肖特全球市场与传播负责人罗杰(Salvatore Ruggiero)向环球网记者介绍:“我们的超薄柔性玻璃比人的头发丝还细。卫星的能源来自其翼板上的光伏电池,而肖特的超薄玻璃重量轻、强度高,正是保护卫星能源系统的理想材料。”

肖特玻管事业部也首次带来了技术玻管的产品。肖特玻管市场及商务服务副总裁、肖特技术玻管战略业务负责人谢彼德(Peter Scherer)介绍,在医药包装领域,肖特带来了全球首款无硅油预灌封注射器syriQBioPure®,可大幅降低硅油敏感型药物与容器发生相互作用的风险,帮助医药企业加快注册登记流程,快速进入市场。

“我们的特种玻管可以是医疗CT机中X射线管的核心部件,守护着公众健康;也可以是光生物反应器(PBR)的关键材料;还有一些玻管甚至被用于制造原子钟,为自动驾驶和卫星导航提供最精准的时间基准。我们的特种玻璃管有将近70种不同的应用,遍布工业、环保、实验室和建筑领域。”谢彼德介绍。

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瞥见肖特的身影。罗杰表示:“进博会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极少有机会能在一场展会中如此淋漓尽致地展现肖特‘隐形冠军’的特质。我们的材料可能是医疗器械展区中某台机器的光学部件,或者是某种药品的包装材料;可能是技术装备展区中某款芯片的原材料之一;也可能是消费电子展区某台设备中的人脸识别传感器,或是某款灶台上的显示台面。”

今年,肖特又串联起汽车展区,重点展示应用于汽车电子安全防护的玻璃密封技术。这些产品个头虽小,却是飞速发展的电动汽车行业中的“隐形英雄”,蕴含着巨大价值。比如在新能源汽车中,为了降低电气系统风险,内部的气囊布局更为复杂,每年有数以亿计的安全气囊电极塞在守护行驶安全。肖特电子封装事业部凭借可靠的玻璃-金属密封技术,成为了主导全球安全气囊电极塞市场的“安全密码”。

进博会是全球新品的“大舞台”,也是推动深化合作的“引力场”。

在罗杰看来,肖特本身就是中欧科技与经贸合作的一个生动缩影。“我们不是简单地将欧洲技术引入,而是推动‘中德协同创新’。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的超薄柔性玻璃(SCHOTT UTG®),它是由中德两国的研发团队紧密合作,针对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快速迭代的需求,共同打磨出的创新成果,现在它不仅用于折叠手机,更走向了太空光伏领域。”

得益于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肖特的产品正从消费市场走向前沿领域的高端应用。超薄柔性玻璃从2020年初登进博会舞台开始,就成为了肖特展台的明星展品,如今已作为OPPO、vivo等国产手机品牌的折叠盖板玻璃出现在无数消费者的口袋中,真正实现了进博会“展品变商品”的初衷。

不少国际企业通过进博会见证中国巨大的市场机遇与创新活力,更加坚定信心深耕中国市场,肖特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谢彼德表示,肖特集团在医药包装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中国正在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而我们正是高品质医药包装领域的领导者。我们希望以自身的专业能力,为中国医疗健康事业提供支持。目前,我们已在浙江缙云建立生产基地,引进玻璃制造的核心熔炼技术,持续扩大本地布局。”

罗杰介绍,肖特集团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在苏州的研发中心和新建的汽车电子产线,不仅强化了本地供应链,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更是将欧洲的尖端材料科学与中国速度、中国市场深度结合,惠及全球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进博会观察:以玻璃为媒,“隐形冠军”肖特赋能关键领域创新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齐琛冏】2025年11月5日—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宾客。

国际领先的特种材料制造商德国肖特集团(SCHOTT AG)连续第八次参加进博会,亮相技术装备展区。在今年的展台上,肖特用一个个孕育和守护创新之火的“灯塔罩”呈现最新的产品技术,展现肖特作为特种玻璃领域的“隐形冠军”,如何用材料科学串联起芯片、光伏、医药等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

 

 
 

 

在本届进博会,肖特集团带来了多款首展产品。其中,IlmasilTM石英玻璃是芯片世界的“透明基石”。基于特种材料的肖特半导体封装解决方案,可满足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和自主系统对应用性能、集成度和能效的极高要求,突破摩尔定律下的算力瓶颈。

首展适用于太空光伏电池盖板的超薄柔性玻璃,则能精准阻挡中短波紫外线、高能粒子等有害辐射,抵御恶劣环境与长期日晒老化,同时可最大化提升太阳能吸收效率,为发电性能保驾护航。

肖特集团副总裁、肖特全球市场与传播负责人罗杰(Salvatore Ruggiero)向环球网记者介绍:“我们的超薄柔性玻璃比人的头发丝还细。卫星的能源来自其翼板上的光伏电池,而肖特的超薄玻璃重量轻、强度高,正是保护卫星能源系统的理想材料。”

肖特玻管事业部也首次带来了技术玻管的产品。肖特玻管市场及商务服务副总裁、肖特技术玻管战略业务负责人谢彼德(Peter Scherer)介绍,在医药包装领域,肖特带来了全球首款无硅油预灌封注射器syriQBioPure®,可大幅降低硅油敏感型药物与容器发生相互作用的风险,帮助医药企业加快注册登记流程,快速进入市场。

“我们的特种玻管可以是医疗CT机中X射线管的核心部件,守护着公众健康;也可以是光生物反应器(PBR)的关键材料;还有一些玻管甚至被用于制造原子钟,为自动驾驶和卫星导航提供最精准的时间基准。我们的特种玻璃管有将近70种不同的应用,遍布工业、环保、实验室和建筑领域。”谢彼德介绍。

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瞥见肖特的身影。罗杰表示:“进博会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极少有机会能在一场展会中如此淋漓尽致地展现肖特‘隐形冠军’的特质。我们的材料可能是医疗器械展区中某台机器的光学部件,或者是某种药品的包装材料;可能是技术装备展区中某款芯片的原材料之一;也可能是消费电子展区某台设备中的人脸识别传感器,或是某款灶台上的显示台面。”

今年,肖特又串联起汽车展区,重点展示应用于汽车电子安全防护的玻璃密封技术。这些产品个头虽小,却是飞速发展的电动汽车行业中的“隐形英雄”,蕴含着巨大价值。比如在新能源汽车中,为了降低电气系统风险,内部的气囊布局更为复杂,每年有数以亿计的安全气囊电极塞在守护行驶安全。肖特电子封装事业部凭借可靠的玻璃-金属密封技术,成为了主导全球安全气囊电极塞市场的“安全密码”。

进博会是全球新品的“大舞台”,也是推动深化合作的“引力场”。

在罗杰看来,肖特本身就是中欧科技与经贸合作的一个生动缩影。“我们不是简单地将欧洲技术引入,而是推动‘中德协同创新’。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的超薄柔性玻璃(SCHOTT UTG®),它是由中德两国的研发团队紧密合作,针对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快速迭代的需求,共同打磨出的创新成果,现在它不仅用于折叠手机,更走向了太空光伏领域。”

得益于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肖特的产品正从消费市场走向前沿领域的高端应用。超薄柔性玻璃从2020年初登进博会舞台开始,就成为了肖特展台的明星展品,如今已作为OPPO、vivo等国产手机品牌的折叠盖板玻璃出现在无数消费者的口袋中,真正实现了进博会“展品变商品”的初衷。

不少国际企业通过进博会见证中国巨大的市场机遇与创新活力,更加坚定信心深耕中国市场,肖特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谢彼德表示,肖特集团在医药包装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中国正在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而我们正是高品质医药包装领域的领导者。我们希望以自身的专业能力,为中国医疗健康事业提供支持。目前,我们已在浙江缙云建立生产基地,引进玻璃制造的核心熔炼技术,持续扩大本地布局。”

罗杰介绍,肖特集团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在苏州的研发中心和新建的汽车电子产线,不仅强化了本地供应链,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更是将欧洲的尖端材料科学与中国速度、中国市场深度结合,惠及全球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