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孟宝乐
今年前三季度,济南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433.7亿元,同比增长5.4%,成功迈过万亿大关。那么,具体到各区县表现又如何?
近日,济南市统计局官网披露了2025年前三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济南各区县发展态势浮出水面。
从经济总量看,历下区以2032.3亿元的成绩继续领跑,稳居全市首位;高新区位居第二,实现1656.7亿元;市中区、历城区分别以1081.5亿元和1066.3亿元,位列第三和第四位。
在增速方面,起步区以15.8%的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展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高新区、商河县以7.8%和7.7%的增速同样保持较高增长,显示出新兴区域与开发区的强劲动力。
历下区:稳居龙头地位
作为济南市中心城区,历下区始终稳居全市经济发展、产业集聚与创新引领的“领头羊”地位,在强省会建设中持续发挥着核心引擎作用。
经济总量持续领跑。2023年,历下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6.9亿元,同比增长6.0%,居全市首位;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2577.8亿元,增长5.6%,持续巩固其总量第一的位置。2025年前三季度,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032.3亿元,继续稳居全市龙头,展现出强劲的基本盘与增长韧性。
发展质量同步跃升。2023年,历下区获评“山东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4.9%,“四新经济”占GDP比重为37.7%,高端商贸产业规模近千亿级,金融业增加值近五百亿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024年,软件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集聚市级以上金融机构超350家,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过半;总部经济蓬勃发展,获评“山东省总部经济先进区”。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加速成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事实上,论面积历下区并不大,仅100.89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是济南市面积最小的区。有限的物理空间并未限制其发展步伐,反而推动其走向集约化、精致化、创新型发展路径。
2022年,历下区提出了“构建‘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的路径选择。如今,该战略成效显著,“一轴引领、三区共动、多园开花”的发展格局日益清晰:
济南古城(明府城)保护提升上升为全市战略,首开区更新改造正式启动,泉水文化、儒家文化、非遗文化将进一步彰显;中央商务区崛起成势,“山泉湖河城”五大超高层持续刷新天际线,金融、总部经济加速集聚;长岭高科片区成型成势,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两大产业,龙头企业竞相落位。
作为济南的头部城区,历下区正以绝对实力,强势领跑山东乃至全国城区经济发展。
起步区:开启“狂飙”模式
起步区的表现尤为抢眼,堪称前三季度济南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
作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阵地,起步区在2025年前三季度延续强势表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达15.8%,领跑全市,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除了GDP增速高居榜首外,起步区在多个关键指标上均位列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5%,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3%,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61.1%,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优势与全面爆发力。
工业是起步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前三季度,起步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7%,远超全市8.0%的平均水平。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起步区在济南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34条重点产业链”布局下的精准发力。聚焦“5+2”主导产业链——新能源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专用装备、人工智能产业5条标志性产业链和能源供应、核技术应用2条特色产业链,起步区正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项目建设为起步区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数据显示,1-7月,起步区18个省级重点实施类项目投资完成率85.7%,33个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84.8%。这些重点项目的落地达效,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消费市场的活跃度同样令人瞩目。前三季度,起步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3.9亿元,同比增长46.3%。文旅消费成为最亮眼的增长点,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鹊山生态文化区凭借“生态+文化”定位异军突起,8天接待游客24万人次,成为济南文旅市场的“黑马”。
在经济全面高速增长的带动下,起步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激增55.5%,区域发展实现实质性跃升。
可以预见,随着各项战略规划的深入推进和重大项目的持续落地,起步区有望延续强劲增长势头,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市发展格局中的引擎地位。
高新区:最挣钱的区县
前三季度,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6.7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显著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展现出强劲的经济活力。
高新区在工业与服务业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达2777.5亿元,同比增长47.3%;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为1017.8亿元,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1.5亿元,增长6.4%。
值得关注的是,高新区在财政收入方面实现历史性跨越。2024年,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77.2亿元,同比增长3.8%,首次超越历下区1.9亿元,成为全市财力最强的区县。
这一优势在2025年进一步扩大,截至第三季度末,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已领先历下区13.3亿元。预计到今年年底,该项收入有望逼近200亿元大关。
过去30年,济南高新区从一片阡陌农田到一座产业新城,完成了搭框架、聚产业、强功能的三级跨越。如今,这里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每一个细分赛道都正持续释放蓬勃生机。
高端软件产业集聚企业超1000家,形成以浪潮集团为龙头,华天软件、瀚高软件等骨干企业协同发展的千亿级集群;激光切割装备产品出口居全国第一,成为北方最大激光装备产业基地;人工智能产业形成以算力为核心、应用为延伸的完整链条;
生物医药产业更是培育出1家独角兽企业、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以及百余家省市级专精特新、瞪羚企业和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展现出强劲创新动能。
目前,济南高新区已成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主力军”。2024年,高新区已正式开启“三次创业”新征程,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再造一个“新高新”,将持续为强省会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评论